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问题导读——训练评价单.docx_第1页
《范进中举》问题导读——训练评价单.docx_第2页
《范进中举》问题导读——训练评价单.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问题导读-评价单(第一课时)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文章层次结构过程方法: 1、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语句,感知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学习对比、夸张与细节描写等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知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和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重点难点】 1、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2、对比、夸张与细节描写等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关键问题】 1、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2、对比、夸张与细节描写等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学法提示】1.朗读法2.结构化预习法3.讨论法4.展示交流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23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制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不数年而产尽矣”,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33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下锅。1754年冬病逝于扬州。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汚性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2、作品简介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3、范进中举后的概况简介儒林外史中写到范进的第三、四、七回。范进中举后的大概情况是:他中了举人,许多人来奉承他,田户、房子、奴仆都有了,他搬到新屋连请了三天客。到第四天,其母看见家里有许多磁碗盏,大笑一声,喜极而死。后来范进到了京城,中了进士,做了山东学道。4、文题解读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批判科举制度的腐朽为中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中,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20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然欢喜得疯了。作者通过刻画范进这个艺术典型和他周围各色人物趋炎附势的嘴脸,不仅尖锐地讽刺了用名利禄扭曲了读书人心灵的科举制度,而且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封建社会。【预习评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带挈( ) 醉醺醺( ) 腆着( ) 星宿( ) 啐( )了一口斋( )公 拙( )病 兀( )自 桑梓( ) 侥( )幸2、填空。(1)本文节选自 小说 ,作者是 (朝代) 家 人名。(2)本文以 为线索,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 ,深刻反映了 对人心灵的荼毒。3、解释下列词语。(1)腆着: (2)唯唯连声: (3)不省人事: (4)狗血喷头: 4、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