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 习题.doc_第1页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 习题.doc_第2页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 习题.doc_第3页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 习题.doc_第4页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 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一、判断题1.如图1示截面上,弯矩M和剪力Q的符号是:M为正,Q为负。() 图12.取不同的坐标系时,弯曲内力的符号情况是M不同,Q相同。()3、 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Q图有突变,M连续但不光滑。()4、梁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M图有突变,Q图无变化。()5.梁在某截面处,若剪力Q=0,则该截面的M值一定为零值。()6.在梁的某一段上,若无荷载作用,则该梁段上的剪力为常数。()7.梁的内力图通常与横截面面积有关。()8.应用理论力学中的外力定理,将梁的横向集中力左右平移时,梁的Q图,M图都不变。()9.将梁上集中力偶左右平移时,梁的Q图不变,M图变化。()10.图2所示简支梁跨中截面上的内力为M0,Q=0。() 图 2 图 311.梁的剪力图如图3所示,则梁的BC段有均布荷载,AB段没有。( ) 12.上题中,作用于B处的集中力大小为6KN,方向向上。( )13.右端固定的悬臂梁,长为4m,M图如图示,则在x=2m处,既有集中力又有集中力偶。( )图 4 图 5 14.上题中,作用在x=2m处的集中力偶大小为6KNm,转向为顺时针。( )15.图5所示梁中,AB跨间剪力为零。( )16.中性轴是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17.梁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18.弯矩图表示梁的各横截面上弯矩沿轴线变化的情况,是分析梁的危险截面的依据之一。( )19.梁上某段无荷载作用,即q=0,此段剪力图为平行x的直线;弯矩图也为平行x轴的直线。( )20.梁上某段有均布荷载作用,即q=常数,故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 )21.极值弯矩一定是梁上最大的弯矩。( )22.最大弯矩Mmax只可能发生在集中力F作用处,因此只需校核此截面强度是否满足梁的强度条件。 ( )23.截面积相等,抗弯截面模量必相等,截面积不等,抗弯截面模量必不相等。( )24.大多数梁都只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核算,而不作弯曲剪应力核算,这是因为它们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存在。( )25.对弯曲变形梁,最大挠度发生处必定是最大转角发生处。( )26.两根不同材料制成的梁,若截面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长度及受力情况也相同,那么对此两根梁弯曲变形有关量值,有如下判断:(1) 最大正应力相同;( )(2) 最大挠度值相同;( )(3) 最大转角值不同;( )(4) 最大剪应力值不同;( )(5) 强度相同。( )27.两根材料、截面形状及尺寸均不同的等跨简支梁,受相同的荷载作用,则两梁的反力与内力相同。 ( )28.梁内最大剪力的作用面上必有最大弯矩。( )29.梁内最大弯矩的作用面上剪力必为零。( )30.图(a)、(b)中,m-m截面上的中性轴分别为通过截面形心的水平轴与铅垂轴。( )图 1331.在匀质材料的等截面梁中,最大拉应力 必出现在弯矩值M最大的截面上。( )32.对于等截面梁,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必定相等。( )33.对于矩形截面的梁,出现最大正应力的点上,剪应力必为零。( )34.弯曲应力公式=MY/IZ 适用于任何截面的梁。( )35.在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中,Iz为梁截面对于形心轴的惯性矩。( )36.一悬臂梁及其T形截面如图示,其中c为截面形心,该截面的中性轴Z0,最大拉应力在上边缘处。( )图 1437.T形截面梁受矩为负值,图示应力分布图完全正确。( )图 1538.匀质材料的等截面梁上,最大正应力max必出现在弯矩M最大的截面上。( )39.对于等截面梁,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必定相等。( )40.对于矩形截面的梁,出现最大正应力的点上,剪应力必为零。( )41.矩形截面梁发生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的中性轴处,=0,最大。( )42.T形梁在发生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max发生在中性轴上,max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43.图16所示T形截面外伸梁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A截面处。( )图 1644.T截面铸铁梁,当梁为纯弯曲时,其放置形式最合理的方式是A。( )图 1745.大多数梁都只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校核,而不作弯曲剪应力校核,这是因为它们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存在。( )46.截面积相等的抗弯截面模量必相等,截面积不等的抗弯截面模量必不相等。( )47.梁弯曲时最合理的截面形状,是在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获得W2/A值最大的截面形状。( )48.矩形截面梁,若其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一倍,则其强度提高到原来的16倍。( )49.弯曲变形梁,最大挠度发生处,必定是最大转角发生处。( )50.图18所示脆性材料形截面外伸梁,若进行正应力强度校核,应校核D.B点下边缘。( )51.图19示悬臂梁,其最大挠度处,必定是最大转角发生处。( )图 18 图 1952.不同材料制成的梁,若截面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长度及受力情况也相同,那么对此两根梁弯曲变形时,它们的最大挠度值相同。( )53.EI是梁的抗弯刚度,提高它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是改用更好的材料。( )二、选择题1.图6所示B截面的弯矩值为( )。图 6APL BPa CPa DPL 2.图7所示简支梁剪力图正确的为( )。图 73.应用截面法计算横截面上的弯矩,其弯矩等于( )。A 梁上所有外力对截面力矩的代数和B 该截面左段梁(或右段梁)上所有外力对任何矩心的代数和C 该截面左段梁(或右段梁)所有外力(包括力偶)对该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D 截面一边所有外力对支座的力矩代数和4.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 )。A发生转折 B发生突变无影响发生弯曲5.在弯曲的正应力公式= 中,IZ为梁截面对于( )的惯性矩。A任一轴Z B形心轴 C对称轴中性轴6.梁的截面为型,z轴通过横截面形心,弯矩图如图示,则有( )。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或d 最大抗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图 207.最大弯矩截面最大拉应力等于最大压应力的条件是( )。梁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截面形状对称于中性轴同时满足以上两条截面形状不对称于中性轴、两根荷载、长度、支座相同的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值相等的条件是( )。max与截面积分别相等max与分别相等max与分别相等,且材料相同 两梁的许用应力相等8.直梁弯曲强度条件max= 中,max应是( )上的最大正应力。A最大弯矩所在截面 B梁的最大横截面C梁的最小横截面 D梁的危险截面9.EI是梁的抗弯刚度,提高它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是( )A改用更好的材料 B增加横截面面积C采用惯性矩大的截面形状以上作法都不合理10.由叠加法作图示简支梁的弯矩图,则下述正确的是图( )。图 2111.跨中受集中荷载P作用的圆截面简支梁, 它的A= ,yc = 。若将L变为2L,d变为2d时,它的,yc之比为 ( )。A B CD三、分析题1.绘出图示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假定此截面上的弯矩为正值)。图 22四、计算题1.作下列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Qmax和Mmax。图 82.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MMAX,QMAX的值;已知VA =8KN(),VB =12KN()。图 93.画出下图梁的内力图。图 10.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图 115.求静定多跨梁的弯矩图图 126.求图23所示梁的最大正应力及其所在位置。图237.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已知L=4m,截面为矩形如图24所示。材料的许用应力=10Mpa,试求梁的许可荷载q。图 248.图25所示矩形截面外伸梁,截面高宽比h/b=1.5,材料的许用应力=10Mpa,试求b和h。图 259.图26所示T形截面铸铁梁,Z轴为通过截面形心的中性轴,惯性矩Iz=4.0X107mm4,铸铁的许用应力+=35 Mpa,-=140 Mpa,试校核梁的强度。图 2610.图27所示结构,AB为矩形截面木梁,截面尺寸如图,DE为直径d=30mm的圆截面刚杆,AB的1=10Mpa,DE的2=160Mpa,试确定F的容许值F图 2711.图28所示矩形截面外伸木梁,材料的许用正应力=10Mpa,许用剪应力=1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图 2812.图29所示梁,已知矩形截面尺寸的比例为b:h=3:4,梁的许用正应力=15.6Mpa,许用正应力=1.7Mpa,试确定截面尺寸。图 2913.图30所示外伸梁,已知Wz=截面面积A=材料的=170Mpa,=100Mpa,试求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