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源与流.doc_第1页
《论语》中的成语源与流.doc_第2页
《论语》中的成语源与流.doc_第3页
《论语》中的成语源与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中的成语“源”与“流”论语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论语的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数量之大、结构形式之全、语法功能之多,在先秦古籍中实为少见。研究论语成语,对我们把握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理解其深邃的内涵、加深对论语在汉语史上的地位的认识,都将是有益的。论语全书共二十篇,15957字,形成成语384条。下面就源流、用途、意义变化诸方面对论语成语作一些分析。一论语成语的源流。论语成语的源流。也可以说是以什么形式出自论语的。论语成语三百多条,究其源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非最早源于论语,而是论语引用了其他典籍的内容。这主要是指从诗经等先期或同期经典援引的一些内容。严格来说这一部分并不能作为出自论语,但,如果不是论语,它们也不会被广泛使用。 (1)直接援引原诗经的成语 “暴虎冯河”,最早见于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不如其它。”论语述而引:“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个成语最早都见于诗小雅小旻,论语泰伯引:“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各得其所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论语子罕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论语首创的成语。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1)不亦乐乎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周而不比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类成语,几乎每篇都有。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类成语占论语成语的很大部分,是论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出自论语的成语。出自论语的成语,指来源于论语,但又经后人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成语。据考察分析,后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形成这类成语。(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如:众星拱辰出自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古作“共”)安老怀少出自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将原句中的虚字和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而成的成语。如:节用爱人出自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举直错枉出自为政:“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3)在原句词语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字而构成成语。如:异端邪说出自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在“异端”后加“邪说”。中庸之道出自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庸”后加“之道”。 (4)将原型成语(即首创成语)中的字更换形成另一成语。如:随心所欲出自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从”换作“随”。有始有终出自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将“卒”换作“终”。 (5)将原文中否定意义的词句改为肯定意义构成成语。如:见义勇为出自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改“无勇”为“勇”,“不为”为“为”。周急继乏出自雍也:“若不周急不继富”。改“不继富”为“继乏”。二论语中的成语,按用途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这一类成语现在使用的还很多,大多数人也比较熟悉。在论语中出现的比较多。例如: (1)公冶长第十五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不耻下问”出自此章。其原义是:不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后来人们用以表示虚心好学。(2)述而第二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成语“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的出处。讲的是:即使在很少的几个人中,也有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后人用“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来表示应努力向别人学习好的东西。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学习的成语还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朝闻夕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发愤忘食;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后生可畏;日知其所无;笃志好学;登堂入室(升堂入室);告往知来(告诉他已学过的知识,就能体会出未学过的知识);不知肉味(形容特别专心);每事问;敏而好古(勤奋地研究古代文化典籍);等等。 2 .修养。例如: (1)述而第十六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语“曲肱而枕(曲肱而卧)”、“乐在其中”、“富贵浮云”都出自此章,讲的是修养到了淡泊人生的境界。(2)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成语“三省吾身”就出自曾参之口。这是孔子门徒提出的比较典型的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修养方面的成语还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庸之道;见义勇为;见贤思齐;志士仁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求生害仁;乐而不淫;乐以忘忧;犯而不校;以德报怨;文质彬彬;君子固穷;箪食瓢饮;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知松柏;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敏事慎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3 .待人接物。例如:(1)颜渊第十六章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语“成人之美”就出自于此章。这一章讲的是君子要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长他人的错误。 (2)卫灵公第二十四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出自这里,说的是推己及人之意。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接物的成语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文会友;不念旧恶;三思而行;敬而远之;待价而沽;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可无不可;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始有终;能近取譬;和而不同;听其言而观其行;善为我辞(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辞掉)。 政事。例如: (1)子路第六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出处,讲的是居上位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2)宪问第二十六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成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出自这一章。说的是:居上位者考虑事情、处理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3)子路第三章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成语“名正言顺”、“无所措手足”都出自此章。 除上述之外还有:和为贵;文武之道;敬事而信(严肃认真地办理国事而又守信用);使民以时;割鸡焉用牛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为而治;欲速不达;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言兴邦;各得其所;上智下愚;是可忍,孰不可忍;犯上作乱;兴灭继绝(使灭亡的事物重新兴起);危言危行;直道而行(办事无偏私);中道而废;等等。5状物。例如: (1)公冶长第二十五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成语“巧言令色”出自此章,描绘的是某些人花言巧语、伪装和颜悦色以及低三下四的状态。(2)公冶长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段话,后世形成两个成语:朽木不雕,朽木粪土(也说朽木难雕、朽木粪墙)。这是孔子对白天睡懒觉、上课打瞌睡的学生的批评。 (3)阳货第二十二章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于已。”成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出自此处,它描绘的是整天不用心思、无所事事、懒得无聊的精神状态。在论语中,描绘人或事物的各种状态的成语比较多,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从心所欲;言不及义;言过其行;怨天尤人;望而生畏;不自量力;不敢问津/无人问津;求全责备;迁怒于人;色厉内荏;道听途说;察言观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喟然而叹;侃侃而谈;乐山乐水(今比喻各有所好);血气方刚;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一日之长;必不得已;欲罢不能;鸣鼓攻之;不得其死;死而后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患得患失;好行小惠(爱卖弄小聪明);没齿无怨(终生无怨言);一以贯之;岁不我与(岁月不待人);而今而后;等等。三论语中成语的意义变化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绝大多数都保留了论语中的原义,但也有少量的成语意思发生了变化。今义与原义不大一样的。例如: (1)季氏第一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原义是:已经自动来归服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而现在,这句成语的意思变成了: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2)雍也第十八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原意是:只有质朴的思想感情,而不懂礼仪,就显得粗野;礼仪虽很周到,但缺乏质朴的思想感情,就显得虚伪。只有把礼节仪式和思想感情恰当配合,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的“文质彬彬”,就是指文(礼节仪式)、质(思想感情)配合恰当。而现在,“文质彬彬”只表示文雅、有礼貌的意思。2今义与原义相反的。例如: (1)学而第一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指的是同学、校友,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这句话串起来讲,意思就是:有同学、校友从远方来(和你一起研究切磋),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孔子用反问句式,说明“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如今,“不亦乐乎”的意思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例如:“这两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两口子吵得不亦乐乎。”这些话是平时常听人说的。而这两个“不亦乐乎”都是指过分、超出了限度,已经没有一点快乐感了。(2)雍也第九章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孙氏派人请闵子骞担任费县的县长。闵子骞谢绝了,他对来人说:“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找我,我就跑到汶水那边的齐国去了。”现在,成语“善为我辞”的意思恰恰与原义相反:多数情况下不是指替我辞官,而是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谋个职位;或者请人帮着善为说合,办成一件什么事情。3今义与原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