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纲.doc_第1页
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纲.doc_第2页
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纲.doc_第3页
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纲.doc_第4页
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2020年禄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前 言禄丰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地处北纬24。5125。30、东经101。38102。25之间,东邻昆明市西山区、富民县和安宁市,南接双柏和玉溪市易门县,西倚楚雄市、牟定县,北邻元谋、武定县,国土面积3536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占8.1%,山区占91.9%。全县辖金山、仁兴、碧城、勤丰、一平浪、舍资、广通、黑井、土官、罗川、旧庄11个镇和中村、大路溪、和平、腰站、川街、高峰、妥安7个乡,有164个村委会,5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2184个村(居)民小组。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416668人。境内有汉、彝、苗、白、回、傈傈等25个民族。禄丰以距今1.8亿年的“禄丰恐龙”和距今800万年的“腊玛古猿”著称于世,素有“恐龙之乡”、“化石之仓”、“滇西咽喉”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率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相对独立性、基础层次性的行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按“五统筹”、“五坚持”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快禄丰县域经济的发展,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委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禄丰20052020年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步骤,发展重点、措施,产业布局,主要项目及资金筹措方案,以及发展政策进行了指导把关、研究论证,编制成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五”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以来,在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深化县情认识,找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禄丰实际的发展路子,通过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带动和激活全局工作,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禄丰经济渡过了艰难的结构调整期和增长的徘徊期,进入了加速增长的好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县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2.6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9.85亿元,年平均增长9.6%,在全省县(市)中排列第16位,在全州十县(市)中排列第2位;财政总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加地方财政自收收入之和,下同)达2.24亿元,年平均增长16.9%。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从2000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23亿元,年平均增长6.8%,在全省县(市)中排列第26位,在全州十县(市)中排列第2位;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从2000年的0.39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01亿元,年平均增长37.1%;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1.35亿元,年平均增长15.1%,在全省县(市)中排列第22位,在全州十县(市)中排列第2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9.9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1.33亿元,年平均增长4.5%,在全省县(市)中排列第11位,在全州十县(市)中排列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5.3亿元增加的到2003年的6.9亿元,年平均增长9.3%,在全省县(市)中排列第17位。在全州十县(市)中排列第2位。2、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十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支柱产业这一事关禄丰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建设烟草、冶金矿、建筑建材、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特色旅游五大重点产业,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政策措施,五大重点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3年,五大重点产业实现总产值25.3亿元,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占全县GDP的41.4%,拉动全县GDP增长7.6个百分点;实交税金1.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9%。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上看,县域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7.931.740.4变为2003年的24.735.4:39.9,“三、二、一”的产业类型继续得到巩固;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县域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县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8%;从城乡结构上看,全县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非农产业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加,2003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28.4%。同时,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五大重点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占全县GDP的比重已达41.4%,拉动全县GDP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4、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九五”期末,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8亿元,占全县GDP的21.2%。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占GDP的58%。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占GDP的46.7%。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1.1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9%。5、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一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全县城乡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的17.5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24.76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区建成面积由1995年的2.5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4.5平方公里;建制镇由1995年的8个增加到11个;城镇人口从1995年的8.3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7万人;城市化水平从1995年的21%提高到2003年的28.18%。建成了体育馆、世纪广场、广电大楼、电信大楼、公安大楼、电力大楼等标志性建筑。城乡居民的住房结构不断改善,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砖(钢)混结构房屋面积从2000年的5.49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6.16平方米。二是交通、通讯更加便利。全县各级各类公路通车里程1339公里,18个乡(镇)和170个村委会都通公路,其中14个乡(镇)为柏油路面。安楚高速公路禄丰联络线即将建成。18个乡(镇)、170个村委会均开通程控电话,18个乡镇开通了移动电话。三是水电不断优化。2003年末全县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3件,小(二)型184件,其他水利设施2058件,总蓄水库容21709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70%。170个村委会和2185个村民小组有98%通电。农村用电3552万度。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9149万瓦特,其中,排灌机械3987万瓦特。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1万亩,比2000年增3.2万亩。6、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坚持引资兴县战略,加大对外宣传,调整充实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机构,完善了招商引资责任制,改进了招商引资办法,出台了招商引资代理制、奖励制等优惠政策,抓好办节招商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推介,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水平的提高。2003年,全县引进50万元以上经济技术合作项目63项,协议总投资14.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13亿元。7、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到2003年,列入三年改革计划的84户企业,已完成改革和改革方案审批进入组织实施的企业69户,总体改革面达82%,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面已达92.3%。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全面启动。禄丰一中、县民族艺术团以经费总额动态包干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展开。8、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九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元,到2003年已达2148元,年平均增长4.4%,在全省县(市)中一直排列第2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58元,年平均增长7.5%。2003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9%,初中生入学率为86.6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5%;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77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9;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8.67%,工业烟尘、粉尘达标排放率分别为99.43%、94.2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8.52%。全县呈现出“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我县的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思想解放不够。不少干部群众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现象十分突出,“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缺乏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忧患意识,敢闯敢试敢冒的思想不够,畏首畏尾,四平八稳,固步自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严重,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2、县情把握不准。对县情的认识习惯于停留在以前的静态认识上,没有与时俱进地把县情放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与未来的条件下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习惯于局部把握县情,没有站在全县一盘棋的高度甚至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县域特色优势;习惯于就资源论资源,就项目谈项目,拘泥于传统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至于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把握不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找不准。 3、发展速度不快。2003年我县的GDP为29.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在全州位居第二位。2003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24.7:35.4:39.9,在全州率先进入了“三、二、一”的类型,但与全省129个县(市)相比,我县的GDP已由2000年的第15位下降到了2003年的第16位;地方财政收入由22位下降到了26位,发展速度缓慢。 4、农民增收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基地发展缓慢,农民进入二、三产业的渠道不畅,劳务输出渠道单一,增收路子不宽,农民增收缓慢。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48元,在全省一直排列在第23位,在全州位次已经从2002年的第一位,降到2003年的第二位,排列在元谋县之后。 5、财政增长乏力。近几年来,虽然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财源单一,加之政策性增资、企业改革成本筹措、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等刚性支出幅度增大,收支矛盾突出,县级财力仍然十分困难。从地方财政收入纵向看,发展较快,但还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横向看在全省的位次由22位下降到了26位。 6、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新科技的推广与巩固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水利设施无法保证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公路的路面等级低,通达条件差,部分农村水、电、路状况亟待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对工业化的承载力十分薄弱,城镇的规模、品位、档次、功能及配套设施均远远满足不了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高、吸引力不强。 7、发展瓶颈突出。县域经济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县级的自主权不断减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于调动。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城乡经济的需要;土地储备不多,加之城市修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以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使全县很多前景看好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无立足之地等,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8、人力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人和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各类人才,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发展机遇良好。跨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并保持持续增长,全国经济保持高度增长,为县域经济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三大历史机遇”:即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未来10年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省、州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全县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富,广大干部团结务实,一心一意思创业谋发展。 (二)区位优势明显。禄丰地处滇中腹地,为昆明近郊,是楚雄州的东大门,处于滇中经济区与滇西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两个经济区联系往来和东部经济技术与滇西资源相互传递的结合部,是昆明和楚雄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份,堪称“楚雄东大门,昆明后花园”。 (三)交通条件便捷。禄丰是通往滇西各地的交通要道,成昆铁路、320国道、安楚高等级公路呈“川”字型纵贯境内,其中:成昆铁路横贯境内153公里,途经13个乡(镇)、34个村委会,设有17个站点,广通站是连接滇西8地州的枢纽,也是广大铁路的起点,有滇西“旱码头”之称。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39公里,18个乡(镇)和170个村委会都通公路,其中14个乡(镇)为柏油路面。随着安楚高速公路、禄丰联络线的建成,禄丰与昆明、楚雄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将大大缩短。 (四)自然资源丰富。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盐、煤、铜、铁、石英砂、芒硝等29种矿产,其中:褐煤储量2.3亿吨,为禄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生物种类繁多。有20多种经济果木,森林覆盖率达到68%。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白鹇、灵猫等多种珍稀动物。可供采集的中草药645种,野生食用菌64种。有五台山、雕翎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樟木箐一个州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7万亩。三是气候条件优越。在不同海拔区域分别呈现出南亚热带半干燥、中亚热带干燥至半湿润、暖温带至温湿润、温带至寒温带4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929.1毫米。四是水利资源较好。年平均径流量8.2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万亿千瓦。露头泉水共有86处,地下水蕴藏量2.29亿立方米。五是耕作条件便利。县境内有2平方公里以上坝子25个,耕地作业机械化程度达51%,耕作条件十分便利。 (五)旅游资源丰富。禄丰人文胜揽、自然景观众多,独具特色的古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广阔开发前景,是旅游资源富集县。全县有旅游景观338点,其中:人文景观245点,自然景观93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1个。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禄丰是著名的“恐龙之乡”、“化石之仓”,至今已发掘的恐龙化石达120多具,经研究鉴定的有25属34种,同时也是楚雄州“古”、“彝”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八大旅游资源具有优势和潜力,即:以恐龙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旅游资源;以石灰坝腊玛古猿为代表的古人类旅游资源;以黑井古镇、炼象关历史文化名村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资源;以五台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以罗次、石灰坝温泉为代表的地热旅游资源;以恐龙文化节、高峰彝族火把节等为载体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以罗川特色蔬菜种植园区、一平浪大青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资源;以德胜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元永井矿区旅游为重点的工业旅游资源。此外,还有别具一格,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洞经音乐、民族歌舞、民间艺术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六)人力资源充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6.8年以上,2003年末,有农村劳动力20.9万人,剩余劳动力8万人,各类国有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娴熟、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为二、三产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七)发展基础扎实。一是人口、经济规模及经济总量均占全州较大比例,经济实力在全州名列前茅,对彝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工业企业存量大,已形成以德胜钢铁公司、奕标水泥公司为龙头的冶金、化工、建材、煤炭、电力、机械、食品等20多个产品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三是农业耕作水平和水利化程度较高,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生态环境良好。县城群山环抱,重山叠翠,南河、西河、东河上游植被良好,东河水库、石门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水质无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滑波等地质灾害相对较少,森林覆盖率达68%。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五统筹”、“五坚持”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禄丰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二)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加快发展;坚持两大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瞄准三大目标: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实施四大战略:农业稳县战略、兴工强县战略、引资兴县战略、城镇带县战略;发展五大重点产业:以德钢为龙头的冶金矿产业、以奕标水泥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以烟草公司为龙头的烟草产业、以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以中国禄丰侏罗纪恐龙遗址公园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产业。(三)发展原则1、城乡统筹原则。按照“五统筹”的要求,合理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千方百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结构、开发产品、实施项目、培植龙头、建设产业。 3、特色经济原则。深化县情认识,找准比较优势,突出县域特色,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特色优势,把特色优势变为竞争优势,集中力量抓好主导产业,培强特色支柱,形成规模,产生效益。 4、规模效益原则。坚持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持之以恒地把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培强做大,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规模到效益转化的目标。5、增长潜力原则。在巩固提高现有重点产业的同时,从最具特色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业和项目入手,积极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壮大县域产业群体,形成合理的产业梯次结构。6、科学布局原则。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优势”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搞好规划布局,确保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7、持续发展原则。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8、内引外联原则。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努力挖掘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步骤(一)发展目标到“十五”期末,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0亿元,年均递增12%;财政总收入2.25亿元,年平均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达1.6万元,年均递增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2亿元,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0元,年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100元,年均递增8%;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环境质量达到2级,“三废”治理率达到85%;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初中生入学率为88%,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每千人拥用医院床位3.11张,每千人拥用卫生技术人员3.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城市化水平达30%。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到2010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70亿元,年均递增12%;五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财政总收入3.65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达2.6亿元,年均递增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80元,年平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00元,年均递增8%;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环境质量保持2级,“三废”治理率达到95%;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初中生入学率为90%;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38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城市化水平达35%。确保进入全省县有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先进县,力争进入全省经济10强县行列。到2015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10亿元,年均递增9.5%;财政总收入5.36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达3.82亿元,年均递增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20元,年平均递增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00元,年均递增8%。到2020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69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35200元;财政总收入7.88亿元,年均递增8%,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达5.62亿元,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年平均递增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00元,年均递增8%。在全州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禄丰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项 目2007年2010年2015年 2020年县内生产总值(万元)42000070000011000001690000地方财政收入(万元)165802600038200562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870003200005600009400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100000135000220000350000旅游业总收入(万元)111002274056700136700全总工业总产值(万元)4000008000001470000247000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14400016400021000027000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7903380452060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600133001950028600(二)发展步骤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20052010)。力争实现撤县建市目标,做到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主导产业建设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10年,三次产业调整为15:45:40;县内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以上,人均达到158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0元左右;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第二阶段:向小康社会过渡阶段(20102015)。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环境更加良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9.5%以上。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5:33;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以上,人均达到2386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0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以上。第三阶段: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阶段(20162020)。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30;县内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以上,人均达到352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7亿元以上,在全州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五、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和措施(一)坚持农业稳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0元;到2010年达3380元,年平均增长6%;到2015年达4520元以上,年平均增长6%;到2020年达6000元以上,年平均增长5%。1、培植龙头促增收。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完善扶持龙头企业责任制和县乡(镇)党政领导联系龙头企业制度,切实把产业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列为发展重点,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良性互动”的新机制;坚持“引外龙,兴小龙,育新龙”的龙头企业培育观念,在现有22户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每年扶持培植12户大型农业龙头企业、68户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2、调整结构促增收。抓住我县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发展烤烟、马铃薯、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等优势农产品的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同时,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萝卜、油菜、亚麻、中草药、山药、辣椒、特色林果等经济作物,不断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3、建好基地促增收。继续抓好罗川特色蔬菜园区建设,努力加快以罗次坝子为重点的东片外向型绿色食品、亚麻生产、优质商品仔猪产业示范及畜产品加工营销基地建设;以金山、罗川、中村等为重点的优质稻基地建设;以和平、高峰为重点的高山反季蔬菜、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以广通、妥安为重点的西片区特色果品、野生食品、青早豌豆种植基地建设,努力探索“乡有精品、村有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4、创办协会促增收。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和引导,积极发展营销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水平;支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营销队伍和行业协会,在现有25个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加强对农业协会等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协调好农户与协会、协会与企业、协会与市场间的关系,促进协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在县内外发展我县农产品经营连锁店,形成销售网络,建立农产品营销的绿色通道,建成覆盖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努力沟通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联系。5、做优品牌促增收。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营销对路的名、特、优、新、稀产品,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力争在现有已通过无公害认证5个农产品的基础上,每年完成35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认证,争取更多的农产品拿到国内、国际通行证,促进农产品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外向度。6、发展畜牧促增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畜禽疾病应急预警机制,狠抓畜禽强制免疫,努力提高对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抓好商品猪、商品牛、商品羊基地建设,科学发展种草养畜,大力引进优良品种,依靠科技示范、专业户、规模化养殖的带动,完善种畜禽扩繁场和供精网点建设,使良种猪覆盖率达90%以上,羊达60%以上,肉牛达30%以上。从2004年开始重点抓好8个标准化商品猪基地、8个肉牛生产基地、8个黑山羊基地、8个特色家禽生产基地和3个奶源基地建设,着力培植一批养殖大户。力争到200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77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5%以上;到201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7.32亿元元,占农业产值的40%以上;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3.18亿元,占农业产值50%。7、劳务输出促增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权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每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输出农村劳动力2000人,实现农民外出劳务增收。8、深化改革促增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快土地利用改革;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完善农村疾病防治体系,提高农民群众抗疾病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抓好科技示范,提高种植业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力争“十五”期末建成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二)坚持兴工强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抓住省级禄丰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力争到2005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五年间平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占GDP的38%;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五年间平均增长18%,工业增加值35亿元,占GDP的50%;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平均分别增长13%和1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增加值100亿元,分别增长11%和1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9%,真正确立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科学规划促发展。一是结合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尽快完成省级禄丰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和审定,以现有工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轻重工业并举,龙头企业带动,夯实发展基础,努力把省级禄丰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以冶金、建材、化工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德钢200万吨钢生产线布局在园区东北方向;奕标120万吨水泥布局在园区的中部;化工产业、机械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布局在园区的东南部。通过工业产业合理布局,形成具有聚群效应的工业产业带,促进工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在一平浪建以盐化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在广通建以过境货物深加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土官建以磷化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在勤丰建以玻璃化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在碧城、仁兴、罗川建以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小区。2、园区带动促发展。抓住禄丰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30个工业园区之一的机遇,坚持机制活园、引资兴园、科技强园、绿色立园的原则,采取以园招商、以项目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园区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精选一批入园项目,努力做优做强以德钢为龙头的冶金矿产业,以奕标为龙头的建材产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抓紧园区水、电、道路、信息、土地、环境等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项目融资等问题。通过努力,到2010年达60亿元,到2020年达70亿元。3、龙头带动促发展。按照“巩固、壮大、提升、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突出发展好以德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其顺利实现“三个200万”(即:200万吨钢、200万吨铁、200万吨材)的生产规模;二是培强做大以奕标为龙头的建材产业,支持奕标公司搞好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力争2005年上半年达产,并逐渐向集团化发展;三是构建以一平浪盐矿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加快化工产业的聚群化发展;四是培强以缸套厂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产业,支持搞好技改和新产品开发,力争实现200万只/年缸套生产能力;五是做优以传统名优产品禄丰香醋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力争实现2000吨/年的生产能力。4、技术创新促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为中心,把技术创新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利用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意识,认真做好技改项目的研究、论证、申报、争取、实施,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组建以德钢等骨干企业为主的禄丰工业园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结合;鼓励和引导入园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5、打造品牌促发展。突出行业特色,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立让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创建自有品牌,争创国内、国际名牌,努力形成老品牌焕发青春,新品牌不断涌现的新局面;坚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与服务品牌创建齐头并进,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和新产品开发,锐意打造企业品牌;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继续加大对禄丰香醋、禄丰缸套等老品牌的推广,努力打造以德钢、奕标为主的五大重点产业品牌。6、深化改革促发展。按照“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原则,全面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加速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和结构优化,使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退出。加速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五大重点产业建设,兼并、收购、重组国有企业。(三)坚持引资兴县,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紧紧围绕“引进一个新禄丰”的目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发展全局,围绕五大重点产业建设,充分发挥“恐龙之乡、滇西咽喉、昆明郊区、生态大县、彝州大县”的特点和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走外力推动、外资拉动、外脑促动的发展之路。扩宽对外开放领域,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2004年引进县外资金目标1.25亿元为基数,从2005年开始引进县外资金数年平均递增20%为依据,确定2005年2010年引入县外资金目标,年度目标具体为:2005年1.5亿元;2006年1.8亿元;2007年为2亿元;2008年为2.4亿元;2009年为2.6亿元;2010年为3亿元;到2010年,全县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引进金额约15个亿的目标。1、创新思路促招商。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不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引进一个新禄丰”的观念,努力营造“亲商、和商、安商”和“诚信待商、以诚留商”的招商氛围。2、优化环境促招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把投资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上。营造一流的舆论环境、基础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营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的“双低”投资环境。3、降低门槛促招商。降低外商进入我县的各种门槛,切实保护外商的利益,让外商有宽松的发展空间,让客商敢来。4、放宽准入促招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全方位开放投资领域,建立灵活多样的投资机制,让外商能来。5、充分让利促招商。进一步放权让利,提供优惠,提供足够的赢利空间,营造“你发财,我发展”的舆论氛围,通过外商发财来推动地方发展,让外商愿来。6、优质服务促招商。推行外商投资项目跟踪服务、承诺服务、登门服务、高效服务、微笑服务制度,用服务的真心和诚心换来外商投资的决心和信心。7、包装项目促招商。用市场经济的眼光调研好、筛选好、包装好一批具有市场潜力,能被国内外投资商看好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储备要达到300个以上,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低于100个。8、改进方法促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突出抓好登门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提高招商效率。9、强化责任促招商。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对县政府所属部门及各乡(镇)下达招商引资硬任务,实行奖优罚劣,绩效挂钩。(四)坚持特色经济,培强做大五大重点产业以县域的特色资源为支撑,加快培育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群体,使特色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使经济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使产业优势变成市场优势,使市场优势变成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烟草产业的支柱地位,不断增强以德钢、奕标为龙头的冶金矿产业和建筑建材业的发展后劲,突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深度开发以恐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旅游业。到“十五”期末,力争五大重点产业实现总产值35亿元,增加值17亿元,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税收1.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到“十一五”期末,五大重点产业实现总产值78亿元,增加值38亿元,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税收3.1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6%。1、巩固提高烟草产业。认真执行烤烟“双控”政策,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方针,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夯实生产基础,完善配套服务,着力提高烟叶质量和收购等级合格率,全面提升我县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继续保持烤烟生产水平综合考核全州第一及位居全省烤烟生产先进县的水平,并通过不断努力跻身于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行列。2、培强做大冶金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德钢为龙头,抓好现有冶金矿产业的搞活改造,支持德钢实现年产100万吨铁、100万吨钢、80万吨材和60万吨焦的生产规模,全力促成德钢四期技改。3、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建设特色食品、中草药材、特色养殖等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和外向型农业,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营销对路的名、特、优、新、稀产品,把我县建设成为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强县。4、改造提升建筑建材业。围绕发展小城镇、重点工程建设和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提升建筑建材业。全力支持奕标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形成以奕标为龙头,带动县属小水泥厂及砖瓦、砂石料等建材业发展的格局。打造禄丰建筑品牌,拓展县内外建筑市场,提升禄丰建筑业。5、积极培植特色旅游业。集中力量做好中国禄丰侏罗纪恐龙遗址公园的景区规划、项目申报、招商引资及资源开发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抓住安楚复线建设的机遇,引导320国道沿线乡(镇)做好农家乐旅游开发,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旅游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搞活特色旅游业。(五)坚持城镇带动,推进城市化进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撤县建市,建设全州中级次等城市的目标,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以恐龙文化为背景,山水园林为特点的现代工业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到2005年末,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0%,全县城镇人口达12万人,全县城镇建成面积为33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为7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平方米;到2010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5%,城市人口达到1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12.8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达70%,自来水普及率100%;到2015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40%,城市人口达到18.5万人;到2020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50%,城市人口达到24万人,城市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创新思路促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发展路子,重点支持县城和中心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思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提高城镇建设的文化品味,突出城镇建设的文化特色,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和建、管、经营模式,使全县城市建设向质量型、环境型、生态型和综合效益型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管规范化”,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科学规划促发展。按照“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前瞻性、科学性、文化性和综合性,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对城市建设各类详规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做好各个小城镇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及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境等规划的衔接,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用法律手段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强化对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研究,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城市功能和品位,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区域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3、项目推动促发展。认真做好重点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扶持,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加大吸纳民间资金力度,确保禄丰联络线城区段工程与安楚高速公路同期竣工的同时,继续启动联络线城区段至中村五台山工程、“西河烟柳”河道整治工程、恐龙主题艺术广场、入城广场、县城新禧大街北段延长线、无公害垃圾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市政建设项目;通过扩容改造,改善功能,不断提高县城的集聚功能,使县城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各乡(镇)小城镇特色,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特色优势,加大力度做好以广通、罗川、碧城、一平浪、黑井为重点的中心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载体功能,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发挥城镇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以点带面辐射周围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4、经营城市促发展。牢固树立经营城市、包装城市、促销城市、发展城市的理念,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激活城市经营机制,全方位对外开放城市建设领域,建立“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城市投资、建设体制,走政府规划、财政导向、社会融资、民间建设的城市发展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将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以买断、租赁、承包、股份制等方式来经营,实现城市的保值增值;进一步理顺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降低入城门槛,积极鼓励和吸引广大外来投资者、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增强城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5、广泛融资促发展。充分发挥开发投资公司融资的平台作用,采取BOT、TOT的企业化运作方式,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走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合理开发、滚动发展的筹资路子;推行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股权转让、拍卖经营权等方式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存量,利用回笼资金建设新项目,并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实行有偿使用,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引导公用事业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型方向转变,充分吸纳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领域,妥善解决城市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