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腺纤维瘤.doc_第1页
卵巢腺纤维瘤.doc_第2页
卵巢腺纤维瘤.doc_第3页
卵巢腺纤维瘤.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卵巢囊性腺纤维瘤(ovary cystadenofibroma, OCAF)临床少见,好发于育龄妇女,年轻妇女是此病的高发人群。该病在单侧卵巢者居多,双侧较少,来源以浆液性为主,病理性质多为良性,其次为交界性,恶性相对少见。卵巢囊性腺纤维瘤(ovary cystadenofibroma, OCAF)属上皮性卵巢肿瘤范畴,此类卵巢肿瘤临床较为少见。OCAF由卵巢表面的苗勒上皮细胞和纤维间质细胞两种成分组成,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及透明细胞肿瘤等几种类型,其中浆液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1/3,而透明细胞性囊性腺纤维瘤则最为少见。OCAF按其性质可划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肿瘤3种,该类肿瘤性质多为良性,其次为交界性,恶性较少见。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本文探讨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概述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组织发生来自卵巢表面的上皮和其下的间质组织,根据组成成分不同比例可分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或卵巢腺纤维瘤。大多数学者认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发病率低,约占卵巢肿瘤的1.0%1.3%,根据上皮类型不同可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型和混合型,其中浆液性最多见,约占其中的1/3.。无论良性、交界性或恶性卵巢肿瘤中均可见到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或卵巢腺纤维瘤。卵巢囊性腺纤维瘤为实体良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病年龄多在23-70岁,发病高峰为40-49岁,约20%为双侧卵巢发生。国内有报道显示,生育年龄妇女已成为此病高发人群,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临床表现与其他让泪上皮性肿瘤一样,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当腹胀、腹痛等症状出现时,则往往已恶变或已为晚期。目前,国内报道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多数为单侧发病,也有双侧发病的报道,约占20%左右。正因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多无明显症状,因而此类患者多数在体格检查或B超检查时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接受治疗,偶有患者出现下腹不适或疼痛,或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当患者伴发其他疾病,可能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病理巨检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大体标本多为囊性,部分病例区域呈实体性,半数以上病例囊内壁可见散在或成簇分布乳头状赘生物0.3-1.2cm,肉眼观察肿瘤体积大小不一,最大直径可达55cm,肿瘤呈圆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分叶状,包膜完整光滑,当合并表面浆液性乳头状瘤时,表面或囊壁内可见大小不等、粗细不一的乳头,呈疣状、草莓状或葡萄状,乳头水肿时可苍白如水泡。浆液性交界性囊性腺纤维瘤的切面呈多房多囊状。有时多囊集中局部可呈蜂窝状结构。大部分囊液为淡黄色清亮液,少见血性囊液。囊壁部分光滑,部分可见乳头。卵巢囊性腺纤维瘤肿瘤表面或囊壁内部的乳头状突起,是该病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特征,这往往引起手术医生的注意和重视。超声诊断研究表明,良性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囊内乳头或实性区较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与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在灰阶超声图像中不易鉴别。囊性腺纤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但其术前超声图像有一定的特征:单侧多见,单房多见,半数以上可见囊内乳头或肿瘤囊实性,但乳头或实性区常常不易检测到血流,或者在肿瘤实性区仅见到星点状血流,且阻力指数一般大于0.5.。而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或者癌性肿瘤则乳头实性区多血流信号方法,并且因为肿瘤新生血管缺乏中层组织,血流多为低阻(小于0.5)。因此,一旦乳头或实性区血流信号丰富或阻力指数小于0.5,应警惕卵巢肿瘤交界性或癌变的发生。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血流信号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恶变的可能,少数局灶癌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