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人类影响环境试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人类影响环境试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人类影响环境试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人类影响环境试题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与特点1、27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4、6全球生态环境问题58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解析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k值为环境容纳量,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答案d2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解析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资源相对不足,要解决人口与资源等一系列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答案c3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解析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不会大大减轻。答案c4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答案b5下图是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啊!地球出汗了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c臭氧层空洞 d森林面积锐减解析宣传画形象地揭示了地球上的气温明显升高,呼吁人类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答案b6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对下列表格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0.52.4少年人口比重(%)21.039.0老年人口比重(%)12.047.0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而发展中国家高b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年轻c发达国家应鼓励生育,而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计划生育d发达国家应接纳移民,而发展中国家应鼓励移民解析分析图表可知,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应鼓励生育,不应接纳移民而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0分)7(10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 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错因分析:由于学生对于人口数量增长曲线不会分析,并与具体生活中的实例联系不当,导致答错。对题意理解不透导致第3小问答不出来。解析人口激增如得不到改善,最终会由于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太大,造成环境容纳量下降,从而使人口增长呈现c曲线所示的情况,根据生态学原理,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会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其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3)小题中,可设定人所需能量为100单位,膳食结构调整前,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500.150550单位,膳食结构调整后,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200.180280单位,下降为调整前的28/55,因此,地球的承载能力可变为原来的55/281.96倍。计划生育可通过降低出生率、延长世代长度来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方法技巧:首先明确坐标系中各条曲线的含义,结合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分析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人口增长的特点,作出相应回答,计算有关结果。8(10分)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是过量的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和_这两种非生物因子。(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组,理由是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于乙组的,理由是_。(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人。解析蓝藻的大量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以上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一代的藻类等生物利用。大量的蓝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放出大量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