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浙江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8讲 文言文阅读(三)考点跟踪突破(含14年中考真题).doc_第1页
【聚焦中考】(浙江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8讲 文言文阅读(三)考点跟踪突破(含14年中考真题).doc_第2页
【聚焦中考】(浙江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8讲 文言文阅读(三)考点跟踪突破(含14年中考真题).doc_第3页
【聚焦中考】(浙江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8讲 文言文阅读(三)考点跟踪突破(含14年中考真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文言文阅读(三)概括、探究、感悟一、(2014烟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而或长烟一空不敢出一言以复b去国怀乡 委而去之c或异二者之为 一食或尽粟一石d先天下之忧而忧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2翻译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_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对它的描述很详尽了。_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示例: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_4文中的“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_以物喜,以己悲_。5下面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一项是(b)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练习。【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2)再而衰(第二次)(3)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4)谤讥于市朝(议论)7下列加点词解释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d于是入朝见威王8翻译句子。(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_(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9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_在劝说别人的时候,应尽量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_(2)结合全文,请你谈谈甲文的鲁庄公和乙文的齐威王有哪些共同点?_鲁庄公和齐威王的共同点有:他们都是比较开明的君主,都能采纳臣子的好建议,并且付诸实际行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_三、(2014重庆b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或断开)(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奔马)(3)素湍绿潭(急流(急流的水)(4)属引凄异(连接(连续)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_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点拨:三峡的秋天充满了凄婉美。13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该文的内容说说理由。_示例:我会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_四、(2014云南)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练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出师表)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遇到)(2)以彰其咎(表明,显扬)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_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_(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_陛下也应当有自己的谋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考查接纳正确的言论。_16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_因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_17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言之有理即可。_五、(2014漳州)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习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注释】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贵:以为贵。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与:亲附,拥护。非:非难,责怪。遂:终于,最终。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2)委而去之(离开)(3)桓公仰而视天(看)(4)辅之则强(辅佐,协助)1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寡助之至视愈至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百姓为天d三里之城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20翻译下面句子。(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