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doc_第1页
《物态变化》.doc_第2页
《物态变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线2011年初二物态变化测试卷第6页一、选择题答案填写处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3、如右图所示是温度计读数时的三种视线a、b、c其中正确的视线方向为( )Aa Bb Cc D都不正确4、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5、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6、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 C蒸发性能强 D较易流动8、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油的比热比水大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的导热性比水好9、盛夏,打开冰糕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A冰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C冰熔化后,先蒸发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D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10、盛夏,打开冰箱门常看到白雾,这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2、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3、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1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漂渺的雾气.选项D正确.15、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二、填空题:(共26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6、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可以写作_.比0摄氏度高1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记作_.17、如右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18、某温度计上标有的测量范围是10150,但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则这支温度计实际的测量范围是_ 19、平时的冷热常凭感觉,要准确判断冷热需用_ ,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然后要看清它的_,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20、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和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现象.21、右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2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23、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23、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采用了_和_的方法加快蒸发,使水温很快降低24、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组(填组别字母)(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答:_三、简答题:(共3题, 25题4分,26题3分,27题4分)25、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答26、常言说“霜前冷,雪后冻”有什么科学道理?答27、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四、实验题:(共4题,28题10分,29题3分,30题12分,31题8分)28、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9、小影同学用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时,做了以下几个步骤:A.用酒精棉球对体温计消毒B.把体温计放入腋下C. 5 min后取出读数D.把体温计从盒中取出E.手拿体温计上端,用力甩几下F.把体温计放回原处你认为测量时的步骤应该是_.(填序号)30、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_态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态,在-120时是_态.(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热.(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时会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31、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答案:D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答案:C点拨:严冬,树上的树挂实质上是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放热凝华而成A是凝固,B是升华,D是凝固3、如图所示是温度计读数时的三种视线a、b、c其中正确的视线方向为( )Aa Bb Cc D都不正确答案:B点拨:本题创新之处在于温度计不是竖直放置的4、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答案:D5、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答案:D6、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7、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C蒸发性能强 D较易流动8、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油的比热比水大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的导热性比水好答案:C点拨:面粉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碳化的温度在200以上,水的沸点约100左右,达不到有机物的碳化温度,故饺子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食用油的沸点约250左右,超过了有机物的碳化温度故饺子在油中煎炸会碳化而发黄变焦9、盛夏,打开冰糕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A冰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B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C冰熔化后,先蒸发后液化成的小水滴D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答案:C错解分析:虽知道“白气”的实质是小水滴,但忽视了被液化的水蒸气的来源误认为冰糕上的“白气”是从冰上“冒”出来的10、盛夏,打开冰箱门常看到白雾,这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答案:D点拨:水蒸气无色透明,不能被人看到,故A、B错;冰箱内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气温,打开冰箱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细小的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D对;盛夏,气温较高,不会低于0,故形不成小冰晶,故C错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答案:B12、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3、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答案:D1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答案:D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漂渺的雾气.选项D正确.15、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共26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6、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可以写作_.比0摄氏度高1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记作_.答案:负35摄氏度;-35 ;15摄氏度;15 .17、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答案:8,1218、某温度计上标有的测量范围是10150,但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则这支温度计实际的测量范围是_答案:解:该温度计由第4格上升到第98格,代表实际温度从0到100,所以每格表示温度为该温度计上的10低于014个格,其准确温度应为代表的准确温度应为因此该温度计的实际测量范围为15155.30点拨:本题通过计算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来考查温度计的原理,实际仍是温度计不准确的问题,需分别计算其能测的最低和最高温度19、平时的冷热常凭感觉,要准确判断冷热需用_ ,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然后要看清它的_,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答案:温度计,量程,分度值20、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和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现象.答案:液化,汽化,液化,凝华21、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答案:48 ,5 min,海波2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答案:汽化,蒸发,沸腾23、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答案:气态,温度,压缩体积23、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采用了_和_的方法加快蒸发,使水温很快降低答案: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点拨:水在杯子间来回倒时,增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蒸发吸热,另外水在流动时,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加快,也能加快蒸发吸热24、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组(填组别字母)(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答:_答案:A、C是依据温度的高低和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来设计实验的三、简答题:(共3题, 25题4分,26题3分,27题4分)25、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答案: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不会跳闸,因为未干前电饭锅一直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汤(水)的沸点而不升高,所以不会跳闸。当干了以后,温度才会升高,而达到103,自动跳闸。26、常言说“霜前冷,雪后冻”有什么科学道理?答案:下雪之后就是熔化成水或升华为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有化雪比下雪时冷之说!下霜是气体变固体,所以是凝华,就是放热,所以相对于凝华后来说,下霜之前天气应该很冷的! 27、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案: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而房间的温度也是0 ,因此正在熔化的冰吸不到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解析:晶体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热(或放热).要吸热(放热)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而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房间温度也是0 ,不能发生热传递,冰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四、实验题:(共4题,28题10分,29题3分,30题12分,31题8分)28、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