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造型师——修辞.doc_第1页
语言的造型师——修辞.doc_第2页
语言的造型师——修辞.doc_第3页
语言的造型师——修辞.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的造型师修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1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2.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 3.在写作中,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 能够准确辨别排比与反复,设问与反问的异同。2. 举一反三,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教学难点:1.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2.能够准确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以猜谜语导入修辞手法的运用。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提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集体回答:拟人、比喻2.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猜一日常用具)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教师过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我们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就像上则谜语,写出了荷花的娇羞、美丽。二、教学过程(一)模块一:知识梳理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夸张、反问、设问 1、比喻 :(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道理去比另一种事物或道理。 作用:生动形象,具体易懂(1)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明喻: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暗喻: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2)【教师强调】:构成比喻要具备两个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比喻句。 (3)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详见幻灯片) a.他长得很像他哥哥。(同类相比) b.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表示想象) c.本次考试很多同学进步很大,像李红、刘丽等。(表示列举) d.这天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4)比喻的运用原则a.要贴切b.注意创新c.要通俗、形象由生疏到形象由单调到生动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浅显2、拟人:直接赋予事物人的动作、心理、思想、神态等。 作用:感情鲜明,亲切生动 运用原则:拟人的表达效果主要是赋予感情,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感情真 切自然,用语和谐,既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与人或事物的情况相协调。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 接连起来用。 作用: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能激起读者共鸣,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4、反复: 为了强调某事物或突出某些感情,有意重复使同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分类:连续反复(中间无其它词语间隔)周总理,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它的词语)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5、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或短语)组成一对句子,把两方面的 意思突现出来。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教师强调】注意:排比、反复和对偶的区别排比 三句或三句以上, 字数不要求相等反复 至少两处以上, 字数大多相等对偶 两个成对,字数相等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寓答于问 作用: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和思考,行文波澜起伏【教师强调】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有问有答;反问则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 注意,启发思考8、 夸张: 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态度鲜明,言过其实 分类:a、扩大夸张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b、缩小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c、超前夸张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 子的香味来了。 【教师强调】总结归纳,各种修辞作用(详见幻灯片) 比喻作用:生动形象 具体易懂 拟人作用:感情鲜明 亲切生动 排比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激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作用: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对偶作用: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 反问作用: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富有感染 力 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和思考,行文波澜起伏 夸张作用:态度鲜明 突出特征 (二)模块二:实战演练 典型例题 1、(2010,天津,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散步 B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 林子里有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 妙的乐章。 2、(2015 滨海新区)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句是( ) A我用心谛听,好像听见了竹枝生长、竹叶舒张的声响。 B我原想收获一缕阳光,却得到了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却得到 整个海洋;我原想撷起一片红叶,却得到整片枫林。 C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D洁白的月光悄悄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也捎来潮湿的花香。 3、(2014年武清区)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 项是( ) A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 芽”的说法是比喻,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 明生动。)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 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悲(用排比句的方式,将 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设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 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D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 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此句运用了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3) 模块三:拓展延伸 【教师强调】修辞题做题步骤: 、运用修辞: 、 修辞作用; 、写出了(句子内容); 、表达中心或表达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2014,天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