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岢岚折家祠.doc_第1页
再说岢岚折家祠.doc_第2页
再说岢岚折家祠.doc_第3页
再说岢岚折家祠.doc_第4页
再说岢岚折家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说岢岚折家祠拙作被遗忘的折家祠发表后,引起了人们对宋代岢岚折家历史的探讨兴趣,也抛砖引玉,引出了一些不同看法,促使我对有关折氏家族的研究文章倍加关注。现择录部分资料发在网上与同好共享。从这些文章可以确认,早在1000多年前的残唐五代,折家将就活动在岢岚。“广顺二年(952年)二月庚寅,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克岢岚军”(宋史)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德扆子折御卿东渡黄河,牵制北汉军于岚州一带。克岢岚军,俘北汉军使折令图;又攻取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诩,俘大将马延忠等;乘胜沿汾河而下,攻陷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南),与宋太宗会师于太原城下。景德元年(1004),辽军万余来攻岢岚,御卿的儿子折惟昌率兵入朔州,攻克大狼水寨,歼敌数千人,解了岢岚之围。 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994年夏人入寇麟州万户谷,22岁的折维昌和族叔海超、弟维信率军出战,维昌重伤,惟信、海超为国捐躯。折御卿、折惟昌父子都是抱病出征,殁于军中。淳化五年(994年)折御卿在子河汊迎战一万多契丹入侵者,斩首五千级杀敌将二十余名,获马千匹,敌主将韩德威侥幸逃脱。第二年,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宋史折御卿传)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他的次子惟昌后知州事。大中祥符七年(1014),河东路运粮赴麟州,维昌抱病领兵为援。僚佐劝他暂且休兵,他回答:“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国事,分也”顶着风沙行军,卒于岢岚境内的宁远寨道中,也仅37岁。(续资治通鉴)府州折氏艰苦卓绝近三百年捍边守土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成就最大的是岢岚籍的折可适、折彦质父子。折可适(10301110年)是折克隽的次子折御卿的曾孙辈,从十六七岁开始“从军斩获,至四十余年,无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无不通贯”, 绍圣三年(1096),西夏大军来攻。折可适领兵于尾丁磴袭击敌军,大破之。后设伏于西夏军的归路,又大破之,其国母翻山逃走,仅以身免。元符元年(1098),折可适率兵奔袭,俘西夏两大酋长鬼名阿埋与昧勒都通,乘胜攻取天都山,建安西城。宋哲宗因之特于文德殿接受百官祝贺,并以安西为西安州,委可适知州事。这次战役使战局顿为改观,西夏丧失锐气,从此难以振作。这就是张舜民挽诗“尽歼洪德几擒妪,自拓天都便偃兵”的来历。(续修岢岚州志)。1105年可适再升为泾源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这是折氏家族在北宋朝最高的职位。折可适不但精武,而且善文,“为文长于叙事,作诗有唐人风格”,作有文集10卷,奏议30卷,边议10篇。折可适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位良臣。崇宁年间,有人建议攻取灵武(今属宁夏)。宋徽宗就此征询他的意见。他认为:“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宋史折可适传),显示了他从长计议的战略家眼光。可适还是一位扶弱济贫的慈善家,他“置别业于长安,以济孤遗。又置义庄于岢岚,以赡近亲”。大观四年(1110年)六十一岁的折可适再次金戈铁马来到边关,不幸的是在四个月后染上重病,竟然一病不起。十月二十九日,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最终病逝在抗敌第一线,可谓:“鞠躬尽瘁死,马革裹尸还”。折可适“戎马间关四十春”拓建了北宋西部边境安定和谐,正是“西安佳气接灵平,尽出元戎指顾成”(李之仪挽诗)。折可适死后,宋徽宗闻讯“嗟怅不已,命本路走马承受,问其家安葬之地及遗表陈乞恩例等”。政和元年(1111年)二月七日,折可适的胞弟,知岢岚军折可通在家乡岢岚(今山西省岢岚县)主持了隆重的葬礼,“葬公于军之北安仁乡道生谷武家会领军墓之西。”(李子仪折渭州墓志铭)“领军”是指折可适的父亲折克隽,折克隽在郭逵任延路经略使,种谔攻占绥德时曾任绥德城主官,死了之后,宋朝廷赠左领军上卫将军。就是因为有宋代名将折可适的墓葬和折家宗祠,才有了岢岚“折家祠湾”的地名。续修岢岚州志提到折家祠湾有折克行墓,这是“折可适墓”的误笔,但张舜民祭经略大夫折克行的祭文却是真有的。有人说那是祭折可适的,折可适死于大观四年,而祭文开首就说“大观二年,朝散大夫、充集贤殿修撰张舜民谨以牲礼之仪,致祭于折公之灵”,折克行正是死于大观二年,而且张舜民亲身参加过五路西征(见拙作“张舜民因诗贬官”),对折家将非常了解,他能写错、念错吗?折可适的次子折彦质(约10801160年)字仲古,崇宁时中进士,元一统志卷4折彦质传。是折氏家族中惟一的进士,才兼文武。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攻开封,彦质与大将姚古、种师中率兵勤王。宋史卷349姚古传。六月,宋以李纲为河东宣抚使,率大军解救被金兵围困的太原,纲不懂军事,以彦质为勾当公事。三朝北盟会编卷48。七月,彦质随制置副使解潜自威胜军(今沁县)出兵,至南关与金兵交战四天,杀伤相当,后金人增兵,宋兵失利。三朝北盟会编卷51,宋史卷23钦宗纪。李纲免职,九月,太原失陷。十月五日,彦质以“知兵”升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三朝北盟会编卷57。十一月十二日,金兵至黄河,彦质领兵12万出战,次日失利。十五日,彦质被贬官,永州安置。宋史钦宗纪,宋会要职官六九之二九。金兵渡河,闰十二月,攻占开封。绍兴二年(1132年)六月,复龙图阁直学士,十二月为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系年要录卷55、卷61。四年六月改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十一月为枢密都承旨。系年要录卷77、卷82。金人将彦质在开封的子女7人送至府州胁持为质,以此箝制彦质。(时府州折可求已被迫降金)系年要录卷85,绍兴五年二月癸未。五年闰二月,彦质为工部侍郎兼都督府参谋军事,为抗金出谋划策。系年要录卷86。六年二月晋升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职位仅次于宰相的最高军事长官),与抗战派宰相赵鼎、张浚共掌朝政。十二月赵、张政见不合,张推荐秦桧,挤走赵,折也随之免职。宋史卷213宰辅表,卷28高宗纪;系年要录卷98,绍兴六年二月甲寅、壬戌,卷107,绍兴六年十二月戊戌、丙午。第二年九月,张以处理军务失误免,赵再相。一年后赵被秦桧挤走。彦质于绍兴七年十二月起用知福州,九年二月免。系年要录卷117,绍兴七年十二月癸酉;淳熙三山志卷22。后以谴责秦桧投降行径,连遭贬逐。宋会要职官七六之五一。而“刚直之气不少屈”,自号葆真居士。元一统志卷4折彦质传。秦桧死后,彦质于二十六年(1156年)正月,重新起用知广州,“八月改知洪州(今南昌),二十七年十二月罢,三十年卒于潭州”系年要录卷171,绍兴二十六年正月戊申,卷174,八月壬辰,卷178,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丁巳,卷185,绍兴三十年八月癸丑。“彦质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元一统志卷10折彦质传。 著有葆真居士集、时政记等。彦质之子知常。知常字子明,乾道九年(1173年)时任将作监丞,前往浙西处理出卖营田等事。宋会要食货五之三五。淳熙七年(1180年)六月,时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权知黎州。 金人南侵受到折彦质和折家军的重创,所以特恨折彦质一族,灭北宋后大抓折姓,北方折姓,特别是彦质同宗大多隐姓埋名,现在岢岚有佘、摄二姓,均为“折”的同音改字。偏关还有姓厍的。折家将与杨家将有密切的关系,康基田晋乘搜略载:“岢岚州掘地得石,拭视之为杨氏墓碣,载折太君事。”这大概是续修岢岚州志将杨业妻折氏载入节妇篇的依据,惜书中未记录碑文,难以确证是否为杨业之妻,但也足以说明续修岢岚州志所言并非子虚乌有。岢岚有焦山、孟家坡相邻两村,附近有两座馒头型的小山,百姓说那是孟良和焦赞的坟墓。小说杨家将说孟良误杀焦赞后痛心疾首,背负焦赞尸首在佳山自杀谢罪,按小说讲佳山就在三关附近,死在岢岚也有可能。关于续修岢岚州志中所录有关折氏诗文,有人说“都是写折可适的”,这说法是不对的。李之仪所写都是悼折可适的,张舜民、朱琳的七言悼可适,五言却是悼折克行的。现附录于后供大家研究。 挽折克行经略 张舜民千古云台会 同归一惨凄 家声著河北 忠勇冠山西此日辞旌节 他年听鼙声 岂唯归仕女 塞马亦悲啼 前 题 朱 琳籍甚诗书将 兼传竟病吟 筹边心铁刺 忧国鬓霜侵天啬金城略 星低玉垒阴 壮犹须国老 当殿叹应深 挽折经略 张舜民西河幕下均劳苦 仆射军中若父兄里巷未容收竹马 牙门已见揭銘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