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课后作业 (2).doc_第1页
《蜡烛》课后作业 (2).doc_第2页
《蜡烛》课后作业 (2).doc_第3页
《蜡烛》课后作业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择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偷袭(x) 手臂(bi) 珍藏(cng)B附近(f) 埋葬(zng) 掩护(yn)C间歇(jin) 地窖(jio) 匍匐(p)D瓦砾(l) 腋窝(y) 僵硬(yng)2解释下列词语(1)精疲力竭:_(2)名副其实:_(3)永垂不朽:_3对下列句中标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破折号表示解释)B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冒号表示总结上文)C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括号表示补充说明)二、阅读(一)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得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4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地对脱了帽肃立着的红军战士“深深一鞠躬”?5画线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在契坷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6为什么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7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展开想象,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50字)(二)红布条儿她来的时候,他在擦他的小号。她看了他一眼,就去连长那里报到去了。她的到来,对这帮男性公民来说无疑是头号新闻。几个被硝烟熏得像黑猴般的战士像看外星人一样目送着她从坑道这头走向另一头;坐在一起打瞌睡的人都站了起来,几个人还因为神情专注而被手里燃着的纸烟烧了手,样子很是好笑。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也没有人打听她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她是上边派来的卫生员。她的头上扎了根红红的布条儿,时间一长,大家便叫她红布条儿。很多人找红布条儿说话。红布条儿偏偏爱和他说话。很多人都不明白,她怎么喜欢和他说话?他们的疑惑不无道理,因为他是个哑巴。很多人不屑:“哑巴嘛,除了吹吹号,还能干什么?”那是一场恶仗。敌人的飞机下冰雹一把一枚枚炸弹倾泻下来,不远处敌碉堡里面的重机枪子弹嚎叫着飞过掩体。不断有请求炸碉堡的战士冲上去,又倒下去。掩体里连长和他都负了重伤。她是卫生员,她知道他和连长都需要马上输血。然而现实往往令人遗憾:她手上只有一瓶血浆和一枚输血针头了。连长已经深度昏迷,他仍然清醒。她拿针头的手有些颤抖。然而最终,在他和连长之间,她没有选择他。他看着她把那枚输血针头插进了连长的身体。看着血一滴滴流入连长体内,她捋了捋头发,怯怯地看了他一眼。他挤出一丝笑,虽然勉强,但很平静。他艰难地抬起手,比划了几下,她明白了,她把头上那根红布条儿解下来递给他。他费力地把它塞进了内衣口袋。他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她知道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然而就在此时,他竟然抱起炸药包艰难地爬出了掩体。她突然明白了。她也爬了出去。他们两个艰难地爬向了敌碉堡。后来一起用力把炸药包顶在了碉堡口,再后来就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有人看到,一根红红的布条儿,从半空中袅袅飘落下来残阳如血。负责清理战场的战士把一把小号和那根红红的布条儿交给了连长:“报告,除了这些,其他什么也没有找到。”上边来了人,来人轻轻告诉连长:据我们了解,他们是一对夫妻。连长雕塑般地站住了。有人悄悄告诉连长说,连长我们走吧。连长未置可否。有人看到,连长把那红红的布条儿紧紧系在小号上,紧紧地8题目在文中起( )作用。“很多人找红布条儿说话”这句话中的“红布条儿”运用了( )修辞方法。9文章第二段写了战士们对女卫生员的到来的种种反应,这样有什么作用?10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她拿针头的手有些颤抖”,为什么会“颤抖”?(2)“她突然明白了”,“明白”了什么?(3)“连长雕塑般地站住了”,为什么是“雕塑般”的?(4)这篇文章多次运用悬念的手法,试举例说明。(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参考答案一、1C 2(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2)名称和名声与实际相符合。(3)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3B二、(一)4老妇人对红军战士怀有崇高敬意。5原句将这件事提升到了整个国家国土、整个国民的高度,突出了主题。6烛光象征了红军战士永垂不朽的献身精神,象征了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寄托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所以不会熄灭。7(略)(二)8线索;借代9战斗的最前线上,女性出现比较少,因此女卫生员的出现使战士们大为吃惊,从侧面烘托出女卫生员的勇敢。10(1)表示她在做出抉择前内心的矛盾。(2)她明白了他抱起炸药包要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3)“雕塑般”表明连长听说他们是夫妻后非常震惊,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4)如第一段“她来的时候,他在擦他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