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1页
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2页
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3页
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4页
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述化验室空调净化系统工程由江西省医药设计院设计和苏州振药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净化空调系统、局部排风系统组成。化验室的洁净室主要为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室,二室各自拥有一个独立的小型空调机组。微生物限度检测室为更衣一室、更衣二室、缓冲间、操作间。阳性对照室为更衣一室、更衣二室、缓冲间、操作间。其中微生物检验室的面积为8.5m,阳性对照室的面积为8.68m,共计31.5m。微生物检验室与阳性对照室平面图见附件1。2验证目的检查并确认化验室空气净化调节系统(HVAC)符合GMP标准及设计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及文件符合GMP要求。通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一系列说明及试验提供的数据证明该系统在生产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生产需要。3 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化验室的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室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4验证小组成员及责任;4.1验证小组成员验证小组成员小组职务姓 名所在部门职 务组 长副组长组 员组 员组 员组 员组 员4.2 验证小组责任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起草、验证方案实施及验证全过程的组织和完成验证报告;负责验证协调工作,及偏差的处理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按预定的规定项目顺利实施。验证副组长-负责配合组长完成验证工作,负责方案实施中各参数的确认,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记录,负责偏差的处理工作,最终完成空调方案的实施工作。4.3 验证工作中各部门及验证小组成员的责任验证委员会-负责空调验证方案的批准;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工程设备部成员-参加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负责保证验证过程中设备的运行和调试符合验证方案要求。质量部成员-负责协助验证小组进行有关验证协调工作,负责设备开箱验收,负责对验证全过程实施监控及检验工作;负责建立验证档案,及时将批准实施的验证资料收存归档。负责组织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5验证文件及合格标准5.1涉及的文件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存放地点备注化验室空调运行和维护标准操作规程SOP-QC2082-00本岗位为复印件化验室洁净区空气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QC2083-00本岗位为复印件洁净室监测工作规程SMP-QA0021-03质保部为复印件尘埃粒子数测定规程SOPQC2020-00化验室为复印件浮游菌菌落数测定规程SOPQC2018-00化验室为复印件沉降菌菌落数测定规程SOPQC2018-00化验室为复印件5.2验证合格标准药品检验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2个级别: A级通常用超净工作台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层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应有数据证明层流的状态并须验证。C级超净工作台的背景区域5.2.1尘埃粒子的具体标准如下表: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动态(3)0.5m5.0m(2)0.5m5.0mA级(1)352020352020 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5.2.2 洁净区微生物监控的标准如下表:级别浮游菌Cfu / m3沉降菌(90mm)Cfu / 4小时表面微生物接触碟(55mm)Cfu / 碟5指手套Cfu / 手套A级1111B级10555C级1005025-D级20010050-注:(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5.2.3换气次数规定:C级换气次数大于20次/h。5.2.4压差规定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帕斯卡,相同洁净度等级不同功能的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阳性对照检验室应保持相对负压。5.2.5洁净室内温湿度规定洁净室内湿度要求为:45%-65%, 温度为18266验证用检验仪器、仪表校正一览表在化验室HVAC系统的测试、调整及监控过程中,需要对空气的状态参数和冷、热媒的物理参数、空调设备的性能、房间的洁净度等进行大量的测定工作,将测得的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这些物理参数的测定需要通过准确可靠的仪表及仪器来完成。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安装在设施、设备上的仪器、仪表以及本公司负责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必须进行校验。名称型号校验单位检验周期校验状态尘埃离子计数器一年合格风速计一年合格空气浮游细菌采样器一年合格恒温培养箱一年合格电热干燥箱一年合格7安装确认7.1目的 进行安装确认是对预安装的设备的规格、安装条件、安装过程及安装后情况进行确认,目的是证实化验室HVAC系统规格符合要求、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条件及安装过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7.2安装确认所需文件资料设备开箱验收后建立设备档案,整理使用手册等技术资料,归档保存。安装确认所需资料及存放处见下表。资料名称存放处洁净区平面布局图及空气流向图(包括各房间的洁净度、气流流向、压差、温湿度要求、人流物流流向)档案室空调机房管道平面布置图档案室化验室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图档案室仪器仪表检定记录及鉴定证书档案室使用说明书档案室高效过滤器分布图档案室7.3安装确认内容7.3.1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检查电源的连接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并按下列方式记录数据。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安装后,对照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安装规范,检查的项目包括7.3.1.1电、管道、蒸汽、自控、过滤器、冷却和加热盘管。7.3.1.2设备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7.3.1.3安装单位应提供设备安装图及质量验收标准。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3。7.3.2风管的制作,安装确认风管检查风管制作及安装确认应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化验室HVAC系统是通过风管将空气处理设备、高效过滤器、送、回风口等末端装置连接起来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循环系统,因此风管的制作和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主要是对照设计图、流程图检查风管的材料、保温材料、安装紧密程度、管道走向等。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4。7.3.3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的确认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应在安装过程中完成。化验室HVAC系统通风管道吊装前,先用清洁剂或酒精将内壁擦洗干净,并在风管两端用纸或PVC封住,等待吊装。空调器拼装结束后,内部先要清洗,再安装初效及中效过滤器。风机开启后,运行一段时间,最后再安装末端的高效过滤器。操作及评价确认记录于附件5。7.3.4洁净室施工质量的确认洁净室施工质量确认应在所有工程结束验收后进行,检查建筑材质,内表面的平整情况,是否存在不易消毒及易积尘的部位,风口、管道、开关、插座与墙面或顶棚交接处密封情况等。操作及评价确认记录于附件6。7.3.5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高效过滤器共有6个。具体安装地点参见高效过滤器分布图(附件2)。在过滤器安装结束后,用尘埃粒子计数仪进行检漏,以便发现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7.3.5.1测试部位过滤器的滤材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7.3.5.2测试方法采用粒子计数器仪扫描法对高效过滤器边框、封头胶和表面进行检漏采样口距被检部位表面2030mm处,以520mm/s的速度移动检查。7.3.5.3合格标准高效过滤器密封处的泄漏率应为0,高效过滤器滤料泄漏处允许用专用胶水修补,但是单个泄漏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1,全部泄漏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5,否则必须更换。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件7。8运行确认 8.1目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化验室HVAC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运行确认期间,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排风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运行确认的主要内容有:空调设备的测试、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尘埃粒子和沉降菌的预测定。 8.2空调设备的测试8.2.1风机的转速、电流、电压8.2.2过滤器的压差(初阻力)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8。8.3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测试仪器:风速仪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之间 。 风速不均匀度应0.25风速测定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9。8.4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测试内容包括: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房间静压差、温湿度测试、尘埃粒子数测定、沉降菌数测定、自净时间测定等。8.4.1风量计算 目的:证明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 测试仪器:风速仪。可接受标准洁净室系统实测风量总实测新风量各风口的风量在设计风量的100%120%之间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在各自设计风量的85%115之间将测得风速值乘以风口面积就可以得到该风口的风量值。风量计算结果记录于附件9。8.4.2换气次数的计算 根据测得的送风量、房间容积计算换气次数的目的是确认洁净室换气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换气次数。 计算方法: 式中:n 换气次数(次/h) L1,L2,Ln 房间各送风口的送风量 A 房间面积 H 房间高度可接受标准:应符合洁净室设计要求。将计算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10。9性能确认 化验室HVAC系统安装确认与运行确认完成后,经验证委员会审核试验结果,认为系统运转正常后,应对化验室HVAC系统进行性能确认。进行性能确认的目的是确认化验室HVAC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性能确认应在动态或模拟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进行。9.1性能确认周期化验室HVAC系统连续运行3个星期,分为3个周期,每个周期7天。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9.2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见下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标准检测频率尘埃粒子数洁净区尘埃粒子数测定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级别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每个周期监测一次空气中浮游菌数浮游菌菌落数测定程序每个周期监测一次空气中沉降菌数沉降菌菌落数测定程序每个周期监测一次温湿度控制洁净室监测工作规程每天监测一次压差洁净室监测工作规程每天监测一次若在连续运行的3个周期中,尘埃粒子数、空气中沉降菌数、压差控制均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级别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可判定系统通过性能确认。温湿度控制的性能确认结果应以全年为一个周期,只有经历了季节变化,才能全面评价HVAC系统对洁净区内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控制能力。9.2.1房间静压差测定在风量测定后进行房间静压差测定的目的是查明洁净室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测试仪表:倾斜式微压计或微压表。可接受标准: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0Pa将测定结果记录于附件11。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9.2.2房间温湿度测定进行房间温湿度测定的目的是确认化验室HVAC系统具有将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能力。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测试仪器温度测定仪器:1/10分度水银温度计(室温波动范围0.5时)、1/100分度水银温度计或热敏电阻式数字测温仪(室温波动范围 0.5时)相对湿度测定仪器:干湿球温度计(相对湿度波动范围0.5%时)或氯化锂电阻式数字型测湿仪(相对湿度波动范围 0.5%时)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可接受标准:温度1826 相对湿度4565%。将温度、相对湿度监测及评价结果分别记录于附件12。9.2.3尘埃粒子测定目的:证明系统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污染后恢复标准要求的洁净度的能力。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试状态:A级测试在空气净化系统至少运行10分钟后进行,C级至少运行30分钟后进行。可接受标准:C级: 0.5m尘粒数/m3 352 000,5m尘粒数/m32 900A级:0.5m尘粒数/m3 352 0,5m尘粒数/m320 将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13。9.2.4浮游菌数的测定在按“化验室洁净区环境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对各工作间清洁消毒后,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数进行预测定,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为最终的环境评价做准备。可接受标准:C级:浮游菌菌落数平均100A级:浮游菌落数平均1将浮游菌数监测结果记录于附件14。9.2.5沉降菌数的测定在按“化验室洁净区环境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对各工作间清洁消毒后,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沉降菌数进行预测定,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为最终的环境评价做准备。可接受标准:C级:沉降菌菌落数平均50A级:沉降菌菌落数平均1将沉降菌数监测结果记录于附件15。9.3自净时间验证新的空调系统,在正式运行前,将洁净区与一般生产区相通的门打开,使之成为一个真正低级别的未净化的环境。然后,在洁净区内事先放置好尘埃粒子计数器,当HVAC正式启动时,也开启尘埃粒子计数器,并设计好采样时间和频次(一般为每点3次共计8分钟),这样,仪器会自动检测并打印结果,如果仪器不够先进的话,人员可以随之进入,协助操作。直至监测的数据符合HVAC设计的净化标准所需的时间,即为HVAC的自净时间。9.4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化验室HVAC系统性能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检测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9.4.1待系统稳定后,重新检测。9.4.2必要时,分区分段进行对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确定不合格原因。9.4.3若属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10拟订日常监测程序生产部负责根据HVAC系统确认、运行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