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学大纲.doc_第1页
蔬菜学大纲.doc_第2页
蔬菜学大纲.doc_第3页
蔬菜学大纲.doc_第4页
蔬菜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蔬菜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学 开课学期:第5-6学期适用专业: 园艺课程编码:02407216 总学时:94学时 学分:6学分 面向专业:园艺专业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园艺专业学生了解蔬菜生产的基本状况、主要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实用栽培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是蔬菜学的主干模块课程之一,也是进行蔬菜育种及设施蔬菜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适用于学完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有关基础课程的同学选修,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和蔬菜栽培实用技术,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三.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为期末成绩。四、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概述(2学时)一、蔬菜的概念,蔬菜生产的意义二、蔬菜生产历史、地位和作用三、蔬菜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四、蔬菜栽培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9学时)第1节蔬菜的种类与分类(2学时)一、蔬菜的种类二、蔬菜的分类方法:1.植物学分类;2.按食用器官分类;3.农业生物学分类。三、三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第2节蔬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调控技术(6学时)一、温度:根据蔬菜对温度的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喜温性和耐热性四类,各种作物不同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日温和夜温、地温和气温对作物的作用不同。二、光照:光照是引起温度、湿度等其它环境因子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光照是影响蔬菜作物,尤其是保护地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不同作物对光强要求不同。据此分为强光植物、中光植物和弱光植物。根据不同蔬菜作物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可分为长日植物、中日植物和短日植物。0.5学时三、水分:按蔬菜的生态特点及对水分的要求分为五类,说明各类蔬菜对土壤和空气湿度的要求、蔬菜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等。四、土壤营养:蔬菜多为耐肥作物,但不同种类对各种元素的要求不同;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需肥量亦不相同。五、气体:(一)有益气体1.CO2:(1)CO2的作用;(2)保护地内CO2浓度的时期变化与日变化规律;(3)CO2施肥技术。2.O2:(二)有害气体:包括SO2、SO3、CI2、NH3、乙烯等有害气体的危害症状及发生原因。本章重点:1.蔬菜种子品质检验;2.保护地育苗技术;3.蔬菜嫁接原理与技术;4.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光环境的要求及调控第3节蔬菜种子与育苗(8学时)一、种子的涵义与品质检验二、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三、保护地育苗技术(一)播种前准备:育苗设施选择、育苗时期、根系保护措施、种子处理(二)播种: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技术(三)苗床管理:温度、湿度、光强等管理技术四、露地育苗技术五、无土育苗:意义和特点、育苗设施、培养基质、营养液六、嫁接技术:意义和原理、瓜类蔬菜嫁接技术、茄果类蔬菜嫁接技术。七、定植(一)定植前准备(二)定植时期(三)定植方法(四)定植后管理(五)采收第三章茄果类(4学时)第1节概述 一、茄果类蔬菜的种类二、茄果类蔬菜的共性第2节番茄(2学时)一、起源与历史二、品种资源:分类、主栽品种。三、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性(二)生育周期及生长动态(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与养分。四、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露地春栽培、早春保护地栽培、秋季露地栽培、秋延迟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的适宜栽培季节。(二)育苗:幼苗培养技术。(三)定植:定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方法、缓苗期管理方法。(四)田间管理:温光管理、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田间诊断、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第2节 茄子及辣椒(2学时)一、起源与历史二、品种资源:分类、主栽品种。三、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性(二)生育周期(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与养分。四、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露地春栽培、早春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的适宜栽培季节。(二)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温光管理、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田间诊断、病虫防治。(五)收获:成熟度的鉴定,收获前后的管理。第四章白菜类(4学时)第1节概述(1学时)一、白菜的种类1.白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苔等2.甘蓝: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抱子甘蓝等3.芥菜: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籽用芥菜等。二、白菜类蔬菜的共性第2节大白菜(2学时)一、白菜的起源与栽培历史二、品种选择三、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性;2.生育周期;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土壤条件四、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二)秋白菜栽培技术: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三)春夏大白菜栽培技术:品种选择、适期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收获。第3节花椰菜(1学时)一、类型与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二、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性;2.生育周期;3.花球形成过程;4.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温度、湿度、光、土壤和营养。三、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早春保护地栽培、早春露地栽培、夏季栽培、秋季栽培、秋季假植栽培的适宜播期与收获期(二)春花椰菜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2.育苗;3.定植;4.肥水管理;5.收获(三)秋季栽培技术: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四)假植栽培技术要点四、采种:1北方采种难的原因;2.采种方法:阳畦采种、日光温室采种方法。本章重点:1.白菜分类;2.春夏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3.花椰菜花球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第五章根菜类(2学时)第1节概述 介绍根菜类蔬菜的种类及其共性,。第2节萝卜 一、萝卜的栽培历史与起源二、萝卜的食用价值三、品种资源:生态型和季节型四、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性;2.生育周期;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五、栽培技术(一)秋萝卜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2.整地施基肥;3.播种技术与密度;4.田间管理,包括间苗、中耕、追肥、浇水、收获等(二)春萝卜栽培技术:1.选种;2.整地施基肥;3.适期播种;4.田间管理:包括间苗、水分管理、追肥等。六、肉质根质量问题:1.糠心;2.叉根;3.裂根;4.辣、苦味本章重点:1.萝卜肉质根质量问题。第六章瓜类(6学时)概述一、瓜类蔬菜的种类二、瓜类蔬菜的共性第1节黄瓜(3学时)一、起源与历史二、品种资源:分类、主栽品种。三、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性(二)生育周期及生长动态(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与养分。(四)影响产量的生理因素:光合作用、产物消耗、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及源库关系。(五)性型分化与产量形成四、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露地春栽培、早春保护地栽培、秋季露地栽培、秋延迟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的适宜栽培季节。(二)育苗:营养土的配制、保护根系措施、苗床准备、播种、嫁接技术、苗期温度、光照、水分等管理技术。(三)定植:定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方法、缓苗期管理方法。(四)田间管理:温光管理、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田间诊断、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第2节 西瓜(2学时)一、起源与历史二、品种资源:分类、主栽品种。三、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性(二)生育周期及生长动态(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与养分。四、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露地春栽培、早春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的适宜栽培季节。(二)育苗:营养土的配制、保护根系措施、苗床准备、播种、嫁接技术、苗期温度、光照、水分等管理技术。(三)定植:定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方法、缓苗期管理方法。(四)田间管理:温光管理、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田间诊断、病虫防治。(五)收获:成熟度的鉴定,收获前后的管理。(六)二茬瓜的生产技术第3节 其他瓜类概述(1学时)甜瓜、西葫芦、佛手瓜、丝瓜、冬瓜等本章重点:1.影响黄瓜、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因素;2.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3.田间诊断与病虫害防治。第七章薯芋类(3学时)第1节概述(0.5学时)介绍薯芋类蔬菜的种类、共性与特点第2节马铃薯(2.5学时)一、品种选择二、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性;2.生育周期;3.块茎形成机理;4.对生活条件的要求;5.退化与防止措施三、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栽培及大棚栽培的适宜播期。2.春薯栽培技术:整地施基肥、种薯处理、播种、密度、追肥、浇水、培土、收获等。3.秋薯栽培技术:品种选择、阳畦保种、催芽保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时期等。本章重点:1.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2.马铃薯种性退化与复壮措施。第八章葱蒜类(4学时)概述 介绍葱蒜类蔬菜的种类、共性与特点第1节 大蒜(2学时)一、概述:介绍大蒜的起源、历史及食用价值。二、大蒜的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征,2.生育周期,3.对生活条件的要求,4.蒜薹发育与鳞茎形成,5.种性退化与提纯复壮,6.二次生长。三、出口国家与品种四、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2.播种,3.田间管理,4.病虫害防治,5.收获五、出口产品加工技术,第2节洋葱(2学时)一、概述:介绍洋葱的起源、历史及食用价值。二、洋葱的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特征,2.生育周期,3.对生活条件的要求,4.鳞茎形成。三、类型与品种四、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2.播种,3.田间管理,4.病虫害防治,5.收获五、出口产品加工技术第九章 其他蔬菜概述(2学时)概述 介绍芽苗菜、野菜、食用菌等蔬菜的种类、共性与特点本章重点:1. 介绍芽苗菜、野菜、食用菌等蔬菜的种类、共性与特点;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课程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参考书:刘世琦主编.蔬菜栽培学金盾出版社.张振贤主编.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第一版.蔬菜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蔬菜学 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名称(英文):Vegetable Sciences 适用专业: 园艺课程编码: 实验室名称:园艺实验室实验学时:16学时 撰写人:符庆功实验学分:0.5学分 审定人:崔永一一、课程简介蔬菜种植是我国第二大种植产业,也是我国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了解常见蔬菜的种类、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种植效益,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蔬菜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课程。本课程以蔬菜作物栽培为主线,主要介绍蔬菜的种类、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蔬菜种子与育苗、蔬菜栽培技术基础及南方常见蔬菜栽培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状况,为他们将来从事园艺学科学研究或指导园艺生产拓宽知识,也为他们今后从事蔬菜栽培方面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本课程旨在通过相关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蔬菜的种类及不同种类的主要特点,掌握蔬菜种子质量的主要检测方法,掌握栽培过程中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了解白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萝卜等常见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加深学生对于蔬菜栽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培养学生将蔬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常见蔬菜的类型特点及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掌握蔬菜嫁接育苗的基本方法,了解茄果类、瓜类、根菜类及白菜类等常见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教学应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科学地、有序的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实习基地)各项规定和操作要求。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综合所学知识完成实验设计。学生应按照实验(操作)流程,准确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合理操作,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结果,认真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具体要求包括: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拓宽实践教学过程。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原理及具体操作要求,熟悉所用实验材料及相关仪器的使用。3、实验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应予以拓展,并有相关的思考题。4、实验数据应准确翔实,学生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5、鼓励学生在独立操作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前提下,对实验数据合作共享,共同撰写论文投稿,培养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讨研究、互相协作的科学素养。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撰写应规范、整洁、认真,数据清晰、分析合理。基本格式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与分析。五、实验(习)考核与成绩评定主要根据实验(调查)报告完成质量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评分。实验报告成绩按百分制评分,最高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未上实验课者记0分。实验操作技能与表现占5060,实验报告占4050。实验总平均成绩占本课程平时成绩的60。六、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配置主要仪器设备:天平、放大镜、解剖刀、光照培养箱、嫁接刀等。主要实验材料:各类蔬菜种子、番茄、黄瓜幼苗等。七、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 蔬菜栽培学张振贤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吕家龙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 中国蔬菜栽培学(新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 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浙江农业大学 农业出版社,1980八、实验项目设置与要求蔬菜学实验教学安排16学时,共设计9个实验,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做。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必做选做所在实验分室1蔬菜植物的分类认识蔬菜的主要类别及其分类的依据。从而鉴别各种蔬菜在植物学上,农业生物学上的位置。32验证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2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掌握从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识别蔬菜种子所属种类,并观察种子结构的特点。识别种子的新、陈及其生活力。32验证性专业必做园艺植物栽培3蔬菜种子品质的测定掌握测定蔬菜种子品质的方法36综合性专业选 做园艺植物栽培4主要蔬菜幼苗的识别 学会根据幼苗主叶和初始具叶的特征识别各种蔬菜幼苗。32综合性专业必做园艺植物栽培5黄瓜育苗嫁接技术掌握瓜类嫁接育苗过程中,砧木选择,嫁接方法,嫁接时期及嫁接后的管理等内容;61设计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6白菜类的种类与品种类型观察对结球白菜、不结球白菜、菜罄、结球甘蓝、花椰菜、芥蓝、球茎甘蓝的幼苗(第一真叶至团棵前)进行识别32验证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7茄果类蔬菜的结果习性与整枝技术田间观察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类型的形态差异,了解不同茄果类开花结果习性及相应的整枝方法32综合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8瓜类蔬菜的结果习性与整枝技术调查黄瓜、西瓜、苦瓜等进行分枝及雌花着生情况,了解瓜类的结果习性及分枝状况32综合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9根菜类肉质直根形态构造观察识别萝卜、胡萝卜等根菜类的主要类型品种,观察根菜类蔬菜肉质直根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构造,以了解它们的食用品质和栽培上对农业技术的要求。32验证性专业选做园艺植物栽培注: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演示性实验:由教师操作,学生仔细观察,验证理论、说明原理和介绍方法;验证性实验:按照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学生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研究性实验: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导师选定的学科方向,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有研究、探索性质的实验。基础课实验1人1组,技术(专业)基础课实验2人1组,专业课实验按照实验要求合理确定每组人数,某些实验因特殊要求可结合专业特点,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最低人数为准制定。草坪科学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分:3分学时数:60(讲课46学时实验(实习)14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主讲教师:方乐金 陈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草坪学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草坪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草坪业发展的概况,为从事园林工作奠定基础。内容删减:本课程教材,全书共有15章,分为基础理论(4章)、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8章)、关于高尔夫球场草坪、运动场草坪及其他绿地草坪的建植管理的各论(3章)。因课时所限,由学生自学。实际讲授内容为112章。二、课程教学学时分配章次内 容学 时总学时数理论教学实验实习1草坪概述442草坪生物学基础12843草坪与生态环境664草坪质量及养护管理强度665草坪建植16886草坪的修剪4227草坪营养与施肥228草坪水分与灌溉229草坪病害与防治2210草坪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的防治2211草坪杂草与防治2212辅助管理措施22合计604614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草坪概述(讲课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草坪、草坪草的概念。2、了解草坪对人类生活的贡献。3、了解世界及中国草坪业应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4、熟悉草坪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教学内容1、草坪的概念:了解草坪的有关概念,即草坪、草坪草、草坪业。2、草坪应用发展简史:了解草坪的形成、草坪与人类的关系、草坪的应用历史、草坪研究历史。3、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解草坪的作用,即生态效益、美学价值、娱乐功能。4、草坪业:了解草坪业的范围、草坪业的规模、我国草坪业的发展。5、草坪养护管理者:了解草坪学和研究的作用、就业机会、合格的草坪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第二章草坪生物学基础(讲课8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坪在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2、熟悉草坪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熟悉草坪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4、掌握各种草坪草的主要特性与用途。教学内容1、草坪草的特征与分类:了解草坪草在植物学分类中的位置,草坪草的一般特征、草坪草的分类。2、草坪草的生长发育:草坪草的一般外部形态、草坪草的生长发育(种子、幼苗、叶、茎、根、花)。3、冷季型草坪草:熟悉其植物学特征、生态适应性、栽培与管理措施,羊茅属(高羊茅、紫羊茅、羊茅、硬羊茅、细羊茅、草地羊茅)、早熟禾属(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粗茎早熟禾、一年生早熟禾、林地早熟禾)、黑麦草属(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翦股颖属(匍匐翦股颖、细弱翦股颖、小糠草)、冰草属、猫尾草属、雀麦属、苔草属、三叶草属。4、暧季型草坪草:熟悉其植物学特征、生态适应性、栽培与管理措施,狗牙根属(狗牙根、天堂草)、结缕草属(结缕草、细叶结缕草、沟叶结缕草、中华结缕草)、野牛草属、地毯草属、马蹄金属。实验:草坪草种子品质与辨认;草坪草辨认。第三章草坪与生态环境(讲课8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气候要素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2、理解温度三基点的概念及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3、理解水分对草坪草生存和生长发育的意义。4、掌握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对草坪生态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草坪与气候:了解气候要素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太阳辐射、温度、水分。2、草坪与土壤:掌握土壤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组成、土壤反应。3、草坪与生物:了解生物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四章 草坪质量及养护管理强度(讲课6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坪质量评价的基础。2、掌握草坪外观质量评价的要素。3、熟悉NTEP草坪质量评分法。4、掌握草坪功能质量评价的内容。5、掌握如何确定不同草坪的养护管理强度。教学内容1、草坪质量评价概述:了解草坪质量评价的基础。2、草坪外观质量评价:掌握草坪外观质量评价的要素,熟悉NETP草坪质量评分法。3、草坪功能质量评价:掌握草坪功能质量评价的内容。4、其它的测定要素:5、草坪质量的影响因素6、草坪养护管理水平:掌握如何确定不同草坪的养护管理强度第五章草坪建植(讲课8学时,实验8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草坪草种及品种选择的依据。2、掌握种子质量和标签认证的内容。3、掌握草坪混播的原则和方法。4、熟悉草坪的各种建植方法。5、掌握新建草坪的养护管理要点。6、熟悉草坪更新的步骤和方法。7、掌握草坪覆播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1、草坪草种选择:掌握草坪草种及品种选择的依据;掌握草坪混播的原则和方法;掌握种子质量和标签认证的内容。2、营养体建坪材料:草坪、草块、枝条和匍匐茎。3、场地准备:场地清理、翻耕、整地、土壤改良、排灌系统。4、草坪建植程序:熟悉草坪的各种建植方法,即种子建植、营养体建植。5、植后管理:掌握新建草坪的养护管理要点,即修剪、施肥、灌溉、表层覆土、病虫及杂草控制。6、草坪更新:熟悉草坪更新的步骤和方法,如场地准备、草坪品种选择、建植方法、植后管理。7、冬季临时覆播草坪的建植:掌握草坪覆播的原则和方法,如场地准备、草坪品种选择、建植程序、播后管理。实验:草坪建植:场地准备、播种、播后管理。第六章草坪的修剪(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修剪对维持草坪质量的重要性。2、熟悉不同草种和不同用途草坪的适当修剪高度。3、掌握确定适宜留茬高度和修剪频率的方法。教学内容1、概述:理解修剪对维持草坪质量的重要性。2、修剪的高度和频率:熟悉不同草种和不同用途草坪的适当修剪高度;掌握确定适宜留茬高度、修剪频率和修剪时间的方法。3、剪草机:熟悉剪草机的正确使用方法。4、其它:修剪的样式、草屑处理、修剪安全问题、生长调节剂。实验:草坪修剪:熟悉剪草机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七章草坪营养与施肥(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各营养元素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重要性。2、理解为什么氮素是草坪施肥计划中的关键营养元素。3、了解不同肥料类型的特性。4、掌握制订合理施肥计划的方法。教学内容1、草坪营养概述:理解各营养元素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重要性。2、必需营养元素的贡献: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3、草坪肥料介绍:了解不同肥料类型的特性,氮肥、钾肥、磷肥、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4、草坪施肥理论与实践:草坪合理施肥的决定因素、肥料选择的一般常识、施肥计划的制定。第八章草坪水分与灌溉(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草坪的水分需求规律。2、理解水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3、掌握确定草坪灌溉方案的方法。教学内容1、草坪的水分需求:掌握草坪的水分需求规律,理解水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2、草坪灌溉技术:灌溉水的选择、灌溉方案的确定、灌水时间、叶面喷水、草坪节水措施。3、草坪灌溉系统:了解灌溉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即水源、水泵、分水管道、阀门和控制器、喷头、自动系统与人工系统的对比、灌溉系统的设计、其他类型的灌溉系统。第九章草坪病害与防治(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坪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其病害类型。2、掌握草坪病害防治的原理及综合防治技术。3、掌握草坪主要病害种类及特点。4、了解冷季型草坪草和暖季型草坪草发生的常见病害。教学内容1、草坪病害概述:了解草坪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其病害类型;掌握草坪病害防治的原理及综合防治技术。2、主要草坪病害各论:掌握草坪主要病害种类及特点,如根部和茎基部病害、茎叶部病害线虫病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检疫性病害。3、冷季型草坪草常见病害:了解冷季型草坪草发生的常见病害。4、暖季型草坪草常见病害:了解暖季型草坪草发生的常见病害。第十章草坪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的防治(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草坪害虫危害草坪的方式以及如何诊断昆虫对草坪的伤害。2、了解影响草坪害虫发生的环境因素。3、熟悉严重危害草坪的主要昆虫及其生活史。4、掌握草坪的其他有害动物及防治方法。教学内容1、草坪害虫概述:掌握草坪害虫危害草坪的方式以及如何诊断昆虫对草坪的伤害在;了解影响草坪害虫发生的环境因素;熟悉严重危害草坪的主要昆虫及其生活史;掌握草坪害虫防治的原理及综合防治技术。2、草坪常见害虫及其防治:根部与根茎部害虫、叶部害虫。3、其他有害动物及其防治。第十一章草坪杂草与防治(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坪杂草的概念、危害及防除的必要性。2、熟悉综合防除杂草的一般原理。3、掌握主要草坪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方除方法。4、了解不同类型除草剂的特性。5、掌握草坪除草剂药效的试验方法。教学内容1、草坪杂草概述:了解草坪杂草的概念、危害及防除的必要性;了解杂草的分类方法、杂草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草坪杂草发生特点。2、主要草坪杂草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禾草类(稗草、马唐、牛筋草、早熟禾、狗牙根等)、阔叶草类(反枝苋、马齿苋、藜、萹蓄等)、莎草类。3、草坪杂草的治理:草坪杂草治理原理、草坪杂草的防除方法。4、除草剂在草坪杂草防除上的应用:了解不同类型除草剂的特性;掌握化学除草的原理;熟悉主要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草坪除草剂药效的试验方法。第十二章辅助管理措施(讲课2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辅助管理措施在草坪养护中的重要性。2、掌握应用各种辅助管理措施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草坪湿润剂、着色剂和生长调节剂的具体应用条件。4、掌握草坪修复和更新的方法。教学内容1、中耕:打孔、划条与穿刺、射水式中耕法、垂直修剪。2、滚压。3、表施土壤。4、拖耙。5、湿润剂。6、草坪着色剂。7、草坪生长调节剂。8、切边。9、草坪的修复与更新。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验(考察)。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尔夫球场草坪、运动场草坪、其他绿地草坪等各论部分,因学时所限,由学生自学,让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其它部分是草坪学的技术主体,在给学生介绍各种技术的同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生产过程的环节、管理的程序。为了能使学生在学习课程中更多的了解实践中的专业需求,结合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等,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直观上了解部分内容。(二)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考察)课的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一般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和研究,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三)课外作业通过课外作业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2学时讲完后均安排若干道课外作业题。(四)考试环节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及实验成绩40%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考试题型分为:概念、填空、判断、简答、论述。四、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课程,气象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相关知识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同时栽培学、病虫害防治学、园林机械学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有些重复的内容可以略讲。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选用教材:胡林边秀举阳新玲主编,草坪科学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2、参考书:孙吉雄主编,草坪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孙吉雄主编,草坪养护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农业微生物学(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教学大纲农业微生物学是一们研究为农业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微生物与农业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高等农业院校中植保、土化、蚕学、农学、育种、园艺等10多个植物生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农业微生物学,除应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外,还应较全面了解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微生物与植物保护、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农产品的贮藏加工等与与农业有关的微生物学知识,以便今后能更充分发掘微生物资源,更好地利用、控制、改造微生物为人类造福。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系统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的形态、营养、代谢、生长及遗传变异、育种、血清学等微生物学基本理论。2、较全面地了解微生物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微生物在有机肥料制作、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沼气发酵及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根据有关理论能更好地利用微生物为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服务。3、掌握研究、培养、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专业学习和从事有关工作打下基础。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1. 微生物形态、营养、代谢、生长及遗传变异; 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2. 微生物学实验部分中油镜的使用,细菌染色法,真菌个体形态观察,四大类微生物菌落鉴别,培养基制备灭菌,微生物分离技术。 2. 教学难点: 真菌繁殖与分类,微生物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微生物基因重组与杂交育种,血清学,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1.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课讲授30学时,实验课20学时。以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50h)(一)理论绪论 1(1)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分类地位 理解 (2)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了解(3)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学任务 了解1原核微生物 4.5(1)细菌的形态、构造、繁殖 掌握(2)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了解(3)放线菌的形态、繁殖、代表属 掌握(4)蓝细菌(蓝藻) 理解2真核微生物 3(1)真菌一般形态 掌握(2)霉菌形态及代表属 掌握(3)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繁殖 掌握3非细胞微生物-病毒 1.5(1)病毒的一般特性和增殖 掌握(2)噬菌体 理解(3)植物病毒 了解(4)昆虫病毒 了解4微生物的营养和纯培养 3(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掌握(2)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了解(3)微生物的培养及其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