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托科技创新 实现有序发展-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思考食用菌市场杂志 谢永信党中央、国务院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我国食用菌产业由初期农民自发的“庭院经济”、传统栽培,到后来的标准化、规模化园区式生产,再升级到设施化、工厂化模式,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食用菌产业是在不断依托科技创新实现稳步发展的。科技创新,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食用菌科技自身特点的新型食用菌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一、食用菌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提高现代农业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益凸显。回顾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是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的历程。“十一五”时期,我国在食用菌的科研与创新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食用菌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新特品种开发、优良菌种培育、栽培技术推广、现代设施普及、精深产品改良等各个方面都加快了科技创新进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当前我国食用菌整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落后的栽培模式还在部分主产区延续,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一些国产设备还经不起生产过程的“磨练”,时而出现一些小问题,影响了生产的进度和产品的质量;三是技术人才匮乏,影响和制约着食用菌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四是缺乏重大危害的技术防范措施,由于环境恶化而给菇农和生产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五是业内企业偏重产品市场建设而缺少科技研发的投入,不重视科技创新,没有自己的创新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受到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偏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正在面临着严峻挑战,也决定了未来的食用菌发展,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突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约束,持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标准化、现代化、设施化建设,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根据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结合食用菌科技工作实际,增强食用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选择食用菌生产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食用菌重大、共性技术,支撑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超前部署食用菌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未来食用菌发展;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食用菌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针对食用菌发展的重大需求,切实加强食用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究,提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技成果,确保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食用菌科技创新相关问题的探讨1、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问题 强调自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外开放条件,发挥引进先进技术的作用。国家“948计划”实施10年来,共投入资金18.12亿元,累计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3500多项。其中,蔬菜、果树新品种和畜禽新品种等的引进,使我国的蔬菜、水果、畜禽等品种更新换代,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外市场,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应该说,没有对外开放,没有先进技术的引进,就没有现在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从另一角度来看,没有自主创新,只靠跟踪模仿,只靠技术引进,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永远不能同发达国家平等对话,永远难以摆脱科技落后的局面。2008年出现的“山东荣善小老板承包制”工厂化生产模式,就开辟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自主创新的先河。在这之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以传统栽培为主,国内引进的几个工厂化生产企业由于生产线设备造价昂贵,操作规程繁杂,而很难在全国推广普及。“荣善工厂化模式”的特点一是设备简单、投资少,采取手工或半自动化流程,易于操作;二是经营方式采取“小老板负责制”,工厂负责按标准要求将出菇袋(瓶)养到该出菇时交由小老板承包的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产品统一回收进入市场。小老板只需交一定承包费用,在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负责出菇及用工的管理,风险小,收益好。这种模式通过当年11月在山东梁山召开的“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研讨会”而在全国得以推广。其相比大型引进工厂化生产企业用工人数要多些,但减少了一次性设备投入,进入成本的生产用工费用远远低于大型企业的设备折旧费用,同时没有借贷和高额资本投入的压力。另一优势是这种模式由于投入小,设施简便,根据市场需求可随时调整生产品种,而大型企业的生产线和生产品种却不可随意改变,且成本费用巨大。在产品的性价比上,荣善的产品虽然没有大型企业的品质稳定,但在综合性价比上仍占据一定优势,特别是市场竞争上的优势。“荣善小老板承包制”使人们认识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除了外国那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设备密集、产品密集”模式外,还有更适合中国特色的工厂化生产方式,体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而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创新,最终目标是为我所用,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是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食用菌科技自主创新也是在开放条件下的创新。2、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 理论上讲,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相互依存,各有侧重。原始创新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集成创新就是把单项技术优化组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升级,为我所用,使之实现技术上的新进展和突破。引申到食用菌科技创新上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食用菌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创新不断地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为食用菌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利用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在广泛的技术领域进行应用和创新,从而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连云港国鑫就是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效结合的典范。该公司近几年一直专注于食用菌工厂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着重解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如何建设自主品牌问题。据公司董事长徐寿海先生介绍,他们最初决定做食用菌工厂化设备研制这一行当时,先到日本、韩国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考察,又从那里花重金请来了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然后再依托其精良设备和专业人才,结合国内食用菌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国产化研发,经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实践过程,终于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该设备通过江苏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属国内首创,获得多项专利发明。如今公司已成为一家集开发、制造、安装、调试于一体的从事食用菌工厂化设备生产的高新企业,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企业建设民族品牌、自主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3、科技创新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食用菌科研体制不断深化并取得了重要进展。2008年,农业部、财政部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中纳入了食用菌产业,建立了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遗传育种实验室、资源利用与野生菌驯化扩繁、病虫害综合防治及质量安全等实验室,分别在全国13省(区、市)建立了19个综合试验站,幅射带动食用菌主产县(市)100个以上,基本形成了支撑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基层食用菌科研单位和众多技术推广人员长年活跃在食用菌生产第一线,从改良菌种提高产量产值,从研发新设备解放劳动力,从变革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从依靠科技防灾减灾,从工厂化生产模式普及推广,科技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着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时,我国的食用菌科研工作也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在:科研机构结构松散,缺乏整体性;研究项目设置陈旧,研究领域狭窄,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研究和开发工作分散重复;科技队伍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尖子”人才;经费投入不足,科技项目资助强度偏低。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在我国食用菌科技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一些科研院所虽确定了一些食用菌科研项目,但是这些项目要么是立项了、资金到位了,就没有了下文;要么是项目研究虽取得了成果,但却没有得到实际转化应用而被束之高阁。而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得到利用的一些技术创新,常常是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菇农们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这些技术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实践中却深受菇农们欢迎,这也能侧面反映出科技创新从体制和实践应用上存在的缺陷。4、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从业人员数量少,且人才流失严重;二是从业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懂得简单栽培技术的初、中级人才多,跨品种、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能够把握食用菌科学前沿的“尖子”人才、领“菌”人才更少;三是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持续下降。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目前,在食用菌科技创新实践中,应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把自主创新作为食用菌科技发展的基点,大力实施以人才强产业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食用菌科技人才队伍。5、科技创新与科技投入问题 有效投入是提高食用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食用菌科技资金的投入,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项目,对我国食用菌主要品种的资源保护、栽培技术、现代物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标准化等八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提供支持,相配套的科技投入力度和项目费用投入成倍增长,这都有利于食用菌研究与开发,有利于食用菌科技的自主创新。但是,目前国家对食用菌科技投入还只体现在对上层科研机构上,而基层的技术推广中心及相关企业却很难申请到这项支持。因此,科技投入项目费用的分配应体现优先发展和重点项目,上中下游食用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要纵深配置,同一层的食用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比例要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国家支持食用菌科技发展的政策导向。三、加强我国食用菌科技创新工作的对策建议1、继续加大食用菌科研投资力度,优化地区间科研资金配置 必要的科研投资是实现食用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在当前农业物质投入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大食用菌科研的投入已是提高食用菌产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除了国家相关部门要在食用菌科研经费上给予倾斜支持外,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充分考虑地区间科研投资的差异,考虑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食用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食用菌科技创新方向等宏观微观因素,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食用菌的科技创新工作从政策、经费、人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2、建立食用菌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抓好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食用菌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应用于生产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真正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利用。因此要创新食用菌技术推广组织形式,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强化食用菌科技推广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提高食用菌科技的快速转化能力;要加大食用菌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动人的培养力度,推进食用菌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优化人才队伍和知识结构;要鼓励民营食用菌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促进其逐步成为食用菌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多元化食用菌科技服务组织,完善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方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用量化的投入增长机制来稳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在建立财政对食用菌科技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同时,尽快建立量化的投入增长机制。这样科技人员就有了稳定的研发投资预期,也就会潜心于研发而不是整天琢磨着去跑项目。二是用优化的投入结构来激励食用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我国食用菌科技投入确实有明显的增长,但投资的结构却迫切需要优化,一些基层的食用菌科研机构别说科研经费问题,就是自身的工资福利都得不到国家的全额拨款。这就需要政府下大决心优化投入结构,尽早实现基本事业费全额拨款这一激励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底线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本事业费和固定研究经费比例偏低等瓶颈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激励食用菌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三是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来引导食用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中国农科院有关研究成果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率在4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同样,食用菌产业也有大量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成果阶段,造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践中也亟待将科研系列与推广系列制定有差异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以此来引导食用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研发的出成果,推广的能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食用菌生产力。3、壮大食用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从业人员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培养新型人才是未来食用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把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作为食用菌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建立科技培训的平台,健全科技培训的体制,为菇农科技培训提供条件,培养实用型人才,进而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素质优良、富于创新精神的食用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责任,为建设现代化食用菌产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食用菌科技人才队伍要以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为科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良好环境。要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积聚和培养优秀“尖子”人才和领“菌”人才,形成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创意的年终总结
- 物料盘点标准化流程:精确管理
- 数码店外墙涂料施工合同
- 工业园区外围墙施工协议
- 城市商业中心停车场施工合同
- 旅游景区运营招投标合同模板
- 五金交电招投标管理要点
- 保险公司办公费用内控机制
- 校园消防演练方案
- 2022年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题-含答案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荷塘月色》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度湖南省建设工程造价参考指标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分享PPT
-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5章-杂交育种
- 高中英语主谓一致(公开课)课件
- 塔吊施工电梯基础水平度检测记录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 百分数(一)1-人教版(共11张PPT)
- HSK5级100题看图写作练习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地下建筑结构:第3章 地下建筑结构及设计1
- 公司售后维修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