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_第1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_第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_第3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_第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 课程标准 1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概述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并说明其艺术成就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 各项奖金的得主 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国学者罗伯特 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一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 明代以前 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政策 教育 主观因素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府的重视 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耕经济繁荣 物质保障 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 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发展自身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 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 二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 一 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西汉 植物纤维纸东汉 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 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隋唐 发明雕版印刷术 北宋 彩色套印技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由波斯传到西方 15传入欧洲 唐末 应用于军事宋朝 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13世纪传入阿拉伯 后经阿拉伯传入西欧 战国 司南北宋 指南针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中世纪使用的羊皮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济繁荣 根因 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 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 北宋时 民族政权并立 战争不断 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 中国 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一书中说 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一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2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 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 指南针B 造纸术C 印刷术D 火药3 在西方 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 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 社会环境的影响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 国家分裂 国力衰弱D 经济停滞倒退4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 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 是主要得益于A 造纸技术B 雕版印刷C 制墨技术D 活字印刷 A A A 5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 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 各命制了一个小题 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大汉文明的传承 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指南针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火药 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 B C D 6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 是因为四大发明A 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 发明时间长 技术含量高D 领先西方时间长 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 A B 7 09浙江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 刀耕火种 到耦犁 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 家蚕丝 棉花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C 东汉时期成书 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运算方法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用数学著作 它的问世 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算筹和算盘 珠算运算法歌诀 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 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明朝时 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 日本 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二 数学成就及影响 1 原因 我们祖先为了采集 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通过观天象 明方向 知季节 告农时 逐渐积累天文知识 萌生和发展了古代天文学 封建王朝的重视 设置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 2 表现 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月食 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石氏星表 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和简仪等 三 天文学成就 四 历法 农学及医学成就 商朝改进为殷历 干支纪年月日 古代最优秀历法 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记录农牧业的成就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体现了西学东渐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中医学奠基之作 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万世宝典 东方药物巨典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1 历法发达的原因 古代农业发达 农业发展的需要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2 殷历 干支纪年法 8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 其中三部出自山东 即西汉末年汜胜之 今山东曹县人 的 汜胜之书 南北朝贾思勰 今山东寿光人 的 齐民要术 元代王祯 今山东东平人 的 农书 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 农政全书 合称中国历史上的 四大农书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9 近期以来 部分学者提出取消中医 引起了轩然大波 遭到了医学界的强烈谴责 中医以完整的体系独立于世几千年 它博大精深 名医辈出 著述甚多 其中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神农本草经 10 一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其专业是中药药剂专业 那么 他的必修课程最主要的可能是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A B C D A A D 小结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产生时间 重要影响 数学 记数法 十进位置制 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计算工具 算筹 算盘 计算机之前最先进的运算工具 著作 东汉 九章算术 标志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天文学 原因 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需要 世界最悠久最系统的天文记录 日食 月食 太阳黑子 哈雷彗星 最早的星表 战国 甘石星经 唐 石氏星表 现存最古老星表 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 西汉 简仪 元 郭守敬 成就 夏朝 夏小正 殷历 干支纪年月日 元朝 授时历 最优秀历法 四大农书 其中 齐民要术 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著作 涉及种植耕作技术 畜牧养殖 园艺手工 农产品加工技术等 西汉 黄帝内经 中医奠基之作 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医药学的体系总结 东方药物巨典 针灸疗法 四大发明 历法 农学 医学 材料二 18世纪 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 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 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 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 上等人 是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 甚至蔑视实验工作 然而 正是理论 构思 实验和实践的结合 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 罗兹墨菲 亚洲史 请回答 1 根据两则材料 从研究内容 方法 目的 发展趋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 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 11 阅读下列材料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 缺乏理论探索 属应用科学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 属理论科学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 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 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 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逐渐落后于西方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2 中国古代发达科技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 政治 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政策 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 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 禁锢了思想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C 闭关锁国 政策 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经济 明清时期 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缺乏实验研究 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 根本原因 材料四 像印刷术 大炮 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 中国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 有一种发明 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 而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无声无臭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国雨果 1802 1885年 3 雨果29岁时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时代的重大发现是什么 列举这项重大发现 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 两例 名称和发明者 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重大发现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西门子 发电机 爱迪生 电灯 贝尔 电话等 结果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西方列强逐步使落后的中国沦为 两半 社会 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艰难被动地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 先秦文学与汉赋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 南方民歌 句式灵活 易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及作品 屈原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共305篇 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感强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1 特点 以楚辞为基础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及作品 西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风 骚 1 诗经 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 商朝到春秋初期B 西周初到春秋中期C 西周初到春秋初期D 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2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 老子 B甲骨卜辞C 楚辞 D 诗经 3 2004上海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声明D 学者的解释4 2006年上海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 北方注重说理 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描绘神奇瑰丽境界 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 中原B 齐鲁C 楚地D 巴蜀 B D A C 二 唐诗 诗歌的黄金时期 1 政治 2 经济 3 文化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南北 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王勃 陈子昂 高适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白居易 现实主义 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 杜牧 李商隐 伤时感世 历史沧桑 5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 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 分属哪个流派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2 他们是诗歌各有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原因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 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 唐朝走向衰弱 社会现实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 三 宋词和元曲 诗的另一种形式 起源于唐代 经济 随着商业发展 城市的繁荣 物质基础 政治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便于抒发感情 社会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 句子长短不齐 更便于抒发感情 婉约派 柳永 北 李清照 南 豪放派 苏轼 北 辛弃疾 南 兴起 宋代 可雅可俗 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 元代 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关汉卿 马致远 四 明清小说 1 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 兴起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唐朝 传奇 短篇小说 柳毅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 奠基 明清 小说 蓬勃发展 空前繁荣 2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社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 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社会结构 市民阶层扩大 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 3 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 4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 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 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句子参差不齐 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比较自由活泼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楚辞的基础上 吸收散文成分而形成的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 刚健清新 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句子长短参差 又称 长短句 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 并可配乐演唱 散曲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数量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前代 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 1 诗经 2 楚辞 3 汉赋 4 唐诗 5 宋词 6 元曲 7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逐渐平民化 通俗化 5 唐诗 宋词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句子有长有短 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 是一种在诗 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 音乐 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统治政策的调整B 中央集权强化C 城市经济的发展D 主流思想的演变6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和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 陈子昂B 孟浩然C 杜甫D 杜牧 7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 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 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 C D 8 09浙江 明清时代 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A 白话文开始兴起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 思想控制放松9 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 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 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 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 在发展中 高雅文化消失10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C B A 11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赋 诗 词 话本 小说B 诗 赋 词 话本 小说C 赋 词 诗 话本 小说D 词 诗 赋 话本 小说12 09四川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 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 不少书籍 原板未行 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 13 红楼梦 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其谐音为 原应叹息 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 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 其谐音为 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 B A C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 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 起源 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 文字图画 2 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汉字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3 统一 秦朝统一 书同文 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 秦后期使用隶书 4 发展脉络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5 演变总趋势 由繁到简 思考 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 而中国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为什么呢 政治上 经济上 汉字本身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汉字为不同民族 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的成熟与完美 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篆 小篆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1 07上海 结合下图信息 文字图画 的准确含义是A 原始社会晚期 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 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 因为 书画同源 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 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 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逐渐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C 2 09广东 下列 考 字 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BCD 3 09山东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下列左侧是繁体 书 字 其活字应该是 D D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晋王羲之 唐颜真卿 宋苏轼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 书法艺术 王羲之楷书作品 欧阳询楷书作品 颜真卿楷书作品 柳公权楷书作品 王羲之草书作品 张旭草书作品 怀素草书作品 王羲之行书作品 兰亭序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最具有审美价值 最具有实用价值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4 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5 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 贝 的文字 这说明A 贝用于占卜B 贝用于祭祀C 贝是装饰品D 贝是货币 D 7 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 其构思取材于 楷书 草书 小篆 行书 8 08江苏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这位书法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颜真卿D 柳公权 6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 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 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古代帝王所创造 受书写工具影响 有利于交流传播 摒弃文化传统A B C D D C B 二 笔墨丹青中国画 清明上河图 9 郑燮的 墨竹图 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 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A 原始岩画B 中国文人画C 汉代帛画D 民间绘画10 清明上河图 A 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B 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C 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活跃D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11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民间文化的发展 C 画家的性格 D 统治者的提倡 B B A 三 京剧的出现 原始歌舞 起源春秋战国优伶 出现专业艺人宋代杂剧元杂剧 推向成熟明朝 地方戏曲 昆曲流传甚广清朝 京剧 国粹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戏曲活跃 各种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 广大艺人的努力 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 3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发展 乾隆末年 徽剧进京 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形成新剧种 京剧 同治 光绪年间 走向成熟 出现 同光十三绝 清末明初 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民国以来 走向世界 老生 武生程长庚 卢胜奎 张胜奎 杨月楼 谭鑫培 小生徐小香 旦角梅巧玲 朱莲芬 时小福 余紫云 老旦郝兰田 丑角杨鸣玉 刘赶三 13 京剧产生的原因包括 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汉调 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汇 艺术家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同光十三绝 的努力A B C D 14 京剧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在A 乾隆时期B 道光时期C 嘉庆时期D 同治 光绪时期15 徽调 汉戏 昆曲 秦腔经过五六十年的互相交流 融合 从而产生了声腔 剧目 表演都别具一格的新剧种 京剧 200多年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 更加丰富多彩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 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C D D 15 2008江苏 21 10分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 新史学 中称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 军事史和外交史 而且还是经济史 人口史 技术史和习俗史 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 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 喝故衣 探搏 饮食 剃剪 纸画 令曲之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 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部为京腔 秦腔 戈阳腔 梆子腔 罗罗腔 二簧调 统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