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引航人才培训学校)函授点 版权所有(教学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期末复习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中央电大文科师范类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144学时,8学分,分两学期进行教学,采取闭卷形式进行考试。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第一十章即辩证唯物主义部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员应全面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内容及意义,着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物质观、意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及其三大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认识论和真理观,从而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一、 期末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的记忆、理解和掌握程度。该题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归纳、整理和组织文字的能力,回答问题时务必简明扼要,但又切忌挂一漏万。共计5道小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题的10%。 2.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要求,是在备选答案中仅选一个正确答案。该题型主要考核学员对基本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共计10道小题,每题1分,占全部试题的10%。 3.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要求,是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同样考核学员对基本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无论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共计10道小题,每题1分,占全部试题的10%。 4.简答题 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大政策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该题型要求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尚需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综合回答问题的能力。共计5道小题,每题6分,占全部试题的30%。 5.辨析题 着重考核学生对重要原理、重要论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该题型要求学生首先说明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然后简述理由。因此,该题型要求学生既要熟读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又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计4道小题,每题7分,占全部试题的28%。 6.论述题 着重考核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重大政策问题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该题型在解答时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要点,而应综合教材上下文,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共1道题,12分,占全部试题的12%。二、 复习提要第一章 绪 论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哲学、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 2.哲学的性质和对象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其中要弄懂哲学和世界观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关系,世界观和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着重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2)哲学是关于人和外部世界关系的学说。这是从哲学的对象的角度来说的。这里要了解决定哲学对象的因素、哲学对象的历史发展,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乃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或者“人和外部世界的总体性关系”。 (3)哲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它同其它意识形态诸形式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认识其特殊性及其特殊的社会功能。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又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依据: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党性:尽管哲学派别名目繁多,但从对待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态度上看,无不分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和党派性;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思维和存在二者在运动和发展中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则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3)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源及其表现形态。其根源有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三个方面;唯物论的发展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辩证法的发展也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哲学对象上的变革、哲学内容上的变革、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物质、运动、时间、空间、一元论、二元论等。 2.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它从强调个别具体事物的实在性出发,从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本身来理解世界的本原。这种物质观具有直观猜测性,不能概括一切物质存在,没有揭示出物质概念的真实含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它以原子论为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猜测性,但也存在着把质上无限多样的事物才区别归结为某种简单物质粒子量上的不同、否定物质在结构上的无限可分性、混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概念的区别的缺陷。(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求识记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要求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了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3.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识记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发生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认识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绝对静止、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形式的实在基础或主体。(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识记静止的定义: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稳定状态,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认识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第一,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理解运动;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相对静止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要正确把握事物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肯定运动的绝对性,又肯定运动的相对静止。 (3)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运动有六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认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各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运动规律;第二,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4.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识记时间和空间的定义:空间是指物体存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它的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只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它的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性或不可逆性。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即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及其运动。时空的客观性与绝对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着的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内容。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可想象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是无条件存在的,因而具有绝对性。(2)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具体形态和特性是随着物质的分布及运动而变化的,因而具有相对性。时空的无限性: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决定了时空的无限性。物质世界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有限包含无限,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有限事物的无限积累便趋于无限。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多样性统一性的物质世界。一元论是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并存)的哲学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观点:第一,世界是无限多样统一的物质世界;第二,物质世界是按自己固有规律运动的,在其绝对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第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第四,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观点是:肯定世界是一个在时空中按自己固有规律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切精神现象都是它的产物和反映。(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科学证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经并且正在证实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哲学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唯物的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总结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把各领域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进行正确的哲学概括,说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意 识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意识、人工智能等。 2.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里有两点:生产劳动在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从物质的、生理的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没有人脑就没有人的意识。意识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下所进行的复杂的条件反射活动,或者说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源泉和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是经过人脑加工的具有主观形式的观念的东西。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抹煞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必然陷入庸俗唯物主义。 4.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社会性。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具有社会性。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意识社会性的主要表现:第一,任何意识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第二,任何意识都依赖于社会存在。第三,任何意识都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2)意识的主体性。亦即人在整个物质世界中居于主体地位,具有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意识主体性的主要内容:第一,意识总是从人类的角度或人化的角度出发而形成的;第二,意识总是从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抉择;第三,意识总是随着主体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扩大的。意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意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一方面,意识的主体性只有立足于客观性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深刻、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把握意识的客观性的必要条件。(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反对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两种错误观点:即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基本理论立场是:坚持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即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以坚持物质决定论为基本前提;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意识的能动论,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巨大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通过实践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能够控制或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的功能。(4)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第一,必须正确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意识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懂得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前提;第二,必须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懂得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唯一途径;第三,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的模拟。人工智能即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模拟和代替人类的某些智能。人工智能的产生是机器进化的结果。人工智能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人工智能与意识的本质区别: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没有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人类意识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工智能只执行已有的程序,不会发现新问题;人类意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形式化和符号化,并以一定程序输人才能工作。总之,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不是相反。(2)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第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证明了意识来源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意识能动性的原理;第三,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意识的结构,扩展了主体的思维方式,开拓了意识论研究的新领域;第四,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强化了思维形式、思维功能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新方向。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联系、系统、新生事物、规律等。 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定义: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诸方面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才能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联系的普遍性,即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无所不在的、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所证实。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十分重视普遍联系,因为事物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离开了联系,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事物只有在相互联系中,才能表明它存在的地位和作用。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联系的多样性: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是由事物或现象之间联系的具体性质不同决定的。联系可以区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联系的条件性:指现实存在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所谓条件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和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共同条件和特殊条件、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在条件论问题上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既要坚持条件的客观性、具体性,又要坚持条件的复杂性和可变性。(3)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系统:泛指相互联系的诸要素所构成的稳定的统一整体。系统论:就是把普遍联系思想用于科学研究,把事物放在系统中、整体中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论。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它强调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中认识事物。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即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第一,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第二,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依赖于整体;第三,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则整体的性质和状况也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具有相对性。系统论原理与唯物辩证法:系统论原理既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补充和深化。系统论补充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但它还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而是体现唯物辩证法同社会实践直接联系的中介和桥梁。 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统一构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运动的关系: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即第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事物的相互联系,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第二,运动表现了事物的相互联系,运动是相互作用的事物的运动,离开事物的运动就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第三,联系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从联系中把握事物的运动,从运动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它们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是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具有过程的普遍性;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普遍性。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通常用运动、变化、发展这样三个性质相同而程度有别的相近概念,来表述发展观。这三个概念都反映事物的动态关系,其中运动是变化和发展的前提和基关系而变化和发展既是运动,又是运动的深化。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关系:同事物的多样性相联系,事物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应当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或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的基本形式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可以归纳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形式,有的也把思维运动作为一种基本形式。每种基本形式中又包含着若干具体运动形式。物质运动的各种基本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新事物与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才能战胜旧事物。对待新生事物的科学态度是,一要善于发现和识别它;二要热情扶持和关怀它,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3)发展的规律性。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分类:根据规律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和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客观规律可以相对地区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根据客观规律存在的领域和载体及作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根据事物或现象是个别少量发生的确定关系或是大量发生的随机现象,可以把客观规律区分为动力学规律和统计学规律;从以不同理论形式去研究不同对象的意义上,还可以把客观规律区分为具体科学规律和辩证法规律。 4.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自觉活动 (1)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能动性。含义:客观规律性亦称规律的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是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或主体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和能力,即自觉能动性。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主体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体具有观念地认识和创造世界的功能;主体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世界等。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二是实践是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本途径。(2)客观规律性和主体的创造性与选择性。主体的主人地位突出地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同客观必然性的关系上:主体的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根本特征和实质,这种创造性又是以客观必然性为基础的;主体的创造性与选择性是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的选择论具有重大意义。(3)客观规律与主体自由。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客观世界的必然性可以转化为主体认识和驾驭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是无穷无尽的;主体自由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主体自由是绝对性和相对佳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即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其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对立即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区别:唯心辩证法是建立在观念基础上的或头足倒置的神秘主义辩证法,而唯物辩证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以客观事物为根据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辩证法;唯心辩证法认为现实世界的变化发展是思维过程变化发展的外部表现,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思维的辩证法不过是客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的反映;唯心辩证法受其唯心主义体系的限制最终陷入形而上学,而唯物辩证法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彻底的辩证法;唯心辩证法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备门具体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客观世界最普遍的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具有对偶性的特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钵表现和补充。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等。 2.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对立统一的关系。简单说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对立统一。切记:对立面是构成矛盾的基本要素(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的基本内容: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惨透,柏互贯通;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前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后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范畴不仅揭示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把对立的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为矛盾双方的存在和发展握供了前提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包含、互相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使各自都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了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为事物的转化、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提供了根据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存在的条件;第二,斗争性打破矛盾一方对另一方的限制,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着矛盾双方联系的条件,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三,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形成。(2)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事物内部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们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只是表明它们在相互关系中的不同属性,至于它们对于事物的发展何者更为重要,这是由矛盾的性质、特点和矛盾运动所处的具体条件决定的,而且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3)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及其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同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因此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仅要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还要研究事物的外部联系。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自己运动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第二,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一般说来,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并能影响事物的具体性质和具体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对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状态起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通过加强或削弱事物内部矛盾的某一方面,影响事物的发展。第四,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即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在某一领域为外部矛盾,而在另一更大的领域则可能是内部矛盾,反之亦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矛盾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现象和过程中,二指同类事物中具有同样性质的矛盾,即同类事物中的矛盾具有共同性。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根据和原因,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地观察事物和解决矛盾的总方向;第二,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只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处犟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使一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基本表现: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殊性;第二,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也各有其特殊性;第三,各种事物、各个过程和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是矛盾的并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皙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理论武器。 5.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矛盾的复杂性。含义: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往往是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或系统,这就是矛盾的复杂性。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亦称根本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和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非基本矛盾是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规定事物和发展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的关系是辩证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辩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由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矛盾的复杂体系中,按其性质可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是指性质或利益上根本对立,一般需要采取尖锐的外部冲突的方式解决的矛盾;非对抗性矛盾则是性质、利益基本一致,在发展中不需采取尖锐的外部冲突的方式解决的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矛盾解决形式的依据:客观事物及其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解决矛盾的形式的多样性,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只能从分析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得来。解决矛盾的形式的多样性: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第三,矛盾双方经过斗争,最后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第四,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并行发展的形式;第五,在社会领域内,要特别注意严格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转化,科学地选择解决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适当形式。(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即从矛盾的总体上,从矛盾的各个侧面、各个层次,从矛盾及矛盾系统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运用对立和统一、普遍和特殊、综合和分析的辩证方法,从事物的全部总和中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和普遍本质、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适当形式和方法。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质、量、度、属性、质变、量变等。 2. 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质。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属性:是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质。质和属性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的质与属性是紧密相联的,但又不能把质等同于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第一,由于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具有广泛性,因此,同一质的事物表现为多方面的属性;第二,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由于各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第三,研究对事物的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首先要坚持唯物论,其次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认识和把握事物质的意义。(2)量。含义: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意义。(3)度。质和量的对立统: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同时两者又是统一不可分的。度: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在哲学上称为度,它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也即是事物的质所规定的量的活动范围。度和关节点:第一,度和关节点是相互区别的,即度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或变化幅度,关节点则是这个活动范围的最高极限和最低极限;第二,度和关节点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三,认识度和关节点的区别和联系十分重要。掌握度的意义:掌握度对于科学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保持着原有性质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表现为事物根本性质显著变化的特点,是事物渐进性和连续性的中断。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第一,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形态不同,量的变化往往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统一等相对静止状态;质变是根本性质的显著化,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统一等的中断或被打破的显著变动状态。第二,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第三,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度,事物在其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突破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区别的相对性:任何事物都是一定质和一定量的统一,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则为质变。但是二者的区别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对立:量变和质变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量变是事物在其度的范围内发生的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突破了度的关节点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二者各有自己不同的规定性和变化特点,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第四,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大意义。 4.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质量互变的客观普遍性。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即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基本内容: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在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2)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形式具有无限的多样性,从引起事物质变的角度来看,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事物由于单纯的数量增减而引起事物发生质变;第二,事物由于其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质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质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类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纯粹的量变和质变,它们是以相互渗透的方式出现的,表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第一,量变中渗透着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第二,质变中渗透着量变,即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肯定、否定、扬弃等。 2.肯定和否定 肯定与否定的含义。肯定和否定: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性质和倾向,是指事物自身的同一;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事物自身促使其灭亡的性质和倾向,是事物由于其固有矛盾而引起的向着新的质态的转化过程。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亦为肯定环节和否定环节。事物保持其自身稳定性的发展阶段,是事物的肯定阶段或肯定环节,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三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对事物的稳定状态或肯定阶段的否定并取而代之阶段,是事物的否定阶段或否定环节,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肯定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它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对矛盾整体起稳定作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它是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起着改变现存事物的性质和稳定状态作用的新生事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新陈代谢。(2)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肯定和否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肯定和否定不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认识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意义。(3)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一,所谓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指一事物被否定而转化为他事物;第二,是事物固有矛盾在适当条件下的展开而带来的转化和更替过程;第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的原理,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把注意力放在事物自己运动、自身的否定上。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一,对于自己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新的更高级的事物来说,任何事物将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必然在一定条件下被否定;第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否定来实现,不否定旧事物新事物就不能产生;第三,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事物南发展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一,任何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的内部产生出来的,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二,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和继承的否定,它所抛弃的只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第三,否定是事物发展链条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这是辩证否定的两个重要特点;辩证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又继承,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第一,辩证的否定观认为,由于内在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扬弃自身而发展的,因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由于否认事物自身的矛盾,因而把事物的否定看作是外力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又继承;形而上学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否定,对原有事物彻底抛弃,简单消灭。第三,辩证否定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因而,对于任何事物都应坚持肯定是包含否定的肯定,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形而上学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在辩证否定的全过程中,事物的发展总是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周期。周期性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第一,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转化;第二,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两次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造成的;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是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在更高基础上的综合;第四,从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周期性过程中可以看到,否定是事物自我发展的第一个环节,否定之否定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否定之否定周期性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前进性或上升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运动,这是由事物的辩证否定本性决定的。第一,辩证的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都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质变,都是前进性的发展;第二,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扬弃”;第三,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基础上,既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又综合了它们的积极因素,因而是前进和上升,是创新和发展。事物发展是曲折性的运动:曲折性是指事物的发展道路表现为前进中有后退、上升中有逆转、直线中有曲线。其原因在于:第一,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从实质上讲是由周期性造成的;第二,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周围条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第三,从运动的形式和状态来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从量变到质变、从相对静止到显著变动的相互交替进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内容: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实质性内容。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所阐明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启示我们,在任何社会实践中,都应当自觉地把前进与后退、进攻与防御、发展与巩固、劳和逸等等正确地结合起来,防止犯盲目冒进和畏缩不前的错误;第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从理论上批判了直线论和循环论;第三,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表明,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从客观事实方面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普遍起作用的一般规律;第二,从哲学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看,否定之否定规律同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性的根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根源于矛盾的普遍性,或者说,矛盾的普遍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性的理论基础。(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珠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珠性:第一,否定形式的特殊性;第二,发展的曲折性的特殊性;第三,事物发展的回复性,也有种种不同表现,如回复的明显和不太明显,前进性明显或不太明显等;第四,与事物不同的矛盾性质、不同飞跃形式相联系,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有长短之别等;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特殊性的重要意义:第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为指导,具体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具体进程和具体道路,按照客观事物的要求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第二,有助于防止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呆板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内容、形式、本质、现象等。 2.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含义:原因是事物发展链条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产生或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作用而产生或引起的现象。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