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A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C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和平衡解析:选A。环境变化是该群落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群落结构向复杂的方向进行,并依次经过了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2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选C。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最终发展为森林解析:选D。群落演替过程是群落内部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都在发生变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有些物种可能灭绝,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种间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最终演变为何种群落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如干旱地区只能演变为草原而不能发展为森林。4(2011高考安徽卷)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被覆盖,故在该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B项错误。初生演替的时间较长,D项正确。人类的参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式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项正确。5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右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砍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2)“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来说属于_。(3)云杉林被砍伐后发生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_,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_(各举两例)。(4)新生的云杉林和砍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_。解析:(1)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类砍伐可以使云杉林消退。(2)云杉林消退后形成的是次生裸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叫次生演替。(3)影响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是内部环境的变化,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引发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4)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群落演替,导致结果不一样。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次生演替(3)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人类活动、气候变化(4)演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1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A灌木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C苔藓阶段 D森林阶段解析:选D。森林是演替的最后阶段,本阶段含有的物种数目和生物数量均最多。2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次生演替C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里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没有被彻底毁灭,甚至土壤里还保留有农作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3(2012南开中学高二检测)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动物最先出现的是()A哺乳动物 B肉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 D杂食性动物解析:选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应当是植物,当演替到一定阶段,植食性动物才出现,然后肉食性、杂食性动物才可能出现。哺乳动物既有植食性的又有肉食性的。4群落演替达到最稳定的阶段是()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C灌木阶段 D森林阶段解析:选D。初生演替经历的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其中在森林阶段,由于森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5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解析:选B。两种演替有许多不同,如起点、经历的时间、演替的速度、影响因素等,但最主要区别应是起始条件不同。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出现植物是初生演替,原有群落失去了原有植被,被另外的植物代替,是次生演替。6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选D。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所以在森林遭受火灾后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7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解析:选C。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因甘蔗田弃耕后,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复杂。8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解析:选C。A正确: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可用甲表示;B正确: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快,历时短;D正确:若气候条件适宜,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最后都可演替成森林;C错误: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物种的种类和组成不同。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所有自然因素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解析:选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如封山育林,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如乱垦滥伐。人类活动影响虽然比较大,但并非能超出所有自然因素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如地震、泥石流、山崩海啸等;人类活动也不能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演替主要受内部因素影响,在不受外界干扰时,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10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解析:选B。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11(2012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缓慢、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解析:选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发生变化,对一个种群来说,它所处的自然选择方向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地变化;生物种类在发生变化所以种间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初生演替时间要长一些;能否形成森林与无机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并不一定都形成森林,要不然就不存在内蒙古大草原了。12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解析:选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即群落演替,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此种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的营养结构变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强,初生演替速度缓慢;光照既可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理,也可影响动物的生理繁殖等,故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群落的演替。13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_,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A地衣和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解析: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群落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此可以排列各演替阶段的顺序。答案:(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有机酸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苔藓阶段(5)AB14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25年的次生林8110.48.4:50年的次生林9611.89.2: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分析上表可知:_。_。(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环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环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脂异常护理查房
- 出纳银行业务办理
- 美容美发行业分析报告
- 化学高中课程标准解读
- 办公用品管理
- 船舶货物包装与运输保护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4 Making Offers and Giving Responses
- a-lively-city知识教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应用题
- 北京市丰台区2025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宫颈癌防治》课件
- 小学数学:时间教材
- 220V直流容量计算书
-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
- 铁路客运段QC小组运用PDCA循环减少旅客列车乘降问题发生次数现场型成果汇报
- 红外测温培训课件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纸(可打印编辑)
- 医院培训课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安全注射》
- 私募股权投资PE
- 【抖音直播带货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 混凝土回弹标准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