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赤壁赋试题 语文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四字短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风徐来水光接天羽化登仙沧海一栗b如怨如慕正经危坐月明星稀一世之雄c水波不兴如泣如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d杯盘狼藉不绝如缕猝莫消长洗盏更酌解析a项“栗”应为“粟”。b项“经”应为“襟”。d项“猝”应为“卒”。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倚歌而和之倚:依靠。b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凭。c山川相缪 缪:环绕。d盈虚者如彼 盈:满。解析a项“倚”应为“循,依”的意思。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徘徊于斗牛之间 b凌万顷之茫然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b项“茫然”古义为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今义为失意的样子或完全不知所措的样子。c项“独立”古义为超凡脱俗,今义为不依靠别人,不隶属他人。d项“美人”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侣鱼虾而友麋鹿b西望夏口c泣孤舟之嫠妇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意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名词作动词。答案c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d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解析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到”。d项前者为“唱”,后者为“歌曲的声调和节拍”。答案b6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哀吾生之须臾耳得之而为声b浩浩乎如凭虚御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举匏尊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解析a项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后者为代词,“它”。b项前者为形容词词尾;后者为语气词,“吗”。c项前者为介词,“从”;后者为介词,表被动。d项均为连词,相当于“而”。答案d7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本文抛弃了通常作赋的格式,似无韵而有韵,文字的整饬藏在情感的变化之中。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月,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d本文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贬谪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解析d项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答案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15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歌曰歌:歌唱。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c方其破荆州 破:夺取。d挟飞仙以遨游 挟:拉,带解析a项“歌”应解释为“歌词”。答案a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倚歌而和之吾恂恂而起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不拘于时,学于余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哀吾生之须臾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解析a项均为介词,表示修饰关系。b项均为介词,表被动。c项均为连词,解释为“和”。d项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为助词,解释为“的”。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句:顺流而东也a东望武昌 b下江陵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解析a项“东”为名词作状语。b项“下”和例句中的“东”一样,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舞”为使动用法。d项“友”为意动用法。答案b1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第一段分为两层。第一层由“乐”引起,写饮酒之乐、扣舷而歌之乐;第二层写洞箫和鸣,其声缠绵悲哀,气氛由轻松而沉重,由愉快而抑郁。b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扣弦的歌声深深打动。c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理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d这篇抒情赋,既有“寄蜉蝣于天地”之类的整句,又有“于是饮酒乐甚”之类的散句,整齐和谐,自然流畅。解析b项不是被歌声打动,而是被悲凉的箫声打动。答案b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6题。(24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行歌:边走边唱。b今者薄暮 薄:迫近。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断:断开。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顾:回头。解析c项“断”解释为“不相连缀的”“陡峭的”。答案c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b.c.d.解析a项均为语气词,相当于“呢”。b项前者为副词,解释为“于是,就”;后者表示判断,解释为“是”。c项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d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b14下列句子不能烘托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一项是()(4分)a山高月小,水落石出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d玄裳缟衣,戛然长鸣解析a项这句展现出一个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答案a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开篇就交代了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话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瞰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b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c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d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文章的结尾就证明了他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借助梦境,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情怀。解析d项结果应该是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答案d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译文:_(2)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_解析(1)注意“已而”“月白风清”“如何”的解释。(2)注意“悄然”“肃然”“凛乎”“放”等词语的解释。答案(1)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2)我也不觉暗自伤悲,悚然惊恐,浑身寒森森地,(认为这个地方)不可久留,回到江边上了船,任其在江心漂流,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停泊。【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藏了很久了,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然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