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堂的灵魂情感共鸣内容提要:师、生、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体验、产生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成为推动学生认知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它通过“激情”、“悟情”、“生情”、“表情”四个环节来实现。一、披文以入情,激发情感。二、缘情而悟文,朗读中“悟情”。三、真情对话,自然“生情”。四、“表情”在共鸣中提升情感。作为教师的 我们要不断的感动自己,然后才能去感动学生,使师、生、文本之间不断发生情感共鸣,才能使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才能赋予语文课堂以灵魂,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吸引学生的魔力。正文: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艺术的“精神殿堂”中,它的灵魂则是情感共鸣。语文课程是具有人文性和一定价值取向的,它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知识的习得、运用上更重要的在于启迪智慧、陶冶心灵、升华情感上。素质教育要求“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语文课堂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程包含的知识要点,而是要求教师去展现课程,让学生与课程所展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共鸣,产生碰撞,使认知过程的同时也成为情感共鸣的过程。因此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我们的教材中情感类的文章占的比重特别的大比如:师恩难忘、为了他的尊严、月光曲、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等等。语文课程的多数文章也确实需要我们丰富的情感投入,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做到“披文以入情”、“缘情而悟文”。也只有“情贯始终”学生才能充分领略文章的魅力,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比较理想。学生也只有在情感共鸣中才能体验、产生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才能实现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使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情感性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实现:“激情”、“悟情”、“生情”、“表情”。(一)、披文以入情,激发情感。1、“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应该上的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而这种滋味与情趣的产生,应取决于课前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才能和作者融为一体,痛其所痛,思其所思,才能在课堂上用真情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文章的意境。也正如一位罗马诗人所说“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已被打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悟透文里文外的精彩,才能为学生铺就一条走进文章内核的最佳路径。在小学阶段,大多文章文质兼美,情感浓烈,到处跳动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这样的课文要求教师必须把握课文的主线和情感基调。教师要琢磨如何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创设一种文本和谐的情景,构建一个动人的阅读话题,为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2、激发情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认知的情感共鸣过程。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关键就在教师能否成功的创设联系学生情感实际的情景进行导入,能否抓住课堂的灵魂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为了他的尊严一课中,在课前交流中教师先于学生谈论今天的天气“寒冷”。可是在寒冷的天里你看到过街头的乞丐么?那你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教师自然的引导谈论学生会觉得乞丐很可怜,有的说应给予施舍,有的说给钱等等为下文情感做铺垫)。可是有一位女主人她是怎么做的呢?(引入课题,学生初读课文)。这样学生很自然的找到女主人让这位可怜的独臂乞丐去搬砖。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女主人会这么做?(为什么不直接给予这可怜的乞丐施舍呢?通过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搬砖与不搬砖有什么不同?(在情感的对比中学生会用心体验乞丐的心情和性格,以及女主人的良苦用心,从而在学生的不断朗读中达到与文中人物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教师这样将情感主线明了的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的情感思路能使学生自主的与文本进行对话,切身的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发生交流,产生共鸣。(二)、缘情而悟文,朗读中“悟情”。一篇文章要想被学生成功领悟关键看学生是否能“悟情”。而领悟文章情感的有效途径则是朗读,只有朗读才能使书中的情感转化为师生自己的情感。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诵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再现了作品形象,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月光曲一课中,通过视听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用心的去倾听、感受然后尝试朗读。用心读出不同画面的感觉,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打动人心的关键词句如“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才能走进盲姑娘的内心世界和体会她的心情。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心情,才能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才能领悟文章中隐含的情感。在“悟情”环节,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品读与感悟中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一同震颤。如在飞夺泸定桥一课中,我让学生描述在“飞和夺”的过程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又听到了什么?面对如此多的困难红军是怎么做到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样学生在朗读、想象、表达的过程中,慢慢的敞开心扉,与文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情感共鸣,真正使学生走进文章的世界。(三)、真情对话,自然“生情”。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师、生、文本作为有生命的存在应该平等交流、倾心对话、互动生成才能令人沉醉。一堂充满生命的课堂,洋溢着和谐之美,它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场所。在其中师生能共同感受到语文的快乐和文学审美享受的愉悦。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自然的生成和丰富自己真、善美的情感世界。教师只有用情来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并生成文本所包含的“情”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如一枚金币中通过师生和生生间探讨:为什么父亲“受不了”?(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为下文情感铺垫)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都有哪些表现?(表现一样么?)为什么最后一次儿子会“受不了”?(想象和体验儿子做苦工挣钱的经历)那么父亲到底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呢?(学生在体验中可以直接领悟和生成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只有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才会懂得珍惜)(四)、“表情”在共鸣中提升情感。学生是有自己的丰富情感世界的,学生在“激情”、“悟情”、“生情”中已经体验到了文章中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走进了“文内”,但真正的情感共鸣还需要学生走出“文外”进行“表情”。并能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适度的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而且还要注意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运用语言的艺术组织学生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在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中深化教学内容。如现代诗歌谁说没有规则一课中,通过学生对周围不良行为的观察并尝试仿写就会使教学内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要充分教给学生说的机会,使学生树立严格遵守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价值观念。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净化思想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具有神奇的魅力。所以成功的语文课堂是有灵有肉的,没有真挚、强烈的情感是不可能上好一堂课的。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习的兴趣时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篮球教学课件
- 超轻粘土贴画课件
- 上海音乐学院《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专题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学院《奥尔夫音乐活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电子线路CAD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无硫月桂酸锡稳定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足球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学心理描写作》课件
- 《高中课件特卖》课件
- 2025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内部节点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工作方案
- 生物药物监测检测报告.docx
- 钢丝绳理论重量计算方式
- 第一节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ppt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终结性考试操作题
- 浒墅关镇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台帐(模板)
- 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软件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校外培养点
-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会(PPT 87页)
- 瓦斯抽采参数的测定及计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