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2)思想主张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3)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温馨提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但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提出了“仁政”思想,将孔子“仁”的学说扩展到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2荀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2)思想主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政治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3)思想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墨子与墨家1历史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而“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3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受人们重视了。易错警示 孔子的“仁”和墨子的“仁”不同: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仁是指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三、庄子与道家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2思想主张(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2)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温馨提示 庄子和老子均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但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消极,充分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四、韩非与法家1历史地位: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3影响(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 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五、孙膑与兵家1历史地位: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2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孙膑兵法中,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六、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温馨提示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派别多。“争鸣”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别的主张绝对不同,而是不同之中有其相同之处,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主题一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1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用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影响(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通史载:“(东周)的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界,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1)“(东周)的混乱和改革”的表现是什么?答案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改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2)“思想文化大变动”指的是什么?答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一、二、三、四”巧记“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主题二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1)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视。(2)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3)战国时期,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荀子的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外儒内法)。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材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孟子梁惠王上(1)材料一中,孔子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答案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关切,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2)材料二,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答案孟子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表格法理解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项目孔子孟子荀子同仁德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涉世”“忘世”“出世”分析,以上提及的观点反映了注重社会现实的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b解析“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故b项正确。3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b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故选b项。4古代某思想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答案c解析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的思想,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5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其中主张“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的学派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b解析“以法为教”体现了法家的思想。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答案(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墨家的“强本节用”。法家“严而少恩”。(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解析第(1)问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第(3)问的历史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阅读与思考】(教材p10)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士”阶层在政治上崛起,在学术上异常活跃;私学兴起,文化下移。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与探究】(教材p11)提示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测评】(教材p11)提示1.(1)儒家。孟子主张“仁政”“重民”“性善论”。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张“性恶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2)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节用”“节葬”。(3)道家。庄子提出“齐物”观点,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与顺从自然的观点。(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是古非今”,提倡变法革新。(5)兵家。孙膑受孙子兵法和其他各家的思想影响,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础巩固1汉书艺文志序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答案a解析从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以判断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又从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选a项。2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答案a解析朱元璋主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孟子主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不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a项。3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a“性善论”思想b“性恶论”思想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答案d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蓬生麻中”“白沙在涅”,便可得出荀子重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的结论。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b倡导重义轻利c道德的重要d无等级名分差别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的区别在于墨子的爱无等级名分差别。故选d项。5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答案b解析材料包含辩证法思想,在先秦时期只有道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6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用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可知,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能力提升7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答案c解析题中要求贯穿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线,a、b、d三项只是三者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三者主要研究伦理道德和治国方略,希望达到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8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意思是指仆人也是人,应该好好的对待他。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在哪家的立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瘾安全教育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职业大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建筑大学《旅行社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能源学院《英语视听说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品与货币交换演变》课件
- 人工清理田面施工方案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消化与呼吸系统医学教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家用空气清新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摩擦学发展前沿课件
-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招商银行入职培训招商银行新员工试题
- (通用版)医院收费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威海职业学院学籍档案簿
- 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全)
- 锤击预应力管桩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原则
- 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参考模板范本
- 班主任经验交流一等奖课件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