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原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标题注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202007。作者感谢南京大学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春季和秋季班的MBA学员,感谢汕头大学林丹明教授提供多元化文献目录,尤其感谢第一作者的导师徐淑英(Anne Tsui)教授在研究方法上所给予的指导。文责作者完全自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内容提要】本文选择了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以及当今中国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言论为研究样本。首先,分别对3个样本的文本资料进行定性的开放式编码和定性的因子分析,试图开发适用于中国情景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初步量表。其次,运用相似分析,比较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认识的异同。第一,虽然两者都比较着重从资源和资产组合角度来考虑企业多元化动机,但是西方理论界更强调资源、交易费用和代理因素,中国企业界更强调资产组合、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第二,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当企业面临威胁时进行多元化,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强调当企业有实力时进行多元化。第三,西方理论界非常强调所选产业的关联性,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平衡地考虑关联性和吸引力。【关 键 词】多元化/动机/时机/产业选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化战略成为风靡全球的经营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壮大,很多中国企业也把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西方文献汗牛充栋,但针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实证研究还刚刚起步,在综述了大量多元化文献基础上,Hoskisson & Hitt(1990,p.498)给出了“多元化动机多元化战略企业绩效”的研究范式。如果在中国情景下研究该范式所描述的关系,一些受文化、制度影响较大的概念,如多元化动机以及多元化时机、产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必须要在中国情景下检验其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本文选择了3个研究样本:一是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二是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三是当今中国企业界中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评论和言论。研究目的有二:一是基于演绎(样本1)和归纳(样本2、3)得到测量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量表条目,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二是运用定性因子分析法,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3个概念,分别对3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此3个概念的认识之间的异同。一、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一)多元化动机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现有文献给出6个主要方面的理论解释。(1)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在一个管理框架组织下的生产性资源集合体”(Penrose,1959,p.24),企业成长(如多元化、购并)都应该寻求现有资源的利用与新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Wernerfelt,1984,p.172、178)。能力理论是资源论的发展,意欲成为能力领导者的企业倾向于围绕核心能力进行水平多元化,而非垂直一体化(Hamel,1994,p.30)。在实证研究中,资源被分为有形资源(厂房、设备、技术等)、无形资源(经验与诀窍等)与资金资源(流动性最强的资源)。有形资源的共享能导致多元化,无形资源同样也促进多元化(Hoskisson & Hitt,1990;Chatterjee & Wernerfelt,1991;Farjoun,1998;Kochhar & Hitt,1998)。(2)交易成本理论。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认为,企业多元化的理由是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由于高交易成本而存在不确定性和市场失败,企业往往内部化使用其资产,而非外部化使用其资产或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某些服务。对那些高专用性的资产和服务,企业尤其如此。其结果是,企业建立用于有效地分配资本的多分部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但是,可能由于操作性困难,关于市场失败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很少。(3)资产组合理论。组合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投资能够平衡风险和稳定收益。Markham(1973)认为,只要多业务公司的各业务现金流不完全相关,公司总体的现金流的变动性,即总的风险,就由于多元化而降低。Lubatkin & Chatterjee(1994)研究发现,公司多元化与股票收益风险间是U型关系,因此,公司最小化经营风险的方法是相关多元化而非专业化或无关多元化。(4)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代理人会采取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的行为(Jensen & Meckling,1976)。Amihud & Lev(1981)是这方面实证研究的开创者。管理者进行多元化也许并不从资源、市场失败、政府政策或资产组合等方面出发,而考虑降低自身就业风险和提高自身报酬水平(Hoskisson & Hitt,1990;Lane,Cannella & Lubatkin,1998;Amihud & Lev,1999;Rose & Shepard,1997)。(5)政府政策论。政府政策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主要是反托拉斯法和税法。Ravenscraf & Scherer(1987)、Markides(1995)等研究表明,在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限制水平和垂直购并的反托拉斯法导致6070年代混合多元化的盛行;但是到80年代,这些限制放松时,企业又盛行回归主业的购并。Auerbach & Reishus(1988),Turk & Baysinger(1989)等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及早期美国股利税、公司税政策与企业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转引自Hoskisson & Hitt,1990,pp.472473)。(6)制度学派论。在研究转型经济或新兴经济的国家或地区企业多元化时,普遍采取制度理论解释(Guthrie,1997;Khanna & Palepu,1997;Li & Wong,2003;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虽然市场机制发挥一定作用,但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市场机制获取资源。这可能说明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动机和战略时,要考虑制度因素。(二)多元化时机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时,总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的分析,以判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特征以及企业所拥有的实力情况。这便是“长处短处机会威胁(SWOT)”分析(Anthony,1965;Ansoff,1965;Andrews,1971)。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和实力的判断,以确定多元化战略,这种时机的认识和选择是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和选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战略分析过程的基本范式。(三)多元化的产业选择多元化是通过“企业所经营的行业数目的增加”(Gort,1962)来实现企业成长或扩张的一种经营方式。所以产业选择是多元比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多数的多元化文献中,产业选择都是从产业间的相关性来考虑的,如Rumelt(1974)根据各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比例,将多元化类型分为单一业务、主导业务、相关业务和不相关业务四大类,其中主导业务细分为纵向主导、控制主导、联系主导和无关联主导4种,相关业务细分为控制性相关和联系性相关两种,不相关业务细分为多业务型和不相关资产组合型两类。还有一种判断相关性的方法是,根据产业分类标准(SIC)的位数。波特明确给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双重指导原则(Porter,1985,p.376):一是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interrelationship),二是新产业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产业选择时,仅仅考虑产业间的关联性是不充分的,还应该考虑新产业的吸引力。关联性分为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对手关联。有形关联源于所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共享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有采购关联、技术关联、基础设施关联、生产关联、市场关联(Porter,1985,p.324)。无形关联源于所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价值活动的相似性,如相同的基本战略、相同的买方、相似的价值链结构、相似的重要价值活动等,从而可以转移管理经验和诀窍(Porter,1985,p.324)。竞争对手关联源于竞争对手进入了或准备进入自身所没有进入的产业(Porter,1985,p.325)。吸引力是由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供方、买方和现有竞争对手这5种力量所决定的产业竞争状况和利润水平(Porter,1980,p.6),具体表现为产业的利润空间、市场空间、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固定和库存成本、政府政策等因素。二、研究样本(一)样本1我们从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10本管理学、经济学一流学术期刊,搜集了19812000年期间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共140篇(见附表1)。近80的文献来源于SMJ和AMJ(见附表2)。对多元化研究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并在19862000年期间研究非常活跃(见附表3)。在JSTORE和EBSCO两个数据库中,我们获得了所有140篇文献的全文电子版本(pdf.格式)。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篇论文,摘录文中有关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论述,共得到字号10.5,单倍行距的40页,共计18000英文单词的论述资料。这是下一步编码的资料。附表1140篇多元化文献的作者、年代和来源期刊(样本1) Christensen & Montgomery,1981,SMJ Nayyar,1990,SMJ Hall & St John,1995,SMJBettis,1981,SMJ Keats,1990,JM Buchko,1994,AMJRumelt,1982,SMJ Hoskisson & Turk,1990,AMR Wiersema & Liebeskind,1995,SMJMontgomery,1982,AMJ Hoskisson & Hitt,1990,JM Robins & Wiersema,1995,SMJBettis & Hall,1982,AMJ Hitt,Hoskisson & Ireland,1990,SMJ Markides,1995,SMJMontgomery,1985,AMJ Ginsberg,1990,AMR Li,1995,SMJPalepu,1985,SMJ Fryxell & Barton,1990,JM Ito,1995,SMJBettis & Mahajan,1985,MS Fombrun & Ginsberg,1990,SMJ Campbell,Goold & Alexander,1995,HBRSilhan & Thomas,1986,SMJ Dess,Ireland & Hitt,1990,JM Bettis & Prahalad,1996,SMJReed & Luffman,1986,SMJ Chatterjee & Lubatkin,1990,SMJ Tallman & Li,1996,AMJMontgomery & Wilson,1986,SMJ Schleifer & Vishny,1991,SMJ Sharma & Kesner,1996,AMJMcGee & Thomas,1986,SMJ Russo,1991,AMJ Sambbarya,1996,SMJFahey & Christensen,1986,JM Lubatkin & Chatterjee,1991,SMJ Markides & Williamson,1996,AMJPrahalad & Bettis,1986,SMJ Hoskisson,Harrison & Dubofsky,1991,SMJ Lubatkin & Lane,1996,AMEPorter,1987,HBR Hill & Hansen,1991,SMJ Lei,Hitt & Bettis,1996,JMNapter & Smith,1987,SMJ Datta,Rajagopalan & Rasheed,1991,JMS Kim & Kogut,1996,OSJohnson & Thomas,1987,SMJ Chatterjee & Wernerfelt,1991,SMJ Chen,1996,JMSHopkins,1987,JM Rumelt,1991,SMJ Chang,1996,SMJHopkins,1987,SMJ Wiersema & Bantel,1992,AMJ Carroll,Seidel & Tsai,1996,SMJDubotsky & Varadarajan,1987,AMJ Russo,1992,SMJ Brush,1996,SMJBuhner,1987,SMJ Nayyar,1992,SMJ Argyres,1996,SMJWilliams,Paez & Sanders,1988,SMJ Lundauist,1992,HBR Anslinger & Copeland,1996,HBRSmith & Cooper,1988,SMJ Judge & Zeithaml,1992,AMJ Stimpert & Duhaime,1997,SMJKeats & Hitt,1988,AMJ Hoskisson & Johnson,1992,SMJ Stimpert & Duhaime,1997,AMJJones & Hill,1988,SMJ Gomez-Mejia,1992,SMJ Rowe & Wright,1997,SMJHoskisson & Hitt,1988,SMJ Davis & Duhaime,1992,SMJ Merino & Rodriguez,1997,SMJHill & Snell,1988,SMJ Chatterjee & Blocher,1992,AMJ Markides,1997,HBRGrinyer,McKieman & Yasai-Ardekani,1988,SMJ Amburgey & Miner,1992,SMJ Krishnan,Miller & Judge,1997,SMJGrant & Jammine,1988,SMJ Seth & Easterwood,1993,SMJ Hitt,Hoskisson & Kim,1997,AMJGrant,Jammine & Thomas,1988,AMJ Nayyar & Kazanjian,1993,AMR Farjoun & Lai,1997,SMJGrant,1988,SMJ Nayyar,1993,SMJ Chen,1997,RJECapon,Hulbert,Farley & Martin,1988,SMJ Miles,Snow & Sharfman,1993,SMJ Busija,ONeill & Zeithaml,1997,SMJBalakrishnan,1988,SMJ Lubatkin,Merchant & Srinivasan,1993,SMJ Bergh & Holbein,1997,SMJAmit & Livnat,1988,SMJ Kim,Hwang & Burgers,1993,SMJ Bergh,1997,SMJReed & Reed,1989,JMS Hoskisson,Hitt,Johnson & Moesel,1993,SMJ Anand & Singh,1997,SMJRamanujam & Varadarajan,1989,SMJ Hoskisson,Hill & Kim,1993,JM Lane,Cannella & Lubatkin,1998,SMJNayyar,McGee & Thomas,1989,SMJ Harrison,Hall & Nargundkar,1993,AMJ Kochhar & Hitt,1998,SMJLubatkin & Rogers,1989,AMJ Ollinger,1994,SMJ Farjoun,1998,SMJKim,Hwang & Burgers,1989,SMJ Lubatkin & Chatterjee,1994,AMJ Bethel & Liebeskind,1998,OSGinsberg,1989,JMS Lamont,Williams & Hoffman,1994,AMJ Bergh & Lawless,1998,OSGeringer,Beamish & daCosta,1989,AMJ Mitchell,Shaver & Yeung,1994,SMJ Lanei,Cannella & Lubatkin,1999,SMJChang & Thomas,1989,SMJ Markides & Williamson,1994,SMJ Amihud & Lev,1999,SMJBaysinger & Hoskisson,1989,AMJ Koch & Cebula,1994,JMS Geringer,Tallman & Olsen,2000,SMJVaradarajan & Ramanujam,1990,JMS Kashlak & Joshi,1994,SMJ Palichi,Cardinal & Miller,2000,SMJSimmonds,1990,SMJ Ito & Rose,1994,SMJ Shaffer & Hillman,2000,SMJSeth,1990,SMJ Ingham & Thompson,1994,SMJ Kim,Hoskisson and Wan,2004,SMJNguyen,Seror & Devinney,1990,SMJ Hitt,Hoskisson & Ireland,1994,JM注:S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M=Journal of Management;J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HBR=Harvard Business Review;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OS=Organization Science;AM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MS=Management Science;RJ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附表2140篇文献的来源期刊分布情况(样本1) 来源期刊(10)个 SMJ AMJ JM JMS HBR AMR OS AME MS RJE文献篇数 90 21 9 6 5 3 3 1 1 1附表3140篇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样本1) 年代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区间 文献 8 49 45 37篇数注:另外还有2004年SMJ上的1篇文献。(二)样本22003年和2004年,作者担任南京大学2002级MBA春季和秋季班、2003级MBA春季和秋季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讲授工作。两个年级MBA学员共260人。在授课期间,作者以课程作业形式请学生完成一份开放式问卷。开放式问卷形式为:您可能亲身决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或可能非常熟悉身边某企业一次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实例。请您具体到某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实例,详细谈谈该例中企业实行该项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我们收到了252份有效的回答问卷(每份问卷都有回答者的个人背景资料)。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份回收问卷,根据四个标准对问卷进行筛选:(1)所讲多元化是实际事例而非虚构的;(2)不是从网上、现成资料、或书本上直接摘录而来;(3)对所讲多元化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分析不是直接摘录现成资料的;(4)从回答者个人背景资料中,回答者是基层或以上的管理者。通过比较、讨论,最终确定114份问卷作为研究样本。114位回答者分布于企业管理各层级、企业管理各职能,并且75以上回答者的年龄在3145岁,在企业实践中,他们具有较好代表性。同时,企业分布于各行业,也具有不同所有制形式(现在,不少这些国有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独立公司和子公司数目差不多,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平均人数2500多人),平均成立时间较长(将近16年,平均差不多于1988年成立),这些也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见附表4)。附表4114位MBA学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 人数 企业数 性 女 23 20.2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66 57.9别 男 91 79.8 私营企业 26 22.8 小计 114 100.0 中外合资 14 12.3年 25-30 22 19.3 外商独资 7 6.1龄 31-35 65 57.0 其他 1 0.9 36-45 21 18.4 小计 114 100.0 46以上 6 5.3 是否另外 是 60 52.6 小计 114 100.0 一家公司 否 54 47.4职 高层 31 27.2 的子公司 小计 114 100.0位 中层 51 44.7 能源/公用事业 17 14.9 基层 32 28.1 制造业 17 14.9 小计 114 100.0 通讯/高科技 13 11.4职 一般管理 22 19.3 房地产/建筑 13 11.4能 市场营销 21 18.4 金融/保险 13 11.4 项目管理 17 14.9 咨询/服务 11 9.6 生产管理 13 11.4 企业所属 运输/分销 11 9.6 研究开发 12 10.5 行业 医药卫生 4 3.5 后勤 11 9.6 零售 2 1.8 信息管理 4 3.5 娱乐/传媒 2 1.8 人力资源管理 3 2.6 餐饮/酒店 1 0.9 财务/会计 5 4.4 外贸 4 3.5 其他 6 5.3 其他 6 5.3 小计 114 100.0 小计 114 100.0续附表4114位MBA学员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 企业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企业成 112 0.17 82 15.88 15.7立年数企业职 114 5 50000 2589.67 6634.9工总数整理114份开放式问卷,我们得到80页、10万余字的资料,用于下一步的编码。(三)样本3我们选择了30位有影响的中国企业总经理,如海尔张瑞敏、联想柳传志、春兰陶建幸、娃哈哈宗庆后、万向鲁冠球、华为任正非、步步高段永平等。这些企业家平均年龄51岁,平均在1989年成为企业的总经理,其所经营的企业2004年的平均销售额高于174亿人民币。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私营制造业、通讯高科技产业(见附表5)。附表530位CEO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3) 人数 企业数 企业 私营 25 83.3 企业 广东 6 20性质 集体 3 10 总部 浙江 6 20 国有 2 6.7 所在 北京 5 16.7 小计 30 100 省/市 上海 3 10企业 制造业 19 63.3 江苏 2 6.7所属 通讯/高科技 8 26.7 山东 2 6.7行业 房地产/建筑业 3 10 陕西 2 6.7 小计 30 100 其他 4 13.2 小计 30 100续附表530位CEO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3) 企业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年龄 30 37 68 50.97 8.985(2005年)接管企业 30 1969 2001 1989 6.641时间(公元年)销售额 25 5 1000 173.79 235.43(亿元)*只获得其中25家企业的售额,其中6家是2002年的销售额,3家是2003年的销售额,16家是2004年的销售额。我们搜集了2000年以来这30位企业家有关企业多元化的公开观点和言论。这些公开的观点和言论有两种形式:一是访谈的问答形式,二是以企业家名字发表的论文和会议发言。我们整理得到了150页达21.85万字的资料,平均每位企业家的观点和言论材料为7283字,其中最短的628字,最长的2万字。这是下一步编码的资料。三、研究方法和程序本研究按研究程序,对样本1(140西方文献摘录资料)、样本2(114份MBA学员开放式问卷资料)和样本3(30位CEO的公开观点和言论)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分别进行定性开放式编码和定性因子分析。(一)定性开放式编码(qualitative open coding)编码是指将访谈、文件等数据分解、概念化并整合以形成理论的分析过程(Strauss & Corbin,1998,p.3)。定性编码(qualitative coding)无需将数据数字化。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是指在数据中识别概念,并发现概念的性质和维度的分析过程(Strauss & Corbin,1998,p.101)。在本文中,我们采取的是定性的开放编码方法,它有3个特征:(1)没有预先给定的概念和理论结构;(2)无需将数据数字化;(3)在数据中去识别概念,并发现概念的性质及其具体解释维度。我们采取了逐行分析和整句/段分析两种方法。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double-blind)对样本1、样本2和样本3分别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同时进行定性开放式编码。编码的要求是:对于140篇英文文献的资料,同一篇论文中相同作者提出的相同观点,只编码一次;对于114份开放式问卷和30位CEO公开言论资料,同一问卷或同一人的相同观点仅编码一次。由研究主持者整理每位编码者的编码。整理完成后,主持者和3位编码者就不完全3人一致的条目进行讨论。讨论前,编码条目3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见表1。由表1可知,除西方文献的时机和产业选择编码的一致率较低外(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率之和分别为42和50),其他都超过60,其中西方文献的动机编码的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率之和高达83,所以编码信度总体来看较好。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得到各样本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条目,具体数目见表2。表1分析过程中各步骤讨论前的一致率汇总 样本1:西方理论界 样本2:中国企业管理人员 样本3:中国企业CEO 3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 3人一致率() 2人一致率() 3人一致率() 2人一致率()开放式 动机 55 28 47 31 25 35编码 时机 9 33 21 45 29 38 产业选择 31 19 22 39 34 31定 步 动机 64 28 52 36 39 44性 骤 时机 93 4 99.5 0.5 98因 一 产业选择 100 73 27 94 6子 步 动机 46 38 67 29 50 48分 骤 时机 61 39 48 44 51 43析 二 产业选择 53 30 63 28 64 35表23个样本在分析过程的各步骤中讨论后的条目数 样本1:西方 样本2:中国 样本3:中 理论界 企业管理人员 国企业CEO开放式 动机 369 326 126编码 时机 46 183 95 产业选择 52 126 107定 步 动机 345(-24) 267(-59) 126(0)性 骤 时机 45(-1) 186(+3) 91(-4)因 一 产业选择 50(-2) 112(-14) 107(0)子 步 动机 353(+8) 266(-1) 124(-2)分 骤 时机 46(+1) 186(0) 90(-1)析 二 产业选择 43(-7) 111(-1) 100(-7)注:()中的数字是讨论后增加或删除的条目数。如动机的345(-24)表示369-24=345,即讨论前条目数为369条,经讨论删除意见不能统一或意思含糊的24个条目,得到该步骤讨论后的345个条目。(二)定性的因子分析(qualitative factor analysis)这一过程类似于定量数据研究中的因子分析,它包括3个步骤(Eisenhardt,1989):第一步骤:在最初总体理论框架指引下,将编码所得的条目分成主要类别;第二步骤:将每一主要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第三步骤:研究每一个子类别下的条目,给每一个子类别定义或命名。其目的在于从大量的定性数据中提炼主题,即发现概念的性质及其具体解释维度。步骤一:根据理论,将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条目归类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根据条目的意思,(1)将各样本的动机条目归为资源论、组合论、代理论、交易成本论、政策论、制度论6大类别;(2)将各样本的时机条目归为实力、不足、机会、威胁4大类别;(3)将各样本的产业选择条目归为关联性、吸引力两大类别。凡是不能归为给定类别的条目,都将归为其他。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人归类结果。整理结束后,主持者和3位编码者就不完全3人一致的条目进行讨论。讨论前,归类的3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见表1。由表1可知,归类的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率之和最低为83,大多数为100,所以归类信度很高。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该步骤讨论后,删除或增加的条目数请见表2。步骤二:将每一主要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根据条目的意思相近性,对上一步骤所得到的各大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人归类结果。讨论前,归类的3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见表1。整理结束后,由表1可知,归类的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率之和最低为83,大多数为90以上,最高的达100,所以子类别归类信度很高。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该步骤讨论后,删除或增加的条目数请见表2。步骤三:给每一个子类别命名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对各子类别进行命名。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人命名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疑难解析与答疑试题及答案
- 样本处理中的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中重要词汇分析试题及答案
- 理财师的投资理念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注会考试复习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 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智力测试的相关试题与答案
- 行政管理师必考内容及答案
- 微生物导致的疾病传播途径试题及答案
- 第2单元 社会服务(整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苏教版
- 汉中汉源电力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石料场开采施工方案
-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 Web应用漏洞挖掘与修复-全面剖析
- 2025年陕西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探月精神队课件
- 2025年PC钢棒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