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6.《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6.《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6.《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6.《变色龙》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6.变色龙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弥漫”“端详”“凶相毕露”“指手画脚”“窥探”“伺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准确分清介绍变色龙不同特征的段落。3知道变色龙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资源变色龙是爬行动物,学名叫避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它有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要超过它的体长,舌尖上有腺体,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虫。它一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在动物中是罕见的。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变色龙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1/25秒便完成。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背景、温度的的变化和心情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胁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这也许是多数人对变色龙的感观认识,但是你真正地了解这种奇妙的动物吗?它们为什么动不动就变色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吗?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文指出,依据动物专家的最新发现,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这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进而表达出变色龙的意图。刘梦熊: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曾率领一个农业专家组,前往中非共和国执行援外任务。中非地处非洲大陆腹地。这里,没有风和日丽的春光,没有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也没有银装素裹的冬景,长年如夏。还有那莽莽的原始森林,没有污染,非常适宜动物的生长、繁衍。几年生活,目睹中非风物,写下了赤道之国的动物奇闻。预习设计1能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并进行阅读,知道本文主要介绍了变色龙哪些知识,完成课本P34第三题。2自学本课生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部分描一个,写一个。理解词语意思,完成补充习题p18第二题。3围绕“变色龙”搜集相关资料,如它的食物、生息地、繁殖、所属科目、种类、数量等,搜集材料能脱稿讲述。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4分钟)1学生欣赏变色龙图片,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变色龙的食物、生息地、如何繁殖、所属科目、种类、数量【资料见课程资源】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8)学习生字词指读,读准字音。相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用“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造句。表示“看”的意思。浏览、凝视、瞻仰、眺望读通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学生交流变色龙的知识。3快速浏览课文,交流:第一段(1-8):发现变色龙。第二段(9-15):端详变色龙。第三段(16):放回变色龙。第三板块:精读感悟(7)1指名朗读。2变色龙变成了(香蕉叶色)。接着,他又把变色龙放在了棕色的泥土上,变色龙从(绿色)变成了(棕色)。再把变色龙放在水泥板上,它又从(棕色)变成了(浅灰色)。同学们,我们也来试试看,假如放在枫叶上,变色龙会变成(红色),假如放在枯草丛中,变色龙会变成(枯草色)3名不虚传、名正言顺、变色专家、变色大王4学生齐读13至15自然段。第四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单元两篇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有各式的美丽贝壳,还有涂了油彩般的蝉儿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2.出示变色龙图片,学生欣赏。我们一起来喊喊它的名字。(板书课题)3.你了解哪些关于变色龙的知识?请用自己的话简练地说说。教师补充。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震惊 筒状 腹部 判断 距离介绍 香蕉 连续准确依然棕色绘声绘色指手画脚名副其实凶相毕露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端详 窥探 观望 注视豆藤 椭圆形 迟钝 伺机 刹那间2.导学:(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相机正音。(2)指名说说词语意思。(3)用“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造句。(4)第2组词语写什么?你还能说几个吗?读通课文1.朗读课文。2.通读课文后,你对变色龙有了哪些新的了解?3.根据课后提示,按“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表述顺序给课文分段。过渡:同学们,变色龙,真的果如其名,会变色吗?读一读课文的13至15自然段吧。第三板块:精读感悟1.朗读13-15自然段。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读同学们,瞧,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放在了香蕉叶上,变色龙变成了。接着,他又把变色龙放在了棕色的泥土上,变色龙从变成了。再把变色龙放在水泥板上,它又从变成了。同学们,我们也来试试看,假如放在枫叶上,变色龙会变成,假如放在枯草丛中,变色龙会变成 呀,变色龙,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啊!果然名副其实!3.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夸夸变色龙?4.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变色龙。5.总结留疑变色龙能随着周围环境变色,那“我们”是怎么发现它的呢,它又长得什么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四板块:布置作业1. 完成一课一练1至3题。2. 词语抄写。作业设计1.完成一课一练1至3题。2.词语抄写。“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6.变色龙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难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资源1搜集一些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变色龙。2学生经验:大部分学生喜欢动物,对小动物怀有特殊的感情。有些同学在电视、课外书中认识过变色龙,对它有一定的了解。预习设计1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填空。2继续搜集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分钟)第二板块:精读感悟(26分钟)发现变色龙【学习单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到八自然段。“我们”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从哪读出来的?在大家的眼中,变色龙的样子怎样?你从哪读出来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1展示:不容易A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蛇”,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B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怪。怪蛇、四脚小蛇 似蛇非蛇的怪物、冷冰冰的东西、小李的叫声、吓了一跳等。很熟悉,很惊喜,体会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小李和我们发现变色龙时的惊喜。端详变色龙样子1“我”细细端详变色龙的外形特点。2端详:仔细地看。全身头身躯3学生自学。4看图自由练说变色龙外形。5朗读练习2中“诵读与积累”。6变色龙反应迟钝、纹丝不动。捕食【学习单2】自由朗读第11自然段。在小组内绘声绘色地介绍一下变色龙如何捕食。1学生介绍。2朗读第11自然段。3学生认真倾听。4迅速、准确。从“还有相当的距离、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看出。理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读好“刷”字、“刹那间”5一转眼、一瞬间、霎时。6学生观察图,感受变色龙舌头之长。7我很惊讶,变色龙一点也不迟钝。8齐读,体会变色龙舌头长、动作快以及“我们”的惊讶不已。体悟写作方法1作者观察细致外形 似蛇非蛇 嘴、眼睛、背、脚、尾巴捕食眼睛、舌头变色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2作者描写的角度:外形惊险地发现、仔细地端详捕食绘声绘色地介绍、亲眼所见变色眼见为实3作者描写的方法:抓住外形特征描写抓住动作特征描写抓住功能特征描写放回变色龙(1)数量不多,很难碰到。(2)变色龙很可爱,它们有自己的家园,有适应自己生长的地方。第三板块: 回顾全文,拓展练习(2分钟)学生齐读名言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变色龙是一个变色高手,它能随着周围的环境变色,把自己伪装起来,使人不易察觉。那“我们”是怎么发现变色龙的呢?发现它容易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1至8自然段。第二板块:精读感悟发现变色龙1交流:“我们”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从哪读出来的?在大家的眼中,变色龙的样子怎样?你从哪读出来的?“我们”对变色龙不太熟悉,所以有点不太喜欢这个小家伙,甚至有点害怕。可是中非工人呢?分角色朗读第一段。端详变色龙样子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9 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端详”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端详”变色龙的? 3边读边思考作者分别写了变色龙的哪些部位,各部位有什么特点?用笔在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下面画上横线,在特点下面画上小圆点。4指名读,其他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要求按顺序观察。5作者观察得真仔细啊,你知道哪些关于观察的名言。6“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变色龙指手画脚,变色龙的反应如何?7如果你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捕食过渡:变色龙如此迟钝,“我们”不免有点担心了,它如何捕捉食物呢?别急,来听听朋加沙的介绍吧。1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看得出他非常欣赏、喜爱变色龙。谁也能绘声绘色地来说一说?(抓住词语“窥探、伺机、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注视、立体感、准确判断”)2原来变色龙并不迟钝啊,它的眼睛可真神奇,我们一起读一读。 3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还有幸亲眼见识了变色龙神奇的捕食本领。瞧!(师范读第12小节)4你从这段话中感觉到变色龙捕食有什么特点?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5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的词语?6看图(题头画):感受变色龙舌头之长。设问:这么长的舌头对它捕食有什么作用?7想象一下,此时,我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8.齐读第10至12小节。体悟写作方法1快速浏览第二段,说一说为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能让我们对变色龙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放回变色龙 过渡:变色龙样子奇特、捕食神速、变色有趣,如果能捉一只带回家玩,那该多好啊?行吗?为什么? 第三板块: 回顾全文,拓展练习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并喜欢上了珍贵奇异的变色龙。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像变色龙一样神奇有趣的小动物。老师建议大家也回去实地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它介绍给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