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教材分析在上一节学习认识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基础上,本节深入学习认识大洲的自然环境。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跨的纬度广,经度广,温度带多,所以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又包括多种自然要素。本节教材特别突出地形、水系和气候三大要素,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结合在一起,突出分析大洲各个自然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整节课文都像学生展示一个信息: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主要工具就是地图和其他图像资料。同时,这些地图和图像资料也是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培养他们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地势特征 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河流特征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 气候的分布与地区差异 地形 气候与人类活动课标分解知识体系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叙述性课文及图6.8亚洲的地形、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P8页活动 阅读并结合地图6.8和6.9参与读图分析了解亚洲地势特点,知道亚洲的一些地形区和河流的位置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地形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复杂的气候图6.13亚洲的气候类型P10叙述式课文图6.14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P12页活动观察阅读读图读图分析感受亚洲气候的复杂性了解亚洲气候地区分布的差异性学会分析一个大洲气候的方法学情分析: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认知储备:世界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学生自学目标:世界的河流需要指导后达到的:归纳亚洲地形、水系、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2 能够简要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 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掌握分析大洲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难点:简要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展示图6.8 亚洲地形图和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1)观察亚洲的地形图,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区(2)结合地形剖面图,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3)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4)分析亚洲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2 完成p8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的合同终止协议书
- 2025年租房合同遗失后如何处理
- 关于商场招商工作摆场的函
- 四川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综合指南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6年全国肝病学术年会
- 2025年电动车租赁合同
- 2025电商平台分销协议合同范本
- 《课件制作技巧解答》教程
- 2025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合同协议书
- 2025精装修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设备运行巡检情况月记录表
- 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洗洁精生产操作规程
-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尾写作之深化主旨 练习
- 建筑公司组织关系架构图
- GB/T 4957-2003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1782.5-2010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