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a b c 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吸收外来文化”。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将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不是外来文化;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故排除含有、的选项,即排除acd,答案选b。【答案】b2(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但材料中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b、c、d三项都是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扩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只有a符合题意。【答案】a3(2013重庆文综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提取题干的信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和“天命攸(所)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发展儒家思想,糅合了法家、法家、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为基础,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故答案c符合题意。【答案】c2012年题组(备注:无)2011年题组(备注:无)2010年题组1(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 2(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答案】d 2009年题组1(2009海南历史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c孟子 d易经 【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答案】a 2(2009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 2008年题组(备注:无)2007年题组1(2007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例如,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更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从而为汉武帝所接受,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答案】c二、主观题1(2012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第(2)题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题从材料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第(4)题从前三题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