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年产 600 吨 有机茶 加工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2 目 录 一、总论 (一) 申请项目概述 (二) 项目预计目标 1、总体目标 2、阶段目标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 简述 (二) 项目创新点 (三) 知识产权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 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二) 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 (三) 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力预测 (四)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五) 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六) 项目实施计划论述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 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二) 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3、经济效益分析 4、项目投资评价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二) 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三) 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四) 单位管理情况 (五) 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六) 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3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本项目以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的研制开发为核心技术。需转化的内容为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等系列产品的中试生产,并引进日本机械开展有机蒸青茶精深加工。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有机蒸青茶和有机番茶加工工艺为本项目创新点。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成果转化 后可熟化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等有机茶系列产品的开发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有机茶系列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增加有机名优茶、有机蒸青茶和有机番茶的产量,促进我市乃至全省有机茶出口。 (二)项目预计目标 1、总体目标: 本项目执行期间计划投资额 450 万元,其中用于扩建茶叶加工厂房的投资额为 50 万元,添置茶叶加工与包装机械和茶叶检测设备等投资额为 320 万元,流动资金 80 万元。通过 2 年的项目实施,将严格按照国际有机农业标准进行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和包装贮运,使有机茶基地建设、有机名优茶、有机蒸青茶和有机番茶的加工工艺日臻完善, 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有机茶精深加工技术及茶叶保鲜技术都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使 50%以上的有机蒸青茶通过精深加工后再行出口。通过本项目实施,使本公司有机茶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累计有机茶总产值将达3200 万元。其中生产加工有机名优茶 60 吨,销售收入 1000 万元;有机蒸青茶 900吨,出口交货值 1400 万元;有机番茶 120 吨,出口交货值 200 万元;精深加工有机蒸青茶 200 吨,增值 600 万元。参与合作的有机茶园总规模达 11800 亩,其中通过欧盟 IMO、日本 JAS 和美国 NOP 国际有机食品颁证机构检测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基 地6000 多亩。可以新增就业岗位 68 个,增加就业者经济收入 68 万元。 本项目实施 2年可累计实现利润 345 万元,上交各种税收 287 万元。除有机名优茶外,其它均为出口茶类,预计可实行创汇 268 万美元。 项目的实施也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首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良好的影响,为其它茶叶专业户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促进其它茶叶专业户转向开发有机茶或绿色茶叶,并对其它农产品的有机化或无公害化也产生示范作用,有力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次, 茶园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形成良好的生物链,茶 园的天敌种更为丰富。 同时,也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并有利提高有机茶的国际竞争力,使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进一步提高有机茶的国际竞争力。 2、阶段目标: 本项目实施时间为 2 年,即从 2004 年 4 月开始到 2006 年 4 月结束。 ( 1) 2004 年。 2004 年 6 月前,完成投资额 310 万元 ,其中用于茶叶精深加工的机械投资额为 260 万元,用于加工厂房建设的投资额为 50 万元( 5 月底前)。计划全 4 年建成有机茶生产基地 8800 亩,生产加工各类有机茶 570 吨,实现销售额 1440 万元,全 年可实现利润 116 万元,其中生产加工有机名优茶 30 吨,实现销售收入 500万元;加工有机蒸青茶 400 吨,出口交货值 580 万元;有机番茶 60 吨,出口交货值100 万元,茶叶精深加工 80 吨,增值 260 万元。 ( 2) 2005 年 。计划添置茶叶检测仪器及试验研究等需投资额 60 万元,其中添置茶叶检测仪器 32 万元;计划新增有机茶园 3000 亩,全年生产加工各类有机茶 710吨,实现茶叶销售收入 1760 万元,创年利润 229 万元。其中有机名优茶 30 吨,产值 500 万元;有机蒸青茶 500 吨,出口交货值 820 万元;有机番茶 60 吨,出口交货值 100 万元;有机蒸青茶精深加工 120 吨,增值 340 万元。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有机茶成果转化项目计划总投入为 618 万元,其中在项目申报期间即 2004 年 4 月前已投入的资金为 168 万元。在本项目实施期内还需新增投资额为 450 万元,其中在 2004 年投资额将达 390 万元,主要用于厂房建设、茶叶精深加工机械的购置等(见表 1)。 表 1 项目执行期内新增投资资金到位及使用计划表 资金额 (万元) 到位时间 厂房建设资金 50 2004 年 5 月前 加工与包装机械 270 2004 年 6 月前 添置检测设备 及试验研究等 50 2005 年 3 月前 流动流动资金 80 2004 年 5 月前 合 计 450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有机食品是无公害食品的最高层次,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等,并对质量实现全过程的监控。早在 20 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就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概念,到六七十年代,有机食品已相当盛行。有机茶作为有机食品的一种,国外发展还不多,目前,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开始生产有机茶。但至今全球发展有机茶的面积还 很有限,发展速度也不快,有机茶以及有机食品供不应求的趋势仍将持续很长的时间。当前全球有机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茶园化肥使用量一直占据茶园施肥管理的重要位置,茶园病虫害发生不能完全用生物技术所能控制,特别是茶树病虫害大暴发时,化学农药成了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加上茶叶生产者的生态环保观念和安全意识等也有待增强。 我国有机食品的起步是从 20 世纪九十初的有机茶开发开始的,但到 1998 年,我国有机茶开发才真正进入规模化的开发阶段。目前,国内有机茶发展步伐明显 5 加快,其中 *省有机茶产业化发展处在全国的前列,涌现 了几家较有实力的有机茶出口企业。但国内茶叶生产因各地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较大,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茶园多数位于山区,虽然生态条件符合有机茶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群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弱,多年形成的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习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加上山区茶园多数处在分散经营的状况,有机茶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难以付诸实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茶生产将在近期内会有较大的发展。 与国内其它厂家相比, *公司早在 1998 年 *公司就开始着手有机茶的开发工作,是当时省内较早开 发有机茶的三家企业之一。由于本公司注重科技投入,与 *茶叶研究所、 *大学保持较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与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较早接轨,出口有机茶的数量已连续 4 年处在全省的前列。从 1998 年开始先后实施的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出口创汇、蒸青机械引进及蒸青茶开发和有机番茶开发与出口创汇三项科技项目均已通过省或市级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审,其中已有一项获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因此,通过将这三项技术成果的转化,将吸收 30 多个茶叶专业户加入有机茶合作社,可以使规模经营的茶园再扩大5000 多亩,这样就有利 于有机茶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合作社社员的茶叶产值效益的增加。特别是公司开发的有机蒸青茶因既保持了蒸青茶的品质特征,又符合有机茶的基本要求,产品在国内外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了日本市场的抢手货,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开发的有机番茶属国内首创,产品也深受日本客商的青睐。因此,通过项目实施,可使公司有机茶在产业化上迈开新的步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到 2005 年计划生产加工各类有机茶 710 吨,实现茶叶销售收入 1760 万元,创年利润 229 万元,比项目实施前 2003 年的产量( 460 吨)、总收入( 989 万元)、总利润( 102 万元)分别增长 54.35%、 77.95%和121.5%(见表 2)。 表 2 项目实施前后有机茶经济技术指标变化表 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实施前 项目实施后 比 较 增长率( %) 有机茶基地(亩) 6800 11800 +5000 +73 有机茶产量(吨) 460 710 +250 +54.35 有机茶品类(个) 3 6 +3 +100 有机茶销售额(万元) 989 1760 +771 +77.95 年利润(万元) 102 229 +124 +121.5 年交纳税款 (万元 ) 75 170 +95 +126 (二)项目创新点 6 在全面总结和完善公司实施的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出口创汇等三项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创新: 1、在技术创新上 重点在茶树病虫防治和茶叶的贮藏保鲜方面有新的突破,2003 年在 *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试验又取得新的进展,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寄生蜂和有效菌剂防治茶毛虫等茶树食叶类害虫,并对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004 年本项目实施后,将在有机茶园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不 断完善公司已有的“四法并举”(生物制剂灭虫法、茶园养鸡吃虫法、及时采茶控虫法和冬季封园减虫法)病虫综防技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建立。同时,在茶叶贮藏保鲜方面,公司将与*大学 *系合作,探索茶叶贮藏保鲜的机制,达到延长茶叶新鲜的时间、提高茶叶品质的目的,计划在茶叶保鲜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 2、在产品结构创新方面 主要是研制开发新的有机茶品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市场的茶叶需求变化,做好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本项目实施阶段计划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有:有机碾茶和有机大麦茶。这两种有机茶作 为茶叶食品的主要填充料,在当今的日本市场上还较少,且今后的使用量将会不断增加。本公司在日本客商的指导下,已于 2003 年试制出小样,在本项目的实施阶段将扩大中试,并尽快形成较大批量生产。 3、在生产工艺创新上 重点 在有机蒸青茶加工和茶叶的精深加工上有新的提高。一是在有机蒸青茶加工上, 进一步优化有机蒸青条茶加工的工艺流程 : 鲜叶蒸汽杀青 冷却 叶打 粗揉 平揉 包装贮藏 烘干 精揉 中揉 二是引进日本产的茶叶精深加工机 械,对有机蒸青茶进行精深加工,配以精美的小包装,使有机蒸青茶通过小包装出口,可提高茶叶附加值 50%以上。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逐渐对其它种类的有机茶进行精深加工,扩大精深加工的种类和比例,全面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4、在综合利用方面 主要是利用从茶树修剪下来的枝叶,开发有机番茶。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使之变废为宝,使茶园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为国内首创。 (三)知识产权状况 本项目实施的技术来源主要有 2 个方面,一是公司自主转化的有机茶开发技术成果。其中有由本公司实施 ,2001 年初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的 *有机茶生 产基地建设与出口创汇科技成果,获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本公司主持的蒸青机械引进及蒸青茶开发与有机番茶开发与出口创汇两项目 7 也于 2004 年初通过 *市科技成果评审;三项科技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有机茶生产加工包装及销售的全程技术规范,可有效地指导本项目的实施。二是与 *茶叶研究所、 *大学茶叶研究所合作的生物制剂防治茶叶病虫害技术、茶叶保鲜技术,将为本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其中, *茶叶研究所是本公司最早的有机茶开发指导单位,该所是目前国内茶叶领域的重要研究单位,不但 在国内茶叶界有权威的地位,即便在国外也有较高的威望。该所研究员许允文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并直接指导有机茶开发的茶叶专家,本公司同时也是许先生最早指导开发有机茶的企业之一。公司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主要为公司提供了有机茶园的转换技术和有机茶生产的管理理信念。 *大学 *系也是茶叶界的重要科研教育基地,茶叶保鲜虽然研究多年,但最终没有突破,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与 *大学 *系共同探索茶叶保鲜的新途径和新技术,争取在保鲜技术取得新进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1、项目的转化内容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对本公司自有的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出口创汇、蒸青机械引进及蒸青茶开发等科技成果和 *茶叶研究所、 *大学等科研院校提供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具体计划转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高标准的有机茶生产基地。要对原有的“三改一绿”、“三除一免”和“四法并举”的有机茶园肥培管理技术进行完善和提高,通过与 *茶叶研究所生物防治病虫技术的结合,使有机茶园的病虫防治措施更趋科学和合理。 2) 、加强 *有机名优茶加工工 艺的进一步研究,不断改进工艺,并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名优茶加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有机名优茶品质的提高。 3) 、加快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的产业化速度,首先,要扩大有机茶园遮阳覆盖的面积,增加有机蒸青茶的产量;探索最佳的覆盖技术方案和覆盖的时间问题,既利提高有机蒸青茶品质,又利茶树的正常生长,预防茶树早衰。其次,在充分掌握日本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不同鲜叶的嫩度看茶做茶,使各种鲜叶原料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 4)、 实施有机蒸青茶精深加工新技术。从日本的茶叶消费市场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日本国民对小包装的茶 叶特别青睐,公司计划引进日本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先对有机蒸青茶进行精深加工,然后再扩大到其它茶类,以提高茶叶整体品位,达到提高茶叶附加值的目的。 2、项目的技术路线 :本项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有机茶开发的技术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完善科技成果,从茶园肥培管理开始,到茶叶采摘和不同茶类的加工等需建立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为有机茶质量稳定、产量增加、效益提高提供技术保障。本项目所采 8 取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见图 1)是: ( 1)在茶园管理方面,探索建立高标准有机茶园 的技术途径,使公司有机茶园成为示范性标准化基地; ( 2)在有机名优茶加工方面,不断探索稳定和提高有机名优茶品质的加工工艺与管理方法,确保有机名优茶品质的稳步提高; ( 3)在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生产方面,重点探索增加这两类茶特别是有机蒸青茶产量、提高品质的新方法和新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不断扩大出口有机茶的份额; ( 4)在茶叶精深加工方面, 2004 年主攻有机蒸青茶的精深加工技术,以积累经验,并逐渐向其它有机茶类延伸,提高有机茶精深加工的比例。 ( 5)在茶叶贮藏保鲜技术方面,主要探索选择低成本型的保鲜材料和技 术,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图 1 有机茶系列产品开发技术路线图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 有机茶园 培肥技术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 有机茶园病虫控制技术 有机茶鲜叶原料 有 机 番 茶 有机蒸青茶 精深加工 有机名优茶 有 机 茶 系 列 产 品 有机茶生产 技术标准 9 1、实施地点与规模: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地点是 *所属的有机茶园2800 亩(均由 *公司与茶园所在村委或经济组织签订了十年以上的承包合同),茶园主要分布在 *市 *镇境内,小部分在与 *公司临近的诸暨市茶园,以这些茶园为项目实施的核心示范区。另有与 *公司共同组建的有机茶合作社茶园 9000 亩,作为公 司经营有机茶的后备基地,在不断强化有机茶栽培技术管理的同时,公司还建立严格的鲜叶原料进厂把关及加工后的单独存放与检测等制度即“三单独一统一”:鲜叶单独加工、成品单独存贮、样品单独检测和产品统一销售),确保有机茶的质量符合标准。 2、项目实施主要单位与分工 :本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是 *,在技术上依托 *茶叶研究所和 *大学的技术力量,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其中, *茶叶研究所负责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中的技术指导,重点在病虫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学茶叶研究所重点指导茶叶精深加工与保鲜技术; *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指导有机茶产品的系列开发,并利用销售网络帮助 *公司做好茶叶销售指导,不断拓展国外市场。 3、项目实施的条件 : 一是已基本具备加工设备。目前公司已拥有二条蒸青茶生产流水线,其中一条为日本产全自动加工流水线;拥有番茶加工车间和心需的设备,拥有一套茶叶精深加工的生产设备,拥有先进的拣梗、分级等功能的精制加工设备,加上原有的名优茶加工车间,年加工茶叶的能力在 1000 吨以上。 二是生产各种有机茶的鲜叶原料丰富。公司自有的 2800 亩有机茶园,可提供1680 吨鲜叶原料,能生产各类有机茶 420 吨,加上合作社社员茶园生产的鲜叶原料,可圆满完成计划指标。 三是计划新增部分建设内容。由于加工业务的扩大,公司将在项目实施期间继续新增加工厂房 200 ,预算需投资 50 万元,并再引进加工、包装机械和检测设备等,计划投资 320 万元,除检测设备安排在 2005 年上半年外,其余建设内容均计划于 2004 年内完成。 四是“三废”处理问题。有机茶系纯天然、无污染的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各项管理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肥培管理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禁用任何化学合成的人工激素;加工过程中首先对加工车间有一套严格的清洁 卫生要求,茶叶加工中不准加入添加剂,且在茶叶包装方面全部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需的煤、液化气等,其中液化气是清洁燃料,而用煤量较小,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合理处理好煤渣。所以,在有机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基本不产生“三废”污染。 五是有机茶生产加工基本按照国际有机农业的技术要求进行。 *公司目前生产加工的有机茶除较小部分的有机名茶在国内销售外,多数的有机茶则出口到国外,现主要出口日本、欧盟及美国,因此, *公司每年要接受瑞士 IMO(代表欧盟国 10 家)、日本 JAS 和美国 NOP 三家国际有机食品颁证机构的年检, 通过年检获得国际有机食品证书后,才能把有机茶出口到对应的相关国家。由于管理规范, *公司已连续五年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年检。三家国际有机食品颁证机构对 *公司都评价很高。 六是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也得到国内农业主管部门的认可。 *公司的茶园于2003 年被认定为 *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公司茶叶产品被认定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 *省绿色农产品, *茶叶于 2002 年被认定为 *省名牌产品。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有机名优茶、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 开发技术,有机茶精深加工技术等更趋完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特别是有机茶园管理技术,对我省的众多茶园如何更快地转向绿色或有机茶园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项目实施,公司生产的有机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省生产的蒸青茶已基本超过日本市场需求的数量,省内茶叶企业间自我压价现象也已出现。而本公司因生产的是有机茶,有机茶销售较为主动,开发生产的有机名优茶在 *市的影响力很大,连续几年均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有机名优茶在市内畅销的同时,在山东、北京等北方市场上也开始热销。有机蒸青茶已在日本市场上有较为固定的客户,近三年来,销售量处在全省有机茶企业的前列,且每年都有多批日本客商亲临 *公司要求增加生产量,扩大合作途径。在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牵线下,美国客商也频繁光顾本公司。公司生产的有机番茶则是目前国内的独家产品,并全部出口到日本。因此,通过本项目成果的转化,尽管生产量增幅较大,但销售形势仍然乐观。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预算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 618 万元,其中至项目申报时已完成的投资额为 168 万元,需要新增投资额 450 万元。在已完成的 168 万元的投资额中,厂房建设投资额为 120 万元,用于仓库等配套设施的投资 48 万元。在新增的 450 万元的投资额中,主要用于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包装机械的购置和扩建新厂房等投资,其中购置茶叶精深加工机械、茶叶包装机械以及添置茶叶检测仪器设备等投资 320 万元,扩建新厂房投资 50 万元,用于购置加工茶叶的燃料等流动资金 80 万元。 2、新增资金的筹措 在新增 450 万元的投资中,计划企业自筹 250 万元,现已基本到位,主要由本公司的茶叶 经销合作单位 *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垫资 200 万元,重点用于支付机械设备的购置;需向银行贷款 100 万元,其中 30 万元已于 2004 年 3 月 25 日,从 *市信用联社东塘分社贷出,其余所需贷款也由东塘分社予以贷款,双方已作过商谈,贷款不成问题。其余的 100 万元,一是拟申请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 50 万元,二是要求地方政府配套 50 万元; *市政府对 11 农业科技项目扶持的力度历来很大,特别是省级科技项目,市政府更是能够按照上级有关的规定给予足额配套,因此地方政府配套的 50 万元也基本不成问题。 3、资金使用 计划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主要用途 新增 450 万元投资额, 37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80 万元为流动资金,其中申请无偿资助的成果转化资金 50万元。在 50 万元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计划购置检测茶叶农药及其它有关成分的色谱仪器一台约 32 万元,用于病虫防治经费 8 万元,用于茶叶保鲜研究经费10 万元(见表 3)。 表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使用明细表 使用项目 数量 用途说明 资金数额 使用方向 购置光谱色相仪 一台 检测茶叶中的农残等成分 32 万元 生产应用 病虫防治试验 观察记录虫情、购置有关材料 、试验 8 万元 科研开支 茶叶保鲜研究 购置相关材料、试验设计等 10 万元 科研开支 合 计 50 万元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有机茶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实施的产物是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及对应的小包装茶,并以出口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受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发达国家在不断提高农残标准,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也在逐年增多,有的农残标准甚至提高上百倍,对我国茶叶出口十分不利,茶叶出口企业的风险在加大。而有机茶由于恰好在农残方面基本符合出口国的要求, 出口的风险相对较小,当然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是近几年来国内有机茶产量在增加,有机茶企业在出口有机茶时为争取客户可能会采取低价吸引客商的问题。加上进口蒸青茶主要是日本国,因此,省内有机蒸青茶产量的增加会使价格有所下降,甚至会出现低价竞争的可能。由于本公司开发有机蒸青茶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较为丰富,在生产加工的成本上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即使出现有机蒸青茶出口价下降 10%左右,公司仍有一定的获利数额。 针对以上所述的市场风险,公司有以下应对的条件与措施,一是丰富茶叶品类,减轻市场风险。公司拥有多套茶类的生产加 工机械,除加工蒸青茶、番茶外,还能加工有机花茶、有机眉茶等,并引进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二是公司将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随时密切关注进口国对农残标准的修改和变化,并做好与进口企业签订好茶叶销售协议。以便按照出口订单,及时调整茶类结构,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茶叶,争取更多主的主动权,以提高应变能力。三是公司将在茶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推行生物防治技术,以确保有机茶品质,提 12 高市场的竞争力。四是计划研制有机碾茶、有机大麦茶等有机茶新品类,以不断开发新茶叶新品类,提高降低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开 展挖掘生产潜力,如采取机械化采摘大众茶,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项目实施计划论述 1、厂房建设: 2004 年 5 月,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建设完工,即任务 1(如图 2所示,下同)。 2、 名优茶生产 : 2004 年 3 月中旬开始到当年 4 月底,为春季名优茶生产时间;2004 年 9 月下旬 10 月下旬,为秋季名优茶生产时间。 2005 年的名优茶生产与 2004年基本相同,即任务 2。 3、蒸青茶生产 : 2004 年 4 月下旬有机蒸青茶生产开始,到当年 10 月中旬结束;2005 年的蒸青茶生产与 2004 年基本相同,即任务 3。 4、番茶生产 : 2004 年 6 月初,结合茶树修剪,有机番茶生产开始; 2005 年的番茶生产与 2005 年基本相同,即任务 4。 5、 茶叶精深加工: 2004 年 6 月,引进并安装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 7月,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2005 年 5 月,开始茶叶精深加工,即任务 5。累计生产加工有机蒸青茶等各类有机茶 1280 吨,完成销售收入3200 万元,实现利润 345 万元。总结成熟的中试技术,并在周边地区示范,总结材料准备验收。 图 2 项目实施计划图 任务 任务 1 茶 叶精深加工厂房建设 任务 2 名优茶生产 任务 3 蒸青茶生产 任务 4 番茶生产 任务 5 茶叶精深加工 2004 年 2004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时间 4 月 6 月 12 月 12 月 4 月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通过 2 年时间的项目实施,有机茶开发技术更趋成熟,其中有机茶园肥培管理技术将有新的进展,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上采用昆虫病原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生 13 物农药,可以有效解决有机茶生产中的治虫难问题,为大面积开发有机茶创造有利条件;有机蒸青茶精深加工技术也能为其它茶类开展精深加工提供借鉴,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附加值。预计二年后, *市有机茶园的比例将占全市总茶园的 60%以上,并将有力地带动浦江、诸暨等县市的茶园转换开发有机茶,与 *公司形成合 作关系的有机茶园达到 11800 亩。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生产加工有机名优茶的每吨成本 35500 元;生产有机蒸青茶的每吨成本是 12800 元(内含原料费用 6200 元,用工工资费用 900 元,煤电费用460 元,税收 1050 元,管理费用 150 元,折旧费用 500 元,材料费用 800 元,国际检查费用 200 元,其它费用 100 元);生产加工有机番茶的每吨成本是 4764 元。在有机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生产成本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力成本,因有机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茶叶采摘用工量 最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在不断提高,对有机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公司将在机械化采茶方面投入更多的技术研究,除有机名优茶外尽可能多地推行采茶机械化,以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每吨有机名优茶销售价 166000 元,即每吨有机名优茶利润为 26000 元;每吨有机蒸青销售价 15550 元,即每吨有机蒸青茶纯利润为 1700 元。每吨有机番茶销售价 8200 元,即每吨有机番茶的纯利润 3436 元。茶叶通过精深加工后再出口,可比原包装的同类茶叶提高 50%以上的附加值。根据本公司有机茶 的生产成本以及对有机茶市场的预测,现对本项目 5 年内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预测(见表 4)。 表 4 项目五年内销售成本等各项指标预测表 单位:万元 万美元 销售收入 成 本 净利润 税 金 创 汇 2004 1440 1125 116.67 116.9 114.6 2005 1760 1275 229 170.77 153.6 2006 2000 1500 267.88 200.4 177.1 2007 2000 1500 267.88 200.4 202.1 2008 2000 1500 267.88 200.4 239.3 3、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每吨有机名优茶净利润 2.31 万元计算, 2 年间生产有机名优茶 60 吨,净利润为 138.84 万元,税收 96 万元;根据每产 1 吨有机蒸青茶的利润为 1510 元计算, 2 年间生产加工有机蒸青茶 900 吨,净利润为 136.17 万元,税收 180 万元; 2 年间有机番茶的产量为 120 吨,净利润 36.49 万元,税收 10.4 万元;茶叶精深加工可增加净利润 32 万多元;本项目实施 2 年可累计实现利润 345 万元, 14 税收 183 万元。除有机名优茶外,其它均为出口茶类,预计 可实行创汇 268 万美元。 4、项目投资评价: 本项目实施共需投资 618 万元(包括在项目实施前期所投入的 168 万元),在本项目实施期内的净现值 623.72 万元,内部收益率 48.99%,实现利润 287.67 万元,由此计算投资回收期为 3.73 年(含建设期一年),因该项目是利用现有成果进行转化,基本上是利用现有的厂房和机械,不需要一年的建设期,因此,投资回收期应为 2.73 年。 表 5 拟建项目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建设期 运营期 1 2 3 4 5 6 生产负荷 % 70 90 100 100 100 1 现金流入 1400 1800 2000 2000 2000 1.1 产品销售收入 1400 1800 2000 2000 2000 1.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03.5 1.3 回收流动资金 80 2 现金流出 2.1 固定资产投资 370 2.2 流动资金 80 2.3 经营成本 1050 1350 1500 1500 1500 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78.4 93.2 112 112 112 2.5 所得税 38.5 75.57 88.4 88.4 88.5 3 净现金流量 -450 158.1 254.2 299.6 299.6 583.1 4 折现系数( ic=10%) 0.909 0.827 0.751 0.683 0.621 0.565 5 折现净现金流量 -409.05 130.75 190.9 204.63 186.05 329.45 6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409.05 278.3 -87.4 119.23 303.28 623.72 NPVD=623.72 IRR=45%+(50% 45%) 24.29/(24.29+1 6.181)=48.99% PC=(4 1)+87.4/119.23=3.73(年 ) (含建设期一年)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将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具体表现在: 1、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产生良好的影响。长期以来,茶园施化肥、用化学农药已成为茶园管理的重要手段,且一时还难以根本转变,因此,当前我国有不少茶园生产的茶叶还难以达到无公害的基本要求。实施本项目后,本公司成功开发有机茶的影响面在不断扩大,将为其它茶叶专 业户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15 有利促进其它茶叶专业户转向开发有机茶或绿色茶叶,并对其它农产品的有机化或无公害化也产生示范作用,有利提高 *乃至全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比例,将有力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有机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肥料不能是化肥,不准使用化学农药,只能使用来自大自然的有机肥为茶树提供营养成分,用寄生蜂或生物制剂等来控制病虫害。有机肥的使用,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能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茶叶的自然品质,并对改善农 业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茶园中不施化学农药,对害虫的天敌能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使生物链得到合理的延伸和加强,天敌就能得以大量繁殖,天敌多了就能杀灭害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对茶树的为害,实现良性循环。 3、促进茶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自本公司开发有机茶取得成功以来,公司在带动茶叶专业户联合开发有机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与 30 多家茶叶专业户联合共同组建有机茶合作社,连同本公司自营的 2800 多亩茶园,合作社总茶园已达11800 亩。并与茶叶专业户基本形成了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从而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 度。既丰富了有机茶货源,又使茶叶专业户的茶叶有了稳定的销路,收入有明显地增加。项目实施后,公司与茶叶专业户合作的紧密度将会进一步加强。 4、有利提高有机茶的国际竞争力。本公司开发有机茶以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机茶也已打开了国际市场,出口逐年增加,仍满足不了同外市场的需求。公司加工的有机蒸青茶出口量一直处在全省前列,公司加工的有机番茶出口日本,也很受日本客商的欢迎。 通过本项项目的实施,使有机蒸青茶、有机番茶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进行有机茶的精深加工,将能进一步提高有机茶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扩大农民 就业机会,增加从业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机茶的生产管理以传统农业为主,用工量明显比常规农业要多,随着有机茶园的不断扩大和有机茶的产量的增加,将为农民兄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从业农民的收入。同时,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维持社会安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地处 *市 *镇 *村北侧。公司由原 *市 *茶厂于 2000 年12 月注册为 *,注册资金 50 万元,登记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管单位是 *市科技局。在 *市科 技局的指导下,公司于 1998 年创办了 *市 *有机茶研究所,专门从事有机茶产业化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已先后实施了省级星火计划项目 1 项、 *市级星火计划项目 1 项、 *市级科技项目 6 项,其中有 3 项已通过省或市县级鉴定或评审验收,并有 1 项获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 1 项通过省经贸委新产品鉴定验收。 *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通过 *市验收。 16 本公司系 *市农业龙头企业、 *市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 *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 *商标已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