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晓天中学2015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测试卷 范围: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1、“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2、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论语b道德经c春秋繁露d四书章句集注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上说:“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十倍之利”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作者认为国家不能与民争利 b作者认为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c作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税收 d作者认为应由国家垄断商业5、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a韩非子人皆自利的思想主张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6、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百家争鸣 c私学兴起 d学在官府7、“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统一思想”使其它学说遭到禁止 b “一种书”要指儒家经典四书五经c“统一思想”巩固了汉朝中央集权 d“利禄”是指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8、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9、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顶端,没有人或制度能够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保持相对有序的环境。” 中的字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孟子d老子10、“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汉代中期国家法制开始规范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11、“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知行合一” b“心外无理”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12、唐诗曰,“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宋词云“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嫩曲罗裙胜碧草”。唐宋两代人们审美观的不同,主要是由于( )a程朱理学的影响 b专制集权的巩固c封建经济的发展 d对外交流的频繁13、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14、明朝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b是对当时官方哲学的否定c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d是早期民主思想的体现15、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为公 b民为邦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民贵君轻17、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孔 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18、明清之际某思想家提出:“君子之为学也,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救之。”“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主张经世致用 b力挽儒学危机 c维护理学正统 d反对盲从孔子19、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 )a哲学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探索b西方理性精神开始萌发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认识d二者所得结论荒诞不经20、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21、“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2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a不敢大胆追求物质享受 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c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影响局限于文学艺术23、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24、“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一切危害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 ) a人文主义b因行称义c信仰得救d理性主义25、“存在就是被感知”被视为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主教的名言。他的观点与下列哪些思想家相类似( )王阳明 王夫之 普罗塔戈拉 泰勒斯abcd二、材料题(共3题,50分)26、(16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材料二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达到的目的。(8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8分)27、(18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 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6分)(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为什么130年之后,(意大利)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孔泉眼给堵上了” 特里希施万尼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复生”和“新生”的理解。(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把这孔泉眼给堵上了”的含义。(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bcba 6-10 dcabc 11-15 baabc 16-20 adabd 21-25 bcdac二、材料题26、(16分)(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8分)(2)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秩序。(8分)27、(18分)(1)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4分) 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知行合一。(2分) (2)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4分) 贡献:涵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任答两点,得4分) (3)启示: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4分)28、(16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