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眼眶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眼眶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眼眶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眼眶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 眼 耳 鼻 咽喉 面颈 1 眼及眼眶 适应证 1眼球及眼眶外伤 2眼眶炎性疾病3眼球疾病4眶内肿瘤5眼眶血管畸形6突眼查因7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 2 检查方法 X线平片造影检查CTMRI 眼及眼眶 3 检查方法 一 X线平片眼眶正位 柯氐位 Caldwell 病人俯卧 头矢状面与床垂直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 20 主要显示双侧眼眶 额 筛窦的骨性结构 眼眶侧位 头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垂直于眼眶 观察金属异物或眶骨质病变 视神经孔位 病人俯卧 头微伸 头矢状面与床面成53 显示视神经孔 眼及眼眶 4 二 造影检查 眼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穿刺行患侧颈内动脉或眼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 用于诊断眶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 眼眶静脉造影 采用内眦静脉 额静脉穿刺或面静脉穿刺插管进行造影 观察眶内静脉曲张或海绵窦瘘等 泪囊泪道造影 滴注法造影 灌注法造影两种 了解泪囊大小 泪道有无阻塞等 已很少应用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5 三 CT1横断面扫描 扫描线与AB线 人体基线 平行 保持与视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2冠状面扫描 扫描线与AB线相垂直 有利于显示病变上下范围 3层厚 层距 2 5mm 必要时也可用1mm或重叠扫描 范围包括眶上下壁 4增强扫描用于定性诊断5采用软组织窗和骨窗分别观察软组织与骨质结构 检查方法 6 四 MRI1线圈 头部线圈或眼球线圈2扫描层厚和平面 横断 冠状 斜位 与视神经长轴一致 2 5mm3成像参数 T1WI T2WI 脂肪抑制技术4增强扫描 5注意事项 眼内有金属异物者禁忌 闭眼 减少运动 去除金属物品 眼及眼眶 检查方法 7 一 眼眶壁二 眼球三 眼后组织四 泪器 正常影像解剖 眼及眼眶 肌锥内间隙肌锥外间隙骨膜外间隙 8 一 眼眶 锥形顶壁 前颅凹底 前为额骨水平板 后由蝶骨小翼组成 外上方有泪腺窝 内壁 前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 后为筛骨纸板和蝶骨体 外壁 前由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 后为蝶骨大翼下壁 上颌窦顶壁 由颧骨 上颌骨和腭骨眶板组成 眶后壁 大部由蝶骨组成 眶上裂 眶下裂 正常影像解剖 9 二 眼球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 5mm眼球壁 外膜 前1 6为角膜 后5 6为巩膜 中层 葡萄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层 视网膜 眼内容物 房水 晶体和玻璃体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10 三 球后组织肌锥 上 下 内 外直肌 上 下斜肌 提上睑肌球后脂肪 视神经 球内段 球后段 管内段 颅内段眼动脉和眼上静脉 四 泪器泪腺 位于眶上壁泪腺窝内 泪道 由泪点 泪小管 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11 眶上裂 无名线 眶斜线 圆孔 12 一 X线眼眶壁 后前位 眼眶呈稍椭圆的四方形 两侧对称 眼眶投影致密浓白 边缘清晰 正常两侧透光度相同 密度较鼻窦低眼球 X线平片显示两眶内眼球密度相同 不能分辨眼球的形态和结构 球后组织 X线平片不能分辨球后组织形态结构 仅能显示视神经管 直径4 5mm 泪器 X线平片不能分辨泪器 正常影像表现 13 14 视神经孔位 形状 椭圆 圆形 大小 3 7mm 两侧对比 10 1mm 视神经孔正常 视神经孔扩大 15 二 造影眼动脉和眼上静脉在X线血管造影检查或DSA上显示清晰 泪囊 泪道造影可见泪小管充盈 鼻泪管通畅 引流正常时泪囊显示较小 长10 12mm 宽2 4mm 鼻泪管长18 20mm 宽2 3mm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表现 16 眼静脉造影 眼静迂曲 扩张 17 18 泪腺造影 19 三 CT表现1眼眶 高密度 结构清晰 骨质光滑整齐2眼球眼环 厚度均匀 2 4mm 中等密度 CT不能区分三层结构玻璃体 均匀水样低密度晶状体 双凸透镜形高密度3眼外肌 均匀线条样或结节样等密度4视神经 带状等密度 3 6mm 粗细均匀5球后脂肪 均匀低密度6泪腺 均匀等密度 泪点和泪小管不易显示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表现 20 正常眼球 视神经 眼外肌 21 正常眼球 视神经 眼外肌 22 正常眼球 眼外肌 23 正常眼球 视神经 眼外肌 24 正常眼球 视神经 眼外肌 25 四 MR 眼眶 骨皮质T1 T2像均呈低信号 眼球及球内结构 球壁 晶状体 房水及玻璃体 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区分 巩膜T1及T2WI均为低信号 可区分 视神经 T1及T2WI均为软组织等信号 3 4mm 眼外肌 T1及T2WI均为中等信号 眶内脂肪 多位于球后 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6血管 T1及T2WI均呈管状低信号7泪腺 外上象限 T1中等信号 T2略高信号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表现 26 正常眼眶横断面 27 28 正常眼部 冠状面 29 正常眼部 斜矢状面 脂肪抑制T1加权像 30 31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概述为原因不明的眼眶内软组织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 占突眼性病变50 左右 亦称假性淋巴瘤 瘤样淋巴组织增生 慢性肉芽肿等 32 病理早期病理改变为水肿 渗出和少量炎细胞浸润 后期病变部位纤维化 分型弥漫炎症型 泪腺炎型 血管炎型 肌炎型 脂肪坏死型 肉芽肿型 纤维硬化型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33 临床1发病年龄与病变类型有关 泪腺炎型多见成人 肉芽肿型多见于青少年 2多单侧发病 少数双侧同时 先后发病 3早期眼部不适 疼痛 红肿 畏光 后期可出现突眼 复视 视力下降 眼球运动障碍 检查于眶下缘或内缘触及质硬 边界不清肿块 4激素治疗有效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34 一 X线1 常无异常发现 2 严重病例可有眼眶内密度增高及眼球受压前突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35 二 CT 眼环增厚 眼球后形态不规则中等密度肿块包绕眼球 眼外肌增粗 肌腹及肌附着点均增粗 肌边缘不光滑 视神经增粗 视神经与眼球连续处呈三角形 眶内弥漫性密度增高 泪腺肿大 形态不规则 CT增强见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36 37 38 39 三 MRI T1WI见病变呈低至中等均匀或不甚均匀信号强度 T2WI病变呈中至高信号强度 病变后期信号强度增高不显著 Gd DTPA增强见病变轻度强化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40 T1WI T2WI 增强 炎性假瘤 41 42 诊断要点 X线平片诊断难度极大 临床以眼球突出 CT或MRI显示眶内不规则肿块 眼肌增粗 视神经增粗及泪腺增大 激素治疗症状减轻者可以确定诊断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43 鉴别诊断眼眶蜂窝组织炎病变弥漫 境界不清霉菌感染可伴有鼻窦 眶骨破坏淋巴瘤 MRIT2WI信号强度增高不明显Graves眼病 肌腹增粗明显 球后脂肪增多比较影像学X线平片常无异常发现 CT和MRI具有相同的诊断作用 USG对病变显示不如CT MRI清楚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Pseudotumor 44 45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恶性肿瘤 为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 绝大多数见于三岁以内的儿童 75 多数为单眼起病 少数为双眼先后发病 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 突眼及眼球运动障碍 体检见有白瞳孔和黄光反射 46 病理 肿瘤可呈结节状突向玻璃体 内生型 也可向视网膜下生长 外生型 或沿视网膜呈弥漫型生长 平面型 本病的特征病理改变为常发生钙化 80 90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47 一 X线1 眶内可见细小砂粒状 斑块状钙化 2 肿瘤晚期侵犯视神经时可见视神经孔扩大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48 视网膜母细胞瘤 眶内肿瘤密度增高 49 二 CT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高密度肿块 绝大多数 95 可见钙化 呈斑点状或大片状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 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 眼球突出 形态不规则 肿瘤可沿视神经向后生长进入颅内视神经增粗 视神经管扩大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50 MRI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异常信号之肿块 T1WI上呈低 等混合信号 较正常玻璃体信号高 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 较玻璃体信号低 T1WI T2WI低信号提示为钙化区 钙化较小时MR不易显示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 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 突出 形态不规则 肿瘤沿视神经向后生长 引起视神经增粗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51 视网膜母细胞瘤 52 男性 4岁 53 男性 4岁 右眼视力丧失一周 54 诊断要点 1 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 2 临床表现有黄光反射 视力减退 眼球突出 继发性青光眼等 3 CT及MRI扫描眼球内实质性肿块 钙化为其特征性改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55 鉴别诊断 葡萄膜和视网膜发生的各种肿瘤 如黑色素瘤 血管瘤 转移瘤等 少见于儿童 渗出性视网膜炎 Cout s病 年龄较大 无钙化 MR信号较均匀 视网膜剥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56 影像学比较 CT较MRI更易发现肿瘤内钙化 故对本病诊断 CT较MRI好 MRI在肿瘤蔓延 侵及颅内结构 显示视神经等结构优于CT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57 眼部肿瘤 恶性黑色素malignantmelanomaofchoroids 成人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 85 发生于脉络膜 MRI信号具特征性 T1WI呈高信号 T2WI呈低信号 是因为黑色素的顺磁性致T1 T2值缩短 少数不含黑色素T1及T2像均为中等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均匀一致强化 MR因具有特征性信号 优于CT 部分肿瘤缺少黑色素 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球内转移瘤 脉络膜血管瘤鉴别 58 恶性黑色素瘤 59 恶性黑色素瘤 60 61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概述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因发展缓慢 在20 40岁时才发病 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婴幼儿 主要位于眼睑 偶可侵入眶内引起突眼 动 静脉性血管瘤 罕见 原因不明 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有关 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 62 病理 以海绵状血窦型最常见 充满血液的血窦和纤维间质构成血窦缺乏肌层及弹力纤维 血流缓慢 可有出血 栓塞 含铁血黄素沉着及钙化 具有完整的包膜 形成肿块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63 临床表现临床上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 尤以静脉压增加时眼球突出明显为其特点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 移位及视力下降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64 一 X线肿瘤较小时常无异常发现肿瘤较大时眶内密度增高 眼眶扩大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65 眼眶肿瘤 66 眶内血管瘤眼动脉造影 67 二 CT 多发生在肌锥内 表现为球后肌圆锥内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边界清楚 肿块多数为软组织样等或略高密度 部分肿瘤内可见点状钙化或圆形高密度静脉石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68 二 CT 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 邻近眼外肌及视神经常有明显移位 但肿瘤与眼外肌及视神经之间常有较清楚分界 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骨壁使其凹陷变薄 但无破坏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69 70 71 三 MRI 多在球后肌圆锥内 圆形 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边界清楚 与眶内脂肪相比 T1WI上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信号可均匀 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 多数可见视神经受压移位或肿瘤包绕 眼外肌移位 冠状面更有利于显示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72 73 74 眼眶内血管瘤2 75 76 鉴别诊断 球后占位性病变 炎性假瘤 眼球突出不随静脉压变化 形态不规则强化不如血管瘤 视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一般血管瘤时视神经呈推压表现 且肿瘤一般不累及颅内 眼眶内转移瘤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77 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 DSA血管造影有确诊价值 USA检查效果不如CT MRI CT MRI对肿瘤定位 定性有相同作用 眼眶血管瘤hemanangiomaoftheorbit 78 79 概述 是原发眶内肌圆锥外最常见的肿瘤 多起源于泪腺窝内 以泪腺混合瘤最常见 50 泪腺癌次之 占30 泪腺混合瘤起源于腺管上皮及肌上皮细胞 多数为良性 起病缓慢 约20 为恶性 多见于中年人 泪腺癌又称圆柱状腺癌 起源于泪腺导管上皮 多见于女性 病程短 发展快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80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临床表现 1早期可无症状2眼球向鼻下向突出 向上转及外转受限3眼眶外上方可触及一质地坚硬 表面呈结节状肿块4圆柱癌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眼球突出 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下降迅速出现 81 一 X线泪腺肿瘤均可见泪腺窝扩大 良性肿瘤呈压迫凹陷 无骨质破坏 恶性肿瘤常见骨质呈蜂窝状破坏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82 CT表现眼眶外上方象限泪腺窝内边界清楚结节状肿块 边界清楚 平扫均匀等密度 增强后均匀强化肿块位于肌圆锥外 推移外直肌 使之向内侧移位 眼球移位 肿块较大时眼眶骨壁变形 泪腺窝扩大 恶性者肿块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 边界不清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眶壁破坏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83 84 85 86 MRI诊断 1眼眶外上方象限泪腺窝内边界清楚 结节状肿块2与眼肌相比 T1WI等信号 T2WI高信号 信号多均匀3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4肿瘤位于肌圆锥外 眼球向前内下方突出 外直肌向内侧推移 肿块较大时泪腺窝扩大 眶骨变形5恶性者 肿块形状不规则 信号不均匀 边界不清楚 强化不均匀 眶壁破坏 侵入颅内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87 左侧泪腺混合瘤 横断T1 88 左侧泪腺混合瘤 冠状面 T1WI T2WI 89 左侧泪腺混合瘤 90 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 骨质破坏 信号不均匀 强化不均匀泪腺炎 疼痛 泪腺增大但形态正常炎性假瘤 眼外肌 眼环改变 激素有效淋巴瘤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91 比较影像诊断学X线对诊断作用有限MRI对眶壁骨质破坏不如CT 但显示肿瘤范围较CT直观 泪腺肿瘤Tumoroflacrimalgland 92 小结 眶内常见肿瘤 眼球内 视网膜母细胞瘤 小儿 钙化 CT较好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成人 MR信号特征肌圆锥内血管瘤 明显强化 边界清楚 延迟强化炎性假瘤 多种结构改变 激素治疗有效肌圆锥外泪腺肿瘤 外上象限 泪腺窝炎性假瘤及其它肿瘤 眼及眼眶 93 CT与MR比较 MR优点 无辐射损伤 尤其适用于小儿及多次随访者软组织对比好 显示解剖结构清楚可任意平面成像 MRI显示肿瘤范围及定性优于CT缺点 眼内有金属异物禁忌检查对钙化 新鲜出血 骨质改变不如CT 眼及眼眶 94 95 眼部外伤及异物定位 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眼眶骨折 较常见 主要是直接暴力打击 大而钝的物体突然打击眼部 骤增的压力经眼球传送到眶壁即可导致其骨折 爆裂骨折 最常见为内侧壁和底壁 鼻或鼻窦气体进入眼眶 临床出现气肿 眶内软组织肿胀 眼球突出 视神经管骨折 多见于复杂颅面部或颅底骨折 视神经严重损伤 迅速出现视力下降 96 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X线 柯氏位对眼眶下壁骨折显示较好上颌窦混浊 眶内积气 眶内侧壁骨折 筛窦透光度降低 视神经孔位片 视神经管骨折 眼部外伤及异物定位 97 眼眶骨折 98 左眼眶骨折 眼球内陷 99 眼眶骨折 眶内积气 100 眼眶骨折 101 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CT 可直接显示眼眶内侧壁或下壁骨质连续性中断 移位成角或粉碎改变 视神经管骨折需用薄层扫描 CT尚能显示间接征象如眼球或眶内软组织损伤 眼部外伤及异物定位 102 103 104 105 106 眼部异物分类 按位置分 眼内异物 球壁异物 眶内异物 按种类 金属异物 磁性 铁 钢 合金非磁性 铜 铝 铅非金属异物 玻璃 碎石 木屑等 按吸收X线程度 不透光异物 阳性 铁屑 矿石半透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