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doc_第1页
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doc_第2页
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被我们依赖了几十年,为我们实现粮食增产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几十年的单一使用化肥,已经完全过量了!甚至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化肥使用过量的10大危害:1.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2.化肥利用率低,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Zn2+、Mg2+、Ca2+、Fe3+、Al3+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肥。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化肥大量使用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瓜不甜,菜不香。4.危害人体健康。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5.化肥的大量使用,还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6.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的污染。7.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地利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8,过量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9,影响作物品质。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10,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未解决传统化肥的诸多危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刘存寿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20年完成了“植物碳基营养机理与天然有机物料高肥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于2016年7月10日通过科技部成果鉴定,中科院赵玉芬等多位专家、院士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指出“这是世界肥料界的一场革命”。刘存寿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植物碳基营养新概念及活性有机物与无机物的配位增效理论,首创了天然有机物“仿生化学法”快速降解新技术,为生物质及矿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科研团队在刘存寿教授的指导下,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永春”碳基全营养肥。“永春”碳基全营养肥采用独特工艺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机碳物质为原料,快速降解成农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天然植物黄腐酸、小肽、核苷酸等多种有机营养成分,并将天然矿物质进行活化,经有机配位增效反应,富含多种稀有元素矿物质营养。“永春”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