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饮食调护 1 一 饮食调护的意义 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 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是人体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 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 而对于患病之人 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 黄帝内经 就指出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认为若能合理地选择饮食 将十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2 食物与中药同源 且同中药一样 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 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 补体的作用 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 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饮食调护得当 可以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反之则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病程延长 疾病反复 甚至产生后遗症 尤其是慢性疾病和重病恢复期的饮食调护 对于疾病的康复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多疾病的后期 只要饮食调护得当 不必投药 其病便能自愈 对于正常人而言 正确和科学的饮食是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3 二 食物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食物同药物一样 具有寒 凉 温 热等性和辛 甘 酸 苦 咸等味以及升 降 浮 沉等作用趋向 只是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 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在中医饮食调护中 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4 一 按食物的性质分类1 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 益火助阳的作用 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 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 容易助火伤津 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如白酒 生姜 葱 蒜 辣椒 花椒等 2 温性食物具有温中 补气 通阳 散寒 暖胃等作用 适用于阳气虚弱的虚寒证或实寒证较轻者 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 但仍有一定的助火 伤津 耗液倾向 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 如羊肉 狗肉 鸡 桂圆肉等 3 寒性食物具有清热 泻火 解毒等作用 适用于发热较高 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 故阳气不足 脾胃虚弱患者应慎用 如苦瓜 莴苣 茶叶 绿豆等 5 4 凉性食物具有清热 养阴等作用 适用于发热 痢疾 痈肿以及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等里热证 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 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 故阳虚 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如李子 芒果 柠檬 梨等 5 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 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 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 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 但因其味有辛 甘 酸 苦 咸之别 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 如大豆 玉米 豆浆 猪肉 鸡蛋 花生等 6 6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 养血 壮阳 滋阴的作用 根据其寒凉温热不同 分为温补 清补和平补三类 1 清补类食物 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 有滋阴 清热的作用 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 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 如鸭 鹅 甲鱼 豆腐 莲子 冰糖等 2 温补类食物 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 有温中 助阳 散寒的作用 适用阳虚证 寒证或久病体弱 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 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 如羊肉 狗肉 核桃 桂圆等 3 平补类食物 所谓 平 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 适用于各类病证 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 也适用于正常人的补益 如鸡蛋 猪肉 鸡肉 银耳等 7 7 发散性食物习惯上称为 发物 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多腥 膻 荤 臊 食之易于动风生痰 发毒助火助邪 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 或加重新病 比较典型的发物有大部分海腥类 食用茵类 禽畜类中的猪头 鸡头 公鸡 母猪 鹅肉 狗肉 驴肉 各种野味 各类病死畜肉 蔬菜类的蘑菇 芫荽 香椿 葱 蒜 生姜 辣椒 淡水产品中的鲤鱼 虾 蟹 以及紫菜 胡椒 花椒 白酒等 8 二 按食物的味分类食物具有辛 甘 酸 苦 咸等不同的味 不同的味有其各自的功能 而同一味的食物其作用则有相似或共同之处 1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 行气 通经脉 健胃等作用 可用于外感 气血瘀滞 脾胃气滞等证 如生姜 葱 蒜 花椒等 但辛味食物多辛香走串 多食容易助火伤津 耗散阳气 所以凡气虚自汗 或热病后期 津液亏耗 以及失血等证 均当慎食 9 2 甘味食物具有和中 缓急 补益 解痉和解毒等作用 可用于诸虚劳损 脏腑不和 拘挛疼痛等症 如蜂蜜 饴糖 山药 大枣等 但过多食用甘味食物易引起脾胃气滞 出现胸闷 腹胀 食欲不振等症 3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 固涩作用 可用于久泄 久痢 久咳 久喘 多汗 虚汗 尿频 遗精 滑精等证 如食醋 山楂 杏子等 酸味还能增进食欲 健脾开胃 但过食可导致胃酸嘈杂 脾胃功能失调 10 4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 泄降 燥湿的作用 可用于热证 湿热证 如苦瓜等 少量的苦味食物还可以开胃 促进消化 但多食易于败胃 故脾胃虚弱的病人宜禁食或少食 5 咸味食物具有软坚 散结 润下等作用 除盐之外 习惯上将大部分海产品也归于咸味 但过度嗜咸易损伤肾气 11 三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一 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 不可过饥过饱 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 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 进食要有规律 三餐应定时 定量 遵循 早吃好 午吃饱 晚吃少 的原则 切忌饥饱不调 暴饮暴食 以免伤及脾胃 二 饮食有方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 进食时宜细嚼慢咽 不可进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 食物应软硬恰当 冷热适宜 不要一边进食一边干其他事情 食后不可即卧 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 以帮助脾胃的运化 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 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 食物要新鲜 干净 禁食腐烂 变质 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 12 三 谨和五味饮食应多样化 合理搭配 不可偏食 素问 藏气法时论 中说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 这就是说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 肉 菜 果等各类食品 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 只有作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 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 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 如过食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 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 酸苦甘辛咸五味虽各有所宜 亦各有所偏 饮食性味不要过重 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嗜甜 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废 易使体内阴阳失调 从而损害健康 发生疾病 13 四 荤素搭配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 也是长寿健康的秘诀之一 饮食应以谷物 蔬菜 瓜果等素食为主 辅以适当的肉 蛋 鱼类 不可过食油腻厚味 14 四 饮食宜忌 合理选择饮食 对养生和治疗护理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的禀赋体质不同 疾病有寒热虚实和阴阳表里之分 药物和食物也各具偏性 有的食物于病所宜 有的食物于病所忌 特别是有些食物可诱发或加重疾病的病情 或与某些药物有拮抗作用 就更应该注意 习惯上 在因某种原因而不宜食用某些食物时 称为 忌口 饮食宜忌应根据病人的体质 病情 服药 季节 气候和饮食习惯等诸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只有把握住宜和忌这两个方面 才能使饮食与防病治病相配合 达到理想的治疗和保健目的 一般而论 饮食的宜与忌应掌握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5 一 辨证施食病情有虚实寒热之分 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补泻之别 总的来说 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如虚证应补益 实证宜疏利 寒证宜温热 热证宜寒凉 应注意忌食能够加重病情的食物 1 热证是机体感受热邪 或阳盛阴虚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阳热偏盛 伤阴耗液 故宜清热 生津 养阴 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 忌辛辣 温热之品 2 寒证是机体感受寒邪 或阳虚阴盛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阴寒偏盛 阳气亏虚 故宜温里 散寒 助阳 宜食温热性食物 忌寒凉 生冷之品 16 3 虚证是指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宜补虚益损 食补益类食物 阳虚者宜温补 忌用寒凉 阴虚者宜清补 忌用温热 气血虚者可随病证的不同辨证施食 然虚证患者多脾胃虚弱 进补时不宜食用滋腻 硬固之品 食物以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宜 4 实证是指邪气过盛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饮食宜疏利 消导 应根据病情之表里寒热和轻重缓急辨证施食 采取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和标本兼治的总体原则进行饮食调护 一般不宜施补 17 5 外感病证宜饮食清淡 可食葱 姜等辛温发散之品 忌油腻厚味 6 其他各类血证 阴虚阳亢证 目疾 皮肤病 痔瘘 疮疖 痈疽等病证忌辛热 发散类食物 如葱 蒜 生姜 胡椒 花椒 辣椒 白酒等 肝阳肝风病人忌吃鹅 公鸡 鲤鱼 猪头等 患有各种皮肤病及可能复发的痼疾者 忌食发散类 海腥类食物 如带鱼 黄鱼 虾 蟹 淡菜 紫菜 母猪肉 猪头 病死兽肉等 以免诱发旧病或加重新病 18 二 辨药施食即食物的性味应与患者所服药物的性能一致 忌与所服药物的性能拮抗 以免降低药效 如食物与所服药物的性味相同 甚至还可增强药物的效能 加速病情的康复 三 因人施食人的体质有强弱不同 年龄有老少之分 故饮食宜忌也应有区别 如体胖之人多痰湿 宜食清淡 化痰之物 忌肥甘厚腻之品 以免助湿生痰 体瘦之人多阴虚 宜多食滋阴生津 养血补血之物 忌辛辣动火之品 以免伤阴 老年人脾胃虚弱 食宜清淡 忌油腻 硬固 粘腻食物 以免伤及脾胃 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忌辛辣温燥食品 以免助阳生火 影响胎儿和乳儿 小儿气血未充 脏腑娇嫩 尤应注意饮食的宜忌 19 四 因时施食四时季节的变化 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 饮食宜忌也有所不同 应依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和寒暑变化来调节人的饮食 以适应自然规律 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 阳气生发 食宜清润平淡 如百合 甘蔗 香椿 藕 萝卜 黑木耳 莲子等 忌辛辣 耗气之品 夏季阳气亢盛 天气炎热 食宜甘寒 如白扁豆 绿豆 苦瓜 西瓜 甜瓜等时鲜瓜果蔬菜等 忌温热 生火 助阳之品 并应防过食生冷或不洁食物 秋季阳收阴长 燥气袭人 食宜滋润收敛 如梨 百合 莲子 藕 胡桃 银耳 芝麻等 忌辛燥温热之品 冬季阳气潜藏 阴气盛极 最宜温补 如羊肉 狗肉 牛肉 胡桃 桂圆 荔枝 栗子 适量黄酒 白酒等 忌生冷寒凉 20 五 特殊忌口指服用某些药物时有特别的饮食禁忌要求或某两种食物不宜共食 如生葱不与蜂蜜共食 服人参等滋补药时忌食萝卜 服荆芥时忌吃鱼蟹等 21 五 常用饮食调护方法 一 汗法即解表法 是用具有解表作用的饮食发汗以疏散外邪 解除表证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外感初起 病邪侵犯肌表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病证 根据表寒和表热证的不同 又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方法 辛温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 证见恶寒 发热 头痛 身痛 无汗 食欲不振 恶心 常用食物有葱 姜等 辛凉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 证见身热 头痛 微恶风寒 有汗 咽痛 常用食物有西瓜 薄荷 芦根等 22 二 下法即泻下法 是用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通泻大便或祛除肠内积滞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病后 产后 年老体虚和气血不足等所致虚证便秘需用润下法者 常用食物有蜂蜜 桑椹 香蕉 植物果仁 各类蔬菜等 三 温法即温里法 是用温热食物振奋阳气 祛除里寒的一种方法 多用于里寒证或素体阳虚之人 症如肢体倦怠 四肢不温 腹中冷痛等 常用食物有辣椒 黄酒 白酒 花椒 姜 羊肉等 23 四 清法即清热法 是用寒凉性食物清除内热 泻火解毒的一种方法 多用于实热证或素体阳盛之人 症如发热 烦渴 口舌生疮 小便短赤等 常用食物有西瓜 梨 藕 黄瓜 苦瓜 绿豆 茶等 五 消食法也称消导法 是用具有消食健胃作用的食物开胃消食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脾胃升降失调 饮食不化等证 症如嗳腐吞酸 脘痞腹胀 厌食呕恶 纳呆等 常用食物如山楂 萝卜 大蒜 醋等 24 六 补法即补益法 是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以补气养血 滋阴助阳 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 亦称为食补 适用于气虚 血虚 阴虚和阳虚等证 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 分为温补 清补和平补三类 1 温补主要适用于阳虚证 食物性味多偏温或偏热 症见畏寒肢冷 精神萎靡 腰膝冷痛 小便清长 阳痿 宫寒不孕等 常用食物有羊肉 狗肉 鹿茸 桂圆肉 荔枝 胡桃 干姜 茴香 胡椒等 25 2 清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陵装修合同样本
- 买消防材料合同样本
- 中英文演出合同样本
- 储备人才派遣合同样本
- 工程物料出售合同范本
- 低价隔墙改造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债权转让三方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交社保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合作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保洁退休人员劳务合同样本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淘汰赛赛对阵表
- 医疗纠纷中的病历伪造篡改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