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设计.doc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设计.doc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设计.doc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设计.doc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负数的认识姓名:周建民工作单位:榆中县一悟小学学科年级:小学六年级教材版本:2014秋新审定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进行了六年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为已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2.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4.根据学生实际,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体会负数的重要性。2.理解负数的含义。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2.揭示课题。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2.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3.教学例2。4.引导归纳正数和负数。1.教学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3.教学例2。(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4.归纳正数和负数。(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结合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具体含义。三、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2.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负数,进一步加深理解。四、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完成总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负数,进一步加深理解。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评价表等级项目优(1511)良(107)中(60)互评自评教案总体结构(15)包含基本要素,条理清晰,可调控包含基本要素,条理基本清晰,但调控性不够缺乏某些要素,条理欠清晰,调控性不够学习者特征分析(15)对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与兴趣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学生的特征、初始能力等对学生的分析不够全面教学目标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5)依据课程标准,全面、准确地分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义清楚,条理清晰准确把握了重点、难点,紧扣目标,内容表述准确,能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较完整、较合理地分析了教学目标,较好地定义了教学目标,部分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有关联能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简单地分析了教学目标,表述没有错误教学内容欠全面,未能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选择(20)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采用的教学方法适度,符合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单一,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需努力教学媒体选择(20)能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利用媒体,媒体整合恰当,有效地解决了重点、难点选用的教学媒体恰当,对教学方法的支持恰当对媒体的作用欠考虑,或没有很好地考虑媒体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评价设计(15)针对目标,评价方式灵活针对目标,以测验为主要评价方式评价形式单调,对目标体现不准确合计得分八、板书设计负数的认识0: 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3: 零下3摄氏度3(+3): 零上3摄氏度正数: 负数:+2000 -500+500 -13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九、实践反思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负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新增加的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因此在课的开始,我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如何记录、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记录及交流记录方式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正、负数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突破教与学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如:先提出如何能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引发学生思考,寻求区分两种量的方法。并在交流记录方式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启动问题:哪种记录方式更加简练呢?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在课堂上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层层推进,突破了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因此在对0的归属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很自然地借助温度计、海平面、地上地下等具体情境来说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三、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数学观念,是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我请学生观察交流中出现的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既发展了学生对整数的认识,又渗透了分类思想是认识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在课的结束部分,我又和学生一起阅读九章算术中正数和负数的记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