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纲职业道德医学基础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1、文明礼貌: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长期修养的结果;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2、爱岗敬业。3、诚实守信4、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坚持真理 公私分明 公平公正 光明磊落5、勤劳节俭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遵纪守法7、团结互助8、开拓创新如何培养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 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 提高精神境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医学基础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细胞是组成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膜又称质膜 液态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细胞核,由核膜将染色质包围一、新陈代谢二、兴奋性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是物质代谢的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过程。物质代谢进行过程中相伴随而进行的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组织(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和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肌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横纹肌,有部分自主节律性,不受躯体神经支配,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九大系统运动系统:骨骨连接、骨骼肌 循环 呼吸: 消化(第二节介绍) 秘尿 生殖 神经 内分泌 感觉器官 免疫一、循环系统 包括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淋巴系统(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l 运输功能l 维持稳态l 防御机能l 止血机能血液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液的物理特性1、颜色2、密度3、粘滞性4、红细胞沉降率血浆:淡黄色液体。1、化学成分: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组成。2、血浆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二、免疫系统三、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1.激素的分类(一)含氮类激素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主要有下丘脑调节肽、降钙素、胃肠激素等。2.胺类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肠腺、胰腺、肝脏、胃腺、小肠腺消化吸收一、唾液及其作用唾液主要来源三对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淀粉酶、溶菌酶唾液的作用:润滑、溶解食物,引起味觉:水、粘蛋白清洁和保护口腔:水、溶菌酶消化淀粉:淀粉酶使食物成团,利于吞咽:水、粘蛋白(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 质 纯净、无色酸性液体,pH 0.91.5成 分 无机物:HCl、K+、Na+ 有机物: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粘蛋白、内因子(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盐酸2胃蛋白酶原3粘液和碳酸氢盐4内因子胃液分泌量1.52.5升盐酸的作用杀菌;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作用环境;刺激其它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铁、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生理意义:粉碎食物并与胃液充分混合;推进胃内容物入十二指肠。胃的排空及其控制w 三大营养物质的排空时间脂肪 蛋白质 糖类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三、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二)胆汁的作用1作为乳化剂;2运输脂肪分解产物;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中和部分胃酸;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一)糖的吸收(二)蛋白质的吸收(三)脂肪的吸收1长链脂肪酸及甘油酯 淋巴途径2中、短链甘油三酯水解产物 血液途径(四)水的吸收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吸收的主要动力。(五)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2Cl-、HCO3-的吸收Cl- 被动扩散血液HCO3- 与H+结合CO23铁的吸收4钙的吸收影响因素:人体对钙的需求;H+(pH=3);脂肪促进钙吸收、磷酸盐阻止吸收。(六)维生素的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段被吸收,VitB12在回肠末端能量与蛋白质能量的单位1kcal=4.184kJ 1kJ=0.239kcal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能量的来源能量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代谢氧化提供。生理热价:碳水化物 4.198(消化率)4 kcal脂肪 9.4595(消化率)9 kcal蛋白质 (5.651.3)92(消化率)4 kcal尿素、肌酐等能量的来源分配 我国建议供能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百分比为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为1015。 碳水化物、蛋白质 4 Kcal/克 脂肪 9 Kcal/克 乙醇在体内代谢可产生热能 7 Kcal/克 人体能量的消耗维持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A. 体表面积和体型B. 年龄 C. 性别D. 发热 E. 应激F. 内分泌 G. 环境温度与气候。H. 尼古丁、咖啡因刺激基础代谢升高。体力活动的消耗食物的生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进餐后数小时内,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量,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称食物的热效应。 其它儿童、青少年等生长发育能量消耗孕妇: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能量消耗的测定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供给量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蛋白质的组成:主要含碳(5055)、氢(7)、氧(1924)、氮(1319)等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是机体氮的唯一来源。蛋白质的分类化学组成分类:单纯蛋白质、结合蛋白质蛋白质形状分类:纤维状蛋白(结构蛋白)、球蛋白(功能蛋白)营养价值分类:完全、半完全、不完全蛋白构成和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转运和存储作用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血液凝固、视觉、人体的运动等提供能量必需氨基酸概念: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种类:缬aa色aa蛋aa赖aa苏aa苯丙aa亮aa异亮aa 组aa(婴幼儿)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则食物的生物学属性相隔愈远愈好搭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各类食物要同时食用 一、蛋白质的消化(一)胃中的消化 (二)小肠中的消化1.胰液中的蛋白酶及其作用2.肠液中肠激酶的作用和小肠粘 膜细胞的消化作用(1)肠激酶对胰酶的激活(2)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二、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代谢概况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健康成年人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儿童、青少年、妇女怀孕期、疾病恢复期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饥饿、疾病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是其营养价值的基础 。一般食物的蛋白质含氮量是相对恒定的(1319,取中间值16%),实际应用中是用凯氏定氮法测出食物的含氮量,再除以16(即乘以6.25)即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表观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氨基酸评分: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 体格测量身高、体重(适用于儿童)上臂肌围和上臂肌面积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蛋白质供给量和食物来源蛋白质供给量 成人每天摄入约30g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按0.8g/(kgd)摄入蛋白质为宜,我国推荐摄入量为1.16g/ (kgd)。 蛋白质参考摄入量:成年男子按轻、中、重体力劳动应为75、80和90g/d,成年女子按轻、中、重体力劳动应为65、70和80g/d。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两大类。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利用率高,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低。1. 蛋白质互补作用2. 提倡增加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量3. 少食红肉(猪、牛、羊肉),增加禽肉、鱼肉、蛋类的数量优质蛋白质来源应占1/31/2碳水化合物、脂类l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C)、氢(H)和氧(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与蛋白质和脂肪合称为人体必需的三种宏量营养素。l 碳水化合物构成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原料,因此碳水化合物也构成我们大部分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人类最丰富的膳食能量来源,占总能量摄入量的5070。 一、分类l 糖异生由非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非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酸、丙酮酸、甘油、丙酸盐及糖氨基酸。糖异生的主要场所是肝脏。二、生理意义v 保持饥饿时血糖的相对稳定v 促进肌乳酸的充分利用v 有利于肾脏排H+保Na+l 储存和提供能量l 构成机体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l 碳水化合物对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l 保肝、解毒三、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定义是指不被人体肠道内消化酶消化吸收,但能被大肠内的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的一类非淀粉多糖类物质及木质素组成。l 膳食纤维的分类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树胶,还包括非碳水化合物成分的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种芳香类生物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羊齿类及更高等的植物中)。一般而言,木质素不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中含量很少。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v 改善大肠功能,防止便秘v 降低大肠癌的发病v 降低血浆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v 改善血糖生成反应,预防糖尿病v 控制体重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在所有的植物中,膳食纤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含纤维最高的食物是未经加工的种子和谷粒,坚果类食物也是它的丰富来源。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v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适宜量为30.2g。脂类l 脂类(lipids)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l 营养学上重要的脂类主要有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类物质。l 脂类不仅是人体不需的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一、分 类二、脂类生理功能l 储存和提供能量一般合理膳食的总能量有20%30%由脂肪提供。l 支持和保护内脏、维持体温恒定l 机体组织和细胞的构成成分l 提供机体必需脂肪酸l 使机体更有效的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l 内分泌作用l 营养学方面的作用 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饱腹感刺激产生肠抑胃素 增加食品风味、感观性状 提供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三、脂类消化吸收l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在胃里几乎不能被消化。l 脂肪进入小肠后,在胰脂酶(胰腺分泌的消化脂肪的酶)与胆汁的作用下,将甘油三酯先分解成甘油二酯及一分子游离脂肪酸。脂肪必需先分解为脂肪酸及甘油三酯才能被小肠吸收。四、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降血脂: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PUFA有降血脂而防治心血管疾病功能。n-3 PUFA(如EPA、DHA)虽然促生长作用弱,但对脑、视网膜、皮肤和肾功能健全十分重要。五、必需脂肪酸l 概念: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有两种,即-6型的亚油酸和-3型的-亚麻酸。六、磷脂和胆固醇l 磷脂功能v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v 对脂肪的吸收和转运以及储存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起着重要作用v 是神经细胞的主要结构脂类,与脑功能密切有关七、脂类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l 人类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种子。l 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4060)和单不饱和脂肪酸(3050)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l 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在膳食中常见的亚麻酸来源是豆油和菜籽油。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的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30%。矿 物 质1.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其种类。常量元素:大于个体总重量的0.01%,钙/磷/钠/钾/镁/氯微量元素:小于个体总重量的0.01%,必需铁/铜/钴/碘/钼/硒/锌;可能必须:硅/镍/硼/钒/氟;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可能具有功能作用:铅/镉/砷/铝/锡/锂 2. 钙(Ca)、铁(Fe)、镁(Mg)、锌(Zn)、硒(Se)、碘(I)、氟(F)等元素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缺乏时会导致哪些疾病?一、概述 (一)矿物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2、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3、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4、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成分(二)矿物质缺乏在我国人群中较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锌、碘、硒二、钙(一)钙的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调节离子跨膜运输,尤其在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中(3)参与肌肉收缩过程,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4)与激素、消化酶等的分泌有关(5)参与凝血过程(二)钙的吸收1.吸收部位:小肠上端2.吸收方式:主动转运;被动扩散3.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1)机体对钙需要量:与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相关(2)膳食中的钙含量干扰钙吸收因素:(1)草酸、植酸:谷类中植酸、蔬菜中草酸(2)膳食纤维:其中糖醛酸残基与Ca结合(3)脂肪消化不良:Ca与未被吸收脂肪酸钙皂(4)碱性磷酸盐(5)碱性药物:使胃肠道pH值上升(三)钙的缺乏与过量钙缺乏 (1)佝偻病(2)骨质疏松症(四)钙的供给量(五)钙的食物来源三、铁(Iron)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一种,体内铁4-5g。(一)铁的生理功能(1)促进红细胞的形成与成熟(2)参与氧的运输及组织呼吸过程(3)调节免疫功能(4)对脑发育及脑功能的影响(5)参与其它重要功能(二)铁的吸收与代谢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吸收(1)非血红素铁抑制因素: 1) 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 2)单宁、多酚类物质 3)膳食纤维: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 4)胃酸缺乏或过多用抗酸药植物食品铁吸收较低,如稻米为1%,小麦为5%,玉米3%,大豆7.5%,菠菜2%。促进吸收的因素1)维生素C:Fe3+Fe 2+。2)肉类中的“肉类因子”或“肉鱼禽因子”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可能由于肉类中含有胱氨酸、半胱氨酸。3)膳食钙:有充足膳食钙时,可去除抑制铁吸收的磷酸根、草酸根、植酸根等。4)维生素B2对铁吸收,转运与储存均有良好影响。(2)血红素铁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三)铁缺乏(1)铁缺乏原因机体需要量增加,膳食铁摄入不足,失血过多(2)铁缺乏分期 第一阶段:铁减少期第二阶段: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第三阶段:缺铁性贫血期(1)贫血:表现为疲倦、淡漠、工作能力下降。儿童可表现为燥动、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2)影响行为和智力,损害儿童认知能力(3)抗感染能力、抗寒能力下降(4)孕早期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胎儿死亡有关(5)异食癖(pica)(四)铁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五)铁的食物来源Z 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 肉类、鱼类等Z 蛋黄含铁较多,但由于含卵黄磷蛋白,吸收率较低Z 牛奶为贫铁物质铁过量与毒性无毒副作用剂量:65mg/d(1)急性铁中毒:常发生在服用大剂量铁制剂后,表现为胃肠道出血性坏死。(2)慢性铁中毒和铁负荷过度:发生血色素沉着症, 表现为器官纤维化。四、碘(Iodione)(一)碘的生理功能甲状腺素1. 参与能量代谢2. 促进代谢和体格的生长发育3.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4. 垂体激素作用克汀病(呆小症)甲状腺肿大(二)碘的吸收与代谢体内的碘主要经肾脏排泄,约90随尿排出,10由粪便排出。(三)碘缺乏与过量长期碘摄入不足或长期摄入含抗甲状腺素因子的食物(如十字花科植物中的萝卜、甘蓝、花菜等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可引起碘的缺乏。表现为甲状腺肿(goiter)或呆小症(cretinism,克汀病)。碘摄入过量可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四)碘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RNI:150g /d孕妇和乳母RNI:200g /d成人UL:1000g /d海产品含碘丰富,如海带、紫菜、干贝、淡菜、海参、海蜇等。植物性食物含碘量低。四、锌(Zinc)成人体内锌含量约为22.5g锌分布在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以肝、肾、肌肉、视网膜、前列腺内含量最高。(一)锌的生理功能(1) 是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2) 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3) 促进正常性发育(4) 维持正常味觉和食欲(5) 促进VA代谢,与维护暗适应功能有关(6) 参与免疫功能(7) 与智力发育有关(二)锌的缺乏与过量 膳食摄入不平衡,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有偏食习惯等 生理需要量增加,如孕妇、乳母、婴幼儿等 腹泻、急性感染、肾病、糖尿病等增加锌的分解和排出1. 缺乏n 食欲不振,味觉迟钝n 生长迟缓 儿童期可出现侏儒症n 皮肤创伤不易愈合n 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n 性成熟延迟,精子生成少n 成人:性功能减退,精子数量减少,胎儿畸形、皮肤粗糙n 典型表现 肢端皮炎2. 过量| 铜继续发性缺乏| 损害免疫功能 影响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抑制细胞杀伤能力| 急性中毒(四)锌的供给量(五)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含Zn丰富,如牡蛎最高,其次为肝、奶、肉类,而蔬菜、水果含Zn低,且受植酸、草酸影响。五、硒(Selenium)n 人体含量14-20mgn 以硒蛋氨酸和硒半胱氨酸形式存在(一) 硒的生理功能1. 抗氧化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GSH-px 有4 个分子的硒2. 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3. 维持正常免疫功能4. 抗肿瘤作用 肝癌、肺癌、前列腺癌5. 抗艾滋病作用6. 维持正常生育功能7. 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 GSH-px 线粒体单胺氧化酶,防止脂质过氧化引起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伤8. 有毒重金属的解毒作用 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 硒蛋白(二) 硒的缺乏与过量1. 缺乏克山病: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心衰,休克大骨节病:变形性骨关节病影响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克山病流行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多分布于中、低山区、丘陵地带及相邻的部分平原地区。2. 过多地方性硒中毒(湖北恩施县)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皮肤损伤,肢端麻木,偏瘫(四) 硒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 DRI RNI 50g UL 400g 2. 来源 海产品、肝、肾、肉类食物中含硒量随地域不同而异维 生 素1. 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2.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和叶酸等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摄入不足或缺乏会发生哪些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VitA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与维护生殖功能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抗癌作用抗氧化-类胡萝卜素视黄醇调节核受体作用的模式 VitA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VitA植物性食品:类胡萝卜素1 ugVitA= 1ugRE 1 IU Vit A=0.3 ug RE 1 ug胡萝卜素=1/6 ug RE=0.167 ug RE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ugRE) 视黄醇(ug)-胡萝卜素(ug)0.167+其他维生素A原(ug)0.084VitA的毒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VitD的两种来源内源性途径膳食途径维生素D缺乏症与中毒中国营养协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我国儿童和成人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20ug/dVitE与疾病的关系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延缓老年痴呆症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VitE与生殖系统VitE的毒性 在所有脂溶性维生素中毒性最低。 过食VitE还可造成关节炎。脂溶性维生素VitE食物来源VitB1功能1. 构成辅酶,维持体内正常代谢参与四种关键酶 丙酮酸脱氢酶 a酮戊二酸脱氢酶 a酮酸脱氢酶 转酮醇酶2.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促进胃肠蠕动 3. 对神经组织的作用缺乏症(脚气病)水溶性维生素VitB1食物来源对热非常敏感!谷类是主要来源。鱼类、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少。毒性: 维生素B1每天服用超过510g时,偶尔会出现发抖、疱疹、浮肿、神经质、心跳增快及过敏等的副作用。维生素B2食物来源VitB6生理功能VitB6缺乏的原因饮食缺乏极少,但可见于以下情况:新生婴儿食用配方奶中老年和酒精中毒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抗结核病治疗(异烟肼)VitB6的新用途 VitB6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引起肌肉松弛,降低子宫平滑肌张力,用于少女痛经。用量: VitB6 20mg tid 经前3-7天开始,服至经后两天停药; 大剂量VitB6可使帕金森患者震颤明显减少; VitB6可预防草酸盐为主要成份的尿道结石。每天服用VitC 100mg以上者加服VitB6 50100mg 可防止结石形成。食物来源l 肝、肾、瘦肉、鱼以及坚果中含量较丰富。l 乳、蛋中含量虽然不高,但色氨酸含量较高,可转化为烟酸。6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烟酸l 谷类中烟酸8090在种皮中l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烟酸,但是以结合型为主,不易被人体利用,加碱可提高利用度。香菇:24.4mg/100g 瘦牛肉:6.3mg/100g花生仁:17.9mg/100g 瘦猪肉:5.3mg/100g猪肝: 15mg/100g 籼米: 3.0 mg/100g叶酸叶酸生理功能叶酸缺乏症我国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平均为2.74,在各种出生缺陷中占居首位;北方高于南方,分别为4.8和1.0,我国每年约有810万神经管畸形的患儿出生,在各种出生缺陷占居首位。叶酸的新用途1. 预防结肠癌和子宫癌 2. 预防冠心病-叶酸和B6不能直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但能降低体内危险的高半胱氨酸的含量。水溶性维生素叶酸食物来源猪肝: 236.4ug/100g鸡肝: 80ug/100g黄豆: 381ug/100g菠菜: 347ug/100g西红柿:132.1ug/100g小白菜:115.7ug/100g核桃: 102.6ug/100g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Vit C食物来源酸枣: 830170 mg/100g鲜枣:243 mg/100g辣椒(红):144 mg/100g猕猴桃:131 mg/100g采花:61 mg/100g苦瓜:56 mg/100g草莓:47 mg/100g绿茶: 37 mg/100g过量VitC的毒副作用大剂量VitC导致肾结石、腹泻,也造成全身性调整,例如调整代谢以适应需要;过量的VitC易中毒,应提供天然的VitC ;人 群 营 养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与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人群营养需要的特点是什么?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是什么?微量营养素概念及其内容?孕妇营养妊娠的生理性调节1. 内分泌改变 代谢变化: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营养素分布的特点:母体血浆营养素水平降低胎儿营养素水平较高胎盘组织的营养素水平更高提示胎盘在转运营养素供给胎儿需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营养素从母体进入胎盘后运至胎儿, 不能再由胎盘渗回母体(不可逆转),这种转运方式 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孕母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5% (成年后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与孕期营养不良、体重不增 吸烟酗酒 遗传 血浆总蛋白 贫血等有关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同上先天性畸形 : 营养素缺乏、过多:如叶酸缺乏:神经管畸形;VA增多:流产、 畸形; 锌:脑发育不良以营养为基础的智能发展是儿童成年后升学、就业的关键因素血压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儿童 青年直到成年;低体重易患冠心病: 2500g者 :18% ; 3000g者:4%妊娠期合理膳食原则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和质量食物选择多样化:粮谷 动物性食物 菜类 水果 奶有适量的进食体积:每餐应有饱感合理的膳食制度:早25%-30%、中40%、晚30%-35%合理烹调,注意膳食的感官性状:减少营养素损失,色、香、味美膳食指南孕早期: 按孕妇喜好选择食物; 容易消化食物减少呕吐; 少吃多餐;孕中期:补充足够能量;注意铁的补充:富含铁吸收率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鱼禽蛋奶肉膳食构成:孕晚期: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钙的补充;保证适宜体重增长乳母营养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质量的影响乳汁合成的原料全部来自于母体哺乳期间母体膳食摄入动用母体的储备分解母体的组织(如脂肪组织分解)乳母的合理膳食正常分娩后即可进食,剖宫产后24小时流食一天选择食物:品种多样、数量充足、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13%-15% 20%-30% 55%-60%婴幼儿营养小儿能量代谢的特点和需要热量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主要通过氧化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获得.生长发育所需 是小儿所特有的热量消耗,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例。 1岁占总热量的2530%, 初生数月4050kcal/kg., 1岁15 kcal /kg.d,1岁后约为总热量的15%-16%,青春期又增加。婴儿喂养母乳喂养 定义: 指4-6个月内婴儿完全用母乳喂养而不加任何辅食,称为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尤其6月内)最适宜的食物。人乳的特点l 初乳:5-6mg/ml 4个月后1mg/mll 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其能夺走大肠杆菌、大多数厌氧菌和白色念珠菌赖以生长的铁而抑制细菌生长l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1、营养丰富:4-6个月,坚持到1-2岁2、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l 感染性疾病l 预防成年慢性病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线路知识
- 衡水隔声屏障施工方案
- 文明行为规范养成
- 民房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案
- 阜阳公共排烟道施工方案
- 开封大学《大学英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基础与前沿问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吊装桁架施工方案设计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灸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科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撤资退股合同协议
- 上海市嘉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12荷叶圆圆 课件
- 2024年河南高职单招职测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试题)
- 数字化时代企业成本管控
- 2024诗词大会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30题腾讯云智研发技术运营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