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主 备 人备课时间第 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学写简单的新闻2掌握消息的结构,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3把握消息报道的三个特点,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过程与方法1 抓文本特点,重语言训练,2 扬学生个性,挖创新潜能(通过探究、合作、小组学习的方法)3 创战争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气魄,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操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消息的特点和结构,理清本篇新闻的思路,并掌握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教学难点把握消息报道的三个特点,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导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气势恢弘,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渡江战役所追的就是“穷寇”国民党反动派。现在让我们跟随毛主席的笔墨,去感受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和他们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理解、积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等词语2:通过学习消息的特点和结构,理清本篇新闻的思路,并掌握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闻的内在意蕴,感受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气魄,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操三:自学自测(一)自学导航a;: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b关于新闻:又称消息,、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电头:(在导语之前)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c:背景介绍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巳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二)自测:1、读准下列字音和解释下列词语:芜湖 泄气 区域 荻港 溃退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明确: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3、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各有什么作用?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主体:从“区域”以后一直到文章的结尾背景: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四:讨论答疑1、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是怎样的?(从时间、兵力、和渡过兵力方面来分析.)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情况: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到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西路军(九江到安庆) 21日17时22日33时 35万 23东路军(南京到江阴)21日17时22日33时 35万 大部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和东路军事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顺序颠倒可以吗?明确: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国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祥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3、这则新闻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1 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例如“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2 用词准确,语言精练,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中的“较为”表示程度,“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限制了范围,”“至发电时止”“甚为微弱”等适当运用文言词,语言精练。五:课堂小结: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霰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六:当堂达标:请同学们朗读读第一则新闻,完成下列练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小时内即已渡过万人。/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余部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得力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签订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日下午至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用横线划出本新闻的导语,它的作用是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2、“不含”在文中的作用是:因九江当时尚未解放,这样写体现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的特点,不会产生歧义。3、“此种情况”指什么?。 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4、“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同日同时”指的是“21日下午五时”5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献检索步骤课程
- 中班小树叶课程
- 基础护理:病人搬运技巧与注意事项
- 秋期学校德育工作方案2025年范例
- 2024年五月制图教学元学习
- 儿科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 蓝色简约工作述职报告
- 诚实守信立身之本道德讲堂教案课件宣传资料
- 员工消防培训课件
- 2025年幼儿交通安全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参考表
- 银行支行装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证明题专训30题(人教版)(人教版) 带解析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竣工结算模板报表格式模板
- 全国赛课一等奖初中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滋养心灵》课件
- 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
- 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4)解读
- 施工现场噪音控制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