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业都江堰,万古流芳蜀李冰.doc_第1页
千秋功业都江堰,万古流芳蜀李冰.doc_第2页
千秋功业都江堰,万古流芳蜀李冰.doc_第3页
千秋功业都江堰,万古流芳蜀李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秋功业都江堰,万古流芳蜀李冰严林祥一奔到都江堰前,顿觉心情的激动和语言的苍白。决眦远眺:苍穹茫茫,白云悠悠,岷江湍急,都江堰圹圹。真是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少时读李冰筑都江堰的故事,不甚了了,今日身历其境,才真正体会到都江堰的伟大。在这鬼斧神工般的巨作之前,我们情不自禁地挥臂惊叹:哦,雄伟的都江堰!哦,不朽的李冰!哦,伟大的人民!二岷江源自四川岷山,汇集百川,奔腾而下,夹带大量沙石流入四川平原,淤塞河床,不断泛滥成为。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根据川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带领当地人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凿开玉垒山,引水灌良田。整个都江堰和岷江两岸工程,就是他们倚天挥巨笔写出的巨大的“川”字,左一撇是岷江西岸,中一竖是都江堰主体部分,右一竖是岷江东岸。主体部分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都江堰最北端的“鱼嘴”,象巨鲲的大嘴,咬住气势汹汹杀来的岷江,将它撕裂为内、外两江。西边的外江是岷江正流,经灌县、乐山至宜宾入长江,全长700多公里;东边的内江又叫都江,是人工渠道,经“宝瓶口”的控制,流入成都平原。宝瓶口是人工凿开玉垒山成“离堆”,引岷江水入内的总入水口,形似瓶颈而得名。为了不使过多的洪水和泥沙流入内江,在鱼嘴和宝瓶口间的分水堤中段修建“飞沙堰”,让洪水、泥沙自动泄归外江,有效地控制内江的流量,构成既保证灌溉又避免水患的科学完整的排灌体系。岷江变害为利,成都平原约300多万亩土地得以灌溉,常遭水、旱之灾的土地变成良田,现在灌区又扩展到800多万亩。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称颂道:“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用灌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也盛赞颂李冰所筑的都江堰“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可见,没有都江堰,便没有天府之国。都江堰设计规划有高度科学性,治理也科学,如“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施工用材则经济合理,重要建筑材料木、竹、卵石都取之于当地。用竹笼装满卵石编砌堤埂,用竹条将三根粗木绑成三脚架称“杩槎”,并列江边,用竹篓装卵石压定杩槎脚,都坚固耐用,且方便每年修筑。每年霜降时将外江断流淘修,至立春开堰,再将内江断流淘修,至清明开堰,此后两江并用。都江堰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而且两千多年来仍发挥巨大作用,至今仍是世界著名灌溉系统之一。而秦始皇用暴力驱使民众构筑的万里长城,虽能抵挡匈奴铁骑一时,但最终未能阻挡秦朝的灭亡,至今只剩下断垣残壁,让后人去攀登感叹。唐朝胡曾就在诗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由此看来,这谦虚尽责的都江堰才是真正的伟大建筑!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并作重要指示,也可见都江堰的重要性。三漫步堰上,我陷入深思,史料、传说和神话让我游徜在2200多年前的世界。李冰是蜀主鱼凫、望帝的后裔,战国时巴东人。传说少年时梦见神教他好学、勤政、修德,又学习诗经、周礼,精通河图、洛书,深晓天文、地理,曾遁迹峨嵋山,与鬼谷子为友。秦国灭蜀后,约公元前256年,李冰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李冰有两上儿子,长子名兔,早年隐居修炼。次子二郎,已不知名字,长得丰满英俊,精通诗经、周礼,懂地理,通韬略,喜游猎,善骑射,常带着叫哮天的白狗,骑着雪白的骏马,与七个朋友一起在山野驰骋狩猎,人称“八骏”。为了治理巴蜀水系,李冰和二郎亲自考察了巴蜀水势,仔细踏勘了岷江流域,感到要治理湔水(今灌县附近的岷江),使沫水(今大渡河)化害为利,必须凿开玉垒山,在桃关筑大堰,分岷江为内、外两江,那么可以通舟楫、滋灌溉、开稻田、沃荒野。但当时有豪强蹇氏子,自称江神,称行邸为神祠,称部属为众水族,盘踞了桃关,利用岷江推波作浪,为害百姓,凡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江神每年要娶两个美丽的童女为妾,百姓被骚扰得苦不堪言。二郎告知李冰后,李冰仍想说服蹇氏子归顺,共同治理江水。但蹇氏子不听,照样胡作非为。李冰大怒,决定设计捉拿他。于是派使者恭恭敬敬地带着厚礼去拜谒,说李冰有女儿,愿跟他通婚,又约定迎亲日期。蹇氏子大喜。到了这一天,李冰等送亲到桃关下。心怀疑惧的蹇氏子严阵以待,李冰则派骁勇将士,暗暗拿了强弓劲矢排列于江岸。二郎与另一美貌少年妆扮成新娘,供于神祠,一切仪式照旧,避免蹇氏子怀疑。蹇氏子率众迎娶,李冰和官属殷勤劝酒,不停斟满其酒杯。过了一会,李冰猛掷酒杯,厉声斥责他的邪恶。蹇氏子大惊失色,急忙遁匿。李冰操戈急追,他只得回头拼杀 。突然间,云雾蒸腾,两人隐没无踪。二郎见了,连忙跃白马,引白犬,出入黑云青雾之中,七位好友一起杀将过去,一把火烧毁神祠,消灭祠中爪牙。烈火和鲜血染红了江水。许久,雾稍散,众将官只见两头苍牛厮杀于江岸,吼声惊天动地。隔一会,李冰汗流浃背地回来,对众将官说:“我斗得很疲劳,你们快助战。等一会,面向南方腰束白练的牛就是我,身无标记的牛是蹇氏子,你们要向它怒吼并猛射利箭。”说完,李冰又跳入云雾中厮杀。众将士利箭嗖嗖地射向面北而身无标记的牛,主簿等冲过去将它刺伤。那牛一个翻滚,显出张牙舞爪的蛟龙原形,并仍想逃跑。二郎飞出铁连环,将它锁在深潭之中。现在离堆伏龙观下的深潭,霜降水落时仍可见到铁链。于是,李冰带将士攻克桃关,捣毁其巢穴。又派二郎分兵僰道,烟燎火攻,将躲藏于悬崖绝壁等处的水族歼灭,所以那儿的悬崖至今五彩斑驳、映照水中。除掉了蛟龙等祸害,广大人民兴高采烈,千万人踊跃参加建筑都江堰的工程。人民仰慕李冰父子的威仪气概,所以壮健者称“冰儿”,尊称二郎为“二郎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春秋几度后终于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李冰又在离堆劈石刻“水则”(即现在的水位标志),以便控制内外江水的流量。并石刻“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成为后世治堰妙法。于是水旱听命于人,四川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李冰还主持凿平青衣江的溷崖(今四川夹江县境);治导什邡等县的洛水和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渚陂池等工程使人民得以富饶;又于少城西南两江建造七座大桥,便利两岸交通。李冰年迈后,让二郎治政,自己经常亲临民间,解决疾苦,人民爱戴他如亲生父母。死后,二郎后也葬于彭县。剥去神话的外壳,可见李冰在四川带领人民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以勤劳智慧和生命奏响了金亮辉煌的凯歌。蜀郡的都江堰和关中的郑国渠都促使秦国经济繁荣,与此前的商鞅变法都为五百年后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四望着宝瓶口潮涌般的游客,使我回到现实。这儿地势险要,江面狭窄,内江由此咽喉流下。对岸有古代“水则”,有李冰“劝神酒,化斗牛”的“斗犀台”,有埋于河床作淘滩标志的“卧铁”等古迹。宝瓶口的“伏龙观”是纪念李冰父子降龙治水而建的。观内大殿正中,安置着高约三米、东汉时雕刻的李冰石像,造型古拙浑厚、意态雍容慈祥,带有出土处岷江的河泥清香,使人感到平易可亲,是极珍贵的文物。观北有观澜亭,登高远望,西岭雪峰,青城秀色、古堰雄姿,尽收眼底;俯视岷江,呼啸奔腾,狂涛拍岸,玉碎珠溅,令人惊心动魄。沿堰前行许久到鱼嘴,只见岷江之水从天际飞来,两岸青山逶迤驰去,我感到一个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但全体人民是如此的伟大。你看,气势汹汹的岷江这条“蛟龙”不是被都江堰这条“铁连环”锁住,只得乖乖地游入内外江吗?横跨内外江、勾通东西岸的安澜索桥,是我国古代五大桥建筑之一,是清代私塾老师何先德夫妇牺牲身家性命募资金建的。现已改竹缆为钢缆,改木桩为水泥桩,缆上铺木板,走上去摇摇晃晃,如荡秋千,同行的几位上海姑娘跨一步、摇三摇、叫两叫:“吓煞人哉,性命交关!”乐得旁人哈哈大笑。桥东岸,倚玉垒山麓,临岷江之畔有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峰峦环卫,古木参天,朱檐飞阁,巍峨壮丽。庙初建于南北朝齐国时,原名“崇德祠”,因李冰父子自宋朝后被敕封为王,宋代大修后改名二王庙。正殿塑二郎立像,英姿飒爽,手持工具,在劈山修堰。庙内石壁刊刻李冰及后人治水经验,名家赞颂李冰的匾额,楹联随处可见,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后任的自愧不如。如:“开物凿离堆,深低诀六字相传,庙宇重开隆血食; 溉田导汶水,内外江万年乐利,桑麻依旧启神庥。”又如:“数千寻波翻浪涌,淘尽英雄,世事易推移。问谁作砥柱中流,不放大江东去; 亿万家棋布星罗,堆成图画,此邦真富庶。愧我乏治安上策,敢云吾道西来。”庙内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虔诚朝拜。在香烟燎绕中,我看到有迷信、更有正信,有崇拜、更有感激。我不信神,便对着伟大不朽的水利科学家李冰像也不禁恭恭敬敬地下拜。我默默地想: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有重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