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九)综合训练(二).doc_第1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九)综合训练(二).doc_第2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九)综合训练(二).doc_第3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九)综合训练(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训练(九)综合训练(二)限时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钱玄同:真的猛士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以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年的新青年上,署名鲁迅,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他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从右至左直下为从左至右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做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他的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他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评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并附上钞票一包。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音韵部分的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最早的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1939年,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引发各界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取胜。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评改试卷,随意评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上不严谨的一面。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四十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解析b项,“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与原文表述不符,依据原文可知,应是钱玄同站在旧文化的立场上,刘半农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该项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项,“表现了他在工作上不严谨的一面”与原文表述不符,依据原文可知,这些都是他狂放不羁的表现。d项,“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与原文表述不符,依据原文可知,应是他的朋友们准备的。答案ae2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答:_答案(1)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2)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者;(3)与刘半农上演“双簧”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3本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其性格的丰富性。(2)这样写使文章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4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示例)(1)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2)看淡生死(人生态度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因而他有足够的勇气与顽固派做斗争。(3)喜好读书,严谨治学(治学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这种读书治学的严谨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心系水电志在江河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电工程施工专家谭靖夷自1946年大学毕业时选择了水电事业,谭靖夷便与水电工程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1953年,由于设计变更,承担古田溪一级水电站设计任务的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感到力量不足,便从古田溪工程处借调60余名技术人员到北京参加设计工作。一年后,首期设计任务圆满完成。此时,设计院为加强力量,决定将这60余人全部留下,其中包括谭靖夷。听到消息,古田溪工程处书记梁东初匆匆赶到北京,对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王鲁南说:“别人都可以留下,但谭靖夷得回古田,不然就从北京院任我挑选三位工程师。”双方意见难以统一,最后让谭靖夷自己选择。谭靖夷毅然回到了古田溪。“我喜欢与山水为伴。”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诗经大雅召旻有言:“实靖夷我邦。”谭靖夷说,父亲给他取名“靖夷”,就是希望他将来能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效劳。事实证明,他做到了。流溪河水电站大坝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施工的混凝土双曲拱坝,也是谭靖夷“一生中最满意的一座坝”。拱坝主要靠结构受力保证大坝的安全和稳定,但施工时还必须解决好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防止裂缝等一系列技术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施工经验。谭靖夷参考国外工程建设经验,在我国首次采用了人工粗骨料、混凝土拌和加冰、坝内埋冷却水管等技术措施。流溪河工程从1956年7月开工到1958年8月正式发电,历时仅两年,建成一座拱坝、一条引水隧洞接地下厂房。工程质量优良,施工期全坝无裂缝,坝基灌浆廊道无渗漏。1989年、2008年,谭靖夷曾两次重访流溪河工程,穿着布鞋走进坝内灌浆廊道,目睹廊道仍然滴水不漏。2008年,他还要求从坝面取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并没有衰减,而是提高了。这正是得益于谭靖夷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在流溪河工程中,谭靖夷规定拱坝模板安装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有一次,因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变形超出要求,混凝土出现几个平方米的麻面蜂窝,谭靖夷便责令大坝工区主要负责人在职工大会上做检讨。他还授权工程质检人员:质量可能出现问题时,可现场下达暂时停工令。严格的制度,强化了大家的质量意识,整个工程建设中被暂时停工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看到电站几十年后还焕发着青春的光芒,我甚感欣慰。”谭靖夷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谭靖夷始终认为,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在二滩工程建设中,他二话没说,炸掉七八千方误混入粉煤灰的混凝土。在沙牌水库大坝建设中,为排查混凝土质量问题,他连续3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把所有资料、每个数字全查了一遍,确保了大坝的工程质量,使大坝成为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的最“牛”大坝。从业60多年,谭靖夷的足迹遍布祖国的江河湖川,福建古田溪、广东流溪河、湖南柘溪、贵州乌江渡、湖南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以及湖南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桃江水库等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名字。1989年,谭靖夷从水电八局总工程师岗位退下来后,仍心系水电事业。可以说,国内大多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他都参与过技术咨询,指导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工程技术难题。如在溪洛渡大坝工程建设中,就这座300米级高拱坝施工中遇到的深层地质缺陷处理、高温和低温季节混凝土温度控制及快速施工组织管理等诸多技术难题,他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建设。如今,90多岁高龄的谭靖夷仍坚持到工地亲自查看施工情况,爬陡梯、钻廊道,直接和施工一线员工交流,解决具体问题。就在2013年7月初,他冒着酷暑去了大渡河,为一个在建大坝现场解决问题。“几十年都一样,自己一个人,背个包就走了。”谭靖夷一生参与修筑过80余座各种类型的大坝,从论证到开工,从施工到验收,从现场实地探访到书面质量评价,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身影和汗水。唯独竣工庆典,他从不参加。因为在他看来,竣工只是第一步,任何工程都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相关链接谭靖夷,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首创高压灌浆技术的水电科学家。(摘自百度百科)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谭靖夷的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实靖夷我邦”,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为祖国效劳。而谭靖夷一生参与修筑80余座大坝的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b在修建流溪河水电站大坝时,谭靖夷参考国外工程建设经验,首次采用了坝内埋冷却水管等技术措施。大坝竣工时,他穿着布鞋走进坝内灌浆廊道检查有无渗漏。c流溪河水电站大坝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施工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历时两年完成。如今50多年过去了,大坝依然完好如初,谭靖夷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满意的一座坝”。d谭靖夷对工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在二滩工程建设中,因为混凝土误混入了粉煤灰,他二话没说便下令炸掉。正因如此,二滩大坝在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e谭靖夷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仍然关心水利工程建设,指导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然而工程竣工后他却从不参加庆典活动,因为他认为工程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解析b项,“大坝竣工时,他穿着布鞋走进坝内灌浆廊道检查有无渗漏”表述错误,依据原文第8段,“穿着布鞋走进坝内灌浆廊道”,是他在1989年和2008年两次重访流溪河工程时的做法,不是大坝竣工时。d项,“正因如此,二滩大坝在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表述错误,依据原文可知,在二滩工程建设中,他下令炸掉误混入粉煤灰的混凝土,而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的大坝则是沙牌水库大坝。e项,“谭靖夷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工程竣工后他却从不参加庆典活动”表述不全面,因为他不仅从工程岗位退下来后是这样,退下来之前也是如此。答案ac6文中第三段写古田溪工程处和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两家单位都争要谭靖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从侧面表现谭靖夷水平高,设计能力强,深得领导们的信任;(2)为后面写谭靖夷一生未离开水电施工一线做铺垫;(3)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丰富人物形象。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谭靖夷为中国的水电工程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答:_答案(1)参与古田溪一级水电站设计施工任务;(2)设计并领导施工我国第一座混凝土双曲拱坝流溪河水电站大坝;(3)湖南柘溪、贵州乌江渡、湖南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以及湖南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桃江水库等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名字;(4)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国内大多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他都参与过技术咨询,指导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工程技术难题;(5)90多岁高龄的谭靖夷仍坚持到工地亲自查看施工情况,爬陡梯、钻廊道,直接和施工一线员工交流,解决具体问题。8谭靖夷工作中的“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