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3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a明朝中后期b鸦片战争后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理解能力。图片显示的是自然经济形态,而这种形态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答案:b2(2011沈阳统考)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和“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答案选c。答案:c3(2011山东学业水平测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开始出现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符合史实,此后中国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答案:a4(2011宁波统考)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解析:外国棉纺织品的销售,冲击中国土布市场,导致家庭手工业破产,出现“女工几停其半”的局面,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而a、b、d三项体现不出这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答案:c5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解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意味着中国逐步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即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解体了,b正确;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a错误;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d与题干无关。答案:b6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解析:禁烟运动具有反侵略的性质,但未体现学习西方的工业;c项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d项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军事、民用企业。答案:b7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是()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手工业者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解析: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跃跃欲试,最早投资于近代工业。答案:a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解析: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从“经济上”看,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松江)“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材料二据记载,1864年前后,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的手工织造业情况是:“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结构中“耕”与“织”有着怎样的关系?(2)从材料二中能够看出,这种耕与织结合的经济结构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原因何在?(3)这种因冲击而带来的变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积极意义?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耕”与“织”的关系。第(2)问紧扣材料二所反映的外国商品的输入冲击了传统棉纺织业,第(3)问应注意这种冲击而带来的变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农业与家庭纺织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2)由于“洋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