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七、八单元.doc_第1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七、八单元.doc_第2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七、八单元.doc_第3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七、八单元.doc_第4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七、八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八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22.(2013兰州)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b)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13. (2013梅州)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汽车。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汽车在同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c)a.蒸汽机b.火车机车c.飞机d.珍妮纺纱机20.(2013河南)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兰天之内全城树 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c)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环境问题 d.战争问题15.(2013牡丹江)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c)a.蒸汽时代 b.电力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17.(2013龙东)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飞机的发明者是(d)a.卡尔本茨b.格拉姆 c.亨利福特d.莱特兄弟26.(2013武汉)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人类开始进入(b)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13.(2013株洲)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同学坐上了从株洲到北京的高铁,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美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了1825年的英国,坐上了当时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c) a b c d15.(2013株洲)白炽灯现在逐步被节能灯取代,这一曾经广泛使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是( a)a.爱迪生 b.法拉第 c.西门子 d.贝尔43.(2013泰州)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下科技成就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d)a.电灯b.汽车c.飞机d.计算机25.(2013十堰)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b)汽船 摄影机 汽车 飞机 计算机 核电站a. b. c. d.21.(2013临沂)图10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a)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22.(2013滨州)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b) 火车机车 电脑 汽车 白炽灯 a. b. c. d.13.(2013菏泽)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a)a.钢铁时代 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火车时代c.蒸汽时代 棉花时代 d.电气时代 网络时代 26. (2013乐山)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2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表2 18601910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目项国别英法德美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6.(2013雅安)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b)a.轮船b.火车c.汽车d.飞机9.(2013雅安)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c)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b.史蒂芬孙发电机c.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d.莱特兄弟内燃机22. (2013达州)某外国文学作品描述了20世纪初期,一位英国商人前往俄国洽谈一笔生意,往返过程中他有了许多见闻,下列所描述的情景中不可能存在的是(d) a.这位商人先坐轮船到法国,再坐火车前往俄国 b.在俄国他发现当地农民可以自由婚姻,有的还有自己的小块土地 c.生意洽谈完后,他给太太打了个长途电话 d.临回国前两天,他听说俄国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11.(2013翠屏)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发明家卡尔本茨国籍是(d)a.美国b.英国 c.日本d.德国12.(2013翠屏)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c人口自然增长d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16.(2013海南)电力的广泛应用改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电力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b)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35.(2013南宁)(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答:(1)蒸汽机、火车机车(旅行者号机车)、飞机。(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原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4.(2013河南) (5分)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一大批发明家在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叙述他的贡献。(提示:内容应包括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答: 关键词: 国家:德国。 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气时代)。 成就:汽车(或内燃机)。 影响: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50.(2013黄石)判断分析题(7分)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小强同学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相同点:a. 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c. 两次工业革命,英国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d. 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请判断哪项是正确的,并指出其他几项的错误之处。答: a项正确。 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d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23.(2013宜昌)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下面是九年级某位同学在学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有关内容时制作的表格:名称项目开始时间主要成果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的时代第一次工业 革命 18世纪 60年代 珍妮机、 a(瓦特)、 轮船 、火车。 b“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 革命 19世纪 70年代 电灯、电话、c(卡尔本茨)、飞机等。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为主要标志 d(1)请在表格中a、b、c、d所在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8分)(2)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至少两个,7分)答:(1)a.蒸汽机。b.蒸汽机的广泛运用。c.汽车或内燃机。d.电气时代。 (2)答案示例:如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20.(2013山西)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 梳理知识 知识点:铁农具 蒸汽机 机器 电机 电车 电灯 内燃机 汽车(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7分)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时间(1分)铁农具春秋战国铁农具 (1分)生产工具(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蒸汽机 机器(1分)工业革命或18世纪下半期 (2分)蒸汽机、电机、内燃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科技创新、发明(2分)电机、电车、电灯(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内燃机、汽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 电车电灯 汽车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任务二 解决问题(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4分)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乙: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答:赞成甲同学的观点。(1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变革(或商鞅变法)。蒸汽机、机器的发明,形成了工厂制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机、内燃机、电车、汽车等新发明,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因此,每一次劳动工具的改进,都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的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工具改革的史实给1分,作用给1分)赞成乙同学的观点。(1分)阐述方法一: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大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电机的发明,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新时代。(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阐述方法二: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的应用,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但没有近代科学理论,所以生产工具的改进长期没有大突破。近代历史中,由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量科技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等。这些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中,出现了机器、电车、汽车等新发明,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文明实现了飞跃,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因此,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科技发明的史实1分,应用或作用1分)(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甲同学是探究生产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乙同学是探究科技发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任务三 思考感悟(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2分)答: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注意了解基本史实,学思结合 ;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理解;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等。(1分)主题内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分)40.(2013内江)(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兴起了理性的科学之风。从17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科学家。(1)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谁?(2分)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二战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了美国。 中华书局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在哪里?(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创造的成就是什么?(2分)材料三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家在研究热、光、电、磁、化学能、机械能等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使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自然科学理论与工业革命的关系?(4分)答:(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科学家:牛顿。(2)中心:英国;成就:“克莱蒙”号汽船或汽船。(3)关系:自然科学理论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革命又促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进步(表达相应的意思即可给分)。27.(2013贵阳)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12分)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过程,它加快了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步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材料二: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确立。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形成一个整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一位在新航路开辟中作出贡献的航海家,并指出其成就。(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为什么“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对外扩张”?(4分) (3)“电气时代”有哪些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发挥了积极作用?请说明理由。(4分)10. (2013白银)(8分)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1分)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 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2分)(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2分)(3) “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2分)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1分)答:(1)英国;蒸汽机。 (2)煤。 (3)电力;电气时代。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5.(2013济宁)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a)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22.(2013广东)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2. (2013珠海)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b)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1(2013齐齐哈尔)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慕尼黑阴谋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20.(2013无锡)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c)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闪击波兰14.(2013江西)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a) a b c d14. (2013呼和浩特)19世纪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c) a.尊重自己的权利b.遵守世界秩序 c.宣新分割世界 d.建立军事基地20.(2013贵阳)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b)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 d.轴心国13. (2013辽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d)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11.(2013凉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战役c.葛底斯堡战役d.索姆河战役10.(2013雅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时的欧洲“火药桶”具体指(a)a.巴尔干半岛b.伊比利亚半岛c.小亚细亚半岛d.亚平宁半岛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17.(2013苏州)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b)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7.(2013安顺)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d)a.民族战争的结果b.民主革命的影响c.政治改革的意义.思想解放的作用19.(2013泰宁)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b)a.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4.(2013牡丹江)1859年,英国科学家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他是(a)a.达尔文 b.牛顿 c.阿基米德 d.爱因斯坦16. (2013龙东)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的人是(b) a.爱因斯坦 b.达尔文 c.牛顿 d.严复22(2013齐齐哈尔)某校网站要开展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为主题的讨论活动,需要一位伟人的插图。请你在下面的图片中为该网站挑选一张插图(b) a爱因斯坦 b达尔文 c牛顿 d贝多芬27.(2013连云港)达尔文提出,“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与之相关的理论被称为(c)a.太阳中心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伏尔泰(1694-1778)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答第22-23题:23.(2013南京)下列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影响右图所示思想主张形成的是(a)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25.(2013南京)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c)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基坦 d.邓稼先20.(2013盐城)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c )a、爱国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 d.浪漫主义精神21.(2013盐城)解释右图所示天文现象的规律是( d)a.微积分理论 b.生物进化论 c.杠杆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18.(2013扬州)他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这里的“他”是指(c)a.伏尔泰 b.爱因斯坦 c.牛顿 d.达尔文22.(2013鞍山) “生命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的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d)a.卡尔本茨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24.(2013鞍山)在物理学上,为了纪念一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将他的名字定为“力”的单位,这位科学家是(b)a.哥自尼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19.(2013临沂)英国皇家学会在2005年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c)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创建微积分c.总结出力学三定律 d.确定冷却定律17.(2013东营)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d)a.牛顿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14.(2013济宁)下列科技成就搭配不准确的是(d)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相对论 d.卡尔本茨耐用碳丝灯泡16.(2013潍坊)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a)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17.(2013陕西)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c )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a. b. c. d.13.(2013翠屏)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它的著作中写到:“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位伟人是(c)a.牛顿 b爱迪生c达尔文 d爱因斯坦22.(2013大理)下列科学成就属于牛顿的是( d )a.提出了进化论思想b.提出了相对论c.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确立了运动三定律23.(2013大理)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强调天赋人权,反对等级特权,并且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他”是( c ) a.卢梭b.孟德斯鸠c.伏尔泰d.狄德罗21.(2013贵阳)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人才辈出,影响巨大,其中有个著名思想家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称教士为“文明恶棍”,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这位思想家是(a) a.伏尔泰 b.牛顿 c.卢梭 d.孟德斯鸠 20.(2013昆明)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翻译了多部西方名著,其中天演论一书特别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一观点源于19世纪英国的博物学家(c)a.牛顿b.伏尔泰c.达尔文d.爱因斯坦29. (2013翠屏)阅读是学习思考的重要手段,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请回答:材料一:右图29-1是小林同学在学校图书馆阅读的一本图书书目。(1)他借阅此书,最有可能是想了解()(1分)a.文艺复兴运动b.地理大发现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你认为书中“古典的复兴”内容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4分)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社会契约论(2)如果我们想要广泛了解材料二中思想内容,我们应当去阅读哪一历史时期哪些人物的作品?(3分)(举出其中两位人物)3)结合你自身学习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阅读给你历史学习带来的帮助?(2分)答:(1)a。(2)内容: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教会。实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3)启蒙运动时期(1分)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4)(开放问题,言之成理即可)。17.(2013江西)(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 (2)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分)答:(1)由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意思相近即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2)若结合材料二: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做了精神上的准备)。 若结合材料三: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思想舆论准备。22.(2013牡丹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一 陈独秀 图二 蒙娜丽莎 图三 伏尔泰(1)请看图一,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3分)(2)请看图二,蒙娜丽莎是哪一时期、谁的代表作?请写出这一时期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并指出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4分)(3)请看图三,伏尔泰是法国哪次运动的思想家?(1分)(4)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共同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1)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2)文艺复兴;达芬奇;但丁(或莎士比亚);人文主义。(3)启蒙运动。(4)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28.(2013兰州)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维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2)材料一中受到最无情批判的“权威”指的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8分)答: (1)启蒙运动。 (2)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3)天赋人权、自由平等。32.(2013湘潭)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