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记承天寺夜游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短文的灵魂,你们打算选什么字?生:我会选“月”字。苏轼欣然起行是因为月;“地面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景象,也是月光造成的效果;说何夜无月,可有多少人会怀着闲情逸致,去发现月色之美呢?还是写月。生:我觉得选“美”吧!月色美,夜色很美,景物也很美!说围绕“月”来写,太白了吧?师:嗯,沉浸得很深,体味得很细,有穿越的感觉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美景。(学生读。)生:我觉得还是用“乐”字比较好。月光照进门来,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就是高兴的样子,直接描写作者的“乐”。生:对,“乐”字!作者能趁着月色,一个人去找张怀民共同欣赏,说明作者已经乐得有点控制不住了。生:散步时说月色如水,景物很美,也是间接地写作者的“乐”。借景写情嘛!我点了点头,为这个“间接”而赞叹,我喜欢这样的思考。生:老师,用“闲”字行吗?我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感觉到的。苏轼说哪一个夜晚没有美丽的月色呢?哪一个地方没有苍翠的竹柏呢?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美熟视无睹,只有“我”和张怀民另类,不仅发现了美,还享受了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别人忙,他们闲嘛!生:慢慢走,欣赏啊!山间美景,唯有慢慢走,怀着闲情逸致走,才能体验。所以我也赞同这个“闲”字。生:是的,有闲心,有闲情,才会发现月色的美,发现月色的美,才会尽情享受,才会其乐陶陶,才会浮想联翩!生:闲,才能发现美丽的月色,才有快乐。所以“闲”字更能包含这些东西。生:“盖竹柏影也。”这个“盖”字就很深刻地写出苏轼赏月时如痴如醉,这就是一种闲适的心态。怎一个“闲”字了得,就这样,教学就在“闲”的研讨中不知不觉地推进着,词、句、文章望着沉浸在“月色”之中的同学们,我深情地说:“西方美学家乔治桑塔耶那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事物之所以美,就因为它能体现我们想象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又能使我们的潜能得到实现。美文是个丰富的矿藏,很难一下子穷尽它,这便令人流连忘返,更想探秘、开采。各位,你们能用自己的疑问,作进一步的探秘、开采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学生思维的火花又被点燃了。生:老师,这篇文章记录的是苏轼对月抒怀的事情,有月色的夜晚应该是很多的,可是此前、此后,他为什么都没有描写呢?师:提得好!没有深思,提不出这样的精彩问题!是啊,有闲心、闲情、闲趣,也有对他人、万物的爱心,可是以前他的这双慧眼怎么就没发现这夜色的美呢?生:可能是因为他忧心忡忡,所以对美丽的月色“不来电”。师:何以见得?生:参考资料里提到,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所以,他肯定是很郁闷的。师:是的,苏轼这样一个有抱负、才华的人被闲置起来,怎能不郁闷?文本中有证据吗?生:“念无与为乐者”就是!连一个可以进行心灵对话的人都没有,得跑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这足以说明苏轼表面乐观,其实当时内心挺孤独的!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也可以感受到,称自己是“闲人”,可以说是很辛酸的。师:如此说来,这个“闲”字的确含有了闲愁的内涵。闲心、闲情、闲趣、闲愁,如同扇面一样,将苏轼的心灵世界彻底打开了。在这些心灵景象中,哪一个更为主要呢?生:应该是闲愁。因为所谓的闲心、闲情、闲趣,其实都是暂时的、表面的,一旦从美景回到现实,清醒过来,惆怅就成了他情感的主旋律。生:就像柳宗元,小石潭边一时忘却了被贬谪的烦恼,可是稍一停留,忧愁就会卷土重来。师:你们的理解很有质量!这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南唐词人冯延巳词句“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苏轼也一样,相对于那不绝如缕,盘根错节的仕途失意的惆怅,赏月所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所以,他的“愁”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赏月消愁愁更愁”!欣然知己伴,悄怆众人随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张华峰品评“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余问之:“怀民亦未寝后添余遂邀怀民,怀民犹豫再四,余强邀之,怀民遂出,如何?”一生曰:“不可。邀请而至再四,可见交情不深,兴味索然矣。”众生颔首。“如此,添加余遂邀怀民,怀民亦乐之,可否?”又一生答曰:“亦不可。遂邀亦乐之之句多余。”一生补充: “所不同者,少有默契也。好友之间,见面之后,竟要邀请,不如原文之意气相投也。”“原文怀民未寝,步于中庭无多余之词,而好友之间心心相印,同气相求跃然纸上矣。”初战告捷,余追问之。“同为贬官之作,东坡与怀民深夜漫游,欣然步行,月色皎洁,无丝毫之悲,有满心喜悦;柳州携五人白日同游,石潭美景清秀可喜,虽有乐趣,然终归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何也?”众生愕然,皆不解。“小石潭记中,柳州为何郑重介绍同游者?”“此乃游记文之惯例也。”一生循参考书答之。“可也。然则柳州乃文章大家,为何循惯例而作文?永州八记之中,仅有此篇交代。又作何解?”众生依旧不解。余徐问之:“前文中柳州可有一字提及五人?”“实无一字。”一生恍然:“柳州于此处方交代五人,实有深意。柳州才华盖世,少年得志,突遭贬黜,遂有山水之志。然心中忧喜,虽亲如兄弟,亦无从分担。柳州于此处方写出同游之人,实写心中孤寂。人潮之中独感孤寂,乃真孤寂也。”余心甚慰,暗思孺子可教,举一隅能反三隅也,乃曰:“然则柳州心中此种孤苦须怪何人?吴武陵、龚古、柳宗玄还是柳柳州本人?对比柳苏不同反应可知也。”“须怪柳州本人。柳州游玩山水,视众人为无物,中间曾无一语交流,其自我封闭可知也;故虽在白天,日光下彻而凄神寒骨,亲友相随而悄怆幽邃。东坡见美景而思友人,同漫步而心相印;故虽在深夜,月色如水而心旷神怡,知己相伴而欣喜满怀。同为贬谪,同伴友人,同是寄情山水乐事,境遇大是不同。”“汝当效法东坡,上可交玉皇大帝,下可交卑田院乞儿。光明磊落,豁达大度。如此,虽遇困境,亦会欣然自得;切不可妄学柳州,孤苦清高,过度敏感,得一脚气病即忧惧不已,年四十七而魂归太虚。”“突围”承天寺江苏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陆培成随着对“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了。一学生突然提及“苏东坡突围是否成功”这一话题,我来作答,让学生们思考。课堂片刻沉寂之后,渐渐活跃起来。教者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苏东坡的“处境”师:要讨论“苏东坡突围”这一话题,我们先要看看东坡的处境如何,他是否被围住了?被什么围住了?生: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了。做了个有职无权的小官,他内心非常苦闷。师:从文中可以看出他的苦闷吗?生:从“解衣欲睡”可以看出来,无所事事,天黑就睡觉,这与他之前在杭州和密州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是经历过繁华的人,现在门庭冷落,内心一定是苦闷的。生:我认为他被围住了。“念无与乐者”这句话告诉我们他在黄州没有什么朋友,他也曾把自己比作“孤鸿”。他被内心的苦闷和失望围住了。师:你的发言很有见地,看来读了不少苏轼的作品。生:我想补充一下,围住了作者的不只是苦闷和失望的情绪,还有友人的背叛,朝廷的打压,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艰难,这些使苏轼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恐慌之中。师:苏轼恐慌吗?生:我认为苏轼并未陷入恐慌。他从监狱里走出来,九死一生,来到黄州这个偏远的地方,虽然很多方面不如从前,但内心应该有一丝庆幸才对。师:苏轼是一个内心世界极为复杂的人,同学们刚才的分析都有道理。大家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在黄州的苏轼确实曾被“围”住,在某一段时期内,他是苦闷、失落、迷惘的,他的内心是挣扎的。苏东坡突围成功了吗师:余秋雨曾写过关于苏东坡的一篇散文黄州突围,大家认为,苏东坡突围成功了吗? 生:我认为他突围成功了。当人们都在休息时,东坡却和友人共赏月下美景,这是自我排遣,是一种突破。文章最后转而慨叹世人汲汲于名利,说明他已洞察人生的真谛,他的见解已远远高于世人了。 生:作者月夜出行,就是一次突围,见到了好友,赏到了美景,还写成了美文。这是大有收获的一次突围。 生:从东坡的情感变化来看,他的突围也算是成功的。师:能不能具体说说?生:一开始,“解衣欲睡”,内心是寂寞的,无所事事;“欣然起行”,转而愉悦;“念无与乐者”又陷入落寞中;“怀民亦未寝”,有得遇知音的安慰,庭中赏月得到了内心的一片安闲,末句的慨叹最为复杂,各种情感交杂在一起,悟出了人生之道。 师:你的分析很精彩,看到了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之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东坡的突围,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苏东坡是靠何突围的 师:大家一致认为苏东坡成功突围了,那么他靠什么突围呢?生:靠月夜美丽的景色,他借景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生:靠的是他的包容的心态,门前冷落,朋友退避,他不以为意。生:他靠的是佛家的出世思想,在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这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里面也有出世的思想。生:靠的是他达观的性格。无论面对怎样的境地,他都能乐观地面对。师:同学们从课内到课外,分析了东坡能够突围的原因,说的都有道理。苏东坡是独特的,天纵奇才,千古一人。他在黄州的几年,历经无数次“突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也在不断地突围,每次突围后,我们的人生都会掀开新的一页。今天的这次“意外”的讨论,也是一次课堂学习的“突围”,这让我们多了一次咀嚼文章的机会。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我们一生品味,珍藏。比较还原 体验“快乐”山东淄博高青实验中学 段岩霞记承天寺夜游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苏轼微妙波折的快乐,这种快乐极其隐秘,仅凭单纯的分析很难心领神会。对此,我运用比较法和还原法展开教学。生:我在“盖竹柏影也”一句中读出了作者的快乐。这句话意思是“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啊”,这是他意外发现的,所以这是一种意外的快乐。师:我们都来看这个句子,老师把它做了一些改动,大家出声读读,改动后,我们阅读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ppt: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生:把“盖”换成“是”后,作者发现是竹柏树影子时的惊喜没有了。生:改动后补出了“月色”,句子却变平淡了;而原句则给我们留下了猜想的余地。生:他以为庭下是积水,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月色,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师:再请大家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这种情感波澜补出来。ppt: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生:庭下如积水空明,(咦?)水中藻、荇交横,(喔?)盖竹柏影也。师:我听到你跟她补得好像不太一样,请你来说一下。生:庭下如积水空明,(啊!)水中藻、荇交横,(噫!)盖竹柏影也。师:你刚才不是这样说的,你刚才说庭下如积水空明,(咦?)水中藻、荇交横生:(噢!)盖竹柏影也。师(笑):唤醒了你刚才的记忆!不着语气词却能以特殊的句式和一个“盖”字尽显情感的起伏与波折,这就是苏轼行文的巧妙之处以及文言的雅洁、含蓄之美。我们也通过补语气词的方式体验了苏轼那一瞬间的情感波澜:疑惑恍然大悟欣喜。请大家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是什么样的月色引发了作者的错觉呢?生读,思考。生:空明的月色,像水一样澄澈的月色。生:皎洁、明亮的月色,以至于让作者把竹柏树的影子当成了水中的藻荇。师:竹柏影之黑更衬月色之空明,这种写法非常妙。谁能朗读原文,再现这空明的意境和这种恍然大悟的惊喜。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大家鼓掌。生:我在“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读出了苏轼的快乐。“相与”是指苏轼和张怀民一起。天已经很晚了,他们依然在庭院中散步,所以我体会出他们当时非常轻松愉悦!师:这里的“步”能不能换成“行”或“走”?生:不行,因为“步”是散步,“行”是走的意思,“走”是跑,太着急了,换了就表现不出他们的悠闲了。师:文章前面有一句“念无与为乐者”,那这里有没有写他们如何交谈取乐呢?生(齐摇头):没有。师:为什么不写他们如何交谈取乐,而只写他们“相与步于中庭”?生:我觉得不写更能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师:你感觉这是一种“留白”。可是,作者赏月为什么要去寻张怀民?生:因为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黄州,他们经历相同。师:仅止于此吗?我们来看一则资料。ppt: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迁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生:他们都被贬黄州,但都不为此忧愁,心胸坦然。生:他们都喜欢游山玩水,是品格清高超逸之人。师: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身世相同,而且志趣相投,可以说张怀民是苏轼的知己。明月相邀,知己相伴,人生一大乐事也!那苏轼寻张怀民的结果呢?生:“怀民亦未寝”,怀民也没有睡觉,“亦”字写出了苏轼的兴奋。师:如果怀民睡觉了呢?生:作者会非常失望,非常扫兴!师:一个“亦”字里有多少快乐与惊喜啊!这么巧,这么好!如果让你读这一句,你会怎么读?生读,一字一顿;众生笑。师:大家的笑声说明这一句不应该这么读。生:我觉得应该读得稍快一点,突出一下“亦”字。师:稍微加速,微笑着,把内心的惊喜流露出来。请你读!生(微笑,欣喜地读):怀民亦未寝。师:读得太好了!老师和你合作。我读“怀民亦未寝”,你读“相与步于中庭”,看我们有没有默契?师生默契对读。师:知己相逢,不需过多交谈,相视一笑更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放慢语速,静下心来,投入进去,一起朗读体会苏轼蕴含在这八十五字中的快乐与欣喜!品读“空明”山东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反复研读记承天寺夜游,颇觉“空明”一词大有嚼头,会成为吸引学生品读课文的亮点。于是,在学生整体感知之后,我们围绕“空明”展开对话。月色“如积水空明”师:我对“空明”一词很感兴趣,不知同学们对此怎么理解。生:形容水的澄澈。生:从“如”字看,这里形容月色像水一样澄澈透明。生:澄澈到连竹柏的影子都如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一样清晰可见。师:(板书:月色“如积水空明”)大家注意到“盖”字么?品一下,有什么意味?生:“盖”是“原来是”的意思,读来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生:作者太投入了,完全被月色的澄澈陶醉了,竟把洒满庭院的月光当成积水,把竹柏影子当成了水草。师:“陶醉”用得极好,品出了作者在写景中融入的快乐心情。我们来把“空明”与“空灵”做个比较(课件展示济南的冬天“看吧整个的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生:二者异曲同工,只不过描写对象不同,空明形容月明,空灵形容天地间的清亮。生:空灵有透明中泛着灵气的意思,空明是透明得如同没有任何阻隔一样。生:空灵形容白天环境的清,空明形容夜间月色的明,空明更富表现力,程度更深。生:二者都透着作者的喜悦和快乐心情。月色空人心师:同学们品读出了滋味。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月色的空明”,并体验到快乐?生:从“念无与为乐者”一句看,即使是家人也未必。生:从结尾一句看,只有“闲人”才能做到。师:“闲人”是什么意思?生:清闲的人。生:我觉得清闲的人多了,却未必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课文注释有问题。生:“闲人”和“忙人”相对。一个忙忙碌碌或是追名逐利的人,是无心去感受美、去体验快乐的。生:“闲人”作“有闲情雅致的人”讲更好些。师:你觉得苏轼是一个有闲情雅致的人吗?(课件展示苏轼简历)生:真可谓“身世浮沉雨打萍”啊,原来是个历尽沧桑的人。生:按常理说,苏轼不会有闲情雅致,可是从文中对月色的描写看,我确实感受到他内心的“空明”。师:用“空明”形容苏轼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啊。能否说说“空明”的内心是怎样的?生:“空”,就像五柳先生说的“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明”,就是乐观豁达。生:“空明”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师:我化用一句古诗(板书:月色空人心)。(课件展示苏轼谪迁时期的诗句印证:从京城贬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他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生:苏轼一生起起伏伏,无往而不乐,好一个乐天派啊。师:历尽苦难,其心“空明”,不改其乐,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心“空”文自“明”生:老师,不是说“文如其人”吗?苏轼内心是这样的“空明”,他的文章是不是也“空明”呢?师:你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让我们再来品读课文。生:本文虽然只有84个字,可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记叙要素俱全,简洁明了。生:本文虽只一段,但是,先叙事,再写景,后议论,脉络清楚,层次分明。生:写景一句虽不见“月”字,可处处突出月色澄澈,是既“空”又“明”。生:全文直接写“乐”只两句,细读感觉“乐透纸背”,是“空明”吧。师:好一个“乐透纸背”,具体说说看?生:为“月色入户”而“欣然”,进而“寻张怀民”共享快乐,“相与步于中庭”其乐融融,因沉醉在“如积水空明”的月色中,竟然误把“竹柏”当“藻、荇”。我想象二人就像水中鱼一样快乐。生:我读“盖”字,似乎听到苏轼在兴奋地大喊。生:细细品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我仿佛看到苏轼自鸣得意与自豪的神情,甚至感觉他有点除我二人外无人能够欣赏“空明”月色的自负。生:我感觉苏轼的“乐”,就像“水中藻、荇”一样清晰,随处可见。生:感觉本文好像浸泡在“空明”的月色中,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身心融入月光,与作者一样快乐。师:本文紧扣“月”字,突出“乐”字,的确“空明”。我们如何看待做人与做文的关系?生:心胸如积水般空明,才能有闲情雅致,发现“空明”月色,进而写出“空明”的美文。生:人闲文空明。生:心“空明”则文“空明”。生:心“空”文自“明”。师:(板书:心“空”文自“明”)让我们再次朗读,体味本文月“空明”、人“空明”、文“空明”的特点,以及人与文的关系。美景只为闲人设浙江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卢立银很多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都把着力点放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景句,借助删改字词、调换语序等手段赏读此句,理解其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尽得风流”的妙处。其实,美景只为闲人设。只有了解了闲人之心才能更好赏读在闲人的眼中美景的真正美点所在。为此,笔者特设“读人”环节展开课堂讨论。师:刚才从标题中我们读到了夜游的时间、地点等,接下来我们一同来探讨夜游承天寺的人。都有谁?他们关系如何?何以见得?请大家细读课文按下面句式说:从 字/词看出,他俩交情 。 生:我从“遂”字看出,他俩交情很铁。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遂”的意思是“马上、就”,为什么苏轼心里觉得无聊,无以为乐时马上会想到张怀民啊,不就是因为他俩很铁吗? 生:(大声说)他的眼中只有他!(有生笑) 师:谁的眼中只有谁? 生:苏轼的眼中只有张怀民,要不怎么会马上想到他呢?师:是啊,苏轼的心中是装着张怀民,一个“遂”字见深情。 生:我从“寻”字看出,他俩的交情很不一般,“寻”字看出苏轼心里很急切,如此朗朗的月色,一定要找到好朋友共同分享,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师:有道理。齐读前两句,读出苏轼想与好朋友分享月色的急切心情。学生读。 生:老师,我是从“亦”字看出,他俩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命运才会成为好朋友的。 师:眼光很独到啊,你能从一个副词“亦”看出“好朋友”来真不简单。大家猜猜看,为什么怀民“亦”未寝? 生:是不是,怀民也有心事,也睡不着觉啊?生:这是不是我们说的“志同道合”或者叫“同病相怜”?师:大家真聪明,苏轼与怀民的确有相同的遭遇,请看ppt 苏轼: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因“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讥谤。)被逮入狱。十二月释放,次年二月初抵贬地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但也只是挂名而已。苏轼是被地方官吏严管的犯官,几近流放。这时的苏轼处境艰难。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河北清河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师:作者苏轼和张怀民当时都被贬黄州,从相识到相知,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生:看来,他俩确是心境相同,心有灵犀啊。师:都是被贬之人,都是未眠之人,一个“亦”字的确可看出他俩是心境相同之人。生:我还可以从“相与”中,想到他俩关系非同一般。师:“相与”是什么意思?(一同,一起),请大家发挥想象,他们当时在庭中是怎么走的?手的摆放如何?步行的姿态又是如何?生:苏轼的手一定是搭在怀民的肩上,两人边走边说边笑边感叹反正很自在的。(大家笑)师:你认为他俩可能会说些什么呢?生:我想他们肯定各自诉说自己曾经的往事和现在被贬的心情。师:既然谈论被贬之事又怎么能边说边笑呢?生:(思考一会儿)也许是相互宽慰吧。师:是啊,难得现在的清闲啊。生:老师,那“相与步于中庭”的“步”就不是匆匆前行,而该是随心所欲,悠闲漫步了。师:感觉真敏锐。两个心灵相通的好友在朗朗月色的相伴下悠然自得,并肩慢行,这样的关系怎么会不好呢?生:能够在月色下一起漫步的人可算是心灵默契的朋友了。不像现在社会上,有些所谓的朋友纯粹是唯利是图,可他们都是贬官,已经无利可图了,但正是这样的友谊最深厚最真挚。师:是的,患难见真情。你也可算是他俩的知音了。我们就走进他俩的内心世界,深情朗读“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这一片段,特别体会刚才分享的“遂”“寻”“亦”等词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两个遭遇相似,处境相同的友人,文章后面说的“闲人”,又会在中庭欣赏到什么样的月下美景呢?主持人语如何闲情抛掷久肖培东读过一段文字,赞的是山峦间一缕茶香,个中对茶的解读让我很震撼。“茶中间有个人字,意思是人在草木间,一个在草木间生活的人,凡事依天理,凡事随云意,自自然然,不强求,不越取,水到茶成,这是茶的道,也是人的道呀!”寥寥几笔写尽了闲适的心情。再读子瞻记承天寺夜游以及诸多教学镜头,读得多了,恍惚回到了遥远的月下回到了细雨纷飞的山水间。原来,茶道,人道,也是教学之道,要的就是那份“闲”情。人闲桂花落,若能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沉浸”中让思维之花缤纷飘落,这样的课堂应该是进入了一种境界。太多的语文课最后滑向平庸,我以为是教者太过于追求“课”的概念,致使师生在功利与紧张中很难成为能焕发出学习活力的“性情中人”。 汲安庆老师和学生聊苏子之“闲”,是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关键,但即使是处在这样的紧要处,汲老师课堂上展现的还是一种闲适悠然的步态。要的是“闲”,但且让“月”“美”“乐”先呈现,不是急匆匆,不是慌张张,而是让学生充分进入文本,又有充分表达学习感悟的时光,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风度。目在字间移,心随文意神驰灵游,最后才有了“闲”品读后的片片桂花般的思绪。“就这样,教学就在闲的研讨中不知不觉地推进着,词、句、文章”这就是最好的学习状态,从“闲”字入手,顺“闲”而下,最终去探访苏轼的心灵世界。所以,谈“闲”若是匆忙状,文章中的这份闲情又怎能在课堂“抛掷久”?张华峰老师的镜头有着浓浓的文言风,颇有个性,几分张扬外还能读出一种可爱。品评“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教师是问之并追问之,语言简练,只等学生充分思考“举一隅能反三隅也”。其中,苏轼与柳宗元之比较很有想法,在“众生愕然,皆不解”的基础上巧加点拨,悠悠道来,不徐不疾,朴实又饱满,情感基调的把握自有可商榷之处,但如此镜头,亦充满着闲趣。“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