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快建设世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外包中心姜宝娜 (大连医科大学 邮编116027)摘 要:目前,跨国公司的外包浪潮已经从制造业外包拓展到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业务流程外包(BPO)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连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软件产业和软件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平台。 关键词:产业结构、软件外包引言:做强产业,促进发展。大连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软件产业和软件企业发展的人才、市场、融资、诚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良好环境,以企业培育和项目推进为抓手,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软件产业发展质量更好、速度更快、后劲更足。推进数字娱乐研发、制造、运营和消费、体验、交易,大力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以软件外包为突破,并重推进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积极培育和引导信息消费,促进城乡信息服务市场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1.对于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基本认识1.1具备迅速扩张的产业基础2006年全市共有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630家,其中,已引进世界500强公司40家(其中IBM、INTEL、爱立信、戴尔、毕博、NEC、理光、丰田、花旗、SK等10家在七贤岭),创办了45个项目,占大连市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一半以上。创办了“毕博全球研发中心”、“戴尔北亚服务中心”、“爱立信中国结算中心”、“埃森哲全球研发中心”、“索尼北亚研发中心”等10余家区域总部,大大提升了产业形象和国际影响。大连市共有华信、海辉、现代高科、东软、埃森哲等5家通过CMM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注册在园区,占了全国的一半。目前,园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初形成了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GE、IBM、HP、SAP)国内大公司(东软、华为、中软、信亚达)和众多本的中小企业所构成的企业集群。1.2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经历作为外包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华信为代表本地软件企业的出现,即产业导入阶段;90末至2004年,以东软和GE进入大连为标志,开展外包业务并迅速发展,呈现国际化特点,进入产业发展阶段;2004年以海辉(INTEL CAPITAL,野村风投)、华信(微软风投)等公司引入国际行业风险投资为标志,进入产业扩张阶段。1.3形成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和研发中心等三大产业类型软件开发包括: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代表企业有IBM、HP、东软、华信、海辉等;信息服务包括:呼叫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技术支持交易处理、IT咨询、专业服务等,代表企业有DELL、GE、SAP、毕博、埃森哲等。研发中心包括:产品设计、工程设计、CAD/CAM、解决方案等,代表企业有HP、毕博、东软、IBM、欧姆龙、阿尔派、丰田工机等。2.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目前,大连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从导入期、发展期进入扩张期,虽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但未来3-5年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1中国有望赶超印度成为世界外包中心目前,跨国公司的外包浪潮已经从制造业外包拓展到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业务流程外包(BPO)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商务流程外包(BPO)市场从2002年至2006年将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全球BPO市场到2008年将增长到6825亿美元。在外包出口市场上,美国占63%,欧洲占26%,印度、爱尔兰、日本等国家占11%。中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下一个软件外包业务中心。随着印度软件工人的工资也水涨船高,人员流动问题和不能按期交货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客户们开始寻找替代者,中国正在进入西方公司的视线。美国芝加哥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的意向值比过去翻了5番;有40%的公司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打算将外包业务移师中国,而一年前这一比例仅为8%。在过去的2004年,我国软件出口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软件产业总额的9.4%。据权威公司预测,2007年-2010年,我国将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IT外包的基地。2.2国内的发展情况2006年中国软件产业总产值已达4000亿元,年均增长30%;软件出口达到80亿美元,其中60%来自日本,比1999年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超过60%;认证软件企业10871家,认证产品20736个;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达到176家,北京、上海、大连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据中国信息产业部预计,2000年-2003年,软件外包每年增长率达到了70.2%,2005年软件和系统领域的营业收入将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30。 赛迪顾问预测,在2005-2009年这五年内,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将以48.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处于市场快速扩张阶段。 2.3大连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未来三五年,大连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在将进入黄金期。2.3.1大连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外包业务二次转移理想的承接地大连对日外包具有很多天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中国与日本长期的经济、贸易、文化关系。第二,语言优势,大连及东北地区有很多掌握日语和可以快速学会日语的软件人才。第三,和日本的距离最近。第四,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更多的市场机会。第五,很多日本厂商在连设有分支机构,注册的日资企业占全市外资企业的近1/3。第六,较之于北京、上海有很强的成本竞争力。第七,大连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社会治安良好,电力等供应较充足。第八,IT人才教育培训已成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九,得天独厚的适宜人居环境。第十,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支持,不断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2.3.2印度软件关注中国,中国市场是进入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最好的跳板,成为大连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的新机遇2.3.3不断优化的国内信息化投资结构为大连软件及服务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不足随着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高素质适用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产业规模的壮大。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化IT基础设施还有待于完善,如IDC中心。此外,缺乏有规模的骨干企业和优秀的领军人物。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软件企业融资困难等也是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4.发展思路与目标软件业发展呈现如下基本趋势:一是软件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二是嵌入式软件市场不断扩大;三是软件外包高速增长。根据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势,考虑到大连软件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思路是:产业定位以应用软件开发和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为主;应用软件市场定位于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主要定位于日本;产品定位于应用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和数字内容产品。把大连建成“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建设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依据几年来产业发展状况和对未来几年发展预测,制定了如下发展目标:到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出口4.2亿美元;到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出口亿美元;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出口亿美元。 5.重点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5.1加快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5.2在市场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环境国际化方面下大力气做好引导和服务性工作,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着力引进跨国软件及信息服务公司,培养名牌软件企业,培育名牌软件产品5.3全力解决人才问题,保证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做好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三方面工作。鼓励国内外教育机构创建软件学院,鼓励整合现有的社会力量开展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订单式”培育各类所需人才。在留住、引进人才的工作中,落实好市政府在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从国内其他城市和国外招聘高端人才,发挥大连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优势。对人才的培养、留住和吸引给与资金支持。5.4加快软件评测中心和国际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软件评测中心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建设专业化的软件评测中心,对软件的功能度、安全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充性、兼容性、效率、资源占用率、用户文档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政策支持、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建设软件评测中心成为大连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遵循国际惯例,建设国际化的网络数据中心,提供的“全程责任”、“全冗余”的247客户服务、“一站式”投诉解决办法、“全程客户满意度监控”,确保界面的简单化和友好性,使国内外用户客户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能享受到高品质客户服务,成为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及新兴的动漫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尽快建设国际化的网络数据中心。5.5充分利用中国软交会这一平台,推动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软件交易会,中国软交会已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市快速发展软件产业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高水平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实效。要按照“南有高交会,北有软交会”的目标,高质量做好展览、活动和会务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之成为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品牌盛会,成为展示和了解大连乃至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平台,成为增进交流、扩大合作、带动我市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6.大连软件信息服务业对大连经济发展的功能与作用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和把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建设成为大连支柱产业已成为既定目标,如何看待其对全市经济发展作用,综合国内外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贡献”。 6.1经济方面,以较高的附加价值对扩张大连经济总量和优化经济结构做出贡献6.2人才方面,以吸收大量知识型人才对缓解大连及周边地区的就业压力和优化劳动力结构做出贡献(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可直接带动5人就业)6.3技术方面,以软件技术的深入应用对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做出贡献6.4氛围方面,以强大的外部效应对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做出贡献目前,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外包产业的投入产业情况,每万平方米写字间投入为3500-4000万元人民币,解决800-1000人就业,人均年工资50000元,人均年产值22-25万元。每万平方米写字间形成年产值2.5亿元,形成利税2000万元人民币。按目前计划,2012年大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人,可带到约80万人就业,大连将成为名符其实的“软件城”和“世界办公室”。、参考文献1. 安筱鹏.大连软件园的发展研究.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17(1):91-94.2. 摘自张文岳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丁腈手套合同样本
- 临时劳务雇佣合同标准文本
- 仔猪养殖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买煤合同样本
- 会计员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工程销售合同样本
- 个人土方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乡墅销售合同样本
- 中外购物合同样本
- 保安短期合同标准文本
-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正式)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