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会议管理.ppt_第1页
成功的会议管理.ppt_第2页
成功的会议管理.ppt_第3页
成功的会议管理.ppt_第4页
成功的会议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的會議管理 議事的準備與進行 鍾起岱2008 03 05 鍾起岱老師簡歷 中州技術學院企管系副教授sky sailing 0937 77478204 8311498ext3008 學歷 中興大學地政系學士 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進修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科技管理學程結業 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部研究學院 USDA 政策分析學程結業 美國匹次堡州立大學 PittsburgStateUniversity 訪問學人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考試 普考土地行政科及格 外語導遊人員及格 外語領隊人員及格 高考土地測量科及格 高考都市計畫科及格 甲等特考政策規劃研考人員及格 大綱 引言議事學發展會議的原理會議的準備會議的進行會議的額數會議的表決實例研討結語 引言 不成功的會議 一人一把號 各吹各的調 人多嘴雜 烏龜多就亂爬 會而不議 議而不決 決而不行 成功的會議 豺狼與綿羊羔同居 豹子與山羊羔同臥 少壯幼獅與牛犢 並肥畜同群 舊約以賽亞書11 6 議事學的發展 1215 英王John接受 大憲章 1688 光榮革命1689 權利法案1789 ThomasJefferson 國會議事手冊 1876 HenryRobert 羅伯氏規則 1917 孫中山 民權初步 1948 立法院通過 立法院議事規則 1954 內政部訂定 試行會議規範 1956 立法院通過立法院點名表決辦法 1965 內政部頒行 會議規範 1981 行政院頒行行政院會議議事規則 1999 立法院制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會議管理的內涵 PlanningOrganizingStaffingDirectingControlling 會議管理的重心 一 對內管理 順遂議事的進行 實現群體意志 追求公共利益最大的公約數 對外管理 妥善運用議事技巧與議事策略 達成有利於己方的結論或情勢 會議管理的重心 二 對內管理集體決策會議成本規劃與準備會議規則流程與控制參與與發言共識引導決議追蹤 對外管理集體決策會議成本規劃與準備會議規則流程與控制參與與發言共識引導決議追蹤 會議的要件 凡研究事理之解決 一人謂之獨思 二人謂之對話 三人以上而循一定之規則 為之會議 因此 會議有三要件 第一必須是研究事理之解決 第二必須三人以上 第三必須循一定之規則 議事學的基本原則 1 議事規則的存在是為了增進業務處理與提昇合作與協調 2 會議中所有的會員都有平等的權利 特權與責任 這包括屬於多數的一方有權做決 屬於少數的一方有權做辯護 3 必須有足夠的法定人數 4 每一項動議必須經過自由而充分的討論 5 在任何時間 一個時間只能討論一個問題 6 在任何時間 每位會員都有權利知道現在正在進行中懸而未決的問題 同時在表決前加以重述 7 除非得到主席的許可 任何人都不可以發言 8 對同一個問題 在他人第一次發言尚未結束之前 任何人都不可以要求第二次發言 9 主席必須嚴格謹守公正無偏 會議規則的位階次序 憲法法律本機關議事規則會議規範民權初步慣例 會議的民主原理 力的原理 會議的最後決定 必須是保持最多數意見的決定 此稱為服從多數原則 理的原理 在服從多數的原則下 少數者的權利 亦不應受到打壓 此稱為尊重少數原則 力的原理 服從多數原則 如有多數人贊成 不應強求打消 如有多數人反對 不應強求通過 保持合法的開會人數 多數決 理的原理 尊重少數原則 不應剝奪提案的權利充分討論或辯論的權利依議事規則進行的權利等待真正多數的權利不得隨意撤銷決議的權利 國人開會常見的問題 隨性開會不了解會議規範變成主席或某位出席者的演講會成為演講比賽為發言而發言為反對而反對為捧場而參予為奉承或出鋒頭而動議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適當的開會時機 依照法令規定必須召開者 能促進協調 溝通及集思廣益效果者 於工作推動及目標達成有必要者 在時效上較為迅捷者 無其他有效方式可代替者 不必召開會議的情形 以電話 公函 或會簽等方式可以產生預期效果者 主持人或出席人員未作充分準備者 時機不適當者 肯定不能產生預期效果者 花費太大 不合效益原則者 會議幕僚應注意事項 1 會議主持人 應視會議性質與目的 由實際負責且深入了解會議內容者擔任之 2 除必須由機關首長主持之會議外 宜儘量授權副首長 幕僚長或其他專門人員主持 3 會議出席人員應具有代表性 其人數視會議性質及開會時間酌予限制 4 會議出席人員對會議文件應事先加以研究 並就討論事項預作發言準備 5 如代表長官出席時 應事先請示發言原則 6 會議主辦單位人員 除依照規定進行會議準備外 並應於開會前為會議主持人提供有關會議之重要參考資料及擬案 6 要對會場及議事準備做最後檢查 會議前的準備工作 1 決定會議討論範圍 會議必須有目的 亦須有主題 此即會議範圍 範圍太大 不易在預定時間內達成結論 範圍太小 又失會議的真意 有時雙方為了會議討論範圍 亦有由雙方幕僚單位舉行預備性磋商會議 2 確定會議的參予者 包括法定成員 利害關係人 單位代表 其他規劃或目標人選等等 3 設定會議進行方式 亦即決定會議的進行議程 秩序 時間與規則 並確定會議的出席單位及人員 4 準備所須資料 如會議的程序 提案 主張 背景說時等等均須儘可能於事先準備 5 印發通知 準備妥會議所須資料後 應事先印發通知 通知的方式 有以口傳者 有以帖請者 有以登報者 有以郵寄電傳者 端視會議的機密性與時效性而定 6 整頓會場 進行正式會議之前 幕僚人員或議事單位應事先布置會場 舉凡主席的位置 出席者的席位 名牌 盆花 簽到處乃至會場的整潔 麥克風的音量 桌椅 煙灰缸 照明 採光是否在最佳狀態等等均應於事先準備妥當 成功的會議參予者 1 手邊上有關於會議主題的完整知識 2 有議事規則的完整知識 3 具有雄辯說服能力的知識 4 具有解決問題與決策的知識 5 具有洞察人類動態社會情緒的知識 標準議程 標準議程通常包括三項 第一是報告事項 第二是討論上次會議未了事項 第三是新議案的討論 主席的任務 1 依時宣布開會 散會或休息 暨按照程序 主持會議進行 2 維持會場秩序 並確保議事規則之遵行 3 承認發言人地位 4 接述動議 5 依序將議案宣付討論及表決 並宣布表決結果 6 簽署會議紀錄及有關會議之文件 7 答覆一切有關會議之詢問 及決定權宜問題與秩序問題 會議紀錄 一 會議結束後 應責成專人詳加記錄 會議規範第十二條規定 會議之紀錄人員 除各該會議另有規定外 得由主席指定 或由會議推選之 會議之紀錄人員 如係由會員兼任者 有發言權及表決權 會議紀錄 二 記錄的方式通常有二 一是一字不遺的詳加記錄 例如議會的會議公報 一是使用簡要而正確的文字 記下會議大要 會議紀錄 三 紀錄的格式也有兩種 一種是以條列的方式計載的輪廓式一是記載會議詳情經過的敘事式 會議大要的記錄方式 也有一些必須詳加記錄 而不能省略的部份 會議紀錄 四 不可省略部份 會議舉行之時間 地點及會議形式 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會議出席人 主席 代表 委員 觀察員及記錄姓名 書面提案及提案人 表決及結果 結論或決議 可以省略部份 全體會員大會之出席人員 議案之附議人或連署人 辯論雙方論點 實例研討 民意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會議有何異同 首長制的會議與委員制的會議有何異同 民意機關與行政機關會議比較 會議的額數問題 一般性會議 依其法定額數臨時性集會 額數不應是問題委員會 必須過半數 會議的進行三部曲 動議討論表決 動議法則 主動議附屬動議偶發動議 主動議的分類 一 一般主動議與特別主動議正式主動議與臨時主動議 主動議的分類 二 一般主動議 與實質問題有關之獨立動議 特別主動議 不屬實質問題之獨立動議 包括 復議 取銷 抽出與預定議程動議 主動議法則 順序不可逆原則 先提出者先討論 先討論者先表決一時議一事原則一事不二議原則附議原則 附屬動議法則 散會動議 休息動議 擱置動議停止討論動議延期討論動議付委動議修正動議無限其延期動議 偶發動議法則 權宜問題秩序問題會議詢問收回動議分開動議申訴動議變更議程動議暫時停止實施議事規則之一部之動議討論方式之動議表決方式之動議 表決法則 絕對多數法比較多數法特別多數法法定多數法一致決 成功的會議 HavecleargoalsorobjectivesWhoshouldattendWrittenagendaArriveearlyStartontimeandendontimeNointerruptionsBegoodSummarizeandfollowup 會議主席的特質 果毅之力誠懇之意體順之情 結語 會議的真正精神所在是藉著會議的進行過程 透過人與人之間智慧的交流 情感與理性的良性互動 產生互信與共識 作為行動的共同準據 討論 一 想想看 會議中如對議事進行方式 程序 表決等等有疑義時 適用優先順序應如何 為什麼 1 民權初步 2 法律 3 會議規範 4 本機關議事規則 5 憲法 6 慣例 討論 二 想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