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案例--褚时健.ppt_第1页
现代企业制度案例--褚时健.ppt_第2页
现代企业制度案例--褚时健.ppt_第3页
现代企业制度案例--褚时健.ppt_第4页
现代企业制度案例--褚时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来自褚时健的案例 WhoIsHe 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曾经的中国最有名的 中国烟草大王 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 金球奖 获得者 1990年 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 后因贪污被捕 于1999年被叛无期徒刑 后减刑为17年 褚时健 没有终点的人生今天的褚时健 褚桔 牌优质冰糖柑的拥有者 2400亩优质柑橘果园的承包者和经营者昨天的褚时健 阶下囚 2002年保外就医曾经的褚时健 中国烟草大王 在任职红塔集团董事长的18年内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 打造出价值398亿元的红塔品牌 褚时健 红塔集团原董事长 曾经是中国有名的 中国烟草大王 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 1999年1月9日 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2002年 74岁保外就医后 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2012年11月 褚时健种植的橙子通过电商进京 而他本人也成为励志的典范 褚时健 个人履历 1928年 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 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59年 31岁时作为右派下放20年 1979年10月 51岁执掌玉溪卷烟厂 一手将企业做成中国第一 世界第三 1990年 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 金球奖 1994年 褚时健被评为全国 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走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 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 他以战略性的眼光 强化资源优势 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 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 成为中国烟草大王 地方财政支柱 然而 由于体制原因 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 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 个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 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他辉煌的人生之路偏离了航向 1996年12月28日 褚时健被有关部门带走 1998年1月 新华社发通稿 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 经过联合调查取证 已取得重大突破 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 1061万美元 褚时健得款174万美元 当时 褚时健对检察院预审人员这样坦白 1995年7月份 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 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 我想 新总裁接任之后 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辈子 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 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 不能白苦 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 还对身边的人说 够了 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该案在全国引起广泛争议 不少专家为褚时健开脱 指出他的贪污与官员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褚时健是有功之臣 他主管玉溪的十几年 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 品牌价值398亿元 解决了云南省一半人口的就业问题 而且让烟农直接受益 但也有声音指出 无论他有怎样的贡献 都不该将公款划入个人名下 贪污必然要受国法惩罚 最后 时任中央领导直接出面 以 功不抵过 过不掩功 的定调 为案件判决画上句号 这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 不可谓不是他这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 许多人既为他惋惜 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 但是 出人意料的是 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 他先是获得减刑 改为有期徒刑17年 在监狱里待一年 劳改两年后 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 回到家中居住养病 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按照我们的设想 他在老家能颐养天年 这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褚时健 开荒种树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样走下去 而是承包了2000亩的荒山 开种果园 这时 他已经有75岁了 身体不好 他所要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石流的洗礼 一片狼藉 当地的村民都说那是个 鸟不拉屎 的地方 诸多困难并没有阻住他的 疯狂 行为 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 脱下西装 穿上农民劳作时的衣服 昔日的企业家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 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果园 奇怪的是 在昆明 街上的橙子10块钱4公斤 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 而且产品一出来就发往深圳 北京 上海等城市 在云南根本见不到踪影 他的果园效益好得惊人 这一年 爱好爬山的王石来到了云南 特意抽时间专程去看望他 他没有看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 而是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 他们俩在一起交谈没有一句言及企业管理 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 气候 果苗的长势 言谈之间 他自然谈到了一个核心问题 两千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互惠双赢他使用了以前的办法 在他管理烟厂的时候 采用了和烟农互利的办法 为了让烟农种出优质烟叶 他采用由烟厂投资 直接到烟田去建立优质烟叶基地的办法 并且把进口优质肥料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烟农 当时烟农有好多都富了 与烟农 双赢 的是烟厂 原料一天比一天好 竞争力一天比一天强 厂子最后变成了 印钞工厂 而在果园 有一百多农户300多人忙碌 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 产量上他定个数 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 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质量 所以 多出的果子他不要 这样一来 果农一见到差点的果子就主动摘掉 从来不以次充好 他还制定了激励机制 一个果农只要承担的任务完成 就能领到4000元工资 质量达标 再领4000元 年终奖金两千多元 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元 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以前 褚时健管理烟厂的时候 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 现在他管理果园 想在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 这个已过80岁的老人 面对人生的沧桑 懊恼过痛苦过 但流过泪后 擦干泪水 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 用心过日子 将日子过得红火 让周围的人幸福 快乐 王石感慨地说 我非常受启发 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 橙子挂果要6年 他那时已经75岁了 你想象一下 一个75岁的老人 戴一个大墨镜 穿着破圆领衫 兴致勃勃的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 带有扶贫的性质 而且是环保生态 虽然他境况不佳 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 我当时就想 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 到了他那个年纪 我会想什么 我知道 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褚时健 社会评价 褚时健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曾经是中国有名的 中国烟草大王 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 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 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 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 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在褚时健时期 他缔造了红塔帝国 红塔山 造就了多少百万富翁 为多少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已数不可数 也正因此 很多人为褚时健晚年的遭遇抱不平 王石的感慨 褚时健并没有听到 他在红塔集团时带的三个徒弟 现在已是红河烟厂 曲靖烟厂 云南中烟集团的掌门人 但这一切与他无关 对他来说 他在曾经的辉煌中跌倒 但在跌倒后又一次创造神话 这就足够了 我们都曾失败过 是一蹶不振还是再次站起 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 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褚时健 贪污分析 尽管褚时健带领红塔集团走过一路辉煌 但褚时健的腐败问题在红塔集团的史册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 也为褚时健自己带来了永远的伤痛 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 为什么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会变成阶下囚 又为什么有人为其喊冤而有人叫好 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贪污分析 价值观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年代 人们都是企业的主人 特别是国有企业 各种福利待遇都在统一的模式下运行 人们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工作是为国家 为人民而工作 企业生产的目标是满足国家和人民的物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企业和政府脱离 企业开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 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从计划经济时期按计划生产转向了以盈利为目的 按市场需求而生产 同时国家对民营经济也从限制转为鼓励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民营资本市场 公民的个人财富都飞速增长 在这个转型时期 人们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 人生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传统的 为人民服务 思想被 向钱看 的思想所取代 物质的诱惑 私欲的膨胀使人们更加现实 更加追求个人财富和物质享受 有人钻法律漏洞获取不义之财 而一些有权势的人就心理不平衡 开始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 出现了大量的腐败案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 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变的结果 贪污分析 监督不利 计划经济已经转向了市场经济 体制变了 人们的观念变了 企业的角色也变了 而相应的有些政策和法律则显得滞后和多变 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没有退去 政府从企业领导地位退出 企业应该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并各司其职 企业的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企业的董事会是企业的执行机构 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的监督 而现实中的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 董事会几乎成了无人监管的最高权力机关 董事长更是一手遮天 惟我独尊 褚时健的下属对其称呼都是 老板 老爷子 可见其在企业中享受的帝王般的待遇 贪污分析 分配制度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 分配的制度看似公平合理的 然而却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的改革 允许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 农民种田有了积极性 产量大幅提升 使我国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有些地区还实现了小康生活 邓小平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经济理论使私营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大量的民营资本投入到商业和制造业中 民营资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营业主也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实现了资本积累 出现了大批民间富豪 作为主导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却是举步维艰 在摸索中前进 效果却并未象预想的有效 国企改革也成了个沉重的话题 先是政企分离 让企业自主经营 接着是破产重组 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造 国企改革的步伐差别很大 不同企业里职工的待遇也参差不齐 作为企业的领导层收入更是有很大差别 一些上市公司 比如科龙 的老总在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年薪可拿到几百万 TCL老总李东升资产则高达12亿人民币 相反像红塔集团年上交利税百亿元的企业老总褚时建18年收入不足百万 而类似规模的国外企业年薪则也远远高于这个水平 1996年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收入为885万美元 外加2500万美元购股权 迪斯尼公司总裁年收入是850万美元 外加1 96亿美元的购股权 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 红塔集团的销售总额距离世界500强并不遥远 作为红塔集团的最高管理者 褚时健所应得到的报酬要远远超过170万美元 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 认为作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回报 然而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褚时建这一步偏离了跑道 滑出的太远 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价 事后的一些评说2008年的最后一天 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 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 中 褚时健排名第5 时至今日 很多当年褚时健的部下 一提及他的名字 都竖起大拇指 说了很多赞誉的话 这是一个极为令人诧异的现象 有人说 褚时健是当时特定政治气候和条件之下的 牺牲品 或者是一个时代 一个制度的祭品 有人说 没有褚时健 社会各界不可能高度关注 五十九岁现象 国家相关部门和决策层 也不可能迅速正视国营企业第一把手长期存在的收入过低的问题 褚的继任者字国瑞 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万元 褚时健一生的收入也比不上 有人说 对于一段历史 或一个人 毁誉参半可能是一个最适当的评价 但对于这位曾经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 尽管他被判重刑 但毁之者寡 誉之者众 这种现象又将如何解读 社会评价不一 红塔集团的很多人认为 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 拿了他应该拿的钱 经济学家晏智杰说 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 怀有这种心情的人绝不在少数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则认为 是国家给了褚时建一个成功的平台 国家也给了他应有的报酬和荣誉 他只是为国家打工的一个职业经理人 而他自己则把自己当主人 自己没有把位子摆正 本质 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