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反思 促提高 ——浅谈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重反思 促提高 ——浅谈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doc_第2页
重反思 促提高 ——浅谈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doc_第3页
重反思 促提高 ——浅谈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反思 促提高浅谈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我县新课改的“六步四疑五悟”中的六步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合作,展示交流;寻疑辩疑,拓展延伸;归纳总结,价值引导;当堂检测,学法指导”,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反思”。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个环节似乎形同虚设,教学活动在下课铃声中就宣告结束。“教学反思”似乎可有可无。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但是,不少教师却让自己一闪而过的教育“灵光”白白消失,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同一块石头”所绊倒,让自己最为得意的经验随着岁月流逝。在喟然长叹的时候,往往后悔自己因为太懒、太不屑或太粗心没有记下那些宝贵的东西,后悔当初自己不明白反思的意义,不知道反思的方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我们现在就起笔、摊开纸,记下你的教学反思吧。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把反思看做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创新型”、“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他为此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生活有多广阔,教学空间就应该有多广,教学反思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可以通过一些与教材相关内容的社会实践、调查访谈活动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会教材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好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反思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它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反思什么?怎样反思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反思的主要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序幕,也是我们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同的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预设,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最终落脚于“学生的发展”,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目标,决不能回到知识中心的老路上去。问题举例:在使用教材上是教教材,这是用教材教?2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为了引导学生走向探究,新课程思想品德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我们挖掘教材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问题举例:“我的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3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论教”的课堂上,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教者所预设的那样进行。哪种教学方法是学生适应的,哪种是不合适的,哪些教法实现的互动是积极有效的,哪些是低效率或无效的,都需要我们在课后进行及时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反思:有没有使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有没有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有没有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有没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有没有帮助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有没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4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行动后如何反思新课程理念是否得到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教学有没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有没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有没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没有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有没有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实施?教学有没有教师自己的课程创造和开发?教学有没有健康地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5需要改进的方向。目前,新课程实验已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一线教师正以无比的热情和无穷的干劲,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全力以赴地展开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新课程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对新课程实施的“合理性”追求,成为教师反思自身行为的动力。从具体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来看,参与实验的学校教师还应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教学反思过多地依赖常规性教学的策略,似乎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未全面展示出来。新教材在内容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但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等特点在教师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使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常常产生理解上的“冲突”。因此,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勇于对实验标准和教材提出质疑,在教学策略上张扬个性,突出特长,真正使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2)教学反思过多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不少教师面临着实施新课程教学与教学评价的矛盾,即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矛盾:学生从课堂上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考生学习成绩没有高低之分,家长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的这种疑虑是事实。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到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对新课程实施的“合理性”追求,应成为教师反思自身行为的动力。为此,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勇于对实验标准教材提出质疑,在评价学生时,不以“分数”作唯一定论,而要用“发展性”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二、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反思的主客体关系看,最佳的方式是教师既当演员又当戏剧评论家的双重角色反思。1写好教学反思日记、周记、单元记、日记、期中记等。写好教学反思日记能为反思性的教学提供最真实和原始的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对课堂中所发生的事情谈个人感想;记录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更为有意义的是,如果教师已经形成了记录教学反思的习惯,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来作更深层次的反思。反过来说,教师一旦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必要的追踪和设计,新的教学设计也将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作品。2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等。课中如发生意外,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计划。教学后则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等等。3集体会诊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诊断可以减少遗憾。通过教师集体收集各种教学“病例”进行归类分析,找出典型,并对“病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4交流对话法交流对话法即通过教师问充分的对话交流,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推动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念。5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即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6研究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