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恒逸-三井化学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40万吨对二甲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团队名称: 团队成员: 完成时间:2014年07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概述1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11.1.3 项目意义21.1.4 编制依据21.2 研究结论4第二章 市场预测分析52.1 产品市场分析62.1.1 产品简介62.1.2 国外市场预测分析72.1.2.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82.1.2.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102.1.2.3 市场供需平衡现状及预测112.1.3 国内市场预测分析132.1.3.1 市场供需现状132.1.3.2 市场行情分析及预测152.1.4 结论172.2 上游市场分析172.2.1 甲苯182.2.1.1性质和用途182.2.1.2生产工艺182.2.1.3市场前景182.2.2 甲醇212.2.2.1性质和用途212.2.2.2生产工艺222.2.2.3市场前景222.3 下游市场分析222.4 产品竞争力分析242.4.1目标市场分析252.4.2 产品竞争力优劣势分析252.4.3 营销策略262.4.4 价格预测282.4.4.1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282.4.4.2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292.4.4.3 销售及采购价格范围312.5 市场风险分析312.5.1 风险因素识别312.5.2 风险程度估计322.5.3 风险对策33第三章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333.1 生产规模343.1.1 生产工艺343.1.2 原料供应343.1.3 市场需求343.1.4 国家政策343.2 产品方案343.3 产品要求和试验方法35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36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374.1.1 工艺路线路线确定的原则374.1.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374.1.1.2 工艺确定原则374.1.2 国内、外工艺生产技术概况384.1.2.1 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工艺384.1.2.2二甲苯异构化工艺394.1.2.3甲苯-甲醇烷基化394.1.2.4吸附分离工艺404.1.2.5异构化41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42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444.2.1 工艺流程概述444.2.1.1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444.2.1.2装置组成444.2.1.3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454.2.1.4 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454.2.1.5 工艺流程说明454.2.2 物料平衡说明474.3 主要设备选择474.3.1 主要设备474.3.2 设备方案比选474.4 自控方案484.4.1 概述484.4.2 控制系统的选择484.4.3 仪表选型524.4.4 控制室的没置584.4.5 仪表的供电和供气604.4.6 安全技术措施634.4.7 标准,规范634.5 工艺装置“三废”排放与预处理654.5.1 预处理654.5.1.1 需处理的流出系统物流654.5.1.2 C9副产品654.5.1.3 含杂载气664.5.1.4 废气674.5.1.5 循环排污水684.5.2 废水排放694.5.3 废气排放694.5.4 废渣排放694.6 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分析704.6.1 风险因素识别704.6.2 风险防范70第五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715.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规格、年需用量725.1.1 原料725.1.2 催化剂725.2 公用工程需用量725.3供应方案735.3.1 甲苯735.3.2 甲醇735.3.3 催化剂745.3.4 公用工程745.4 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755.4.1 换热网络755.4.2 用水网络75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756.1 厂址选择原则766.2 备选厂址对比776.3 建厂条件836.3.1 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836.3.1.1 地理条件836.3.1.2 地貌特征846.3.1.3 水文条件856.3.1.4 自然、气象条件856.3.1.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876.3.1.6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876.3.1.7 声环境质量现状876.3.2 建厂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876.3.2.1 交通条件886.3.2.2 社会发展规划886.3.2.3 区域设备制造能力886.3.2.4 建筑施工能力896.3.2.5 政策支持896.3.3 公用工程条件896.3.4 用地条件906.3.5 环境保护条件90第七章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917.1 总图运输927.1.1 全厂总图927.1.1.1 总平面布置92 7.1.1.2 竖向布置977.1.2 全厂运输987.1.2.1 一般规定987.1.2.2 运输方案基本情况99 7.1.2.3 特殊化学品运输方案997.2 储运1017.2.1 储运介质1017.2.2 储运方案1017.4 土建101 7.4.1 工程地质条件102 7.4.2 土建工程量102第八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1028.1 公用工程方案1038.1.1 给排水1038.1.1.1给水1038.1.1.2循环水103 8.1.1.3排水1048.1.2 供电系统1048.1.2.1电力供应和资源状况1058.1.2.2用电计算负荷及负荷等级1058.1.2.3供电方案1068.1.2.4节电措施1068.1.2.5接地与防雷1068.1.3 电信1078.1.3.1电信现状1078.1.3.2电信业务需求和方案1078.1.4 供热1078.1.5 化学水1078.1.6 空压站1078.1.7 冷冻站1088.1.8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1088.2 辅助生产设施1088.2.1 维修设施1088.2.2 储存1088.2.3 中心化验室109第九章 节能、节水1099.1 编制依据1109.2 节能1109.2.1 工艺技术中节能措施的应用1109.2.2设备选型中节能措施的应用1109.2.3设备节能措施1119.3 节水1119.3.1 工艺技术中节水措施的应用1119.3.2 生产过程中节水措施的应用112第十章 消防11210.1 编写标准11310.2 设置原则和执行标准11310.3 危险性描述11310.3.1 原料11410.3.1.1 甲醇11410.3.1.2 甲苯11410.3.1.3 氢气11410.3.2 对二甲苯11410.4 消防设施设置方案11410.4.1 消防方式确定11510.4.2 消防站方案11510.4.3 火灾报警系统115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11511.1 环境质量现状11611.1.1 环境现状描述11611.1.1.1自然环境11611.1.1.2 生态环境与矿产资源11711.1.1.3 社会环境11811.1.2 环境现状分析11911.1.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1911.1.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1911.1.2.3 声环境质量现状11911.1.2.4 海水水质现状11911.1.2.5 浮游、底栖生物现状12011.1.2.6 主要影响因素12011.2 执行的环境标准与规范12011.3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12111.3.1 废液污染及废水污染物12211.3.2 废气污染源及污染物12211.3.3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12311.3.4噪声污染源12311.3.5 三废成分12411.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方案12411.4.1 废液废水治理12411.4.2废气治理12611.4.3 废渣治理12711.4.4 固体废弃物治理12811.4.5 噪声治理12811.4.5.1 噪声污染源12811.4.5.2 噪声治理12811.4.6 绿化12911.5 环境管理及监测12911.5.1环境管理12911.5.1.1 环境管理目的12911.5.1.2 机构设置13011.5.1.3 环保科主要职责13011.5.1.4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3111.5.2 环境监测计划13211.5.2.1 监测仪器13211.5.2.2 监测计划及分析方法13311.5.2.3 人员培训13411.5.3 环境监理13411.6 环境保护主要工程量13511.7 占地、建筑面积及定员13611.7.1 工厂占地、建筑面积13611.7.2 工厂定员13611.8 环境保护投资13711.9 环境影响分析138第十二章 职业安全卫生13912.1 执行标准规范14012.2 职业安全与有害因素分析14112.2.1 有害物品危害14112.2.1.1 甲醇14112.2.1.2 甲苯14112.2.1.3 对二甲苯14212.2.1.4 氢气14212.2.2 危险性作业危害14212.2.2.1 高温14212.2.2.2 机械损伤14212.2.2.3 噪声14212.2.2.4 高空坠落14312.3 安全卫生主要措施14312.4 安全卫生监督与管理14412.5 预期效果144第十三章 机构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14413.1 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14513.1.1 海南炼化管理模式14513.1.2 本项目组织架构14513.2 生产班制与劳动定员14613.3 人员来源14713.4 人员培训14813.5 人员考核14813.5.1考核目的14813.5.2考核负责人14913.5.3考核内容14913.5.4考核时间149第十四章 项目实施计划14914.1 项目组织与管理15014.2 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15014.2.1 现场勘查厂址15014.2.2 生产技术获得15014.2.3 安全预评价、环境评估15014.2.4 民意调查15114.2.5 资金筹措15114.3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15114.3.1 厂房建设和设备订购15114.3.2 生产准备15214.3.3 工厂的试生产及验收15214.3.4 正式投产15214.4 实施进度横线图152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15315.1 编制依据和说明15415.2 编制说明15415.3 建设投资估算15515.3.1建设总投资及其构成15515.3.2固定资产费用15515.3.2.1设备工程费用15615.3.2.2建筑工程费用16115.3.2.3安装工程费用16315.3.2.4公用工程费用16515.3.2.5其他费用16615.3.2.6总预备费16815.3.3无形资产费用16915.3.4建设期借款利息16915.3.5 流动资金17015.3.5.1流动资金组成17015.3.5.2流动资金估算17015.3.6 投资估算表171第十六章 资金筹措17316.1 概述17416.2 资金来源17416.3 资金使用及还贷方式174第十七章 财务分析17417.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17517.1.1成本和费用估算依据17517.1.2成本和费用估算17517.1.2.1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17517.1.2.2人工成本17617.1.2.3修理费用17617.1.2.4其他制造费用17717.1.2.5折旧与摊销费用17717.2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17717.2.1 销售收入17717.2.2 税金估算17717.3 财务分析报表17817.4 财务评价179第十八章 风险分析18018.1 概述18118.2 市场风险181 18.2.1新建PX项目开工的竞争181 18.2.2国际市场竞争压力181 18.2.3建设周期较长,难以与下游需求同步181 18.2.4产品应用领域单一181 18.2.5对策18118.3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182 18.3.1工艺制约,产能受限182 18.3.2能耗较高182 18.3.3新工艺和新型过程设备的使用18218.4社会风险18218.5环境风险183第十九章 企业集成方案18319.1 概述18419.2 原料与副产品184 19.2.1 原料184 19.2.1 副产品18419.3 公用工程与辅助生产设施185 19.3.1 给排水185 19.3.2 空压站185 19.3.3 维修站185 19.3.4 运输18519.4 产品销售18519.5 人员来源18519.6 生活区185第二十章 研究结论186第一章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40万吨对二甲苯项目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 项目承办单位:中南大学竹韵设计团队4、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5、 经营机制:国有企业6、 注册国家:中国7、 注册资本:39.86亿元8、 法定地址:中国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1、 生产装置:1000万吨/年常减压、300万吨/年催化裂化、150万吨/年延迟焦化、300万吨/年柴油加氢及180万吨/年蜡油加氢联合装置、50万吨/年对二甲苯、20万吨/年聚丙烯、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等。2、 生产能力:23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60万吨/年尿素、100万吨/年芳烃、20万吨/年聚丙烯。3、 原料供应: 海南炼化以加工进 口原油为主,自备的深水码头位于洋浦神头港区,拥有包括30万吨级原油、10万吨级成品油在内的泊位5座,年吞吐能力超过2500万吨。拥有110万立方米的原油和超过70万立方米成品、半成品储存能力及相应的输转设施。4、 产品销售:致力以中间石化产品带动下游产业发展,致力于创新开发各类高端石化产品,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种规格的清洁汽油、优质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高等级道路沥青、尿素、芳烃等40多个品种的优质石油化工产品。汽柴油产品全部达到欧标准,部分达到欧标准。5、 资本结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1.1.3 项目意义PX是重要基础有机化工产品,应用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行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已经逐步成为全世界的纺织品和服装加工基地,化纤、纺织、服装等产业也逐渐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对化学纤维的需求与日俱增,推动着上游聚酯产业链的高速增长。近8年来我国PX的表观消费量、产量、缺口均持续走高,但缺口增长幅度远远大于产量增长,最终使得PX的对外依存持续走高,尤其是2010年以来,PX短缺程度日益加重。2013年我国PX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2013年我国PX的产能为942万吨/年,2020年PX的产能利用率为90%计算,到2020年还应该增加PX产能1542万吨。每年应增加PX产能220万吨。综上所述,我国PX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鉴于我国的原油加工量、加工原油的品质,石脑油(包括直镏石脑油及二次加工的石脑油)的收率仅为原油加工量的13%。有限的石脑油既要用于生产汽油,又要用于乙烯和PX生产。因此提高石脑油生产PX的效率以及上马其它原料生产对二甲苯的项目意义重大。1.1.4 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2)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8年本)。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6)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及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7)2014 年“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设计任务书。2、编制原则在该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该对二甲苯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该对二甲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编制遵循下述原则。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产品市场走势,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3)结合项目建设所在地现状,充分发挥当地现有公用工程的潜能,本着节省投资的原则,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4)根据建设单位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坚持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5)根据拟建装置厂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做到工艺流程顺直,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降低能耗节省投资。6)通过该对二甲苯项目的建设,努力提高工厂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企业完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依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1.2 研究结论1、随着我国民众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对二甲苯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该对二甲苯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对二甲苯将在国内市场上有广阔的畅销空间,发展前景良好,市场潜力巨大。2、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新建对二甲苯生产项目,该对二甲苯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56个就业岗位,年纳税额为1.11亿元,为地区财政收入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该对二甲苯项目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3、项目拟建设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内,拟建工程选址符合工业项目用地规划,该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经济开发区公用工程设施,水、电等能源供应有保障。4、该对二甲苯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环保技术及设备。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产优质产品均可得到有力的保障。5、本工程所采用的工艺方案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物料消耗低、投资规模较小,国内市场对原辅材料的供应充裕。6、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排放,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小。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有保障。7、拟建工程总投资额为2.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年利税5.56万元,其中:年利润为4.45亿元,纳税总额为1.11亿元。8、根据测算,该对二甲苯项目税后总投资收益率为21.5%,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总收益率23.2%,财务净现值10.2亿元,资本金净利润率43.2%,全部投资回收期为7.5年,项目盈亏平衡点为22.8%,项目经营安全度为77.8%,因此该对二甲苯项目经营很安全,说明该对二甲苯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项目的实施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9、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带来较高的利税收入,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该对二甲苯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产品市场广阔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因此,该对二甲苯项目建设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是可行的。第二章 市场预测分析2.1 产品市场分析2.1.1 产品简介性能:对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低温时凝固。比重0.861,熔点 13.2,沸点 138.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有毒。主要指标: 纯度,99.7%(m/m);测试方法,SH/T 1489。安全及运输 :安全:1、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IMDG 规则页码 3394。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4、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5、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运输:危险货物编号:33535UN编号:1307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有毒品包装类别:类包装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生产聚酯纤维, 也可用于化工及制药工业等。图2-1对二甲苯系列产品关系图2.1.2 国外市场预测分析2.1.2.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主要生产国生产能力:全球PX供应集中于亚洲、北美及中东,占世界总量的92%以上目前韩国是年产能为584万吨左右,出口量近150万吨。SK能源、S-OIL、三星道达尔是最主要的三家石化企业。韩国S-OIL公司年产PX170万吨,出口量大约占到60%,其中70%出口到中国,其次是印度。去年该公司在蔚山建设的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PX装置已正式投产。 日本共有4家炼化厂生产PX,每年的产能在413万吨左右。日本是PX纯出口国、PX出口量全球第一,一年出口200余万吨。JX能源公司和出光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两家生产PX的企业。JX能源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该公司在日本共有14家炼化厂生产PX,PX年产量260万吨,位居亚洲第一位。去年11月,日本JX能源公司与韩国SK合作,在蔚山建立大规模PX生产工厂,预计投产后该工厂年产量将达100万吨,使JX能源公司的PX总生产能力达到310万吨以上。新加坡化工产业为其支柱产业。化工产业占到该国制造业总产值的36%,并且全部集中在裕廊岛工业区。靠填海造陆形成的新加坡裕廊化工区,是亚洲目前最大的石化生产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的石油炼制基地。去年它又引进了一个年产80万吨的PX项目。过去几年中,全球PX产能逐步向消费集中地转移,亚洲是PX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是中东地区。由于资源及市场均不占优势,北美及西欧能力增长十分有限,中南美及中东欧也基本没有发展。世界产能分布:从全球PX装置的产能分布来看,亚洲地区PX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1年全球PX产能为3744.9万吨,亚洲装置产能为2584万吨,占比达到69%。表2-1对二甲苯产能表地区产能(万吨)百分比中国861.323%南亚、东南亚674.128%北美411.9 18%北美411.911%中东、非洲374.510%其他374.510%表2-2 2012年全球主要对二甲苯生产装置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1Reliance Industries Ltd - (RIL)India1702BP ChemicalsUS1273BP ChemicalsUS1104Urumqi Petrochemical Co - (UPC)China1005CNOOC-Kings GroupChina906S-Oil CorpSouth Korea907Formosa Chemicals and Fibre Corp - (FCFC)Taiwan878Aromatics Oman LLC - (AOL)Oman829Kuwait Paraxylene Production Co - (KPPC)Kuwait8210HC Petrochem Co LtdSouth Korea8011Yangzi Petrochemical Co Ltd - (YPC)China8012Borzouyeh Petrochemical Co - (BPC)Iran7513Liaoyang Petrochemical Co - (LYPC)China7514Dalian Fujia Dahua PetrochemicalChina7015ExxonMobil Chemical HollandNetherlands70其它2691合计4079图2-2对二甲苯产能分布图2.1.2.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从全球PX的需求分布来看,亚洲的PX生产占据绝对地位,且大部分PX的需求都来自这里。2011年亚洲PX需求占全球的80%,仅中国的需求就38%。图2-3对二甲苯需求分布图据IHS化学公司最新研究报告世界对二甲苯2014年分析称,针对中国精对苯二甲酸(PTA)市场的新一轮对二甲苯(PX)扩能正在韩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市场需求难以同步迅猛增长,加上中东和东南亚也将投产部分新增PX产能,世界PX过剩程度将加重。未来PX行业将面临开工率和利润率下降以及新一轮重组,设备陈旧和竞争力较弱的装置将不得不关闭。2.1.2.3 市场供需平衡现状及预测由于PTA产业东移,PX的生产也逐步向消费地靠拢。近年来,随着中国PTA产能的大量增加,PX缺口增加,因此中国周边国家对PX的生产及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1、日本日本作为全球最早生产PX的国家之一,在2010年前基本完成了产能的建设及布局,但由于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缺乏,其80%以上的PX产品用于出口,特别是中国,约占其出口量60%以上。“3.11”日本大地震中,位于茨城和千叶约120万吨/年的PX装置受影响,停车。之后装置顺利恢复生产并且负荷持续提高,并未因地震而产生泄露或毒害事件,这也说明PX装置生产安全性较高。表2-3 日本PX供需状况 万吨/年,万吨199020002010201120122015能力149345.5390.6386.6386.6360.6产量151.2295.8310.2307.9306.3282.9需求102.1118.972.257.759.332.9出口49.1176.9238250.22472502、 韩国 韩国PX工业是伴随其炼油工业及PTA工业成长起来的,从1990年的仅26万吨/年至目前的525万吨/年,其中下游需求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出口占全部产量的40%左右,并且未来韩国还在不断扩充其PX产能,在国内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出口成为支撑其PX工业发展的唯一动力,未来出口占总产量的50%左右。表2-4 韩国PX供需状况 万吨/年,万吨199020002010201120122015能力25.5350425487.5525805产量24.2314450.2499.1513.4637.1需求58300.6420.5411.5398.4327.1出口4.699.9128.6185.61953103、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非常注重环保安全。1992年该国有了第一套PX装置,到2000年扩能至85万吨/年,之后长达12年产能一直没有变化。但随着中国大陆缺口不断扩大,新加坡裕廊芳烃集团决定投资24亿美元新建一套80万吨/年的PX装置,计划2014年投产,产品全部用于出口中国。表2-5 新加坡PX供需状况 万吨/年,万吨199020002010201120122015能力4285878787167产量3033.759.571.473110需求000000出口3133.758.471.4731104、 沙特除以上三个亚洲国家未来保持PX的生产及投入,沙特也是另一个持续投资该领域的国家。同样,沙特投资该领域,目标市场也仍是中国大陆。表2-6 沙特PX供需状况 万吨/年,万吨199020002010201120122015能力38.638.638.638.6176.1243.6产量10.628.121.527.397.1148.6需求7.820.318.918.847.150出口4.481.78.55098.62.1.3 国内市场预测分析2.1.3.1 市场供需现状2012年,我国PX 生产企业及其技术来源见表2-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最大的生产集团,占总产能的 42.5%;其次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占总产能的 22.0%。其中,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具有国内单套最大 PX生产装置, 产能为 100万吨/年。 我国历年PX产能、产量、消费量情况见表 2-3可以看出,2012 年,我国PX 装置的生产能力达826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约为1382.4万吨/年。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PX 生产和消费国,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 20%,消费量占全球38%左右。 截至2012年底,国内 PET 产能已达 4130万吨/年,PTA 产能达3250万吨/年,折算需要的PX分别达2340 万吨/年和 2145万吨/年,远大于国内 PX供给量。由于PX相对供应不足,致使到2012年底出现下游PTA行业开工率约70%、 聚酯行业开工率约80%的情况。根据目前项目生产和建设情况,到2015年,国内PET和PTA产能保守估计均将达到5000万吨/年,折算需要PX分别为2835万吨/年和3300万吨/年。而目前国内在建拟建的项目产能为510万吨/年, 即使这些装置到2015年全部投产, 产能也只有 1336 万吨/年,相对需求来说,产能严重不足。此外,由下游市场需求较大,致使我国PX进口量从2006年的184.0万吨/年激增至2012年的628.6 万吨/年,年均增长率达40%。而且在可见的近几年,PX 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在高位。最新消息显示2014年1月我国PX进口量89.57万吨,环比减少14.41%,同比增加31.54%;1月累计进口89.57万吨,同比增加31.54%;1月进口金额12.79亿美元,当月均价1428美元/吨。表2-7 国内对二甲苯产能表 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生产能力1乌鲁木齐石化1002上海石化1003中海开氏904扬子石化805辽阳石化756大连福佳707福建炼化708青岛丽东709金陵石化6010镇海炼化6511天津石化4112洛阳石化2213吉林石化1214齐鲁石化815武汉石化516北京燕山石化3合计871表2-8 产量、消费量统计单位:(万吨/年)图2-4 我国历年PX进口量2.1.3.2 市场行情分析及预测近年来,由于下游快速发展,国内供应缺口迅速扩大。2012年我国PX能力883万吨/年,产量775万吨,开工率提升至87.9%,但由于下游需求增长更快,缺口进一步扩大,净进口量达610万吨,全年PX消费量达1385万吨,较上年增长22.3%。国内PX自给率随着进口迅速增长而快速滑落,从2000年的88%降至目前的56%左右,其中2008年为最低,仅有51.8%。根据目前国内在、拟建计划,预计2015年中国PTA产能将超过4400万吨/年,届时PX需求量将达2200万吨左右。如果目前国内拟建的PX装置不能如期建设,则2015年PX进口量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到2020年中国PTA产能将达5300万吨/年,为满足其生产,PX需求量将达3000万吨左右,缺口巨大。 并且由于PX-聚酯产业链赢利能力前移,则未来产业链利润将大量输送给国外PX生产商。图2-5 我国历年PX、PTA原油价格走势表2-9 2005-2020我国PX供需 万吨/年,万吨,%现状预测年均增长率2005年2011年2012年2015年2020年05-11年11-15年15-20年生产能力2688138821424202420.3157.3平均开工率83.382.387.991.391.4产量2236697751300185020.118.17.3需求量378113313852190295020.117.96.1缺口-155-463-610-890-11002017.74.32.1.4 结论由于最近五年中国PTA行业迅猛发展,对其上游产品PX的需求量持续走高,PX价格一度保持高位。尽管最近一两年来主要PX供应国的产能持续增加,PX价格有下降态势,但是总体上将我国PX的需求量依旧巨大,自给程度仍严重不足,因此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2.2 上游市场分析2.2.1 甲苯2.2.1.1性质和用途甲苯是有机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有强烈芳香味,属芳香烃,分子式为C6H5CH3。甲苯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二硫化碳、四氧化碳等混溶,用作溶剂及合成甲苯的衍生物。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一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它们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甲苯还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可以用作染料的原料;甲苯也可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它们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甲苯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因此可以制造梯思梯炸药。此外,甲苯可用作合成纤维、药物、农药、汽油添加剂和各种用途溶剂及苯甲酸和苯甲酸萃取剂。2.2.1.2生产工艺芳烃的来源主要有炼油厂重整装置、乙烯生产厂的裂解汽油、煤炼焦时副产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甲苯主要来源已由焦化副产转变为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通过煤炼焦获得的芳烃已不占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崛起,甲苯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石油甲苯成为我国获取甲苯的主要途径。2.2.1.3市场前景供应方面:最近几年,由于国内对二甲苯生产快速增长,甲苯岐化制成纯苯、对二甲苯以及深加工制得TDI的精细化产业链是当前国内甲苯消费的新增热点,符合国内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思路,甲苯作为岐化原料的消费将增加。丙酮、环己酮、甲乙酮、醋酸酯类等非芳烃溶剂将逐渐替代作为溶剂的甲苯,甲苯在溶剂领域的消费量将逐渐下降。鉴于以上原因,预计到2014年国内甲苯消费量将达到590万吨,总产能预计达到750万吨。从全国范围看,华东地区甲苯的产能最大,占33%,华北地区其次,占21%,东北地区占17%,华南地区占15%,西北地区占10%,华中地区占2%。现在全国有40余家企业生产甲苯,年产能达10万吨以上的有20家,年产能达20万吨以上的有8家。74.1%的甲苯能力来自中石化与中石油,不过来自其他企业的甲苯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相继投产和对二甲苯需求的増长,甲苯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加上原有对二甲苯的改扩建,配套的芳烃抽提装置带来了甲苯产能的提升。随着国III、国IV标准汽油的推行,也带动了国内炼厂芳烃抽提装置扩能改造,增加了甲苯的产能。此外,我国多套新增乙烯装置投产,增加了混合芳烃的产出,也间接增加了甲苯产能。尽管甲苯产能大量增加,但实际产量却增长不大。我国石油甲苯主要生产企业见表。表2-10 我国石油甲苯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 单位:万吨/年 主要企业2009 年2014 年 E中石油大连石化47.547.5中石油大庆石化10.410.4中石油独山子石化1616中石油抚顺石化6.76.7中石油华北石化1313中石油吉林石化10.710.7中石油锦西石化2.82.8中石油锦州石化22中石油兰州石化18.518.5中石油辽阳石化40.240.2中石油四川石化047中石油乌石化3.628.6中石化燕山石化7.77.7中石化长岭石化7.87.8中石化广州石化4.54.5中石化金陵石化3333中石化九江石化33中石化洛阳石化1010中石化茂名石化1111中石化齐鲁石化24.624.6中石化上海高桥2.22.2中石化上海石化9.99.9中石化石家庄石化2.72.7中石化天津石化10.325.3中石化武汉石化33中石化武汉-SK石化012中石化扬子石化44.144.1中石化镇海炼化28.143.1扬巴公司7.68.8惠州石化4545中海油-壳牌公司1010福建炼厂4545上海赛科14.514.5其他85.2145.1合计580.6755.7需求方面:1. 调油方面尽管国内芳烃装置平均开工率增加,但我国工厂外售商品量却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甲苯、混合二甲苯调油量增加。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上升,甲苯、二甲苯调油的利润空间逐渐增大,多数炼厂直接用于调油而不外售,致使市场内商品量将越来越少。2. 制苯方面纯苯:扬子石化14万吨/年TDP生产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甲苯歧化纯苯的装置。与国外生产工艺不同的是,国内歧化装置相对较少,该生产工艺并非主流,所以仅对局部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