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1 (新版)冀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1 (新版)冀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1 (新版)冀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1 (新版)冀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1 (新版)冀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师生的交流较多,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如何更大范围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互相辨析研讨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考虑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动脑动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广泛应用,体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增强应用意识;2.能够由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到数学方程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体会到经济社会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探索的精神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即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建立.难点:在实践探索中寻找解题方案.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情景问题1:两马驮物的问题,这是在古印度广为流传的一个问题.大马和小马驮着物品在途中有一段对话如下.大马:“唉!驮了这么多的包裹,把我累死了!”小马:“这么大的个你还累?把你驮的东西给我一包咱俩驮的东西就一样多了.”大马:“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数就是你的两倍!小马:“真的?!”根据大马和小马的对话,你能求出大马和小马各驮了几包物品吗?学生自主探索,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设大马驮了x包物品,小马驮了y包物品根据题意有:解得:答:大马驮物7包,小马驮物5包.解法二:设大马驮了x包物品,则小马驮了(x2)包物品根据题意有:x+1=2(x21)解得:x=7x2=5答:大马驮物7包,小马驮物5包.师生辨析研讨:1.这个问题已知了什么?未知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等量关系:(1)大马驮的包数1=小马驮的包数+1(2)大马驮的包数+1=2(小马驮的包数1)2.两种解法都正确.对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应用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2:某化肥厂往某地区发运了两批化肥,第一批装满了9节火车车厢和25辆卡车,共运了640吨,第二批装满了12节火车车厢和10辆卡车,共运了760吨,平均每节火车车厢和每辆卡车分别装运化肥多少吨?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9节火车车厢装的化肥+25辆卡车装的化肥=64012节火车车厢装的化肥+10辆卡车装的化肥=760设平均每节火车车厢装运化肥x吨,每辆卡车装运化肥y吨根据题意有:解得:答:平均每节火车车厢装运化肥60吨,每辆卡车装运化肥4吨.师生辨析研讨:问题2能否采用设一个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求解?通过这两个问题中两种设元方法的比较,你有什么体会?通过师生交流得出: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通常设两个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这样更容易表示等量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节课我们将应用二院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你能谈谈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一般有哪些步骤吗?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通过归纳总结步骤: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思路与用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是一样的,包括:(1)审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2)找出数量关系;(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4)求解方程组;(5)检验;(6)写出答案.二、试着做一做1.小华4年后的年龄与小丽4年前的年龄相等,3年后她们两人的年龄和等于她们2004年年龄差的3倍,求小华和小丽2004年的年龄?通过此题引导学生注意(1)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2)检验应包括带入原方程组检验和是否符合题意的检验.把前面总结步骤时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整.2.某木器厂有38名工人,2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3张课桌,3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0把椅子,如何调配工人才能使每天生产的桌椅配套?(1张课桌配2把椅子)分析:问题是什么?什么是桌椅配套?反思:方程是描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最重要的语言,本节课我们借助方程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总结:很多问题中都存在着一些等量关系,以此我们往往可以借助方程组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用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列方程组来解某些实际问题,应注意检验和正确作答.检验不仅要检查求得的解是否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所得的解答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三、课时小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2)找出数量关系;(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4)求解方程组;(5)检验;(6)写出问题答案.四、课后作业课本p16习题a组1、2. b组1.2补充作业: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问: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通过多少名学生?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建造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五、板书设计:6.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步骤: 问题1解法1 解法2问题2做一做: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范例讲解例2:2003年秋季,某校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招生总人数为500名,计划2004年秋季七年级招生人数增加20%,高中一年级招生人数增加15%,这样,2004年秋季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招生总人数将比2003年招生总人数增加18%.2004年秋季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各计划招生多少名?1.分析寻找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1)2003年七年级招生数+2003年高一招生数=500.(2)2004年七年级招生数+2004年高一招生数500(1+18).2.2004年和2003年七年级、高一招生数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合适?由于已知2004年七年级招生人数是比2003年七年级招生数增加20,所以应该设2003年秋季七年级招生工人,高一招生y人,那么2004年秋季七年级招生(1十20)x人,高一招生(1+15)y,请列出方程组.化简,得 解之,得(注意这里x表示2003年秋季七年级招生数,不是问题答案)所以(1+20)x1.2 300360,(1+15)y1.15 200230答;2004年秋季七年级招生360人,高中一年级招生230人.以上方程组中的方程可以换成20x+15y50018,这是根据怎样等量关系?答:2004年秋季七年级招生增加的人数+2004秋季高一招生增加的人数这两个年级2004年总共增加的人数.如果直接设2004年秋季七年级招x人,高中一年级招?夕人,你会列出方程组吗?试一试,并与上面的解答过程比较,你有什么看法?因为:2003年七年级招生数(1420)2004年七年级招生数所以,2003年七年级招生数=.所以列方程组可见,适当地设未知数?能使问题简单.三、一起探究阅读教科书p18中的问题.1.已知量: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有26s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14s桥长1000m未知量:(1)火车速度 (2)火车长度2.寻找等量关系:(问题较复杂,可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可知:火车26s行驶的路程:1000+火车长度可知:火车行驶14s行程1000火车长度3.怎样设未知数呢?观察两个等量关系,所以可设火车的速度为x ms,火车长度为y m.把上面两个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得 解方程组得 答:火车的速度为50 ms,火车长度为300 m.四、课堂练习1.教科书p18练习1,2在学生经过充分思考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作以下分析:2.售价一进价利润,售价定价打折数七五折就是原价的75.如果设每件定价x:元,进价为y元,列方程组:解之,得 (方程不对,需要改正)3.(1)本题求什么?挖树坑人数,栽树人数(2)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挖树坑人数+栽树人数240挖好树坑的个数栽上树苗的棵数而挖好树坑的个数挖坑人数每人一天挖坑数栽上树苗的棵树栽树人数每人一共可栽树棵数所以设分配x人挖树坑,)人栽树苗,列方程组:解之,得五、课时小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