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理条机.doc_第1页
企业标准-理条机.doc_第2页
企业标准-理条机.doc_第3页
企业标准-理条机.doc_第4页
企业标准-理条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60 Q/TCCJ五峰天池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TCCJ 001-2013 茶叶理条机 Strip Machine for Tea2010 - 04 - 12 发布 2010 - 05 - 12 实施 五峰天池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发布 Q/TCCJ 0012013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由五峰天池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屈德刚 田开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TCCJ 0012013茶叶理条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理条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主要参数及型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牌、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理条机。 2 规范性引用檔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档。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档。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 3768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eqv ISO 3746:1995) GB/T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5226.1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5226.12002,IEC 60204-1:2000,IDT) GB/T 8304-2002 茶 水分测定(eqv ISO 1573:1980) 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eqv ISO 3600:1996) GB 10395.1-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 总则(eqv ISO 4254-1:1989)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ISO 11684:1995,MOD) GB/T 13306 标牌 GB 16798-1997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JB/T 5673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档。 3.1 茶叶理条机 茶叶理条机是将杀青叶或萎凋叶置于加热的槽锅中,动力驱动槽锅横向往复运动,理紧条索,并散发水分的机械。该机提高槽锅温度可用于杀青作业。Q/TCCJ 00120133.2 槽锅长度 单条槽锅的边长。 3.3 碎茶率 理条后再经静态烘干的在制叶中所含16目筛筛下品质与在制叶总品质之比。 3.4 成条率 经理条后在制叶中符合制茶工艺要求的成条叶质量与在制叶质量之比。 4 产品分类、主参数及型号标示 41产品分类 理条机按结构特点分为连续式和非连续式,连续式特征代号为“L”,非连续不标示。热源形式有煤、柴、电、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热源为煤、柴不标示,热源为电则代号为“D”,热源为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则代号为“Q”。 4.2 主参数 理条机以槽锅长度为主参数,计量单位为 cm。 4.3 型号标示 产品型号标示方法如下: 6CL - - 热源形式代号 槽锅数 槽锅长度 cm 结构特征代号 类别代号,表示茶叶理条机 5 技术要求 5.1 安全卫生要求 5.1.1 理条机的电气系统应符合 GB 5226.1 有关电气系统的规定,便于维修和操作。用 500 V 绝缘电阻表测量,其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0 M,金属机架应具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及标志。 5.1.2 总电源线必须采用有防护套的电源线,电线与机器外接处用护套保护固定。 5.1.3 对操作及相关人员可能触及到的外露旋转、传动部件,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 GB 10395.1-2001 中第 5、6、7 章的规定。Q/TCCJ 00120135.1.4 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但因功能需要而不能防护的危险运动件及高温部位,应在其附近、控制柜等处固定永久性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规定。安全标志牌上应简要提示危险程度、危险产生的后果、避免危险的安全措施等。安全标志应在说明书中重现,且应清晰、易读。 5.1.5 与茶叶直接接触的零部件材料或涂层应保证不影响茶叶品质。 槽锅内外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板材、部件不得涂油漆,不得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零部件。材料选用应符合 GB 167981997 第4 章的有关规定。 5.1.6 加热烟道气不得渗漏污染茶叶。 5.1.7 各润滑部位加足润滑油或脂后,不允许有油或脂飞溅而污染茶叶的现象。 5.1.8 茶叶从投入至倒出过程中不应有滞留茶叶的凹陷及死角。 5.2 整机性能 5.2.1 理条机应能满足制茶工艺要求,保证理条后的茶叶品质符合茶叶标准的规定。 5.2.2 在使用 DB/T 3222003 表中规定的三级鲜叶、经杀青或萎凋的茶叶、含水率为 58 %62 %并且理条后茶叶含水率 38 %40 %的条件下,理条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1 理条机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项 目 名 称性 能 指 标1成条率%85 2碎茶率%3 3生产率kg/h应达到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示的产量 (当规定范围时,应取最大值为考核指标)4耗煤率 kg(煤)/kg(理条叶)0.55耗电率 (kWh)/kg(理条叶1.0 注1:煤耗率中“kg(煤)/kg(理条叶)”的煤以低位发热值为 29.3 MJ 的标准煤计算,其他热源形式(柴、液化气、天然气等),则以其最低发热值换算成标准煤,计算其耗煤率。 注2:“耗电率”的“耗电”指以电作为热源形式理条时的直接电耗。 注3:碎茶率试验不放加压棒。 5.2.3 理条机空(负)载噪声应不大于 80 dB(A)。 5.2.4 理条机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 应不低于 150 h。 5.2.5 理条机使用有效度(可靠性)应不低于 97 %。 5.2.6 理条机工作时各轴承温升不超过 25 。 5.2.7 槽锅的同一横截面上温差不超过 8 。 5.2.8 如配加压棒,碎茶率不大于 4 %。 5.3 一般要求 5.3.1 理条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3.2 理条机配套外购外协件(如电机、电器元件、材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附有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 5.3.3 铸件、锻件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影响理条机及零部件强度和外观质量的裂纹、砂眼、气孔等缺陷。运动零部件应经时效处理。 5.3.4 焊接件焊缝应均匀、牢固,不得有虚焊、漏焊、烧伤、裂纹、夹渣、气孔、焊渣未除等缺陷。DB34/T 11342010 5.3.5 钣金件咬接处应光滑平整、均匀、牢固,不得有裂纹、变形和明显影响外观质量的锤痕等现象。 5.3.6 冲压件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翘、飞边、毛刺和明显拉痕等现象。 5.3.7 容易松脱的零件应有可靠的防松装置。 5.3.8 紧固件、连接件应经防锈处理。 5.4 装配质量要求 5.4.1 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外购、外协件必须有合格证),方可进行装配。 5.4.2 装配后理条机传动装置工作应稳定可靠,运转部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平稳,不允许存在卡滞、碰撞等异常现象。 5.5 外观质量 5.5.1 理条机外观应整洁、平整、无污损,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伤、划痕和毛刺及其它机械损伤等现象。 5.5.2 表面涂漆质量应符合 JB/T 5673 的规定,漆膜厚度应不少于 35 m。 5.5.3 油漆表面应平整、均匀、光滑,不得有漏漆、起皱、流挂、剥落、起泡和开裂等缺陷。 5.5.4 漆膜附着力检查三处,均不得低于 2 级。 5.6 使用说明书要求 理条机应随机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内容等应符合 GB/T 9480 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操纵机构和操作说明; b) 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范围); c) 机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d) 机器的安装与调试; e) 使用方法与操作程序; f) 故障分析与排除; g) 维护与保养; h) 运输与贮存; i) 制造厂或供应商的名称、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 5.7 空运转试验要求 5.7.1 产品出厂前应进行不少于 30 min 空运转试验。 5.7.2 在空运转试验中应运转平稳、可靠。 5.7.3 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紧固件不得存在松动现象。 5.7.4 理条机轴承温升应符合本标准 5.2.6 的规定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准备 6.1.1 试验场地应能满足各试验项目的测定要求。 6.1.2 试验前应测定试验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做好记录。 6.1.3 试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样机安装和调试,并进行试生产,确认样机达到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试验。DB34/T 11342010 6.1.4 试验采用的工艺规范应根据条形茶的加工特点,由试验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商定,试验期间不得随意更改。 6.1.5 试验前采用随机和对角线四分法取样法对试验用原料品质进行取样检验,确认原料达到本标准5.2.2 的规定要求,并记录检验结果。 6.1.6 对杀青叶应测定其焦末碎片率、含水率。杀青叶特点是:手捏较软,略呈粘性,折梗不断,紧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色暗绿,无青草气。 6.1.7 对萎凋叶应测定其焦末碎片率、含水率。萎凋叶特点是:叶片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叶面失去光泽而成暗绿色,有一定清香。 6.1.8 试验所用仪器、仪表和用具应校验合格。 6.2 性能试验 6.2.1 空载测定 样机空运转 1 h 后,测定主要工作部件往复次数、轴承温度、输入功率,观察样机运转情况。 6.2.2 负载测定 样机按工艺要求连续工作 1 h 后进行测定。 6.2.3 加载试验后的茶叶取样方法 从出茶口接取的茶叶中按多点(不少于8点)随机取样法抽取茶叶样品约 1 kg,并充分混合均匀,用于茶叶品质测定和审评。提取的分析样放在瓶中密封保存。 6.2.4 轴承温升测定 用点温计测量轴承外壳上的温度,环境温度与性能试验结束时的温度差,即样机的轴承温升。以空载及负载的最高轴承温升为样机测定结果。 6.2.5 噪声测定 6.2.5.1 按 GB/T 3768 的规定进行,测试仪器应符合 GB/T 3785 中规定的 2 型或2型以上的声级计,采用声级计的 A 权级网络。 6.2.5.2 理条机周围不应放置障碍物,与墙壁的距离一般应大于 2 m。将测试仪器置于水平位置,传声器面向噪声源,传声器距离地面高度为 1.5 m,与理条机的距离为 1 m (按基准体表面计),用慢档进行测量。每一次测量点数为五点,即沿理条机周围测量表面矩形每一边的中点(共四个点)和理条机正上方 1 m 处的1 个点。取各点噪声平均值为最后测定结果。同时,应测量相应点的背景噪声。 6.2.5.3 当在每个测点上测量 A声级时,若与背景噪声的 A 声级之差小于 3 dB(A)时,测量结果无效;若相差大于 10 dB(A)时,则本底噪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相差在 3 dB(A)-10 dB(A)时,则应按表 2进行修正。每台样机取三次试验测定值的最大值作为样机噪声测定结果。 表2 噪声修正值 噪 声修 正 值背景噪声与机组噪声的差值 dB(A34568910 10 从测量值中应减去 dB(A321050DB34/T 11342010 6.2.6 水率测定 按 GB/T 8304 中规定检验方法,取杀青叶(或萎凋叶)、理条叶试样,测定含水率。 6.2.7 焦末碎片测定 取杀青叶(或萎凋叶)试样 1000 g,用筛直径为 28 cm、16目的分样筛,分5次筛分,称筛下焦末碎片质量。按式(1)计算: W j J= 100 % (1) 1000 式中: J 焦末碎片率,%; Wj 焦末碎片质量,单位为 g。 6.2.8 碎茶率测定 理条后茶叶经静态烘干后,用转速 200 /min,回旋幅度 50 mm 的电动筛分机及16号筛,按照 GB/T 8311 规定的试验方法执行。 6.2.9 成条率测定 取理条叶样 50 g,剔除老梗老叶、杂质,分出该成条而未成条叶(包括扁条、扁片)、碎茶和成条叶三种,分别称重。成条率按式(2)计算: W c C= 100%(2) W(1-J) 式中: C 成条率,%; Wc成条质量,单位为 g; W成条叶质量、该成条而未成条叶质量、碎茶质量之和,单位为 g; J 焦末碎片率,%。 6.2.10 生产率测定 加载试验中,分别记录样机试验的投叶量、出叶量和试验时间。 生产率按式(3)计算: Wi E= (3) T式中: E生产率,单位为 kg/h; Wi 投叶量,单位为 kg; T 工作时间,单位为 h。 6.2.11 耗能测定DB34/T 11342010 6.2.11.1 耗煤(电)率测定 在性能试验中测定一次,试验时间不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