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关于这一论断可以在很多人的文章中找到,我也不再方便多说什么了。然而在海子众多首抒情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祖国或以梦为马这一首,因为这一首是可以大声地读出来的甚至是吼出来的,尤其是在夜深诺大的广场上,就着清冷的夜风和深邃的夜空,大声的朗诵着,那种有点苍茫却是始终洋溢着的饱满激情就自然而然地心中涌动,如海子在亚洲铜所说的那样:“淹没一切的是海水。”那“亚洲铜”是什么?还不是生活在那遥远的东方(而“东方”在海子的许多诗句中指的还是祖国)那古老民族,有着古铜色肌肤和深埋地下植根于韧性的人们,而从这作于1984年的亚洲铜到作于1987年的祖国就像变幻着炫色的火光,在那火光中诗人“以梦为马”奔跑在诗歌语言的抒情美上。当如今的诗歌那抒情的美变得像珍稀动物的时候,是海子用他那生命铸成的诗歌以及其中的抒情美冲击了读者日益贫乏的情感世界。抒情是什么?华兹尔斯说是“自然流露”,而“流露”本质上就意味着赠予,意味着一股潺潺流动的源泉不继对干涸的情感或者内心缺少水位的世界的冲击。这种冲击本身就是一种赠予,而祖国或以梦为马这首诗更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看诗题,正标题为“祖国”,然而全诗中关于祖国的描写很少,只出现了四次,而其中有三次是作为限定形容词出现的,限定的内容中有两次是“语言”。“祖国的语言”,这个自然指的就是汉语了,而到了诗人的眼中,“神圣的祖国”的“语言”就是“诗”了,是那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而“开花落英于神圣祖国”的“火”,也就是那“无比辉煌无比光明”的“太阳”放射出的光芒。而副标题“以梦为马”呢?海子在前面加了一个“或”字,又用小括号圈起来,这说明在海子的眼中“以梦为马”是与“祖国”处于同等地位的,也就是说“以梦为马”也可以当作正标题来使用的,事实上,在整首诗中“以梦为马”一直是贯穿全篇的;“以梦为马”,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句话,坚守着梦想不放,一生都像马背上的健儿驰骋在“远方”北方辽阔的大草原或者时间无限的苍茫之中,就像“太阳”一样永恒!而“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这句诗就是那大河的水,一波又一波地汹涌而来,是诗人感情抒发的泉源,也是冲击读者的洪流。因此,也正是一个好的诗题起到的作用,诗人从一开始就抒情了: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第一节中诗人就像宣誓一样,向我们宣明了“以梦为马”所要驰骋的所在地方“远方”,“远方”具体指的是哪儿呢?在海子作于1988年8月的两首以远方为题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远方”指的就是北方辽阔的大草原,而其中的一首在副标题中就标明了“献给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指的是“龙梅与玉荣”两个“在暴风雪中看守公社的羊群”的藏族小姑娘了。然而到了另一首远方中所写的“远方”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就未免显得太过于费解了。在这“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的远方,诗人“更加孤独”,那时的诗人“自由而贫穷”,是痛苦并幸福着的。“远方”在诗人的心中是一处梦想的栖身地,可又未免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悲哀了。在海子作于1986年的那首九月中也曾这样写道: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这“远在远方的风”究竟是什么呢?而“远在远方”又是多“远”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纯实的概念了,湛江师院学院的张德明教授说那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的所在了,也是“时空并指”了(关于这一论断见于载在2007年第一期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细读海子九月),而时空又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这又未免令生存于现实中的人们感到怅然若失了,作为诗人的海子我想他也不例外吧!要不他为何又在这句诗的后面说“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呢?我想诗人那时是痛苦的,短暂的生命面对无从把握的“远方”,就像陈子昂所说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吧。于是到了祖国或以梦为马中诗人就不得不说明在这追梦之程中的无奈了:“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其中的“烈士”与“小丑”所讲也就是两种截然不同内心冲突了,要么杀身成仁,要么临阵脱逃,诗人自己不得不在这矛盾中突围,作出选择。因此可以说,从一开始海子就向我们流露出了浓烈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情感冲击了,这又为后面诗人情感的升华做好了准备。可这一切在诗歌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比的应用,如“忠诚的儿子”与“短暂的情人”,“烈士”与“小丑”,这些都极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冲突,而后面的诗歌语言上的应用,也大多数是对比了,可并不是单调的运用,海子还在其诗句中运用了如梦如呓般比喻、排比、假设等等修辞或句式,使其诗歌达到了梦幻般的精彩。然而这些也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吧!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的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全诗到了这三节,是诗人艰苦的突围表演了,但又是何其的豪迈奔放啊!“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我也愿将牢底坐穿”,就像革命烈士一样抱着理想不放一心坚持到底,而这革命却是诗歌的革命了,诗人是以一种自豪的心态去憧憬自己的胜利“万人都要从我的刀口走过 去建设祖国的语言”。海子在谈及自己的诗歌创作时,就曾说过:“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于是我们可以明白他为什么在这首诗中连连用了“甘愿”“愿将”这些表示决心的词汇了,他这是为了抒发内心强烈的愿望。然而这理想在诗中是以“火”的形式出现的,是一种世俗的人们(万人)所不能接受的方式出现的,而诗人“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又是何其的执著,这是不同于他在1989年写的献诗所说的那样的: 黑夜降临,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 来自秘密传递的火 他又是在白白的燃烧 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天空在这里的“火”,“他又是在白白地燃烧”的,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是诗歌理想幻灭后的一种绝望,“黑夜回到黑夜”,永恒的是黑夜照常在“大地升起”,“遮住了天空”,这是诗人不曾想到的结局,他“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的“火”就如此幻灭了,最后也被那“茫茫黑夜”所吞没。这些自然是后话了,写祖国或以梦为马时的海子还是饱含激情的,他还是相信“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的。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此火”是如此炫目,“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这种颇似互文式的比喻是多么奇妙,“火”又如何能够比成“雪”呢?一热一冷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就这样被海子天才般地糅合在一起了。“此火为大”,这诗歌的理想还是在祖国语言的建筑上,如同那些具有反叛精神的梁山好汉所建筑的“城寨”,是在激情的喷薄之中以“乱石”般的梦呓之语建筑起来的,而到了诗人的眼中,这不仅仅是“梁山城寨”,还成了“以梦为上的敦煌”了。海子诗中关于敦煌的叙写不少,其中就有以敦煌命名的,里面就有这样的述说: 敦煌是千年以前 起了大火的森林这里的“敦煌”指的是什么呢?“是千年以前起了大火的森林”,这是诗歌理想在传统上的追溯,诗人是以自豪的语气向我们宣读出来了。其实,我们谁都知道过去的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诗歌王国,只是到了如今,我们的诗歌语言渐渐地萎缩了,在世界的诗坛上也渐渐地失去了光彩。因此,是诗人,就得背负起重振中国诗歌辉煌的理想,也就是海子所说的“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纵观海子短暂的一生,他都是在寻求着并且是贯彻着这种诗歌理想的,尤其是他在1986年到1988年继继续续地写作太阳七部书这样一部巨大的组诗,可以说是把整个心血都投进去了,但直到他死都没有完全写就这一部巨大的著作,他的心血都用在了这部大著作上了。他的朋友骆一禾曾说:“他的生和死都与太阳七部书有关。在这一点上,他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取圣杯的年轻骑士: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取圣杯而骤现,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结。”然而海子他究竟拿到了他的“圣杯”吗?如果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死也是一种永生,我想他应该是完成了使命吧!可是用凡人的话来说,他的诗歌甚至分一生都还值得研究。诗人还说,“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在我们看来,诗人是以一种杀身成仁的魅力投入到诗歌语言建筑的工作去了。并且在海子1985年6月写的夜月就曾有这样的句子:太阳把血放入灯盏这首诗虽然在主题上写“夜月”,然而其中的“灯盏”,是太阳以血的形式渲染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很悲壮,就像是一场献祭,以天空为舞台,血红的一片中诗人在进行献祭的仪式,而他在七部书中以话剧体裁写成的太阳弑,更是把这种仪式表现到了极端。这样的书写未免给我们的感官及至精神带来许多不习惯的刺激,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子却是以一种悲壮的豪情来抒发了建筑诗歌语言的决心与愿望,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自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诗情。然而,在紧接下来的两节诗中诗人的抒情又跌入到悲哀与无奈了: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岁月易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诗人反复吟哦的命题,尤其是诗人以一种无比激扬的诗情把心中的理想诉诸于言语后,往往接下来的就像是火山喷薄过后冷却的寂寞与无奈。海子也感受到了“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了,并且是“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这种悲哀是如此的原始却又是如此的刻骨铭心,让人读后不免黯然神伤,就像论语子罕中所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海子也一样,“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了,于是哀叹“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这诗歌的理想也一下子变得飘渺起来了,在诗人“易朽”生命之前便是“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了。海子喻岁月以大河,喻理想以马儿,这些都是如此的寻常自然,然而在这里却获到如此神妙的效果,这不能不让人再次感叹海子的天才了。因此,如此“易逝”的生命面对难以把握的诗歌理想,诗人转而像中国的农民一样,“只有粮食是我珍爱”了。在这里,海子的愿望是如此的单纯,只想将粮食“紧紧抱住”,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做“物质的情人”,“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可见,海子对“粮食”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切,他都把“粮食”比作自己的伴侣了。因此,我们还可以在海子另一首以粮食命名的诗中看到: 粮食 是图画中的妻子在这里,海子直接把“粮食”比作了“妻子”。不过让我们有些不太明白的是,“妻子”的前面何以加上“图画中”这个限定语呢?在实际上,“图画中”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是形而上的,就像“画饼充饥”一样,多少一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想到,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海子他心里是多么的悲哀与无奈!此外,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子在麦地中对农民与粮食的叙写吧: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父亲”自然是中国众多农民的代表了,而“麦”却是粮食的代表。在这里,海子向我们描述了月光下赤着膀子辛勤劳作的农民那优美的劳动姿态,“身上像流动金子”。此情此景,在我们看来就是梦幻般一幅图画:劳动中的人体呈现出来的美感糅合在大自然的赠赐(月光)下,简直是美得难以言说了。然而可不要忘了海子在写作麦地这首诗时是1985年,那时的海子离开北京大学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刚将近2个年头,可以说他对祖国大地上的事物,尤其是象征着北方大地的“麦地”更是满怀深情的。而这首诗里,他在描写麦地时就特别选择了“月亮下”这样一个非常宁静柔和的时空氛围,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纯美的一幕。所以用海子的朋友西川的话来说,那时他的诗歌是“母性、水质的爱”,可海子一直坚持着创作“大诗”的理想,固执着“用斧头饮水”、“在岩石上凿出窗户”(见于海子的眺望北方),最后在一种“父性、烈火般的复仇”的突围中,他“没有把这利斧挥向别人,而是挥向了自己”(见于西川的死亡后记)。这样的悲剧是令人伤心的,而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他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家园。”可见海子他那种“杀身成仁”的悲壮早就在他的诗句中弥漫了开来。然而海子是不甘心的: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的凤凰和名字叫“龙”的马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这里海子再次提出了他的诗歌理想:“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只是抒情的发起词是“如若”了,是“千年后”的“我”了。那时的“我”还是固执地“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选择永恒的事业”,可我们多少感到了诗人突围的失败后的痛苦“我必将失败”。尽管如此,海子向我们叙写的诗歌理想还是依然如故地炫目,“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而最后诗人如此心甘情愿地“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在这里,我还可以看到献祭仪式的悲壮美,那是完全可以跟七部书中的太阳弑所说的相比较的,同样的“用斧头饮水”、“饮血如水”。因此不管怎样,所说所写的给人的感觉都是浓烈的甚至是让人窒息的,那种宗教式的牺牲足于震憾我们日益萎缩的情感世界了。然而对诗人来说,死真的像基督教上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永生,所以那也是幸福的了,而海子他在1988年写的夜色中又有如此的句子: 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明显,当“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时,在这“诗歌”、“王位”、“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喷淋工程施工方案
- 2025电商孵化园企业入驻合同标准版孵化场地租赁协议
- 《企业培训与发展》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侧向移动钢质防火卷帘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制造企业厂房租赁合同
- 2025员工股权投资信托合同示例
- 2025至2030年中国递纬器螺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润滑不锈钢关节轴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煤气柜拆除施工方案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气导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坦克的发展历程》课件
- 军事研学旅行活动策划
- (完整)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 采购管理系统的六大功能模块
- 渠道施工课件
-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金融风险传染性研究
- 电力出版社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