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9 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9 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9 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9 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9 赤壁赋课件 新人教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赤壁赋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十月 王安石变法受挫 变法动向发生逆转 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 结党营私 倾轧报复 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三月 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 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 被投入大狱 这就是有名的 乌台诗案 这年年底 在亲友的多方营救下 苏轼结案出狱 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被贬谪到黄州 在黄州时期 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 一方面 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 痛苦 另一方面 他时时想从老庄 佛学中求得解脱 同时 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 他感到了温暖 增强了信心 思想更接近现实 元丰五年 1082 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游览赤壁 写下了两篇赋 后人因称第一篇为 赤壁赋 第二篇为 后赤壁赋 他的前后 赤壁赋 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 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 三苏 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有 东坡七集 等 词有 东坡乐府 2 赋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介于诗和散文之间 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 它讲求文采 韵律 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 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 借景抒情 1 注字音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 识通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 通 凭 乘 3 解多义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4 辨活用 1 歌窈窕之章 歌 名词用作动词 唱 2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舞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起舞 泣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哭泣 3 正襟危坐 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整理 4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南 名词作状语 向南 5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西 东 名词作状语 向西 向东 6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下 东 名词用作动词 攻占 向东进军 东下 7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 友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伴 以 为友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 分古今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6 明句式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结构后置 2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3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5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6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7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7 积名句 1 2015 安徽卷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 2015 江苏卷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 2014 课标全国卷 在 赤壁赋 中 苏轼用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 2014 安徽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5 2014 四川卷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6 2013 课标全国卷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 2013 山东卷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8 2013 天津卷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 2013 湖北卷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10 2013 四川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一 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1 文章第一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第一段展示了主客泛舟江上 畅饮美酒 吟诵诗文 迎风赏月的情景 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 第二段可分几层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 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营造了主客之间箫歌互答 悲喜交集的意境 3 望美人兮天一方 中的 美人 指代什么 歌声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美人 指诗人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表现了诗人在遭受贬谪之后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4 从第二 三段的内容看 客人之悲从何而来 参考答案 从歌声中来 仕途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目标二 体会文章的语言和手法1 从全文的角度看 第一段写赤壁之下月夜江面的水光月色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抒情的基调 2 文章的第二段 写客人 呜呜然 的箫声 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采用了拟声 对偶 比喻 排比 夸张的手法 以及整散结合的句式 营造了悲凉的意境 引起下文的主客问答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3 在文章的第三段中 作者是怎样将情 景 理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答案 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 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从眼前的明月 江水 山川 想到曹操的诗和曹操的人生结局 认为世间万物 英雄豪杰 不过是过眼烟云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 风流散尽 4 第五段 写客人转悲为喜 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而睡 这个结尾具有怎样的意味和作用 参考答案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 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 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 被贬谪黄州 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 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争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这篇赋采用 主客问答 的形式 表现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初自己思想上的激烈斗争 作者是怎样显示自己两种思想的斗争的 请简要说明斗争的过程 提示 作者将自己的两种思想 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是赋体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参考答案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小洲 侣 友 名词的意动用法 即 以 为伴侣 以 为朋友 一叶之扁 pi n 舟 一只小船 一叶 形容船小 匏 p o 樽 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 葫芦 蜉蝣 f y u 一种小飞虫 夏秋之交生在水边 生存期很短 古人说它朝生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每课一法 注 步自雪堂 从雪堂步行出发 雪堂 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 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 在黄冈东面 堂在大雪时建成 画雪景于四壁 故名 雪堂 行歌相答 边行边吟诗 互相唱和 且走且唱 互相酬答 不时之需 随时的需要 披蒙茸 分开乱草 蒙茸 杂乱的丛草 踞虎豹 蹲踞在虎豹一样的岩石上 登虬龙 攀登上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 俯冯夷之幽宫 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 冯夷 水神 玄裳缟衣 下服是黑的 上衣是白的 玄 黑 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