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_第1页
2016年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_第2页
2016年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_第3页
2016年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_第4页
2016年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大数的加减法计算都要归结为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综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根据整套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本单元内容具体编排特点如下:1.加强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2.注意数和形、式和图适当联系。X| k |B 1 . c|O |m3.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5.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和减法算式,能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3. 对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难点: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 2.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建议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计算或解决问题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具有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以及方法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新|课 |标| 第 | 一| 网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抽象与提升,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也充满“数学味”。3. 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 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充分体现标准(2011)关于“算法多元化”的理念的同时,课堂上还要逐步帮助学生从利用实物、学具协助计算逐步过渡到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4. 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文艺;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从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5.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课时安排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5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610的加减法3课时0的加减法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有趣的数字1课时总计11课时第一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 在加法算式中理解合并(合在一起)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合并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新 课 标 第 一 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课件。学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师:如果同学们课上各方面表现优秀,老师会奖励你们什么?生:如果我们课上表现很棒,老师会奖励给我们用纸做的黄花或红花。师:最近课上同学们表现都太优秀了,老师准备奖励给你们的纸花快用完了。这时3个小朋友主动要求给老师帮忙做纸花(课件出示情境图)。想不想知道他们一共做了几朵花。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一)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探求新知。(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师: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生1:图中有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在一起做纸花。生2:3名同学,做了3朵红花和2朵黄花。生3:求“一共做了几朵花?”。新 课 标 第 一 网师:有2名男同学,1名女同学,合起来是3名同学。(要求学生重复说)你能用合在一起表示同学们做的纸花吗?生:3朵红花,2朵黄花,合起来是5朵花。师:你能边用合在一起表示花的数量,边用手势表示吗?(给学生充足时间用手势表示合并,及时指导做法不规范的学生。)师:用红色的花片代替红花,用黄色的花片代替黄花。你能用花片摆一摆并把你摆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给学生充分摆花片时间,启示学生先拿出3个红色花片,再拿出2个黄色花片。)师:谁能边说自己是怎么摆的,边在黑板上摆出花片?生: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再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边说,边在黑板上摆出相应花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并能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用花片摆清楚。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合并的意思,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奠定基础。(2) 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师:3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起来,求一共有几朵花;把3个红色花片和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求一共有几个花片-都可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3+2=5.(板书:3+2=5.)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如果学生会读,让学生尝试着读一读:3加2等于5.)师:在加法算式中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生1:在加法算式中3表示3朵红花。生2:在加法算式中3表示3个红色花片。X| k |B 1 . c|O |m生3:在加法算式中2表示2朵黄花。生4:在加法算式中2表示2个黄色花片。师:同学们表述的真完整,你们真了不起!“+”你认识吗?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w W w . X k b 1.c O m生:“+”是加号,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师:“+”加号,表示把左边物品和右边的物品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合并的意思。你能结合其中一个情境说一说3+2=5表示的意思吗?生1:做了3朵红花,又做了2朵黄花,合起来是5朵花,就是一共做了5朵花。生2: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又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就是一共摆了5个花片。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3+2=5的意思吗?生1:花丛中有3只蝴蝶,又飞来了2只蝴蝶,合起来是5只蝴蝶。生2: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合起来是5只小鸟。.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做花朵同学的总人数吗?并读出算式,说一说算式各部分以及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观察角度不同,说出的加法算式不同,只要学生符合题意的算式均给予表扬)(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及时指导表述不清的同学)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情境中我们所表示的合在一起(合并)的意思在数学中可以用“+”来表示,使学生在算式中理解合在一起的意思。通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描述3+2=5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三、巩固知新。1.算一算。教材第35页。(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指导学生先用相应颜色的花片摆出图意,再写出加法算式:1+4=,2+2=。(3)同学之间交流填写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新|课 |标| 第 | 一| 网2. 练一练,第3题。(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画出图形,最后填写方框里的数。(3)同学之间交流结果,并展示同学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4、 达标反馈。1.算一算并读一读。(1)1+2=,读作:(2)2+3=,读作:2.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1) (2)3.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1+4=5答案:1.(1)1+2=3,读作:1加2等于3.(2)2+3=5,读作:2加3等于5.2. (1)左边鱼缸里的2条金鱼和右边鱼缸里的2条金鱼合起来是4条金鱼。 (2)有2个苹果,又拿来1个苹果,合起来是3个苹果。3.答案不唯一。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加法算式描述合在一起。谁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怎么用加法算式描述合在一起,你可以说出相应加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思并尝试读出加法算式?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笔筒里有4支笔,又拿来1支笔,合起来是5支笔,可以用加法算式计算,算式:4+1=5。X| k |B 1 . c|O |m2. 4+1=5中4表示笔筒里的4支笔;1表示又拿来的1支笔;4+1=5读作:4加1等于5。六、布置作业。1.看图列算式。 2. 我会做。 3.小明的一家。你知道小明家几口人吗?列式计算并读出算式。X| k |B 1 . c|O |m答案:1.(1)4+1=5 (2)2+3=5 (3)2+2=4 (4)3+2=52. 1+1=2 2+2=43.答案不唯一。爸爸、妈妈2个大人和小明1个小孩,合起来是3口人,用加法计算,算式:2+1=3(口),读作:2加1等于3.一、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一) 二、教学反思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用加法算式描述合在一起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我们喜欢猜谜语。师: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你们准备好了吗?“含羞低头表倾心”,你知道是什么吗?生:花。新 课 标 第 一 网师:你们真聪明,是花朵。今天我们结合有关做花朵的情境图学习用加法算式描述合在一起。(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一)(2)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它说的是一张卡片的事,请你快速地从你的卡片中挑出那一张。准备听故事喽:周末,老师去公园。发现在停车场上有3辆汽车,这时候又开来了1辆汽车,现在停车场一共有4辆汽车啦!(学生从准备好的卡片中按照故事情节拿出相应的卡片) 师:请你把找到的算式举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它的。 生:有3辆汽车,又开来了1辆汽车,合起来是4辆汽车,用加法算式表示,列式:3+1=4. 师:选出你喜欢的一张卡片,结合相应卡片,说一个小故事,让其他同学根据你的故事找出相应的卡片。.设计意图:学生在大量的语言表述的基础上由直观图抽象出数学算式,并能结合具体的图说清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合并的意思。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2、 教学资源 5以内的加减法(一)3个红色花片,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一共是5个花片,可以用一个表示两部分相加的算式表示,列式:3+2=5.五、说课设计5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1 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法与减法(一)第1小节的内容。 这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通过主题图的问题是“一共做了几朵花”,通过把左右两边的花片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1.教学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2 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 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2.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由二个环节来完成: (1)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在一起”的过程 1. 新课导入。 以3名同学帮老师做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的花朵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数学情境中,为提出加法问题做铺垫。 2. 说一说,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3名同学做了3朵红花,2朵黄花。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3. 摆一摆,并把摆的过程和同学交流。 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又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快感受到把两个数合起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1. 认识加法算式,明确加法的意义 谈话:把花片合起来,把做的花朵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3+2=5 学生齐读算式:3加2等于5. 教师讲解:算式中的“+”叫做加号。 请你用自己熟悉的物品,说一说3+2=5. (这里的认一认环节属于纯知识性的教学。所以我运用了讲解法来引导学生读一读加法算式,认一认加号,举例说一说3+2=5意义。目的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3+2=5表示的例子。 3.自己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做纸花的同学。4 说板书设计 。 这个板书包括了两个情境图引出的问题以及根据情景图列出的算式,着重突出了加法算式和“+”。整个板书既体现了教学的主要环节,又突出了知识要点,比较简单明了。另外为了更加醒目,我把“+”红色粉笔书写,提示学生这是需要重点认知的符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地过程和结果。学生地合作交流意识不是天生地,而是要靠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因此,在本节课地教学中,我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地听课习惯和合作意识。 另外,在本节课地教学中,我还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地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地数学能力和情感态度。4、 资料链接。 (一) 加法的来历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 古时候,还没有加减法,商人们做生意时就特别的麻烦。但他们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最原始的加法和减法。比如他们要出售一瓶酒,就会在他们的帐本上画一道“”,等到所有的酒都卖完了,他们就会一个一个清点“”的个数,从而得到他们的销量;如果他们要购进一瓶酒,他们就会在帐本上画一个“”,过后,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他们的采购量。慢慢的,这种最原始的记号就演化为现在的加号和减号,加减法也由此产生了。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http:/w ww.x kb1 .com(二) 天才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第二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内容教材3637页 根据一个情境图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根据情境图或直观图列加法算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过程 与方法:能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尝试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计算。重点、难点http:/w ww.x kb1 .com重点: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算式。难点: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还记得5以内数的组成吗?我们一起拍手对5的组成的口令。你们准备好了吗?我说1.生:我说4,1和4组成5.师:我说4.生:我说1,4和1组成5.师:我说2.生:我说3,2和3组成5. w W w . X k b 1.c O m师:我说3.生:我说2,3和2组成5.师:通过对口令,老师发现你们5的组成掌握的真熟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二)设计意图 :课始,师生以“拍手对口令”游戏的方式复习5的组成,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搭配进一步探究5以内加法的“脚手架”。二、探求新知。(课件出示主视图)师:你知道画面上都有什么吗?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大小相同吗?(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图中有树、兔子、萝卜等。生2:图中大树的颜色是绿色,有1只白色兔子和4只灰色兔子,2个红萝卜和2个青萝卜。生3:图中树、兔子、萝卜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大小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师:仔细观察图中的兔子,你能以你的方式描述这些兔子吗?生1: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生2:有4只灰兔子和1只白兔子。师:同学们从大小和颜色不同角度详细描述兔子,你们真了不起!你能根据观察到的兔子尝试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只兔子?师: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可以怎样计算呢?你能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时间,表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2+3=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生2: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还可以列加法算式:3+2=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生3:有4只灰兔子和1只白兔子,合起来是5只兔子。可以用加法计算,列式:4+1=5或1+4=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出相应算式)师:我们虽然从不同角度观察图中的图中,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但求出的最后结果都相同,都是5只兔子。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w W w . X k b 1.c O m生1:2个红萝卜,2个青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列加法算式:2+2=4.生2:1棵大树,2棵小树,一共有几棵树?列加法算式:1+2=3或2+1=3.设计意图:一方面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另一方面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三、巩固知新。1.算一算。教材第37页。(1)出示算一算示意图,先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2)学生之间交流集合圈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再根据图列出加法两个算式。(3)学生交流各自写出的结果,请各别学生读出自己的算式。2. 练一练第3题。(1) 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题中给出的数学信息)(2)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根据大、小长颈鹿和不同位置的大树提出的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列出相应的所有加法算式。(3) 学生汇报各自的结果,请各别学生读出自己的算式。设计意图: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四、达标反馈。2. 看图列式计算。X K b 1 .C om答案:2. (1)2+3=5 3+2=5 (2)1+3=4 3+1=4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谁能说说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或示意图可以列出相应的所有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X| k |B 1 . c|O |m1.说一说图上是什么意思,再填一填。2. 看图列算式,并说一说你的发现。3. 巩固提高。1+4= 3+2= 1+1= 2+2= 2+3= 2+1=(1) 先用花片摆一摆,再填数。(2) 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上面算式的意思。答案:1. 2+1=3或1+2=3 3+1=4或1+3=4 4+1=5或1+4=52. (1)4+1=5 1+4=5 (2)4+1=5 1+4=5 发现:两幅图都表示4个苹果和1个苹果合起来是5个苹果,所以列出的加法算式相同。3. 5 5 2 4 5 3一、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二) 有几只兔子? 2+3=5或3+2=5 4+1=5或1+4=5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情境图出发分别观察图形中都有什么,再结合大小、颜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兔子、树、萝卜等。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讲故事兔子一家。师:有这么兔子一家:有兔爸爸和兔妈妈,还有兔宝宝。兔爸爸和兔妈妈非常勤劳,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还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兔宝宝们每天在院子里快快乐乐地玩耍,饿了就吃一些好东西,他们一家生活的可幸福了!同学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看看,看一看它们的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今天我们就跟着小兔一家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二)(二)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帮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4个筐子,筐子上分别标有数字2、3、4、5,请你们帮小兔把写有算式且得数是2、3、4、5的萝卜分别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兔拔萝卜”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生活中巩固、深化了所学知识,对5以内的所有加法算式也是一个整理,同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二、教学资源 5以内的加减法(二)1. 首先观察情境图或示意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新- 课 -标-第 -一-网3. 列出加法算式解决。三、资料链接 (一) 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 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表示数的算筹有纵、横两种方式:如要表示一个多位数字,即把各位的数字从左到右横列,各位数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万位用纵式,千位、十万位用横式例如:614用算筹表示出来是; 数字有空位时,如86021用算筹表示出来是,百位是空位就 不放算筹那么,表示的最小的数10340。 (二) 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新|课 |标| 第 | 一| 网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第三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三)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 用减法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过程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经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转化为减法计算的过程。过程 与方法:体会减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难点: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了解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花片、课件。学具准备:画片、花片、水彩笔。教学过程w W w . X k b 1.c O m一、新课导入。师: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请两名同学表演一个游戏送画片。(指名两名学生表演,一学生拿5张画片上场,让这两名学生表演送画片)师:根据刚才的表演,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根据刚才表演,我知道:a同学有5张画片,送给b同学2张画片。生2:根据刚才表演,我可以提出的数学问题:a同学还有几张画片?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三)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二、探求新知。(一)摆花片。师:你能用花片摆一摆我们刚刚送画片的过程吗?(给学生充足时间摆花片,摆法不规范的及时进行指导)师:你能说一说摆花片的过程吗?生:摆5个花片,拿走2个,还剩3个。(2) 画图。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送画片的过程。方法一:先画出5个黄色的圆片表示5张画片,从右往左数用斜线划去2个圆片表示拿走的2张画片,没有做标记的3个圆片就是还剩的3张画片。方法二:先画出5个红色的圆片表示5张画片,从右往左数用虚线圈起来2个圆片边说拿走的2张画片,没有圈起来的3个圆片就是还剩的3张画片。(给学生充足时间选择其中一种画图,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减法的意义。师:从5张画片中去掉2张,还剩3张。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你知道吗?生:5-2=3.师:你认识“-”吗?这个算式怎么读?生:“-”是减号,5-2=3读作:5减2等于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给学生充足时间小组内读算式,读法不规范的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其它的例子,并说说5-2=3的意思吗?生1:花丛里有5只蝴蝶,飞走了2只,还剩3只。生2: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2辆,还剩3辆。新 课 标 第 一 网.设计意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保持与学习的兴趣。三、巩固知新。1.算一算。教材第39页。(1)出示挂图或课件,请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图意,尝试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3)同桌之间交流各自的结果,最后请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并尝试讲解。2. 数学游戏。教材第39页。(1)教师发给每组卡片并强调游戏规则。(2)一位学生翻卡片,大家轮流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算式。(3)一个数字说完后,说出最后一个算式同学翻卡片。(4)大家再接着说算式,看谁说得多。(5)依次类推。设计意图:1.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游戏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四、达标反馈。1.读一读。5-1=4,读作: 4-2=2,读作:2.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1) (2)3.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3-2=1答案:1. 5减1等于4 4减2等于22. (1)从5朵花中拿走2朵, (2)从4只青蛙中跳走1只, 还剩3朵。 还剩3只。3. 答案不唯一。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减法描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种情况下选择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列出相应算式?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可以选择减法计算。2.总数-去掉一部分=剩下的。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1.看图列算式。 2.我会做。3.划一划,填一填。4-1= 3-2= 5-= 答案:1. 5-1=4 4-3=12. 3-2=1 5-3=23. 4-1=3 3-2=1 答案不唯一 5-4=1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表演送画片出发,再尝试列式解决剩下的画片,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先以“对口令”的形式复习5以内的分解。我说5.生1:我说2,5可以分成2和3. 新课 标第 一 网生2:我说4,5可以分成4和1. 师:今天我们在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的前提下,继续5以内数的减法(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三)(二)师:我们一起听下面的音乐边说边做动作。 我伸出手指去我伸出5根手指去,我收回2根手指来,还剩3根手指头。我伸出4根手指去,我收回1根手指来,还剩3根手指头。我伸出3根手指来,我收回2根手指来,还剩1根手指头。 有的同学反应不及时,与其他同学动作不同,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边说边做,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左右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二、教学资源。 5以内的加减法(三)1.首先观察情境图或示意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2.根据数学信息分别找到表示总数和去掉一部分的数字。1、 列出减法算式解决。三、资料链接。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一) 加减法的来历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X| k |B 1 . c|O |m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二) 生活中的减法背着厚重的行囊的蜗牛每一步都走得吃力,肥胖的猪无法极速奔跑,见一个爱一个的狗熊最终只捡到了芝麻。其实,生活中除了加法,还有减法。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看则二者相悖,实则二者其存,舍得。谓之有舍才有得!懂得给生活做减法的人是智慧的。世界级富翁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拥有资产无数的“超级”富有的人。可是他们毅然选择裸捐,大胆地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勇敢地向世人证明减法最伟大的意义。虽然他们的后人将失去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他们获得的东西远比物质财富要高尚得多,那就是世界的尊敬和内心永恒的轻盈。敢于给生活做加法的人活得轻松自在,而那些只是做加法。一味索取的人终得被自己的贪婪压垮。传媒帝国的国王默多克,旗下拥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世界新闻报以及众多电视媒体和网站。即使如此富有,他也无法控制贪婪的心,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报纸销量。于是,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终于被爆料,默多克的金钱帝国面临毁灭,他的贪婪重重地压碎了他的帝国美梦。倘若他愿意给自己做减法,愿意收住自己贪婪的心,也许他失掉的是销量,获得的是信任。贝多芬减去了世俗的纷扰,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欢快舞蹈;居里夫妇减去了名利的诱惑,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减去了官场的束缚,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把自己从囚笼中释放出来,轻松地徜徉在人生边上,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一生都藏在世俗做成的套子中,失去了美好的生活;葛朗台一生为金钱所累,失去了美好的亲情。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减法,自愿带上沉重的枷锁,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人生的泥泞中。放眼国内,“中国首善”陈光标一年捐出几个亿,仍在义无反顾的为社会做着贡献。相反,杭州副市长许广永贪污受贿几个亿,仍不知悔改,最终受人民审判。何必将自己的内心装得满满?何必让脚步如此沉重?何必空守着无用的包袱?契诃夫曾说过:想要飞向高远的蓝天,就必须舍弃美丽的厚重的翅膀。生活亦如此,给自己的生活做个减法吧!看似失去许多,实则收获心灵的恬静与淡然和生活的自在与轻松!第四课时 610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新|课 |标| 第 | 一| 网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图二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的过程。过程与方法: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加法的意义;准确口算10以内的加法。难点: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写出两个算式。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朋友放风筝的动画片、树木图片、各色蝴蝶的图片、课件。学具准备:树木图片、各色蝴蝶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们放过风筝吗?和谁一起放的?谁能说说你放风筝的经历?(给学生充分讲述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师: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也去放风筝了,他们带着自己喜欢的风筝来到了郊外,你们瞧,他们放得多起劲啊!(教师播放动画片)我们跟随着放风筝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学习610的加减法(一)。(板书:610的加减法(一)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二、探求新知。(一)放风筝问题。师:在刚刚播放的动画里,你能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从中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随学生汇报把相应图片贴到黑板上)生1:几个小朋友带着自己喜欢的风筝在放风筝。生2:放风筝的有3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生3:有5个同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