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复习提纲.doc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复习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组成成分 消费者:异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解者: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及真菌,蚯蚓、蜣螂、蘑菇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注意: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抵抗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二、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1.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呼吸(热能)生产者 有机物 初级消费者 有机物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不能反复利用 逐级递减,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作用率.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2. 物质循环:形式:CO2(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有机物(生物群落内)范围:全球性 生物富集作用:指有毒物质如农药、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的过程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则富集作用越强。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3. 信息传递 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信息的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复习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生态系统 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全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温室效应:产生原因: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2)过量森林的砍伐解决办法:1)保护森林、绿地,植树造林2)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3)减少CO2的排放量 4)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等。 巩固练习: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2.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3.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4.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B. C. D.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均属于细胞呼吸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7.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5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代表生产者,13可以是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D. 1、2、4、5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8.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动物数量减少9.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A. B. C. D.10.日本水俣湾的鱼体内甲基汞含量比周围的海水中甲基汞含量大3000倍左右,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A饮水 B食物链 C鳃呼吸 D皮肤主动吸收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12.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15.右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I是初级消费者 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13.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A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研究能量流动的方向C研究能量流动的效率 D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4.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A生态系统中植物数量的多少 B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的多少C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生态系统范围的大小16.许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下面列举的在设计小生态瓶时应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A瓶中动物与植物之间应有捕食关系 B瓶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经常向瓶中通气,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D瓶中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17.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dcebA.acbdeB.abcdeC.aecdbD. 18右图是某地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基本框架,这样的生态系统建立后,使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请据图回答:(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除桑、蔗等作为 ,蚕、鱼等作为 外,还必须有 等生物作为 。要使它长期稳定的发展,还需要有稳定的 来源。(2)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 能。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能量 _ ;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 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 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硝化作用,形成 ,被植物吸收。(4)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19.右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物利用。请据图示分析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3)次级消费者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获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少数能量被_ 利用。2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 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3)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4)若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其他各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18(1)生产者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能量 (2)桑树、甘蔗等生产者 太阳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 (3)分解者 亚硝酸盐、硝酸盐 (4)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19(1) A(111) 生产者 (2)13.5% 20% (3)60% (4)呼吸消耗 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分解者20.(1)DFEB (2)能量流动 80 (3)AD是以CO2形式,E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4)B种群大量减少,F种群增多 (5)产生温室效应(或CO2增多)4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供选择的材料用具和实验场所:黑藻、小鱼、清澈的河水、洗净的沙、凡士林、2L带盖玻璃瓶、黑色套袋、温度适宜的实验场所。(l)影响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