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五官疾病-鹅口疮的推拿手法与穴位.docx_第1页
头面五官疾病-鹅口疮的推拿手法与穴位.docx_第2页
头面五官疾病-鹅口疮的推拿手法与穴位.docx_第3页
头面五官疾病-鹅口疮的推拿手法与穴位.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面五官疾病-鹅口疮的推拿手法与穴位 鹅口疮是指小儿口腔黏膜上覆盖一层白色奶凝块状小片,不易擦去,用力擦去可见下面的黏膜发红、粗糙,或微渗血。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饮食不洁,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本病分实热和虚热两种情况治疗 如果口腔黏膜布满白屑,周边有红晕,伴有烦躁、哭闹、唇色深红,口渴便干,为实热型,治疗应清解心脾。 常用推拿手法与穴位:清心经、清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补脾经、推下七节骨。 操作方法: 1、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心经,进行清法500次。 2、右手拇指桡侧偏峰着力于小儿左手胃经,沿赤白肉际自腕横纹摔向指根400次。 3、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左手指外侧的小肠经,自指根推向指尖300次。 4、右手食、中指并拢,着力于小儿前臂正中的天河水穴,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5、右手食、中指并拢着力于小儿六腑穴,自肘向下直推至腕部300次 6、右手拇指侧峰着力于小儿左手拇指桡侧的脾经,在指根与指尖之间来回进行推法,共300次。 7、右手食、中指并拢着力于小儿腰骶部七节骨,自上而下推至2-3分钟,至局部发红。 如果口腔黏膜上白屑稀疏,周围不红,小儿整日疲倦乏力,食谷不振,口干不渴,手脚心热,舌尖红,两罐红,为虚热型,治疗应滋阴降火。 常用推拿手法与穴位:清天河水、清胃经、补脾经、补肾经、揉二马、揉足三里、揉涌泉。 1、右手食、中指并拢,着力于小儿前臂正中的天河水穴,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 次。 2、右手拇指桡侧偏峰着力于小儿左手胃经,沿赤白肉际自腕横纹摔向指根400次。 3、右手拇指侧峰着力,推补脾经共500次。 4、在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左手小指掌面的肾经,自指根推向指尖,共500次。 5、右手拇指着力于小儿手背四、五掌骨小头间的二马穴,按揉500次。 6、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腿部一侧足三里穴,顺时针揉100次,完毕后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