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doc_第1页
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doc_第2页
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doc_第3页
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doc_第4页
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一、属地管辖原则,,亦称领土原则,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这一原则是建立在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的。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采取犯罪的行为地和结果地择一说。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构成,就是指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的特征:(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具有完整性. (二)犯罪构成是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要件的整体,具有选择性. (三)组成犯罪构成的诸要件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的,具有法定性三、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四、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二者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具有以下相同之处:(1)在认识因素上,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都不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此外,在立法上确定罪名和司法上使用罪名时,都不使用这两个概念,而应统称为故意。如故意杀人罪不能分别称之为直接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认识因素上,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地甚至顽强地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他的本意。在放任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积极追求或是努力阻止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因素的不同,是两种故意区别的关键所在。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要大于间接故意。 (3)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对二者支配下的行为的定罪具有不同的意义。第一,对直接故意来说,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只影响犯罪的既遂与否。第二,对间接故意来说,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因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危害结果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意志,都包含在其本意中。如果所放任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这也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所以就不能对其以犯罪论处五、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界限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都是过失,二者对危害结果的出现都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结果出现都是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关键区别点就在于行为当时是否认识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到某种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行为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担任借一定的条件而亲信可以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本没有预见。所以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之为“有认识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称之为“无认识的过失”。 可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关键看行为人当时对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有没有认识到。如果有所认识,那么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当然,过于自信的判断还要借助另外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凭借一定的依据。六、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和区别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A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活动,它们的形成和作用都反映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B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犯罪目的来源于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区别A从内容、性质和作用上看,犯罪动机是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内心起因,比较抽象,是更为内在的发动犯罪的力量,起的是推动犯罪实施的作用;犯罪目的则是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客观危害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起的是为犯罪定向、确定目标和侵害程度的引导、指挥作用,它比较具体,已经指向外在的具体犯罪对象和客体。B一种犯罪的犯罪目的相同,而且,除复杂客体的犯罪以外,一般是一罪一犯罪目的;同种犯罪的动机则往往因人、因具体情况而异,一罪可有不同的犯罪动机。例如,盗窃罪的目的都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但从犯罪动机上看,有的犯罪人是出于想追求腐化的生活,有的是迫于一时的生活困难,有的是为了偿还赌债,有的甚至是出于报复的心理。C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者不同的犯罪目的,例如出于报复的动机,可以导致行为人去追求伤害他人健康、剥夺他人生命或者破坏他人名誉等不同的犯罪目的;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同时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例如,故意杀人而追求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可以是基于奸情与贪财两种犯罪动机的混合作用。D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一些情况下所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例如对现实不满的行为人受外国间谍组织的利诱实施间谍罪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人的动机是出于物质的、经济的需要,而犯罪目的则反映了行为人精神的、政治的需要。E一般地说,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犯罪目的的作用偏重于影响定罪,犯罪动机的作用偏重于影响量刑。 七、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第一,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第二,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第三,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如果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因为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4)不作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八、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某种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对象则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者具体人二者的具体联系表现在:犯罪对象中具体的物是具体社会关系即犯罪直接客体的物质表现:具体的个人则是具体社会关系即犯罪直接客体的主体或承担者,在有犯罪对象存在的犯罪中,犯罪行为正是通过犯罪对象来侵犯犯罪客体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1)犯罪的直接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一般不决定犯罪性质。 (2)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无犯罪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而犯罪对象则不是每个犯罪必备的条件。(3)任何犯罪都必然会使犯罪客体受到侵害,但犯罪对象本身却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九、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了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在意志因素上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中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虽然二者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它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即对实际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不存在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即不是错误地认为这种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因而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结果之间是一致的,因为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其意志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同,虽然也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在主观上产生了错误认识,误以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因而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因为结果的发生违背其意志态度。可以说,间接故意的认识程度高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第二,在意志因素上存在重大区别。虽然二者都是持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但在具体的意志态度上是不同的。间接故意是既不希望发生,也不反对发生,因而也就不会凭借什么条件和采取什么措施,去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有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不要发生,而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十、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犯罪预备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客观特征 : 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主观特征: 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且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十一、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及其与犯罪预备形态、犯罪中止形态的区别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犯罪中止形态的区别: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准备过程是处在犯罪实行之前;犯罪未遂 则是在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活动即犯罪活动进行时但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达到既遂的状态;犯罪中止则是在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活动即犯罪活动进行时因自身的原因而自愿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十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主犯包括: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 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聚众犯罪的聚首,是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 3、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的实行犯。主犯的刑事责任:一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二是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包括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从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十三、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的区别法规竞合的本质是单纯一罪,而想象竞合犯则是观念上的数罪、实质上的一罪。它们有显著的区别:第一,想象竞合犯是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所触犯的不同罪名的竞合,属于犯罪数之单复的形态;法规竞合是法律条文的竞合,属于法条之关系的形态。第二,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一罪,其以一个犯罪行为触犯的数个不同不同罪名由于观念因素或主观认识的影响而发生竞合;法规竞合是客观存在的或现实的竞合,即法规竞合本为单纯一罪,但由于客观存在着的法律条文的错综规定而致使规定不同罪名的数个法条发生竞合。第三,想象竞合犯中规定不同种罪名的数个法条发生关联,是以行为人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为前提或中介;法规竞合所涉及的规定不同种罪名的数个法条之间的重合或交叉关系,并不以犯罪行为的实际发生为转移。十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1)行为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2)行为得以正当化的前提条件相同,即都存在威胁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危险、侵害存在。 (3)行为的结果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4)竞论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只要没有过当,都是法定的正当化事由。(5)即便过当,无论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在刑罚的处罚上,都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两者的区别:(1)前提条件不同。紧急避险以紧急危险的发生为前提,而正当防卫是以存在他人的不法侵害为前提。 (2)行为的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行为只能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一条件的限制。 (3)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所针对的对象是与造成危险没有关系的第三者,而正当防卫所针对是不法侵害人本人。(4)行为的方式不同。紧急避险的行为一般多为消极的逃避危险的行为,而正当防卫行为是对不法侵害人的积极的防卫行为。(5)行为的限度条件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要保全的利益,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于不法侵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害。十五、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的限制 适用条件的限制:从性质上要求罪行极其严重者才能被使用死刑,从法律上讲只有该罪行的法定刑有死刑的才可以适用, 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指既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适用程序的限制:死刑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里的死刑特指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因为对于被判处死缓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执行制度的限制:对于死刑,从执行方面的限制就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十六、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一、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依法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的再犯,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5年以内。二、特殊累犯的构成要件(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2)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与一般累犯相比,特殊累犯没有刑种(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前后罪时间间隔(5年)的要求。十七、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人”、“行贿人”、“介绍贿赂人”三类行为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犯罪行为的,可以认定为特别自首,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主要的区别:(1)设置体系不同。一般自首仅规定于刑法典总则中,而特别自首制度则是由刑法典分则所自行设立和规定的。 (2)效力范围不同。一般自首因规定于刑法总则而具有适用效力上的普遍性,从而适用于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所设置的一切罪种,而特别自首却只适用法定化的特定罪种,目前仅限于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在对于上述三种特定罪行的适用上,虽然存在个别情况下适用总则关于自首的规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直接排除了一般自首适用于此类犯罪的可能性。(3)适用对象不同。一般自首适用于人身自由未受到剥夺、存在投案条件的所有犯罪人;特别自首则适用于犯有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的特定犯罪人。(4)成立条件不同。一般自首的成立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条件;特别自首的成立须以上述适用对象的三类犯罪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所犯的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为条件。 (5)处罚原则不同。对于成立一般自首的犯罪人,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罪行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成立特别自首的犯罪人,刑法规定可以减轻处罚或是免除处罚。即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别自首从宽处罚的程度一般要大于总则规定的自首。(6)立法导向不同。刑法总则所设立的一般自首,是针对所有犯罪和适用于所有犯罪人的;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特别自首制度,则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而针对特定犯罪和特定犯罪人的,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实施“从罪”的犯罪人自首,借以打击性质和危害更为严重的相关主犯罪。当前限定为附属于受贿型犯罪的从属性犯罪,即上述三类特定的行贿和介绍贿赂之犯罪。十八、数罪并罚的原则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应依据的规则数罪并罚的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四种:1.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换言之,它是由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吸收其它较轻的罪,或者由最重宣告刑吸收其它较轻的宣告刑,仅以最重罪的宣告刑或者已宣告的最重刑罚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2.并罚原则,亦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3.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4.折衷原则,亦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我国采用的是折中,即混合原则我国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原则也是采用折中原则,其具体内容和规则主要是,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